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6678发布日期:2022-05-26 07:4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


背景技术:

2.引体向上,体育中考和高中体育会考的考试选择项目之一,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为男性上肢力量的考查项目,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力的悬垂力量练习;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也是衡量男性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之一。目前引体向上所需要的锻炼器材一般为单杠,其多设置在户外、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对空间的占用较大,在使用时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给热爱引体向上锻炼的人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公共场所的单杠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包括固定部、支撑部和握杆,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握杆包括主握杆和两个副握杆,所述两个副握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握杆上,所述主握杆和所述副握杆上设有若干组手握部,每组手握部均为两个且沿所述主握杆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撑部一端与所述主握杆相连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主握杆垂直,所述支撑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
6.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两个副握杆与所述主握杆垂直。
7.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握部上均设有pu防滑套。
8.pu防滑套能够防滑,同时增加握持的舒适性。
9.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所述副支撑板位于所述主支撑板的下方;所述主支撑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主握杆焊接;所述副支撑板一端焊接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主支撑板的中部。
10.焊接牢固,稳定性高。
11.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所述副支撑杆位于所述主支撑杆的下方;所述主支撑杆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所述主握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副支撑杆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的螺栓铰接在所述主支撑杆的中部。
12.设置三个铰接位置,方便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减小占用空间,只需将副支撑杆和主支撑杆连接处的螺栓拆卸下来即可。
13.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沿上下方向设有多组不同高度的螺栓孔,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不同高度的螺栓孔上;所述固定管上还设有可拆卸组件。
14.方便不同身高的人根据自己的身高进行调节,扩大了适用人群。
15.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握杆两端设有两根伸缩杆,两根伸缩杆分别与所述主握杆伸缩连接。
16.增加了锻炼姿势如调节两臂展开的距离。
17.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主握杆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通过与不同的通孔配合使所述伸缩杆伸缩设置在所述主握杆内。
18.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本公开通过设置握杆、支撑部和固定座,固定座可用于固定在墙壁等位置,支撑部用于增加可承受力,保证稳定;通过设置主握杆和副握杆,使得可握持位置及角度多,可实现的训练动作多;本公开的引体向上器可用于室内或室外进行锻炼,不受天气的影响,并且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20.图1是本公开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公开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的固定管与固定座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公开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的主支撑管和副支撑管的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23.图4是本公开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的主支撑管和副支撑管的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24.图5是本公开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的主支撑管和副支撑管的折叠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说明:
26.1-固定座;2-主握杆;3-副握杆;4-主支撑板;5-副支撑板;6-手握部;7-pu防滑套;8-固定孔;9-主支撑杆;10-副支撑杆;11-固定管;12-螺栓孔;13-伸缩杆;14-定位销;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外引体向上器,包括固定部、支撑部和握杆,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固定孔8;所述握杆包括主握杆2和两个副握杆3,所述两个副握杆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握杆2上,所述主握杆2和所述副握杆3上设有若干组手握部6,每组手握部6均为两个且沿所述主握杆2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撑部一端与所述主握杆2相连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主握杆2垂直,所述支撑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相连。固定座1上的固定孔8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在带有辅助立杆的底座或立架上,或者通过膨胀螺钉直接固定在墙面上。若干组手握部包括设置在主握杆中部的第一组手握部,主握杆两
端的第二组手握部,以及位于副握杆上的第三组手握部,不同位置的手握部增加了握持姿势。
29.本实施例中,副握杆3与主握杆2呈一定角度设置,例如所述两个副握杆3与所述主握杆2垂直。
30.所述手握部6上均设有pu防滑套7,pu防滑套7用于防滑,增大摩擦力。
3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两种主支撑部的结构方式:
32.第一种: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部包括主支撑板4和副支撑板5,所述副支撑板5位于所述主支撑板4的下方;所述主支撑板4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1和主握杆2焊接;所述副支撑板5一端焊接在所述固定座1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主支撑板4的中部。焊接使得结构稳固。
33.第二种: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部包括主支撑杆9和副支撑杆10,所述副支撑杆10位于所述主支撑杆9的下方;所述主支撑杆9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1上,另一端与所述主握杆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副支撑杆10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1上,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的螺栓铰接在所述主支撑杆9的中部。
3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的一种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管11,所述固定管11沿上下方向设有多组不同高度的螺栓孔12,所述固定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不同高度的螺栓孔12上;所述固定管11上还设有可拆卸组件。可拆卸组件可以是螺栓螺母或者膨胀螺钉等,用于固定在墙面上等。
35.本实施例提供了方便调节臂展的一种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握杆2两端设有两根伸缩杆13,两根伸缩杆13分别与所述主握杆2伸缩连接。
36.所述伸缩杆13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通孔15,所述主握杆2上设有定位销14,所述定位销14通过与不同的通孔15配合使所述伸缩杆13伸缩设置在所述主握杆2内。
37.下面结合工作原理进一步解释:
38.本公开的室内外引体向上器在使用时,可使用膨胀螺钉固定在墙壁上的合适位置,或者使用螺栓螺母固定在其它合适的位置。使用者通过双手握住不同位置的手握部,从而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39.固定管上设置的不同高度的螺栓孔还可用于根据身高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用四根螺栓穿过固定座上的固定孔,拧入固定管上的螺栓孔。伸缩杆可以用于调节臂展,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调节极为方便。
40.本公开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方案之间可任意组合;任何人在本公开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公开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