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169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合封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利用的场合非常多,而编织袋在制作过程中大部分是利用圆边机进行持续的编制,而这种编制出的编织袋承载强度较差,容易使编织袋内部细粉状的货物露出,不利于细粉状货物的盛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上端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安装有胶带轮,所述胶带轮的外侧套接有胶带,所述液压缸的侧面设有滑块,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折边板,所述折边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铰接在固定板的边侧,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设有卡口,所述活动板的侧面设有翻杆,所述装置本体的上部设有缝纫机。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承重板,且所述承重板设置在胶带轮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传送装置,且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承重板和折边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缝纫机设置在折边板的上方,且所述缝纫机的穿针垂线距离折边板0.5-1cm。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端部设有进口。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侧面设有供翻杆偏转的翻孔,且翻孔呈圆弧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通过在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胶带轮,并在胶带轮的外侧套接有胶带,该组合结构可以对编织袋的开口处进行胶合粘结,增加其密闭性,通过在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折边板并在折边板的上方设有缝纫机,该组合结构可以对胶合后的边口进行翻折再缝纫,加强编织袋边口的密闭,避免盛放的细粉状货物露出,增加编织袋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液压缸、3胶带轮、4胶带、5滑块、6滑槽、7折边板、701固定板、707活动板、8卡口、9翻杆、10缝纫机、11承重板、12传送装置、13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腔上端设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伸缩端安装有胶带轮3,所述胶带轮3的外侧套接有胶带4,所述液压缸2的侧面设有滑块5,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有与滑块5相匹配的滑槽6,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折边板7,所述折边板7包括固定板701和活动板702,所述活动板702铰接在固定板701的边侧,所述活动板702的上端设有卡口8,所述活动板702的侧面设有翻杆9,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部设有缝纫机10。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承重板11,且所述承重板11设置在胶带轮3的正下方,便于胶带4对编织袋进行胶合。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传送装置12,且所述传送装置12设置在承重板11和折边板7之间,用于对编织袋进行传送。

进一步的,所述缝纫机10设置在折边板7的上方,且所述缝纫机10的穿针垂线距离折边板70.5-1cm,避免穿针与折边板7碰撞而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1的端部设有进口13,用于编织袋的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有供翻杆9偏转的翻孔,且翻孔呈圆弧状设置,便于翻杆9带动活动板702的翻转。

该编织袋胶合封边装置,通过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胶带轮3,并在胶带轮3的外侧套接有胶带4,该组合结构可以对编织袋的开口处进行胶合粘结,增加其密闭性,通过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折边板7并在折边板7的上方设有缝纫机10,该组合结构可以对胶合后的边口进行翻折再缝纫,加强编织袋边口的密闭,避免盛放的细粉状货物露出,增加编织袋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