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匹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230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布匹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匹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经常需要对布匹进行裁切。例如,一般采用裁切机对布匹进行裁切。所述裁切机包括底座、驱动件与裁切刀,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裁切刀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当布匹经过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裁切到对所述布匹进行裁切。然而,有的布匹质地较硬,大量裁切时容易损伤所述裁切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易损伤裁切刀的布匹裁切装置。

一种布匹裁切装置,包括座体、加热组件与裁切组件;所述座体上形成有通过空间;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通过空间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源与加热板,所述加热源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加热板支撑于所述加热源上,所述加热板上形成有加热面;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横梁与裁切刀,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横向挡设于所述通过空间的一端,所述裁切刀设置于所述横梁上并邻近所述加热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包括底板与两个安装梁,所述两个安装梁凸设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通过空间形成于所述两个安装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梁上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为圆形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安装梁的端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梁上还凹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中设置有整平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整平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整平柱背离所述安装梁的一侧朝所述通过空间的中心凸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整平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整平柱上形成有整平面,所述整平面为平面,所述两个整平柱上的整平面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刀的一侧形成有裁切尖部,所述裁切尖部的顶角为25-4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刀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裁切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裁切刀的表面镀设有镍合金涂层。

由于所述布匹的被裁切部位在裁切前可以通过所述加热板的加热面进行加热软化,因此使得所述裁切刀在裁切时遭遇的阻力较小,继而避免对所述裁切刀的损害,提高所述裁切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布匹裁切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布匹裁切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防尘罩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匹裁切装置。例如,所述布匹裁切装置包括座体、加热组件与裁切组件;所述座体上形成有通过空间。例如,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通过空间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源与加热板,所述加热源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加热板支撑于所述加热源上,所述加热板上形成有加热面。例如,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横梁与裁切刀,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横向挡设于所述通过空间的一端。例如,所述裁切刀设置于所述横梁上并邻近所述加热板的一侧。又如,一种布匹裁切装置,包括座体、加热组件与裁切组件;所述座体上形成有通过空间;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通过空间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源与加热板。例如,所述加热源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加热板支撑于所述加热源上,所述加热板上形成有加热面。例如,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横梁与裁切刀,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横向挡设于所述通过空间的一端。例如,所述裁切刀设置于所述横梁上并邻近所述加热板的一侧。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布匹裁切装置100,包括座体10、加热组件20与裁切组件30。所述座体上形成有通过空间11;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通过空间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源21与加热板23,所述加热源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加热板支撑于所述加热源上,所述加热板上形成有加热面231;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横梁31与裁切刀33,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横向挡设于所述通过空间的一端,所述裁切刀设置于所述横梁上并邻近所述加热板的一侧。

例如,所述布匹裁切装置的使用过程具体如下:使布匹通过所述通过空间,并支撑于所述加热板的加热面上,所述加热源通过所述加热板对所述布匹进行加热,使所述布匹被加热部位软化并输送至所述裁切刀处,利用所述裁切刀对所述布匹被软化部位进行裁切,从而完成对所述布匹的裁切。由于所述布匹的被裁切部位在裁切前可以通过所述加热板的加热面进行加热软化,因此使得所述裁切刀在裁切时遭遇的阻力较小,继而避免对所述裁切刀的损害,提高所述裁切刀的使用寿命。

例如,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横梁,所述座体包括底板12与两个安装梁13,所述两个安装梁凸设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即其中一个安装梁凸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另一个安装梁凸设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例如,所述通过空间形成于所述两个安装梁之间。所述安装梁上开设有镂空孔131,所述镂空孔为圆形通孔。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安装梁的端部上,即所述横梁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梁的端部上,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设置于另一个所述安装梁的端部上。所述安装梁上还凹设有收容槽132,所述收容槽中设置有整平柱14。所述整平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整平柱背离所述安装梁的一侧朝所述通过空间的中心凸伸。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整平柱上。又如,一种布匹裁切装置,包括座体、加热组件与裁切组件;所述座体上形成有通过空间;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通过空间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源与加热板,所述加热源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加热板支撑于所述加热源上,所述加热板上形成有加热面;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横梁与裁切刀,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横向挡设于所述通过空间的一端,所述裁切刀设置于所述横梁上并邻近所述加热板的一侧,所述座体包括底板与两个安装梁,所述两个安装梁凸设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通过空间形成于所述两个安装梁之间。所述安装梁上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为圆形通孔。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安装梁的端部上。所述安装梁上还凹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中设置有整平柱。所述整平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整平柱背离所述安装梁的一侧朝所述通过空间的中心凸伸。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整平柱上。由于所述座体包括底板与凸设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安装梁,因此可以使得所述通过空间形成于所述两个安装梁之间,而所述横梁的两端也可以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梁上。所述整平柱可以用来整平布匹的两侧边缘。

例如,为了提高裁切效果,所述整平柱上形成有整平面141,所述整平面为平面,所述两个整平柱上的整平面共面。所述裁切刀的一侧形成有裁切尖部331,所述裁切尖部的顶角为25-45度。所述裁切刀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裁切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裁切刀的表面镀设有镍合金涂层。又如,一种布匹裁切装置,包括座体、加热组件与裁切组件;所述座体上形成有通过空间;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通过空间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源与加热板,所述加热源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加热板支撑于所述加热源上,所述加热板上形成有加热面;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横梁与裁切刀,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横向挡设于所述通过空间的一端,所述裁切刀设置于所述横梁上并邻近所述加热板的一侧,所述整平柱上形成有整平面,所述整平面为平面,所述两个整平柱上的整平面共面。所述裁切刀的一侧形成有裁切尖部,所述裁切尖部的顶角为25-45度。所述裁切刀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裁切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裁切刀的表面镀设有镍合金涂层。由于所述裁切刀上形成裁切尖部,且所述裁切刀为等腰三角形,因此可以利用所述裁切刀将布匹裁切成堆成的两部分。

例如,为了便于承接布匹并对布匹进行预先的干燥处理,所述布匹裁切装置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承料组件与推料组件。所述承料组件用于承接布料,所述推料组件用于推动所述承料组件上的布料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承料组件包括平板与承料座,所述平板为平板状,所述承料座包括承料板、滑落板与两个承料体,所述两个承料体相对设置并均凸设于所述平板上,所述两个承料体之间形成有通过空间。所述承料体为矩形长条状。所述承料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承料体上,所述承料板上形成有条形承料槽,所述条形承料槽的底面为弧形面。所述承料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承料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条形承料槽的相对两侧均与所述承料体平滑连接,以使布匹能够在推动作用下平滑地移动至所述承料体上。所述滑落板与所述承料板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滑落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承料体上,所述滑落板上形成有滑落弧形面,所述滑落弧形面与所述平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承料板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动件、连接轴与推料体,所述推动件设置于所述平板上并位于所述承料板远离所述滑落板的一侧。所述连接轴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推动件与所述推料体上。所述推料体包括两个推料块与条形连接杆,所述条形连接杆的中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条形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推料块上。所述条形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轴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条形连接杆与所述承料板平行,所述条形连接杆的高度大于所述承料体的高度,所述条形连接杆的顶面与所述平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承料体的顶面与所述平板之间的距离。所述两个推料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个承料体之间的距离,所述两个推料块能够在所述承料体的外侧移动,所述推料块的一侧凹设形成有推料凹槽,所述推料凹槽的底面为弧形面,所述推料凹槽处于所述推料块背离所述条形连接杆的一侧。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形成有避空凹陷,所述避空凹陷朝向所述平板,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罩设于所述承料座上,所述防尘罩的顶部形成有观测区,所述观测区上开设有多个观测孔,所述观测孔为圆形孔,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供气件与吹气件,所述供气件安装于所述防尘罩的一侧并邻近所述观测区,所述供气件可以为鼓风机或者外接气泵,所述吹气件与所述供气件连接并向所述观测区延伸。所述吹气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吹气件的宽度与所述观测区的宽度相等,所述吹气件中开设有多个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为圆形孔,所述吹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观测孔的直径,所述观测区上设置有挡设片,所述挡设片挡设于所述观测区上并覆盖所述多个观测孔,所述挡设片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供气件上。所述供气件上凹设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中嵌设有触发件,所述挡设片的一侧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供气件的壳体上,所述连接部邻近所述供气件设置。所述防尘罩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滚出槽,所述滚出槽为矩形槽并暴露所述滑落板。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展开组件与干燥组件。所述展开组件包括展开板、粘结块、横移驱动件与旋转驱动件,所述展开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上,所述展开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平板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钝角,所述展开板上形成有展开面,所述展开板远离所述平板的一侧形成有弯曲定位部,所述弯曲定位部挡设于所述展开面远离所述平板的一侧,并沿所述展开面的边缘向上翘曲延伸。所述弯曲定位部内形成有弯曲定位面,所述展开面为平面,所述弯曲定位面为弧形面,且与所述展开面平滑连接。所述粘接块邻近所述滚出槽设置,所述粘结块凸设于所述展开板上并位于所述展开面远离所述弯曲定位部的一侧。所述粘接块的表面形成有粘结平面,所述粘接块的一侧凹设有扯出槽,所述扯出槽处于所述粘结块背离所述展开面的一侧,所述横移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展开板的一侧,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横移驱动件上。所述旋转驱动件上凸设有收卷柱,所述收卷柱延伸至所述弯曲定位部中,所述收卷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展开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收卷柱用于卡入布匹的卷轴端部中,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凸设杆、弯折驱动件、发热块以及干燥板,所述凸设杆凸设于所述展开板的一侧,所述凸设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弯折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弯折驱动件的端部,所述干燥板连接于所述弯折驱动件上,所述发热块安装于所述干燥板上。所述干燥板与所述展开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弯折驱动件的一侧凸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凸设杆平行,且所述驱动板自所述弯折驱动件上朝背离所述凸设板的一侧延伸。通过设置所述承料座,可以方便地承接布匹。当所述布匹从所述防尘罩的滚出槽中滚出时,所述展开组件可以对所述布匹进行展开及收卷,而在布匹展开时,所述干燥组件能够及时地对布匹进行干燥作业,以待进行后续处理作业。

例如,请参阅图3,为了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进料机构的具体结构及有益效果,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承料组件与推料组件。所述承料组件用于承接布料,所述推料组件用于推动所述承料组件上的布料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承料组件包括平板与承料座,所述平板为平板状,所述承料座包括承料板、滑落板与两个承料体,所述两个承料体相对设置并均凸设于所述平板上,所述两个承料体之间形成有通过空间。所述承料体为矩形长条状。所述承料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承料体上,所述承料板上形成有条形承料槽,所述条形承料槽的底面为弧形面。所述承料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承料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条形承料槽的相对两侧均与所述承料体平滑连接,以使布匹能够在推动作用下平滑地移动至所述承料体上。所述滑落板与所述承料板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滑落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承料体上,所述滑落板上形成有滑落弧形面,所述滑落弧形面与所述平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承料板的方向逐渐减小。因此,在布匹抵达所述滑落板上时,就能够依靠自身重力沿所述滑落板的滑落弧形面滚落,进而实现自动进料。

例如,为了便于推动布匹从所述承料板上移动至所述滑落板上,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动件、连接轴与推料体,所述推动件设置于所述平板上并位于所述承料板远离所述滑落板的一侧。所述连接轴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推动件与所述推料体上。所述推动件能够利用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推料体移动,并利用所述推料体将所述承料板上的布匹推动至所述滑落板上。例如,为了方便进行推料,所述推料体包括两个推料块与条形连接杆,所述条形连接杆的中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条形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推料块上。因此,所述连接轴通过推动所述条形连接杆即可带动所述两个推料块移动,以实施推料作业。例如,为了避免所述条形连接杆碰撞到所述承料座,所述条形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轴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条形连接杆与所述承料板平行,所述条形连接杆的高度大于所述承料体的高度,即所述条形连接杆的顶面与所述平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承料体的顶面与所述平板之间的距离。当所述两个推料块实施推料作业时,所述条形连接杆能够越过所述承料体的顶面移动,从而避免撞击所述两个承料体。例如,为了便于对布匹的卷轴两端进行推料,所述两个推料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个承料体之间的距离,即所述两个推料块能够在所述承料体的外侧移动,从而使得所述两个承料体处于所述两个推料块之间,所述两个推料块能够对布匹的卷轴端部实施推料作业。例如,为了便于将布匹的卷轴端部卡入所述推料块上,所述推料块的一侧凹设形成有推料凹槽,所述推料凹槽的底面为弧形面,所述推料凹槽处于所述推料块背离所述条形连接杆的一侧。例如,为了避免所述连接轴撞击所述承料板,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形成有避空凹陷,所述避空凹陷朝向所述平板,即所述避空凹陷位于所述连接轴的下侧,从而有利于所述避空凹陷避开所述承料座。例如,为了便于所述推料块的滑行,所述推料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平板上。

例如,由于在厂房中,大部分扬尘是从上部掉落于所述承料座上,而为了防止灰尘从上部掉落于所述承料座上,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防尘罩40,所述防尘罩罩设于所述承料座上,从而可以避免灰尘侵入所述承料座上。为了便于观察所述承接座里的情况,所述防尘罩的顶部形成有观测区,所述观测区上开设有多个观测孔,所述观测孔为圆形孔,而为了防止灰尘从所述观测孔中落入所述承料座上,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防尘组件50,所述防尘组件包括供气件51与吹气件52,所述供气件安装于所述防尘罩的一侧并邻近所述观测区,所述供气件可以为鼓风机或者外接气泵,所述吹气件与所述供气件连接并向所述观测区延伸。当外界灰尘较多时,所述供气件可以通过所述吹气件向所述观测区吹气,从而防止灰尘从所述多个观测孔中向下落入所述承料座上。例如,所述吹气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吹气件的宽度与所述观测区的宽度相等,所述吹气件中开设有多个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为圆形孔,所述吹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观测孔的直径,从而使得每个吹气孔吹出的气流能够从对应的观测孔顶部流过,并覆盖对应的观测孔,以防止灰尘落入所述观测孔中。例如,为了及时启动所述供气件,所述观测区上设置有挡设片,所述挡设片挡设于所述观测区上并覆盖所述多个观测孔,所述挡设片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供气件上。当需要观测所述防尘罩的内部情况时,可以转动所述挡设片以暴露所述观测区。此时,为了即刻启动所述供气件,所述供气件上凹设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中嵌设有触发件,所述挡设片的一侧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供气件的壳体上,所述连接部邻近所述供气件设置。当拨动所述挡设片以对所述观测区进行观测时,所述挡设片转动后被抵压进入所述凹部中,从而抵压所述触发件,从而启动所述供气件。即拨动所述挡设片以观测所述防尘罩内侧时,所述挡设片能够抵压并触发所述触发件,从而启动所述供气件并通过所述吹气件对所述观测区进行吹气,以防尘上方的灰尘落入所述防尘罩内。

例如,为了便于布匹移出所述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滚出槽41,所述滚出槽为矩形槽并暴露所述滑落板。由于所述防尘罩的底部开设有滚出槽,因此从所述滑落板上掉落的布匹能够从所述滚出槽中滚出,以实施进料。而为了在进料前对布匹进行干燥作业,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展开组件与干燥组件。所述展开组件包括展开板、粘结块、横移驱动件与旋转驱动件,所述展开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上,所述展开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平板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钝角,所述展开板上形成有展开面,所述展开板远离所述平板的一侧形成有弯曲定位部,所述弯曲定位部挡设于所述展开面远离所述平板的一侧,并沿所述展开面的边缘向上翘曲延伸。当布匹从所述滚出槽中滚出时,所述布匹能够挡设于所述弯曲定位部上。例如,所述弯曲定位部内形成有弯曲定位面,所述展开面为平面,所述弯曲定位面为弧形面,且与所述展开面平滑连接。例如,为了打开所述布匹,所述粘接块邻近所述滚出槽设置,所述粘结块凸设于所述展开板上并位于所述展开面远离所述弯曲定位部的一侧。所述粘接块的表面形成有粘结平面,所述粘接块的一侧凹设有扯出槽,所述扯出槽处于所述粘结块背离所述展开面的一侧,用于暂时卡设布匹的一端,而所述粘结块用于粘结固定布匹,即当所述布匹从所述滚出槽中滚出后,其一端卡入所述扯出槽中,然后利用自身重力沿所述展开面滚动并展开,同时所述粘结块上的粘结面能够配合所述扯出槽粘结固定所述布匹的端部,此后所述布匹一边沿所述展开面滚动,一边展开,直至卷轴挡设于所述弯曲定位部上。所述横移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展开板的一侧,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横移驱动件上。所述旋转驱动件上凸设有收卷柱,所述收卷柱延伸至所述弯曲定位部中,所述收卷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展开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收卷柱用于卡入布匹的卷轴端部中,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收卷柱驱动所述布匹的卷轴旋转,以收卷所述布匹,进而使得所述布匹挣脱所述扯出槽及所述粘接块,从而收卷于所述卷轴上。

例如,当所述布匹展开于所述展开板上时,为了对所述布匹进行干燥,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凸设杆、弯折驱动件、发热块以及干燥板,所述凸设杆凸设于所述展开板的一侧,所述凸设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弯折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弯折驱动件的端部,所述干燥板连接于所述弯折驱动件上,所述发热块安装于所述干燥板上。当所述干燥组件启动时,所述发热块能够产生热量并将热量导入所述干燥板,以提高所述干燥板的温度。此后,所述弯折驱动件驱动所述干燥板移动并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展开板上,以通过辐射导热向所述展开板导入热量,从而利用所述展开板及所述干燥板分别从两侧对布匹进行干燥作业。例如,所述弯折驱动件也可以驱动所述干燥板贴设于所述布匹上,从而将布匹夹设于所述展开板与所述干燥板之间,进而提高所述布匹的干燥速率。例如,所述干燥板与所述展开板处于同一平面上,为了便于驱动所述干燥板移动至所述展开板上,所述弯折驱动件的一侧凸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凸设杆平行,且所述驱动板自所述弯折驱动件上朝背离所述凸设板的一侧延伸。当需要移动所述干燥板时,所述弯折驱动件可以驱动所述驱动板折叠,即使得所述驱动板折向所述凸设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凸设板上、下间隔设置,继而使得所述干燥板与所述展开板平行设置。当干燥作业完毕后,所述弯折驱动件驱动所述干燥板回复原状,此时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收卷柱旋转,并收卷所述布匹以进行后续作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