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器固定架及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2003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器固定架及滚筒洗衣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器固定架及滚筒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滚筒式洗衣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人们对滚筒式洗衣机的容量要求也越来越大。

通常,滚筒式洗衣机包括用于装载衣物的内筒,包含内筒的外筒,外筒的后端有电加热器的接线部分,电加热器与滚筒内外联通,可在洗衣机工作时将滚筒内水进行加热使洗涤的衣物洗净比更高,并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滚筒式洗衣机的容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内筒容积的大小。在滚筒式洗衣机的生产制作过程中,是将外筒套设在内筒外部,电热器设置在外筒与内筒的间隙中并固定安装在外筒内壁上,以对内筒的水进行加热。但洗衣机内滚筒属于运动部件,高速运转下伴随较大振动,所以需在内部增加一电加热器固定结构,电热器的固定结构在外筒与内筒的间隙中的空间占有率直接影响内筒的大小,进而影响滚筒式洗衣机的容量,因此在能够保证电热器牢固安装的前提下降低电热器固定结构的空间占有率成为滚筒式洗衣机制作中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器固定架及滚筒洗衣机,主要目的在于在保证电热器安装牢固的前提下,减小电热器的空间占有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器固定架,用于将电热器固定在滚筒洗衣机的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电热器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的耳板;

所述第一固定部压贴在所述电热器上,并通过所述耳板连接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在沿所述内筒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不超过1mm。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形状与所述电热器的外形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耳板上具有连接孔,并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耳板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端。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电热器正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电热器接线端相对的边缘上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电热器正对的表面形成角度的第一导向面。

较优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压贴在所述电热器上,并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电热器正对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电热器正对的表面相对。

可选地,在沿所述内筒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厚度不超过1mm。

可选地,在沿所述外筒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形状与所述电热器的外形相匹配。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电热器正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凸起。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电热器接线端相对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电热器正对的表面形成角度的第二导向面。

一种滚筒洗衣机,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电热器固定架。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器固定架及滚筒洗衣机及电热器的固定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压贴在所述电热器上,并通过所述耳板连接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在垂直与所述电热器的方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不超过1mm,能够在保证电热器安装牢固的前提下,减小电热器的空间占有率,进而增大滚筒式洗衣机的容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器固定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的电热器固定架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主视图。

其中,1-电热器固定架;11-第一固定部;111-第一凸起;112-第一导向部;1121-第一导向面;12-耳板;121-连接孔;13-第二固定部;131-第二凸起;132-第二导向部;1321-第二导向面;2-电热器;3-外筒;4-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电热器固定架1,其使用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滚筒洗衣机的外筒3套装在内筒4的外部,电热器固定架1用于将电热器2设置在滚筒洗衣机的外筒3和内筒4之间的缝隙中。

电热器固定架1包括:第一固定部11和与第一固定部11固定连接的耳板12;第一固定部11压贴在电热器2上,并通过耳板12连接在外筒3的内壁上。当电热器采用加热管时,电热器固定架1匹配于加热管的直管段,并固定于外筒3内壁的后部,在沿所述内筒的径向方向第一固定部11的厚度不超过1mm。这样可不仅能够将电热器2牢固地固定在外筒3的内壁上,而且由于在沿所述内筒的方向第一固定部11的厚度较薄,使电热器固定架1在外筒3和内筒4之间的缝隙中的空间占有量很小,对增大内筒直径的影响很小,从而可以使内筒直径尽可能地做大,进而增大了洗衣机的容量。其中,第一固定部11和耳板12可以采用同样厚度的钣金料一体制作成型,但并不限于此,第一固定部11和耳板12之间也可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进行制作。具体地,如图2所示,耳板12上具有连接孔121,并通过穿过连接孔121的螺钉连接在外筒3的内壁上。其中,耳板1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1的两端,这样能够保证电热器固定架1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进而使电热器2的固定更加可靠。

较优地,还包括与第一固定部11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3,第二固定部13可以和第一固定部11以及耳板12可以采用同样厚度的钣金料一体制作成型。第二固定部13压贴在电热器2上,并且第二固定部13与电热器2正对的表面与第一固定部13与电热器2正对的表面相对。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3共同对电热器2形成夹持,从而确保对电热器2的牢固固定。优选地,在在沿所述内筒的径向方向第二固定部13的厚度不超过1mm,使电热器固定架1在外筒3和内筒4之间的缝隙中的空间占有量很小。

优选地,在沿外筒的轴线方向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3交错设置。

以下分别对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3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一、第一固定部11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11的形状与电热器2的外形相匹配。这样能够使第一固定部11对电热器2的压贴更加严密,提高了电热器2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第一固定部11的小型化设计,降低了电热器固定架1的空间占有量。

较优地,在第一固定部11与电热器2正对的表面上设有长条形的第一凸起111。由于在将电热器固定架1安装到电热器2上时第一固定部11与电热器2正对的表面和电热器2的表面会出现相对的滑动摩擦,通过在第一固定部11与电热器2正对的表面上设置第一凸起111,使第一固定部11通过第一凸起111与电热器2接触,能够减小第一固定部11与电热器2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了在安装过程中对电热器2的摩擦损伤,同时第一固定部11通过第一凸起111压贴在电热器2上能够提高第一固定部11对电热器2压贴的严密性。其中,第一凸起111的制作可以通过直接对第一固定部11冲压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可实现的方式。第一凸起111的截面可以制作成梯形、圆弧形等筋条形状。

较优地,在第一固定部11与电热器2接线端相对的边缘上设有第一导向部112,如图4所示,第一导向部112上具有与第一固定部11与电热器2正对的表面形成角度的第一导向面1121。这样能够避免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1的边缘划伤电热器2的表面,同时通过第一导向面1121的引导作用能够使第一固定部11很容易地安装到电热器2,进而使电热器固定架1变得更简单方便。其中,第一导向部112可以与第一固定部11采用同一钣金料折弯制作,也可以使用塑料等材料,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部11的边沿上形成叠边。

二、第二固定部13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二固定部13的形状与电热器2的外形相匹配。这样能够使第二固定部13对电热器2的压贴更加严密,提高了电热器2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第二固定部13的小型化设计,降低了电热器固定架1的空间占有量。

较优地,在第二固定部13与电热器2正对的表面上设有长条形的第二凸起131。第二凸起131的设计原理与制作方式与第一凸起111相同,因此此处不再详述。

较优地,在第二固定部13与电热器2接线端相对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导向部132,如图4所示,第二导向部132上具有与第二固定部13与电热器2正对的表面形成角度的第二导向面1321。第二导向部132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式与第一导向部112,因此此处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第二导向部13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导向部132在第二固定部13与电热器2接线端相对的边缘上依次间隔排布。第一导向部112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以降低材料成本。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包括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电热器固定架。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