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户外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8019发布日期:2022-07-09 18:2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户外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户外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会在闲暇时间进行锻炼,增强体魄,腿部锻炼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深蹲对腰腹、核心的要求高,压力大,其次对肩、背灵活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相对而言倒蹬机练腿对腰腹的压力不会过大,相对简单一些。
3.倒蹬机在对锻炼的强度进行调节时,多采用增加配重块的方式来调节锻炼的强度,由于配重块的重量不可调节,如此无法精准对锻炼的强度进行调节,且倒蹬机多为固定结构,所占的空间大,不便于携带,使用者在通过倒蹬机进行腿部锻炼的过程中,当遇到腿部突然无力或抽筋时,由于现有的倒蹬机没有紧急制动的功能,无法对脚蹬板进行紧急制动,此时的脚蹬板还会继续向下移动,如此会给使用者的腿部造成伤害。
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我们研发一种方便调节锻炼强度的便携式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户外健身器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倒蹬机没有紧急制动的功能,腿部突然无力或抽筋时还会继续工作,会给使用者腿部造成伤害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锻炼强度的便携式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户外健身器材。
6.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户外健身器材,包括有安装架,安装架内滑动设有第一空心滑动框,第一空心滑动框左部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第一空心滑动框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架,安装架和第一滑动架的下侧面分别安装有若干个用于调节高度的支撑垫,第一滑动架右部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向内延伸的盲孔,第一滑动架上的两个盲孔内均滑动设有定位块,第一滑动架上两个定位块分别与第一滑动架之间固接有弹簧,第一滑动架上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一空心滑动框上定位孔内,第一滑动架上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对使用者坐姿进行调节,安装架上设置有平衡机构,平衡机构用于提供水平支撑力,安装架上侧面安装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用于使用者健身锻炼,通过对调节机构和平衡机构调整,为使用者锻炼时的水平支撑力和对坐姿的舒适度进行调节,训练机构在使用者腿部无力或抽筋离开时,实现紧急制动。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安装架内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滑槽,第一空心滑动框右部的前后两壁均设有滑块,用于对第一空心滑动框向左移动限位,第一空心滑动框上两个滑块分别滑动于安装架上两个滑槽内,第一空心滑动框内的上下两壁均开设有滑槽,第一滑动架右部的上下两侧面均设有滑块,用于对第一滑动架向左移动限位,第一滑动架上两个滑块分别滑动于第一空心滑动框上两个滑槽内。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调节机构包括有槽形架,槽形架固接在第一滑动架上侧面的
右部,槽形架的前后两壁均安装有限位框,槽形架的前后两部均滑动设有移动架,两个移动架的上部均设有握把,两个移动架的外部均固接有固定销,两个固定销之间固接有拉簧,两个移动架的内部均贯穿安装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前后两部均固接有滑动块,固定杆上两个滑动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架上侧面,两个固定杆的两端均转动式安装有铰接板,第一滑动架的上部设有四个支撑架,第一滑动架上四个支撑架上侧面放置有两个座板,两个座板转动连接,两个座板的下侧均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座板上两个固定块分别与相邻的铰接板转动连接,第一滑动架的上部转动式安装有靠板,靠板左侧面的上部转动式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部设有横杆,第一滑动架的上部左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卡槽,支撑板上横杆位于对应的限位卡槽内,两个座板的上侧面和靠板的右侧面均包裹海绵垫,两个座板和靠板上海绵垫用于给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坐姿。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平衡机构包括有摆动架,摆动架设有两个,两个摆动架均转动式连接在安装架右部的前后两壁,安装架右侧面的前后两部分别与两个摆动架的右侧面之间转动式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摆动架的外部均设置为空腔,两个摆动架的空腔左部上下两壁均设有限位凸起,用于第二空心滑动框向左移动限位,两个摆动架的空腔内均滑动设有第二空心滑动框,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的上下两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摆动架上的限位凸起分别滑动设置在相邻第二空心滑动框的滑槽内,两个摆动架的空腔内右部上下两壁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右部的上下两壁均开设有盲孔,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上两个盲孔内均滑动设有定位块,第二空心滑动框上两个定位块分别与第二空心滑动框之间固接有弹簧,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内均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架,两个摆动架和两个第二滑动架下侧面分别安装有若干个用于调节高度的支撑垫,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一字槽,两个第二滑动架右部的前后两壁均设有滑动块,两个第二滑动架上滑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相邻第二空心滑动框的一字槽内,用于第二滑动架向左移动限位,两个第二滑动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左侧面与两个第二滑动架的左侧面之间通过伸缩杆转动连接,两个摆动架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定位卡槽,安装架的右部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对两个摆动架限位固定。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限位组件包括有定位卡块,定位卡块设有两个,两个定位卡块的上侧面为弧形面设置,安装架右部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位于摆动架的下侧,两个定位卡块分别滑动于两个滑动槽内,安装架右侧面的前后两部均开设有矩形槽,安装架上两个矩形槽分别与相邻的滑动槽连通,定位卡块的右部滑动设置在安装架上矩形槽内,两个定位卡块分别与安装架之间固接有限位弹簧。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摆动架的空腔左部设为台阶状,且摆动架上台阶面为倾斜面,用于第二空心滑动框向左移动限位。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训练机构包括有支架,支架设有两个,两个支架分别安装在安装架上侧面的前后两部,两个支架的上部之间转动式安装有固定空心管,固定空心管的左侧面安装有液压管,液压管的左部滑动设有滑动管,滑动管的右侧面安装有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板的前后两部均开有弧形槽,滑动管内滑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右端贯穿液压管的右部并与其滑动密封连接,活塞杆的左端安装有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的左侧面开设有向右凹陷的盛放槽,第二活塞板的前后两部均开设有弧形槽,活塞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三活塞板,滑动管内右部设有旋转管,旋转管的右部穿过第一活塞板并与其密封转动连接,
旋转管的右部上下两部均设有扇形板,旋转管上两个扇形板均位于第二活塞板的盛放槽内,旋转管的外侧面套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旋转管和滑动管固接,滑动管的左部设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用于推动旋转管转动,以此将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上弧形槽打开。
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旋转管的左端面设有两个弧形凸块,且旋转管上两个弧形凸块高度由中部向两侧渐变降低,滑动杆的右部设有凸起块,滑动杆上凸起块右部上下两侧均设有接触块,用于挤压旋转管的弧形凸块使其转动。
14.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推动组件包括有固定管,固定管设置在滑动管的左部,固定管的右部滑动设有滑动杆,滑动管前侧面的左部下侧固接有刻度板,滑动杆前侧面的右部固接有指针,滑动管前侧面的左部中侧开设有矩形槽,滑动杆上指针穿过滑动管上矩形槽,滑动杆上指针与滑动管上刻度板配合,滑动杆的上侧面嵌有直齿条,滑动管前部的右侧转动式安装有轴杆,轴杆的后端穿过固定管的前部,轴杆的后端安装有直齿轮,直齿轮位于直齿条上侧,直齿轮和直齿条相啮合,滑动管的左侧面安装有脚踏板,脚踏板的左侧面开设有向右延伸的盛放槽,脚踏板的盛放槽内安装有弹簧板,固定管的左端贯穿脚踏板与弹簧板固接,安装架上侧面的左部转动式安装有矩形空心管,矩形空心管内滑动设有矩形滑动板,液压管下侧面的左部通过安装座与矩形滑动板转动连接,矩形空心管和矩形滑动板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矩形空心管和矩形滑动板最上侧的通孔之间插有销杆。
15.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连接盘,连接盘固接在第三活塞板的右侧面,固定空心管的右侧面转动式安装有螺杆,螺杆的右端固接有摇柄,螺杆的左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盘,移动盘位于固定空心管内且与其滑动连接,移动盘的后侧面固接有指针,固定空心管的后侧面的下部连接有刻度板,固定空心管的后侧面中部开设有矩形槽,移动盘上指针穿过固定空心管上矩形槽,移动盘上指针与固定空心管上刻度板配合,移动盘的左侧面与连接盘的右侧面之间固接有推力弹簧,推力弹簧位于固定空心管内。
16.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和平衡机构调整,使本发明处于展开的状态,通过对靠板的角度调节,给使用者提供更舒适的坐姿,从而实现针对不同人员使用,利用训练机构完成锻炼,当使用者腿部无力或抽筋离开脚踏板和弹簧板时,旋转管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将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上弧形槽隔断,实现对液压管内液压油的隔断,同时实现对脚踏板的紧急制动,避免脚踏板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移动,给使用者造成伤害,从而提高本发明安全性,通过对滑动杆的位置调节,以此实现对移动盘的位置调节,并利用指针和刻度板配合,方便对锻炼的强度进行精准调节,使本发明锻炼的强度适用于不同的人员使用,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本发明通过对其进行折叠使其减少空间占用,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平衡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平衡机构的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训练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训练机构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训练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训练机构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在图中:1、安装架,2、第一空心滑动框,3、第一滑动架,4、调节机构,401、槽形架,402、移动架,403、固定销,404、拉簧,405、固定杆,406、铰接板,407、座板,408、靠板,409、支撑板,410、限位卡槽,5、平衡机构,501、摆动架,502、伸缩杆,503、第二空心滑动框,504、第二滑动架,505、安装板,506、定位卡槽,507、滑动槽,508、定位卡块,509、限位弹簧,6、训练机构,601、支架,602、固定空心管,603、液压管,604、滑动管,605、第一活塞板,606、第二活塞板,607、活塞杆,608、第三活塞板,609、旋转管,610、扭簧,611、固定管,612、滑动杆,613、直齿条,614、轴杆,615、直齿轮,616、脚踏板,617、弹簧板,618、矩形空心管,619、矩形滑动板,7、连接盘,8、螺杆,9、摇柄,10、移动盘,11、推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户外健身器材,如图1-图10所示,包括有安装架1,安装架1内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滑槽,安装架1内滑动设有第一空心滑动框2,第一空心滑动框2右部的前后两壁均设有滑块,第一空心滑动框2上的滑块对第一空心滑动框2向左移动进行限位,第一空心滑动框2上两个滑块分别滑动于安装架1上两个滑槽内,第一空心滑动框2左部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第一空心滑动框2内的上下两壁均开设有滑槽,第一空心滑动框2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架3,第一滑动架3右部的上下两侧面均设有滑块,第一滑动架3上的滑块对第一滑动架3向左移动进行限位,第一滑动架3上两个滑块分别滑动于第一空心滑动框2上两个滑槽内,安装架1和第一滑动架3的下侧面分别安装有若干个用于调节高度的支撑垫,第一滑动架3右部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向内延伸的盲孔,第一滑动架3上的两个盲孔内均滑动设有定位块,第一滑动架3上两个定位块分别与第一滑动架3之间固接有弹簧,第一滑动架3上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一空心滑动框2上定位孔内,第一滑动架3上安装有用于对使用者坐姿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4,安装架1上设置有用于提供水平支撑力的平衡机构5,安装架1上侧面安装有用于使用者健身锻炼的训练机构6,通过对调节机构4和平衡机构5调整,为使用者锻炼时的水平支撑力和对坐姿的舒适度进行调节,训练机构6在使用者腿部无力或抽筋离开时,实现紧急制动,避免本发明继续工作给使用者的腿部造成伤害。
30.当需要使用本发明时,使用者将如图2所示折叠形态的本发明放置在地面上,随后使用者对安装架1和第一滑动架3上的支撑垫进行调节,使安装架1和第一滑动架3的中心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用者使平衡机构5打开,使用者再对调节机构4和平衡机构5进行调整,使调节机构4适用于使用者的身体,平衡机构5提供锻炼时的水平支撑力,此时本发明的状态如图1所示,随后使用者坐在调节机构4上,并通过训练机构6开始锻炼即可,在使
用者腿部无力或抽筋而离开本发明时,训练机构6实现紧急制动,避免本发明继续工作给使用者的腿部造成伤害,从而提高本发明安全性,当锻炼完成后,使用者将调节机构4和平衡机构5复位,此时本发明的形状如图2所示,方便使用者对本发明进行拿取,且本发明折叠状态所占空间小,方便放入汽车的后备箱内,便于携带在户外使用进行锻炼。
3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机构4包括有槽形架401,槽形架401焊接在第一滑动架3上侧面的右部,槽形架401的前后两壁均焊接有限位框,槽形架401的前后两部均滑动设有移动架402,两个移动架402的上部均设有用于锻炼时为双手提供支撑的握把,两个移动架402的外部均固接有固定销403,两个固定销403之间固接有拉簧404,两个移动架402的内部均嵌有固定杆405,两个固定杆405的前后两部均焊接有滑动块,固定杆405上两个滑动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架3上侧面,两个固定杆405的前后两端均转动式安装有铰接板406,第一滑动架3的上部设有四个支撑架,第一滑动架3上四个支撑架上侧面放置有两个座板407,两个座板407转动连接,两个座板407的上侧面包裹海绵垫,用于提高使用者坐姿舒适性,两个座板407的下侧均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座板407上两个固定块分别与相邻的铰接板406转动连接,第一滑动架3的上部转动式安装有靠板408,靠板408的右侧面包裹海绵垫,用于为使用者的背部提供舒适性,靠板408左侧面的上部转动式安装有用于靠板408角度调节的支撑板409,支撑板409的下部设有横杆,第一滑动架3的上部左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支撑板409卡位的限位卡槽410,支撑板409上横杆位于对应的限位卡槽410内。
32.如图5和图6所示,平衡机构5包括有摆动架501,摆动架501设有两个,两个摆动架501均转动式连接在安装架1右部的前后两壁,安装架1右侧面的前后两部分别与两个摆动架501的右侧面之间转动式连接有伸缩杆502,伸缩杆502用于对两个摆动架501限位,两个摆动架501的外部均设置为空腔,摆动架501的空腔左部设为台阶状,且摆动架501上台阶面为倾斜面,摆动架501的台阶面用于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向左移动限位,两个摆动架501的空腔左部上下两壁均设有限位凸起,用于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向左移动限位,两个摆动架501的空腔内均滑动设有第二空心滑动框503,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503的上下两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摆动架501上的限位凸起分别滑动设置在相邻第二空心滑动框503的滑槽内,两个摆动架501的空腔内右部上下两壁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右部的上下两壁均开设有盲孔,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503上两个盲孔内均滑动设有定位块,第二空心滑动框503上两个定位块分别与第二空心滑动框503之间固接有弹簧,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503上两个定位块分别与相邻摆动架501的定位槽限位配合,以此对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向左移动限位,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内均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架504,两个摆动架501和两个第二滑动架504下侧面分别安装有若干个用于调节高度的支撑垫,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503的前后两壁开设有贯穿的一字槽,两个第二滑动架504右部的前后两壁均设有滑动块,两个第二滑动架504上滑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相邻第二空心滑动框503的一字槽内,对第二滑动架504向左移动限位,两个第二滑动架504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安装板505,安装板505的左侧面与两个第二滑动架504的左侧面之间通过伸缩杆502转动连接,两个摆动架501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定位卡槽506,安装架1右部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滑动槽507,滑动槽507位于摆动架501的下侧,两个滑动槽507内分别滑动设有定位卡块508,两个定位卡块508的上侧面为弧
形面设置,如此便于前后两个摆动架501向下摆动挤压相邻的定位卡块508,前后两侧的定位卡块508分别卡入相邻的定位卡槽506内,完成对前后两个摆动架501的限位固定,安装架1右侧面的前后两部均开设有矩形槽,安装架1上两个矩形槽分别与相邻的滑动槽507连通,定位卡块508的右部滑动设置在安装架1上矩形槽内,两个定位卡块508分别与安装架1之间固接有限位弹簧509。
33.如图7-图10所示,训练机构6包括有支架601,支架601设有两个,两个支架601分别焊接在安装架1上侧面的前后两部,两个支架601的上部之间转动式安装有固定空心管602,固定空心管602的左侧面焊接有液压管603,液压管603的左部滑动设有滑动管604,滑动管604的右侧面焊接有第一活塞板605,第一活塞板605的前后两部均开有用于液压油流动的弧形槽,滑动管604内滑动设有活塞杆607,活塞杆607的右端贯穿液压管603的右部并与其滑动密封连接,活塞杆607的左端焊接有第二活塞板606,第二活塞板606的左侧面开设有向右凹陷的盛放槽,第二活塞板606的前后两部均开设有用于液压油流动的弧形槽,活塞杆607的右端焊接有第三活塞板608,滑动管604内右部设有旋转管609,旋转管609的右部穿过第一活塞板605并与其密封转动连接,旋转管609的右部上下两部均设有用于隔断第一活塞板605和第二活塞板606上弧形槽的扇形板,旋转管609上两个扇形板均位于第二活塞板606的盛放槽内,旋转管609的左端面设有两个弧形凸块,且旋转管609上两个弧形凸块高度由中部向两侧渐变降低,旋转管609的外侧面套有用于使旋转管609转动复位的扭簧610,扭簧610的两端分别与旋转管609和滑动管604固接,滑动管604的左部设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用于推动旋转管609转动,以此将第一活塞板605和第二活塞板606上弧形槽打开。
34.如图7-图10所示,推动组件包括有固定管611,固定管611设置在滑动管604的左部,固定管611的右部滑动设有滑动杆612,滑动杆612的右部设有凸起块,滑动杆612上凸起块右部上下两侧均设有接触块,滑动杆612上凸起块挤压旋转管609的弧形凸块使其转动,滑动管604前侧面的左部下侧固接有刻度板,滑动杆612前侧面的右部固接有指针,滑动管604前侧面的左部中侧开设有矩形槽,滑动杆612上指针穿过滑动管604上矩形槽,滑动杆612上指针与滑动管604上刻度板配合,对锻炼的强度进行精准调节,滑动杆612的上侧面嵌有直齿条613,滑动管604前部的右侧转动式安装有轴杆614,轴杆614的后端穿过固定管611的前部,轴杆614的后端通过键安装有直齿轮615,直齿轮615位于直齿条613上侧,直齿轮615和直齿条613相啮合,轴杆61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通过直齿轮615使直齿条613向左或向右移动,直齿条613向左或向右移动对滑动杆612与旋转管609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锻炼的强度进行调节,滑动管604的左侧面安装有脚踏板616,脚踏板616的左侧面开设有向右延伸的盛放槽,脚踏板616的盛放槽内安装有弹簧板617,固定管611的左端贯穿脚踏板616与弹簧板617固接,当脚部踩在脚踏板616和弹簧板617上,此时的弹簧板617通过固定管611使滑动杆612向右移动,滑动杆612向右移动通过其上的凸起块挤压旋转管609上的弧形凸块,使旋转管609发生转动,旋转管609转动使其上两个扇形板转动不再堵塞第二活塞板606的弧形槽,此时第一活塞板605和第二活塞板606上弧形槽处于连通状态,便于液压管603内的液压油流动,安装架1上侧面的左部转动式安装有矩形空心管618,矩形空心管618内滑动设有矩形滑动板619,液压管603下侧面的左部通过安装座与矩形滑动板619转动连接,矩形空心管618和矩形滑动板619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矩形空心管618和矩形滑动板619最上侧的通孔之间插有销杆,将矩形空心管618和矩形滑动板619最上侧的
通孔之间的销杆取出,并对矩形滑动板619的高度进行调节,随后将销杆插入矩形空心管618和矩形滑动板619最上侧的通孔之间,完成对脚踏板616的高度调节。
35.当需要使用本发明时,使用者将如图2所示折叠形态的本发明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向下摆动前后两侧的摆动架501,伸缩杆502随之拉伸,由于前后两个摆动架501的内侧面下部为弧形面,当前后两个摆动架501挤压相邻的定位卡块508时,分别使前后两侧的定位卡块508移入相邻的滑动槽507内,前后两侧的限位弹簧509随之压缩,当前后两个摆动架501不挤压相邻的定位卡块508时,前后两侧的定位卡块508分别在其上限位弹簧509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前后两侧的定位卡块508分别卡入相邻的定位卡槽506内,完成对前后两个摆动架501的限位固定,随后使用者向左拉动安装板505和第一滑动架3,安装板505向左移动使两个第二滑动架504向左移动,两个第二滑动架504向左移动过程中会带动其上的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向左移动,前后两个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向左移动会使其上的两个定位块分别移入相邻的盲孔内,弹簧随之压缩,当第二滑动架504和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向左移动限位后,此时使用者停止向左移动安装板505,第一滑动架3向左移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一空心滑动框2向左移动,初始时,第一滑动架3上两个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第一滑动架3上两个定位块位于其上的盲孔内,第一滑动架3向左移动至第一空心滑动框2的极限位置过程中,当第一滑动架3上定位块与第一空心滑动框2的定位孔重合时,第一滑动架3上定位块在其连接的弹簧作用下向外弹出,卡入第一空心滑动框2上对应的定位孔内,第一滑动架3继续向左移动,第一空心滑动框2会挤压第一滑动架3上定位块移入其上的盲孔内,如此不断重复,当第一滑动架3和第一空心滑动框2向左移动限位后,第一滑动架3上的定位块位于第一空心滑动框2最左侧的定位孔内,完成对第一滑动架3位置限位,随后使用者停止向左移动第一滑动架3,然后使用者对安装架1和第一滑动架3上的支撑垫进行调节,使安装架1和第一滑动架3的中心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对第二滑动架504和摆动架501上的支撑垫进行调节,使第二滑动架504和摆动架501的中心高度,与安装架1和第一滑动架3的中心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6.随后使用者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轴杆614,轴杆61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直齿轮615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直齿轮615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直齿条613向左或向右移动,直齿条613向左或向右移动带动滑动杆612向左或向右移动,如此对滑动杆612与旋转管609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锻炼的强度调节,滑动杆612向左或向右移动带动其上指针向左或向右移动,滑动杆612上指针向左或向右移动与滑动管604上刻度板配合,方便对锻炼的强度进行精准调节,当滑动杆612移动的位置调节完成后,使用者停止转动轴杆614,如此便于不同的人员进行使用,随后使用者使两个座板407向外侧移动,两个座板407向外侧移动通过其上的铰接板406使两个固定杆405向外侧移动,两个固定杆405向外侧移动分别带动两个移动架402向外侧移动,两个移动架402向外侧移动分别带动其上的固定销403向外侧移动,拉簧404随之拉伸,当两个座板407放置在第一滑动架3上后,随后使用者向上摆动靠板408,并将支撑板409卡入对应的限位卡槽410内,完成对靠板408的调节,然后使用者将矩形空心管618和矩形滑动板619最上侧的通孔之间的销杆取出,并对矩形滑动板619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将销杆插入矩形空心管618和矩形滑动板619最上侧的通孔之间,完成对矩形滑动板619的限位固定,如此完成对脚踏板616的高度调节,此时本发明的形状如图1所示。
37.随后使用者坐在座板407上,并使双手分别握住两个移动架402上的握把,再使脚部踩在脚踏板616和弹簧板617上,此时的弹簧板617会向右移动,弹簧板617向右移动带动固定管611向右移动,固定管611向右移动带动滑动杆612向右移动,旋转管609的左侧面设有两个弧形凸块,且旋转管609上两个弧形凸块高度由中部向两侧渐变降低,滑动杆612的右部设有凸起块,滑动杆612上凸起块右部上下两侧均设有接触块,滑动杆612向右移动通过其上的凸起块挤压旋转管609上的弧形凸块,使旋转管609发生转动,旋转管609转动使其上两个扇形板转动不再堵塞第二活塞板606的弧形槽,此时第一活塞板605和第二活塞板606上弧形槽处于连通状态,扭簧610随之扭转蓄力,使用者用脚部踩动脚踏板616向右移动,脚踏板616向右移动使滑动管604向右移动,滑动管604向右移动使第一活塞板605向右移动,第一活塞板605向右移动使第二活塞板606向右移动,第二活塞板606向右移动推动活塞杆607向右移动,液压管603内的液压油随之经第二活塞板606和第一活塞板605上的弧形槽向左流动,当使用者的脚部不再踩动向右移动时,在脚踏板616重力的作用下,此时的脚踏板616向左移动,液压管603内的液压油随之经第一活塞板605和第二活塞板606的弧形槽向右流动,使用者不断的踩动脚踏板616向右移动,如此实现锻炼的目的,且通过液压油避免脚踏板616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向左移动,给使用者带来伤害。
38.当使用者在锻炼的过程中腿部无力或抽筋离开脚踏板616和弹簧板617时,此时在扭簧610弹力的作用下使旋转管609转动复位,此时的旋转管609转动使其上两个扇形板转动堵塞第二活塞板606的弧形槽,此时的第一活塞板605和第二活塞板606上弧形槽不在连通,在脚踏板616的重力作用下无法使液压管603内左部的液压油流动至其右部,在使用者锻炼过程中腿部无力或抽筋离开脚踏板616和弹簧板617时,本发明实现紧急制动,避免脚踏板616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左移动给使用者造成伤害,从而提高本发明安全性。
39.当锻炼完成后,不需要使用本发明时,使用者首先从本发明上起身下来,使用者使支撑板409远离限位卡槽410,并将靠板408复位,随后使用者使安装板505和第一滑动架3向右移动,第一滑动架3向右移动使第一空心滑动框2移入安装架1内,使第一滑动架3移入第一空心滑动框2内,第一滑动架3向右移动至第一空心滑动框2极限位置过程中,第一滑动架3上的两个定位块会移入其上的盲孔内,弹簧随之压缩,当第一滑动架3上定位块与第一空心滑动框2的定位孔重合时,第一滑动架3上定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如此不断重复,在第一滑动架3向右移动至第一空心滑动框2的极限位置后,此时的第一滑动架3上定位块位于其上盲孔内,安装板505向右移动使第二滑动架504向右移入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内,第二空心滑动框503移入摆动架501内,当第二滑动架504和第二空心滑动框503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此时第二空心滑动框503上的定位块在其上弹簧作用下卡入定位槽内,随后使用者使两个定位卡块508向内移动,两个定位卡块508向内移动压缩其上的限位弹簧509,且两个定位卡块508随之移出定位卡槽506内,解除对摆动架501的限位固定,随后使用者使前后两个摆动架501向上摆动复位,通过伸缩杆502对摆动架501复位后的形态限位固定,此时本发明的形状如图2所示,使用者直接通过液压管603上的把手将其提起放置即可,本发明通过对其进行折叠使其减少空间占用,便于使用者携带。
40.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连接盘7,连接盘7固接在第三活塞板608的右侧面,固定空心管602的右侧面转动式安装有螺杆8,螺杆8的右端固接有摇柄9,螺
杆8的左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盘10,移动盘10位于固定空心管602内且与其滑动连接,移动盘10的后侧面焊接有指针,固定空心管602的后侧面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刻度板,固定空心管602的后侧面中部开设有矩形槽,移动盘10上指针穿过固定空心管602上矩形槽,移动盘10上指针与固定空心管602上刻度板配合,用于对锻炼的强度进行精准调节,移动盘10的左侧面与连接盘7的右侧面之间焊接有推力弹簧11,推力弹簧11位于固定空心管602内,使用者握住摇柄9通过螺杆8转动使移动盘10向左移动,移动盘10向左移动通过推力弹簧11加强对连接盘7挤压力,达到调节锻炼强度的目的。
41.当需要加强锻炼的强度时,使用者握住摇柄9使螺杆8顺时针转动,螺杆8顺时针使移动盘10向左移动,移动盘10向左移动挤压推力弹簧11,推力弹簧11将弹力挤压在连接盘7上,连接盘7将力压在第三活塞板608上,增加活塞杆607向右移动的力,达到调节锻炼强度的目的,且移动盘10向左移动带动其上的指针向左移动,移动盘10上指针向左移动与空心固定管611上刻度板配合,方便对锻炼的强度进行精准调节,当不需要使用本发明时,使用者握住摇柄9使螺杆8逆时针转动,如此使移动盘10向右移动复位,当移动盘10向右移动复位后,使用者停止转动摇柄9,随后使用者重复上述操作,使本发明折叠呈如图2所示状态,随后使用者通过液压管603上的把手将本发明提起放置即可。
4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