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1062发布日期:2021-09-22 22:5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磁共振、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在神经内科患者术后治疗中,往往需要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现有的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结构简单,复健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适配性较差,功能较少,不便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包括底杆,所述底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开设有a螺纹孔,所述a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a螺栓,所述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坐垫,所述坐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坐垫的表面开设有b螺纹孔,所述b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b螺栓,所述坐垫通过b螺栓活动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开设有a滑槽,所述a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a滑块,所述a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a连接杆,所述a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绑带盒。
7.可选的,所述绑带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母魔术贴,所述脚踏板背面固定连接有子魔术贴。
8.可选的,所述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
9.可选的,所述套筒的一侧开设有b滑槽,所述b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b滑块。
10.可选的,所述b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b连接杆,所述b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11.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勾脚杆,所述底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12.可选的,所述a螺纹孔与a螺栓和b螺纹孔与b螺栓之间相互适配。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本设备提供一种复健结构,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先根据患者的身高将伸缩杆调整至合适高度,患者可以坐在坐垫上,背靠在靠垫上,将双脚放在脚踏板内,使用绑带将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使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相粘结,最后患者可以将脚来回移动,带动a滑块在a滑槽内滑动,可以活动患者的膝关节和脚部,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提高了设备的适配性。
1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本设备提供一种复健结构,在使用时,患者可以将脚背放在勾脚杆底部,再通过大腿、小腿和脚部发力,将勾脚杆向上抬起,带动b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腿部和脚部进行活动训练,提高了患者肢体的复健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a滑块结构剖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b滑块结构剖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坐垫结构剖视示意图。
21.图中:1、底杆;2、伸缩杆;3、a螺栓;4、固定座;5、坐垫;6、靠垫;7、b螺栓;8、把手;9、横杆;10、a滑块;11、脚踏板;12、绑带;13、母魔术贴;14、底座;15、套筒;16、b滑块;17、b连接杆;18、勾脚杆;19、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包括底杆1,底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伸缩杆2的表面开设有a螺纹孔,a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a螺栓3,伸缩杆2由内伸缩杆、外伸缩杆和a螺栓3组成,内伸缩杆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尺寸与外伸缩杆的尺寸相互适配,将外伸缩杆插进滑槽内部,且内伸缩杆的表面开设有a螺纹孔,a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a螺栓3,当需要对伸缩杆2进行调节时,可以逆时针旋转a螺栓3,使a螺栓3与外伸缩杆之间逐渐远离,再对外伸缩杆进行伸缩,最后顺时针旋转a螺栓3,使a螺栓3的一端紧紧抵住外伸缩杆的表面,伸缩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坐垫5,坐垫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靠垫6,坐垫5的表面开设有b螺纹孔,b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b螺栓7,坐垫5通过b螺栓7活动连接有把手8,患者在康复训练使,可以握着把手8,提高患者训练时的稳定性,底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9,横杆9的上表面开设有a滑槽,a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a滑块10,a滑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a连接杆,a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11,脚踏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绑带盒,绑带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绑带12,绑带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母魔术贴13,脚踏板11背面固定连接有子魔术贴,横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4,底座14的上表面固定
连接有套筒15,套筒15的一侧开设有b滑槽,b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b滑块16,b滑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b连接杆17,b连接杆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勾脚杆18,底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9,防滑套19可以增加底杆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患者在康复训练时造成设备滑动,影响到患者的复健效果,同时提高了设备的防护性,a螺纹孔与a螺栓3和b螺纹孔与b螺栓7之间相互适配,医护人员可以先根据患者的身高将伸缩杆2调整至合适高度,患者可以坐在坐垫5上,背靠在靠垫6上,将双脚放在脚踏板11内,使用绑带12将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使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13相粘结,最后患者可以将脚来回移动,带动a滑块10在a滑槽内滑动,可以活动患者的膝关节和脚部,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提高了设备的适配性,在使用时,患者可以将脚背放在勾脚杆18底部,再通过大腿、小腿和脚部发力,将勾脚杆18向上抬起,带动b滑块16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腿部和脚部进行活动训练,提高了患者肢体的复健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本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没有涉及到复杂的工艺和精密的构件,结构简单,科学实用,而且本设备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能够有效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空间。
24.综上所述,该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先根据患者的身高将伸缩杆2调整至合适高度,患者可以坐在坐垫5上,背靠在靠垫6上,将双脚放在脚踏板11内,使用绑带12将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使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13相粘结,最后患者可以将脚来回移动,带动a滑块10在a滑槽内滑动,可以活动患者的膝关节和脚部,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提高了设备的适配性,在使用时,患者可以将脚背放在勾脚杆18底部,再通过大腿、小腿和脚部发力,将勾脚杆18向上抬起,带动b滑块16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腿部和脚部进行活动训练,提高了患者肢体的复健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