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印花转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876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码印花转印工艺。



背景技术:

把颜料或染料印刷在纸、橡胶或其它载体上,然后移印到待印的商品上称转移印花,但狭义而言转移印系指以针纺织品作载体的移印技术。转移印花主要应用在聚脂纤维品上,随着转移印刷术的提高,在尼龙,丙烯腈,棉,麻,毛织品上也得到普遍应用。转移印花面料(布料)分湿法、干法、蒸汽法、真空法、热法等多种形式。转移印花法能够精确再现图案,便于机械化生产,且工艺简单,尤其是印花后处理工艺比传统印染简单而印花手感与印染相同,因而大有逐步替代老法印花之势。但在我国大多数印染厂大多仍采用传统印染法进行,只有少数生产单位采用转移印花进行生产。数码印花印花技术分两种,一种数码直接印花,是通过扫描仪、数字摄象机、数字照相机等手段,把需要印花的图案以数字形式输入计算机,通过印花软件系统编辑处理形成所需图案,再由专用RIP软件控制喷绘机把染料(活性、酸性、分散)直接喷印到纺织品上,形成纺织品印花。另一种是热转移印花,用含有分散类染料和印刷油墨在纸上印制图案,然后把印花纸存贮以备用印花时,使织物通过热转移印花机,使转印纸和未印花面对面贴在一起,在大约210℃的条件下通过机器,这样,转印纸上的染料升华并转移到织物上,完成印花。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技术与传统印花技术相比,数码印花精度高,无须制版批量灵活,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个性化电子商务消费,出样重现性高,占地面积少节省劳力,操作简单,接单速度快,产品质量高,生产批量不受限制,生产过程低能耗等优点,直接促进“绿色的纺织品”和“绿色制造”的发展。因而,它的出现完全革新了人们关于纺织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观念,将成为21世纪纺织工业技术革命的代表,推动纺织品向生态化、数字化、功能化和个性化迈进,实现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缺点是喷印速度跟传统印花机相比慢很多,墨水的成本较高,不适宜大批量的生产。未来的发展是,采用省时的数字印花机进行打样,小批量生产,再搭配传统印花机进行大批量生产,从而有效生产,获得更大利益。数码喷射印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CAD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及精细化工技术等前沿科技,是信息技术与机械、纺织和化工等传统技术融合的产物。数码印花的生产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各种数字化手段如:扫描、数字相片、图像或计算机制作处理的各种数字化图案输入计算机,再通过电脑分色印花系统处理后,由专用的RIP软件通过对其喷印系统将各种专用染料(活性、分散、酸性主涂料)直接喷印到各种织物或其它介质上,再经过处理加工后,在各种纺织面料上获得所需的各种高精度的印花产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码印花转印工艺,印花质量高、污染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码印花转印工艺。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数码印花转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上浆:用浆料对面料进行预处理;

(2)印花:将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直接喷印到PET薄膜形成图案,再将PET薄膜上的图案转印到上浆后的面料;

(3)蒸化。

所述步骤(2)中的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活性染料28-32%,连接料22-28%,有机溶剂12-28%,二甲基硅油0.3-0.5%,余量为水。

优选地,所述的活性染料为K型活性染料、M型活性染料或者P型活性染料。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丁醇、甲苯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由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混合而成,所述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的质量比为(1-3):(1-3):(1-3)。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料为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料由40-60wt%羧甲基淀粉钠和40-60wt%羟丙基淀粉组成。

所述活性染料凹印油墨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将有机溶剂、水、连接料、二甲基硅油和活性染料,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色浆;将所述色浆,置于球磨机中研磨。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浆料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印花糊料1-5%,防染盐0.5-2%,元明粉1-5%,尿素6-10%,小苏打1-3%,余量为水。

所述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水、印花糊料,防染盐,元明粉,尿素和小苏打,搅拌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步骤(3)蒸化温度95-110℃,时间6-9分钟。

优选地,所述面料由40-60wt%植物纤维和40-60wt%欧根纱织造而成。

优选地,所述植物纤维包括莫代尔纤维、棉纤维、竹纤维、亚麻纤维;

所述欧根纱包括涤纶、尼龙、人造丝、桑蚕丝。

本发明数码印花转印工艺,将制备好的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直接喷印到PET薄膜形成图案,再将PET薄膜上的图案转印到上浆后的面料,操作简单方便,印花效果良好,图案精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各原料介绍:

活性染料为K型活性染料,采用江苏申新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2G的活性艳红染料。

羟丙基淀粉,CAS号:9049-76-7,采用漯河市恒瑞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羟丙基淀粉。

羧甲基淀粉钠,CAS号:9063-38-1,可以制备或者购买得到,采用河北燕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羧甲基淀粉钠。

二甲基硅油,CAS号:63148-62-9。

乙醇,CAS号:64-17-5。

1,2-丙二醇,CAS号:57-55-6。

1,3-丙二醇,CAS号:504-63-2。

印花糊料是指加在印花色浆中能起到增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印花糊料在加到印花色浆之前,一般均溶于水或在水中充分溶胀而分散的亲水性高分子稠厚胶体溶液或者是油/水型或水/油型乳化糊.调制成印花色浆时,一部分染料溶解在水中,另一部分染料则溶解、吸附或分散在印花原糊中。组成印花糊料是印花色浆的主要组分,它决定着印花运转性能,染料的表面给色量、花纹轮廓的光洁度等。

实施例中,印花糊料选用糊料DGT-6,具体采用上海迪灵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数码活性上浆糊料DGT-6。防染盐采用间硝基苯磺酸钠,CAS号:127-68-4,具体采用上虞市海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防染盐S。元明粉,CAS号:7757-82-6,采用山东鲁秋盐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一级品,粒度为微晶400目的元明粉。尿素,CAS号:57-13-6,采用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工业尿素。小苏打,CAS号:144-55-8,采用潍坊海之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粒度为120-170目的工业级小苏打。面料:经纱为亚麻纤维(采用亚麻纤维,直径为7.0μm,纤度为155dtex),纬纱为涤纶欧根纱(采用涤纶欧根纱,直径为14.55μm,纤度为180dtex),采用常规工艺织造得到基布,其中经纱密度为12根/cm,纬纱密度为14根/cm。

实施例1

数码印花转印工艺(即,纺织面料数码转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上浆:用浆料对面料进行浸泡,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然后在100℃下烘干;

(2)印花:把设计好的花型采用数码喷绘印花,数码喷绘是将通过数字化技术处理的图像输入到计算机,经过电脑印花分色系统(CAD)编辑处理后,再由专用软件(RIP)控制喷印系统将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直接喷印到PET薄膜形成图案,制成转移印花PET薄膜;再将上浆后的面料与转移印花PET薄膜同时送入轧车加压,温度160℃,时间3分钟,在上浆后的面料上得到印花图案,活性染料凹印油墨转移率为96%;

(3)蒸化:蒸化温度100℃,时间8分钟,得到实施例1的印花布料。

所述步骤(1)中的浆料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糊料DGT-62%,防染盐S1%,元明粉2%,尿素8%,小苏打2%,水85%。

浆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顺序向水中依次加入糊料DGT-6,防染盐S,元明粉,尿素,小苏打,待每样原料打匀后再加入下一种原料,用磷酸三钠调节PH至8.5,检查浆料无明显颗粒后,再放置2小时,让各原料混合均匀,确保浆料有良好的均一性。

所述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K型活性染料30%、羧甲基淀粉钠12%、羟丙基淀粉12%、有机溶剂15%、二甲基硅油0.4%,去离子水30.6%。

所述的有机溶剂由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按照质量比为1:1:1混合而成。

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色浆:先将有机溶剂和去离子水置于搅拌机中,搅拌8min,在温度30度,转速300转/分时缓慢加入连接料,直至连接料完全溶解,加入二甲基硅油作为消泡剂搅拌8min,再加入K型活性染料,搅拌机转速提高到1300转/分,搅拌40分钟,控制黏度至900厘泊,即40度。

(2)色浆研磨:将步骤(1)所得的色浆,置于球磨机中研磨,保持研磨48小时,使色浆细度至0.6微米,控制粘度至80秒,即藏氏2#杯,30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其中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K型活性染料30%、羧甲基淀粉钠24%、有机溶剂15%、二甲基硅油0.4%,去离子水30.6%,所述的有机溶剂由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按照质量比为1:1:1混合而成。得到实施例2的印花布料。活性染料凹印油墨转移率为92%。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其中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K型活性染料30%、羟丙基淀粉24%、有机溶剂15%、二甲基硅油0.4%,去离子水30.6%,所述的有机溶剂由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按照质量比为1:1:1混合而成。得到实施例3的印花布料。

活性染料凹印油墨转移率为91%。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K型活性染料30%、羧甲基淀粉钠12%、羟丙基淀粉12%、有机溶剂15%、二甲基硅油0.4%,去离子水30.6%。所述的有机溶剂由乙醇和1,2-丙二醇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而成。

得到实施例4的印花布料。活性染料凹印油墨转移率为93%。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K型活性染料30%、羧甲基淀粉钠12%、羟丙基淀粉12%、有机溶剂15%、二甲基硅油0.4%,去离子水30.6%。所述的有机溶剂由乙醇和1,3-丙二醇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而成。得到实施例5的印花布料。活性染料凹印油墨转移率为93%。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活性染料凹印油墨,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K型活性染料30%、羧甲基淀粉钠12%、羟丙基淀粉12%、有机溶剂15%、二甲基硅油0.4%,去离子水30.6%。 所述的有机溶剂由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而成。得到实施例6的印花布料。活性染料凹印油墨转移率为92%。

测试例1

对实施例1-6制得的印花布料进行质量测试,可以明显的看出,实施例1(羧甲基淀粉钠和羟丙基淀粉复配)制得印花布料质量比实施例2-3(羧甲基淀粉钠和羟丙基淀粉中单一原料)的牛仔裤质量更优。实施例1(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复配)制得印花布料质量比实施例4-6(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中任意二者复配)的牛仔裤质量更优。

实施例1(羧甲基淀粉钠和羟丙基淀粉复配)活性染料凹印油墨转移率明显高于实施例2-3(羧甲基淀粉钠和羟丙基淀粉中单一原料)。实施例1(乙醇、1-丙醇、2-丙醇复配)活性染料凹印油墨转移率明显高于实施例4-6(乙醇、1-丙醇、2-丙醇中任意二者复配)的牛仔裤质量更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