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

文档序号:29412692发布日期:2022-03-26 12:1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

1.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


背景技术:

2.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
3.现如今大家愈发的重视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工作、学习之余会做一些体育运动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现有的一些体育锻炼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体操、举重、手球,有的需要双人才能进行,有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及环境下才能进行,因此不利于在业余时间随时进行身体锻炼。此外现有的体育锻炼器材只能完成一种类型的体育锻炼项目,因此当需要完成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时需要配备不同的体育锻炼器材,增大了体育器材的建设成本,故需要一种可供用户完成多种体育锻炼项目的组合训练体育器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可进行多种体育锻炼项目。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包括:
6.底座;
7.两个支撑套筒,分别位于底座一端的两侧,所述支撑套筒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
8.杠杆,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与第一螺杆连接,所述连接套内壁上固定设有的滑块与第一螺杆的顶部外壁圆周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9.转盘训练组件,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套筒一侧设在底座上的两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靠近顶部的一端穿设有与安装杆的轴向相垂直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支撑套筒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转盘;
10.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支撑套筒的顶部开设有环形t型滑槽,所述从动锥齿轮下端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t型滑槽滑动连接的t型滑块,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套设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底座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上分别固定设有多个杠铃支架。
12.优选的,所述底座中部的支撑柱与支撑套筒之间设有支撑板;
13.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下方两侧且分别与底座转动连接的两个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中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杆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铰接;
14.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转动套筒之间的两个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套设的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与设在底座上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5.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轮,两个所述转动套筒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轮,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与其相靠近的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支撑板一侧的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分别固定设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板一侧开设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滑杆滑动连接且延伸到该限位滑杆下方的下滑槽,另一侧开设有与另一个所述限位滑杆滑动连接且延伸到该限位滑杆上方的上滑槽,两个所述限位滑杆的端部分别固定设有与所述下滑槽、所述上滑槽上开设的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滑块。
1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上分别套设有位于主动锥齿轮上方的套筒,所述套筒与第一螺杆转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与所述主动锥齿轮上端面转动连接;
18.两个所述套筒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杆通过连接绳连接的手部拉环,另一端设有与连杆通过连接绳连接的脚部拉环。
1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动训练板,两个所述支撑套筒上分别设有滑轮,所述滑动训练板靠近支撑套筒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分别绕过两个所述滑轮延伸到滑动训练板的上方。
2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训练板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21.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红外射线灯,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与红外射线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刻度线。
2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上滑槽的一端设有与支撑板通过立柱连接的档杆。
23.优选的,所述滑轮上设有限位挡板,所述拉绳上靠近滑动训练板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块。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套筒的一侧设置转盘训练组件,并将转盘训练组件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实现了固定在第一螺杆上的杠杆的高度调节,便于身高不同的人利用杠杆进行引体向上锻炼。通过在底座的一侧设置支撑柱,实现了用于放置杠铃的杠铃支架的安装布置,另一侧设置内部穿设有第一螺杆的支撑套筒,实现了杠杆的安装,便于进行引体向上锻炼。通过在底座中部的支撑柱与支撑套筒之间设置支撑板,便于在支撑板上进行各种需要躺卧进行的训练,通过在支撑板两端的底部分别铰接第二螺杆,在底座上设置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的转动套筒,以及在底座上设置用于驱动两个转动套筒朝相反的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实现了支撑板的倾斜度调节,便于在支撑板上进行仰卧起坐训练。此外,将两个第一螺杆与两个支撑柱分别通过连杆连接,便于在连杆上布置绸带,有利于进行各种瑜伽动作训练,增加训练锻炼动作的丰富性。本技术文件中的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可用于进行多种体育训练,避免了单一功能的训练器材的不足。
附图说明
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7.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第一螺杆与连接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底座,2-支撑板,3-支撑柱,4-支撑套筒,5-第一螺杆,7-连接套,8-从动锥齿轮,9-杠铃支架,10-杠杆,11-红外射线灯,12-刻度线,13-连杆,14-限位板,15套筒,201-滑动训练板,202-拉绳,203-滑槽,204-滑块,205-立柱,206-档杆,401-环形t型滑槽,402-滑轮,601-转动套筒,602-第二螺杆,603-第一转轴,604-电机,801-t型滑块,701-安装杆,702-第二转轴,703-转盘,704-主动锥齿轮,705-握杆,1401-下滑槽,1402-上滑槽,1301-手部拉环,1302-脚部拉环,2011-软垫,2021-限位块,4021-限位挡板,6011-从动轮,6021-限位滑杆,6031-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6.实施例1
37.如图1-5所示,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包括底座1;两个支撑套筒4,分别位于底座1一端的两侧,支撑套筒4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5;杠杆10,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7与第一螺杆5连接,连接套7内壁上固定设有的滑块与第一螺杆5的顶部外壁圆周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38.转盘训练组件,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套筒4一侧设在底座1上的两个安装杆701,安装杆701靠近顶部的一端穿设有与安装杆701的轴向相垂直的第二转轴702,第二转轴702远离支撑套筒4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转盘703,两个第一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从动锥齿轮8,支撑套筒4的顶部开设有环形t型滑槽401,从动锥齿轮8下端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与环形t型滑槽401滑动连接的t型滑块801,第二转轴702另一端固定套设的主动锥齿轮704与从动锥齿轮8啮合连接。
39.两个支撑套筒4内部穿设的第一螺杆5上连接有杠杆10,杠杆10包括用于握持的横杆,以及用于使横杆与第一螺杆5连接的两个竖杆,因横杆的下方设有转盘训练组件,为了避免使用者在进行引体向上锻炼时,转盘训练组件妨碍使用者进行正常的锻炼,可将横杆设置稍长些。
40.在利用杠杆10进行引体向上锻炼时,若使用者的身高过高或者过矮时,可通知转动转盘训练组件上的转盘703调节杠杆10的高度,使用者的双手握持转盘703上设有的握杆,双臂绕圈转动,转盘703转动,当转盘703转动时,则第二转轴702转动,则第二转轴702上的主动锥齿轮704转动,则与主动锥齿轮704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8转动,从动锥齿轮8上固定连接的t型滑块801在支撑套筒4顶部设有的环形t型滑槽401中转动,又因为从动锥齿轮8套设在第一螺杆5上且与第一螺杆5螺纹连接,当从动锥齿轮8转动时,第一螺杆5转动,可实现第一螺杆5相对于支撑套筒4上移、下移,又因第一螺杆5与连接套7转动连接,连接套
7内壁上的滑块在第一螺杆5外壁圆周上设有的环形的滑槽中滑动,从而实现了当第一螺杆5转动时,杠杆10相对于第一螺杆的位置不变。因此当从动锥齿轮8转动时,可实现固定在两个第一螺杆5上的杠杆10的高度调节。
41.本发明中将转盘训练组件与连接有杠杆10的第一螺杆5传动连接,在实现双臂在转盘703上顺时针、逆时针转动锻炼的同时,实现了杠杆10的高度调节。同时在利用杠杆10进行引体向上锻炼之前,先利用转盘训练组件进行使用者双臂的转动训练,有利于对使用者的双臂进行热身训练,有利于锻炼的安全进行。
42.当使用者不需要进行杠铃的高度调节时,使用者只需要双手握持握杆705,顺时针转动转盘703几圈,再逆时针转动转盘703几圈,此时,杠杆10的高度未被调节,同时也达到了双臂转动热身训练的作用。
43.实施例2
44.如图1-2所示,底座1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柱3,两个支撑柱3上分别固定设有多个杠铃支架9,可在支撑柱3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多个杠铃支架9,每个杠铃支架9用于放置不同重量的杠铃,根据锻炼的需要拿取所需要的负重不同的杠铃。
45.实施例3
46.如图1-2所示,底座1中部的支撑柱3与支撑套筒4之间设有支撑板2,在支撑板2上铺上瑜伽垫,使用者可在支撑板上做各种各样需要躺卧进行的运动锻炼动作,如仰卧起坐,瑜伽等运动锻炼的动作。在底座1上的一侧设置训练用具容纳柜,使用者可将各种训练用具放置在训练用具容纳柜,如按摩棒、筋膜球、弹力带等。
47.支撑板2下方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支撑板2的下方两侧且分别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两个转动套筒601,转动套筒601中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杆602的顶部与支撑板2的底部铰接;底座1上设有位于两个转动套筒601之间的两个第一转轴603,两个第一转轴603上分别固定套设的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第一转轴603与设在底座1上的电机6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转轴603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轮6031,两个转动套筒601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轮6011,两个主动轮6031分别与其相靠近的从动轮6011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48.当电机604顺时针转动,则与电机6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603顺时针转动,则固定套设在该第一转轴603上的齿轮顺时针转动,则与该第一转轴603通过齿轮转动连接的另一个第一转轴603逆时针转动。
49.与顺时针转动的第一转轴603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的转动套筒601顺时针转动,实现支撑板2的一端的上移。与逆时针转动的第一转轴603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的转动套筒601逆时针转动,实现支撑板2的一端的下移。
50.当驱动机构驱动位于支撑板2下方一侧的转动套筒601顺时针转动,位于该转动套筒601中的第二螺杆602从转动套筒601中旋出,则与该第二螺杆602铰接的支撑板2的一侧上移。
51.当支撑板2的一端上移,另一端下移,经调节后的支撑板2形成支撑斜面,便于使用者在支撑板2的上方做仰卧起坐训练。
52.实施例4
53.如图1-2,图6所示,底座1上设有位于支撑板2一侧的限位板14,两个第二螺杆602
的外壁分别固定设有限位滑杆6021,限位板14一侧开设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滑杆6021滑动连接且延伸到该限位滑杆6021下方的下滑槽1401,另一侧开设有与另一个限位滑杆6021滑动连接且延伸到该限位滑杆6021上方的上滑槽1402,两个限位滑杆6021的端部分别固定设有与下滑槽1401、上滑槽1402上开设的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滑块。支撑板2靠近所述上滑槽1402的一端设有与支撑板2通过立柱205连接的档杆206。
54.当把支撑板2调节成倾斜分布的斜面板时,使用者可躺在支撑板2的斜面上,将脚卡在挡板206上,从而实现仰卧起坐锻炼。将支撑板2调节成倾斜分布的斜面板,可增加仰卧起坐的训练难度。
55.当控制一侧的第二螺杆602上的限位滑杆6021在下滑槽1401中向下滑动时,另一侧的第二螺杆602上的限位滑杆6021在上滑槽1402中向上滑动,在第二螺杆602上设置与限位板14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杆6021,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第一螺杆602在上移、下移的过程中更加平稳。此外当上移的第二螺杆602上的限位滑杆6021滑动到上滑槽1402的最顶部,当下移的第二螺杆602上的限位滑杆6021滑动到下滑槽1401的最底部时,控制驱动机构中的电机604停止驱动。
56.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调节两个限位滑杆6021分别在下滑槽1401、上滑槽1402中的位移量。根据训练次数的增多,逐渐增大两个限位滑杆6021分别在下滑槽1401、上滑槽1402中的位移量,使得训练难度逐渐增强。
57.实施例5
58.如图1-5所示,两个第一螺杆5上分别套设有位于主动锥齿轮8上方的套筒15,套筒15与第一螺杆5转动连接,套筒15的底部与主动锥齿轮8上端面转动连接,当主动锥齿轮8转动时,套筒15不发生转动,且因套筒15与第一螺杆5转动连接,故当第一螺杆5上下移动时,套筒15不发生移动。
59.两个套筒15分别与两个支撑柱3通过连杆13固定连接,两个连杆13的一端设有与连杆13通过连接绳连接的手部拉环1301,另一端设有与连杆13通过连接绳连接的脚部拉环1302。将套筒15与支撑柱3通过连杆13连接,可以实现在连杆13布置用于进行瑜伽动作训练的绸缎等,可以实现本训练器材的另一种运动类型的训练。本发明中通过在连杆13上设置手部拉环1301、脚部拉环1302可实现使用者站立在支撑板2上进行多种拉伸动作的训练。
60.实施例6
61.如图1-2所示,支撑板2上设有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动训练板201,支撑板2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203,滑动训练板201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与滑槽203滑动连接的滑块204。
62.滑动训练板201的表面设有软垫2011,两个支撑套筒4上分别设有滑轮401,滑动训练板201靠近支撑套筒4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拉绳202,两个拉绳202分别绕过两个滑轮402延伸到滑动训练板201的上方。
63.当使用者需要对背部、肩部进行拉伸训练时,可将滑动训练板201上的滑块与滑槽203卡接,实现将滑动训练板201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的滑动连接,双手拉动拉绳202实现滑动训练板201在支撑板2上滑动,双手拉动拉绳202实现了对双臂,肩部、背部的拉伸锻炼。
64.实施例7
65.如图1-3所示,其中一个第一螺杆5上设有红外射线灯11,另一个第一螺杆5上设有
与红外射线灯1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刻度线12,红外射线灯11与刻度线12相向布置。当使用者在进行转圈训练时,双手的转动圈数不一致时,可开启红外射线灯11,当红外射线灯11的照射点高于或者低于刻度线12时,可再次控制转盘703转动,使得红外射线灯11的照射点与刻度线12相重合,从而实现将杠杆10调节到两端相平齐的位置。
66.实施例8
67.如图1所示,滑轮402上设有限位挡板4021,拉绳202上靠近滑动训练板201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块2021,为了防止拉绳与限位挡板4021脱离。
6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