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文档序号:31199325发布日期:2022-08-20 01:1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1.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2.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一些中风偏瘫患者、或者肢体损伤患者进行的一些针对性本体感觉控制训练,运动控制训练等,用于恢复期身体机能,让其回归正常生活。
3.康复训练的过程是按照人类运动发育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4.偏瘫初期及肢体损伤早期,病人一般卧床,需要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协助其被动运动,延缓肌肉萎缩的速度;而后会逐步协助病人依靠一些器械实现站立或者一些简单有目的性肢体的被动或者主动运动训练,使病人逐步建立一些简单的运动机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训练后,病人自我控制的运动能力提升,这样就可以促使其进行一些主动性多的训练来强化其大脑对肢体的控制能力。一方面来说,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器械主要集中在特定的、运动规律明确的被动带动器械上,有些主动训练器械也是根据被动器械进行改造得来的,不能很好的发挥病人的主动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来说,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大都是需要与人体进行连接的,需要人体负载一定负荷,这与正常人的日常生活活动情况也不太一致,康复训练的过程不够接近正常人的状态,有必要提出一种主动性强,人体负荷更低的康复训练装置来改变这一现状。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含有光发射器和引导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光发射器上连接有绑扎带;所述的引导器包括固定放置的多孔板和安装在多孔板上引导板,多孔板上呈行列矩阵布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在引导板上若干个沿线条布置的若干个引导孔,每个引导孔在多孔板上的都有相应的定位孔对应;在多孔板的背面设有接光板,接光板形状与导引板的形状对应,在接光板上设有与导引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感光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的光发射器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中部的线型光发射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孔和绑扎带。
9.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后部为瓦片装的曲面绑扎板,耳孔位于绑扎板的两端,所述的底座的前部为半球形的座体,在半球形的座体的中部设有径向的开孔,光发射器插入到该开孔内安装。
10.优选的,所述光发射器为激光笔。
11.优选的,所述的引导板的上端和接光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引导板的上半部设有用于显示分数的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感光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模块,显示
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模块。
12.一种利用前面所述的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进行的光学引导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绑扎光发射器将训练者带领到引导器面前,将光反射器绑扎到训练者的身体的特定部位甲,使光发射器的发光方向指向引导器的多孔板面;b.安装与身体的特定部位甲配套的引导板和接光板将引导板置于多孔板朝向光发射器的一面,将接光板置于多孔板的背面,引导板的引导孔与多孔板的定位孔对应,接光板上的感光传感器与相应的引导孔对应;c.进行引导训练打开光发射器发出线型光,训练者自主控制身体的特定部位甲运动,使光发射器的光线逐个指向引导板的引导孔及后面的感光传感器;d.累计计分感光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光线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计算被光线照射到的感光传感器的个数,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累计分数。
13.优选的,所述的步骤d中还包括混乱度计分步骤,具体如下,控制模块根据各个感光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次序与接光板上的感光传感器的在接光板上的布置次序进行比较,判断接光的混乱程度来给计算分数,并控制显示模块显示分数。
14.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增加难度增加的调整步骤,具体如下,调整引导板在多孔板上的位置,使引导孔与定位孔之间的重合区域减小。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本发明中的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含有光发射器和引导器,所述的光发射器上连接有绑扎带;所述的引导器包括固定放置的多孔板和安装在多孔板上引导板,多孔板上呈行列矩阵布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在引导板上若干个沿线条布置的若干个引导孔,每个引导孔在多孔板上的都有相应的定位孔对应;在多孔板的背面设有接光板,接光板形状与导引板的形状对应,在接光板上设有与导引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感光传感器。该装置进行康复训练使用时,训练者只需要佩戴上光发射器即可,训练者负载很轻,根据训练者眼睛看到的引导孔的次序来控制身体运动,使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逐个指向引导孔,使康复训练者达到眼、脑、身体的全方位的自主协调训练。
16.2.其中的引导孔和定位孔为位置对应的前后两个孔,能够进一步的控制光线的运动是平移的而不是扫描的,因为光线平移就意味着训练者的身体动作也是跟着导向板的线条平移的,而不是扭动身体的训练部位扫描的,如果是扭动的,某些位置光线就不能同时穿过两个孔,这样就不能到达后面的刚光传感器上。
附图说明
17.图1为该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的中光发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该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的中光发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该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的中引导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该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的中引导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图3-4中引导板和接光板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图3-4中引导板和接光板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引导板和接光板组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多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采用该装置进行康复训练的示意图;图10为该装置的系统工作原理图;图11为调整难度的示意图;图中:1.光发射器、11.激光笔、12.底座、13.绑扎板、14.耳孔、15.绑扎带;2.引导器、21.多孔板,22.定位孔、23.引导板、24引导孔、25.接光板、26.感光传感器、27.显示模块、28.控制模块、29.导线;3.训练者。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具体说明该发明的实施方式和使用过程。
19.实施例一:参见图1-10,图中一种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含有光发射器和引导器,所述的光发射器上连接有绑扎带;所述的引导器包括固定放置的多孔板和安装在多孔板上引导板,多孔板上呈行列矩阵布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在引导板上若干个沿线条布置的若干个引导孔,每个引导孔在多孔板上的都有相应的定位孔对应;在多孔板的背面设有接光板,接光板形状与导引板的形状对应,在接光板上设有与导引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感光传感器。引导孔和定位孔为位置对应的前后两个孔,能够进一步的控制光线的运动是平移的而不是扫描的,因为光线平移就意味着训练者的身体动作也是跟着导向板的线条平移的,而不是扭动身体的训练部位扫描的,如果是扭动的,某些位置光线就不能同时穿过两个孔,这样就不能到达后面的感光传感器上。训练者利用该装置进行康复训练使用时,训练者只选用佩戴上光发射器即可,训练者负载很轻,根据训练者眼睛看到的引导孔的次序来控制身体运动,使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逐个指向引导孔,使康复训练者达到眼、脑、身体的全方位的自主协调训练。
20.所述的光发射器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中部的线型光发射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孔和绑扎带。 线型光发射器发出的线型光柱有很好的指向性,跟利于准确的训练,耳孔和绑扎带用于将该光发射器固定在人身体上需要训练的部位上。
21.所述的底座后部为瓦片装的曲面绑扎板,形状更贴合人体表面曲线,特别是腿和胳膊,耳孔位于绑扎板的两端,所述的底座的前部为半球形的座体,在半球形的座体的中部设有径向的开孔,光发射器插入到该开孔内安装。
22.所述光发射器为激光笔。激光笔比较常用,便于寻找和采买,不需要定制专门的光发射器,成本低。
23.所述的引导板的上端和接光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引导板的上半部设有用于显示分数的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感光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模块。这样引导板和接光板能够同时安装,降低调整的难度,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用对训练效果的展示,给训练者以信心和勇气。
24.实施例二:参见图1-10,图中一种利用实施例一所述的光学引导康复训练装置进
行的光学引导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绑扎光发射器将训练者带领到引导器面前,将光反射器绑扎到训练者的身体的特定部位甲,使光发射器的发光方向指向引导器的多孔板面;尽可能的垂直指向多孔面板,这样能够促使后面训练时让训练的动作能够保证发出光线是平移运动的,这样能够提升训练的运动量和难度。
25.b.安装与身体的特定部位甲配套的引导板和接光板将引导板置于多孔板朝向光发射器的一面,将接光板置于多孔板的背面,引导板的引导孔与多孔板的定位孔对应,接光板上的感光传感器与相应的引导孔对应;这样才能实现光线的正常穿过投射。
26.c.进行引导训练打开光发射器发出线型光,训练者自主控制身体的特定部位甲运动,使光发射器的光线逐个指向引导板的引导孔及后面的感光传感器;身体运动是否符合预设的运动要求要看光线是否是平移运动,不是光线的扫射。
27.d.累计计分感光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光线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计算被光线照射到的感光传感器的个数,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累计分数。动作达不到预设的动作效果,必然会有部分感光传感器接受不到光线,影响分数,通过分数来激励训练者更认真的训练。
28.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评分的科学性,所述的步骤d中还包括混乱度计分步骤,具体如下,控制模块根据各个感光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次序与接光板上的感光传感器的在接光板上的布置次序进行比较,判断接光的混乱程度来给计算分数,并控制显示模块显示分数。在累计计分的基础上增加这个,能够将训练的动作的过程控制更精准。
29.为了进一步提升训练的难度,产生更好的训练效果,所述的步骤b中增加难度增加的调整步骤,具体如下,参见图11,调整引导板在多孔板上的位置,使引导孔与定位孔之间的重合区域减小。这样就要求训练者在控制身体运动时,保证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与多孔板的垂直度要更好,这样的训练动作更趋于预设的标准动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