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腿部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2.在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过程中对身体负荷较高,因此及其容易受伤。如短跑、长跑和自行车等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时就容易使腿部受伤。现有运动员腿部受伤后的康复训练,一般是通过踏健身车进行腿部康复锻炼,然而运动员腿部受伤后对腿部的控制力对降低,导致在训练时脚掌容易从健身车上的踏板滑落,从而出现再次对腿部造成伤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具备避免在康复训练时对腿部再次造成伤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腿部受伤的运动员在使用康复训练装置时容易因脚掌从踏板上滑落而再次对腿部造成伤害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器本体上的踏板和踏板上安装的防护组件与传动单元,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防护弧形框、驱动杆,所述防护弧形框的内侧开设有啮合槽,所述啮合槽的内壁设第一轮齿,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契合板,所述驱动杆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远离驱动杆的一侧间隙设有若干第二轮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所述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通过传动齿条传动连接。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通过脚掌对驱动杆的下压,即能通过传动单元带动防护弧形框转动,而防护弧形框转动后能对使用者的脚掌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出现脚掌从踏板上滑落的情况发生,即能避免腿部受伤的人群在康复训练时再次受伤。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顶部竖直开设有与驱动杆相适配的活动孔,所述踏板的一侧开设有与防护弧形框相适配的贯穿孔,所述踏板的顶部中央开设有与契合板相适配的放置槽,所述活动孔位于放置槽底部的中央,所述放置槽的底部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踏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内壁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通过通孔与契合板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起到了便于驱动杆和弹簧活动的作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靠近贯穿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均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包括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轴中心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组包括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轴中心固定连接且第三齿轮的直径大于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通过传动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升降板上的第二轮齿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一轮齿相啮合。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通过不同直径的齿轮传递,可以使契合板升降的高度适配于防护弧形框活动的距离,从而便于使防护弧形框扣在使用者的脚掌上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脚掌对驱动杆的下压,即能通过传动单元带动防护弧形框转动,而防护弧形框转动后能对使用者的脚掌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出现脚掌从踏板上滑落的情况发生,即能避免腿部受伤的人群在康复训练时再次受伤。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踏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训练器本体;2、踏板;3、放置槽;4、通孔;5、驱动杆;51、升降板;52、第二轮齿;53、契合板;6、防护弧形框;61、啮合槽;62、第一轮齿;7、弹簧;8、承载板;9、传动单元;91、第一齿轮;92、第二齿轮;93、传动齿条;94、第三齿轮;95、第四齿轮;96、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1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9.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器本体1上的踏板2和踏板2上安装的防护组件与传动单元9,防护组件包括有防护弧形框6、驱动杆5,防护弧形框6的内侧开设有啮合槽61,啮合槽61的内壁设第一轮齿62,驱动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契合板53,驱动杆5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有升降板51,升降板51远离驱动杆5的一侧间隙设有若干第二轮齿52,传动单元9包括有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通过传动齿条93传动连接,通过脚掌对驱动杆5的下压,即能通过传动单元9带动防护弧形框6转动,而防护弧形框6转动后能对使用者的脚掌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出现脚掌从踏板2上滑落的情况发生,即能避免腿部受伤的人群在康复训练时再次受伤。
20.请参阅图2,踏板2顶部竖直开设有与驱动杆5相适配的活动孔,踏板2的一侧开设有与防护弧形框6相适配的贯穿孔,踏板2的顶部中央开设有与契合板53相适配的放置槽3,活动孔位于放置槽3底部的中央,放置槽3的底部两侧开设有通孔4,踏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8,承载板8的内壁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弹簧7,弹簧7的顶部通过通孔4与契合板53
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起到了便于驱动杆5和弹簧7活动的作用。
21.请参阅图2和图3,踏板2靠近贯穿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6,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均与安装板96转动连接,第一传动组包括有第一齿轮91和第二齿轮92,第一齿轮91与第二齿轮92的轴中心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9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92,第二传动组包括有第三齿轮94和第四齿轮95,第三齿轮94与第四齿轮95的轴中心固定连接且第三齿轮94的直径大于第四齿轮95,第一齿轮91与第四齿轮95通过传动齿条93传动连接,第二齿轮92与升降板51上的第二轮齿52相啮合,第四齿轮95与第一轮齿62相啮合,通过不同直径的齿轮传递,可以使契合板53升降的高度适配于防护弧形框6活动的距离,从而便于使防护弧形框6扣在使用者的脚掌上方。
2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的脚掌会放置在踩踏驱动杆5顶部的契合板53上,即能使驱动杆5下降压缩弹簧7并携带契合板53与踏板2上的放置槽3进行契合,而驱动杆5下降会使升降板51通过第二轮齿52使第一传动组中的第二齿轮92转动,第二齿轮92转动会使第一齿轮91通过传动齿条93使第四齿轮95转动,第四齿轮95转动会使防护弧形框6在踏板2上的贯穿孔中活动,即能使防护弧形框6扣在踩踏契合板53的脚掌上方,从而避免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脚掌从踏板2上滑落而对腿部再次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