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毛宽度可调式刷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43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刷毛宽度可调式刷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刷毛宽度可调式刷毛机。



背景技术:

纤维在纺纱井线及织造过程中受到摩擦时,有很多短而松散的纤维露于纱线的表面,在织物表面就耸立着一层短纤维。若将织物拉平,举在眼前沿着布面就可看到这一层长短不一的绒毛。这层绒毛不仅影响织物的光洁度和容易沾染灰尘,而且在印染加工中还会产生各种疵病。如绒毛落入丝光碱液,使碱液含杂增多,影响丝光光泽和造成碱液回收困难:绒毛落入印花色浆,易造成拖浆及拖刀,影响花纹清晰等疵病:涤/棉织物的表面绒毛易起毛起球等。因此,一般棉、麻织物及涤纶、维纶、腈纶及棉混纺织物等在退煮漂前均要进行刷毛、烧毛。现有的刷毛机的刷毛辊尺寸单一,灵活性较差,难以进行多尺寸印染织物的刷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刷毛宽度可调式刷毛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刷毛宽度可调式刷毛机,其包括底座,底座上部固定有机架,底座上部设置有升降基座,升降基座上部固定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穿过机架中部的连接板与半圆柱型固定槽固定连接,半圆柱型固定槽内转动设置有下部转轴,下部转轴上设置有下部刷毛辊,机架的上端转动设置有上部转轴,上部转轴上设置有上部刷毛辊,上部刷毛辊、下部刷毛辊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刷毛辊单元,多个刷毛辊单元并排设置在上部转轴上,每个刷毛辊单元的外圈上具有刷毛,刷毛的外部涂覆有静电吸附材料;刷毛辊单元包括外圈、内圈、支撑架、两列滚珠和密封圈,密封圈安装在外圈和内圈之间,两列滚珠分别置于外圈的左右两个内沟道和内圈的左右两个外沟道之间,支撑架在外圈和内圈之间对滚珠分隔定位;外圈和内圈的两端的内侧壁上具有安装凹槽,密封圈嵌套在对应的安装凹槽中,密封圈夹持在外圈和内圈之间,刷毛辊单元的内圈的内侧壁与上部转轴、下部转轴的外壁通过过渡配合相连接;相邻两个刷毛辊单元的内圈的端面相压靠,相邻两个刷毛辊单元的外圈的端面相分开;上部转轴、下部转轴中插套有多个耐磨隔套,耐磨隔套夹持在相邻的两个刷毛辊单元的内圈的端面之间;上部转轴、下部转轴的两端固定卡簧或者固定端板进行轴向限位;刷毛机与气体烧毛机相互衔接,刷毛机的机架上设置有密封罩壳,密封罩壳与抽风通道连接,抽风通道与外部风机连接,进而与静电除尘器连接。

底座下部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具有行走驱动机构和自锁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行走电机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将行走电机的动力输出给行走轮。

刷毛机的机架由不锈钢制成,其上设置的封闭罩壳由塑料制成,罩壳和刷毛机机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设置在上部转轴的一端。

半圆柱型固定槽的两端设置有转动轴承,下部转轴被转动轴承支撑,且下部转轴的一端具有驱动机构。

升降驱动机构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部固定有安装板,半圆柱型固定槽固定在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部转轴、下部转轴中设有多个刷毛辊单元,从而增加其强度和刚性,而且可以根据任意增减刷毛辊单元,而且其可以单独更换单个刷毛辊单元,其结构简单,易于保养,降低保养维修成本。而耐磨隔套可以降低相邻两个刷毛辊单元的内圈之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部刷毛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部刷毛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刷毛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刷毛宽度可调式刷毛机,其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部固定有机架11,底座10上部设置有升降基座,升降基座上部固定有升降驱动机构13,升降驱动机构13穿过机架11中部的连接板与半圆柱型固定槽12固定连接,半圆柱型固定槽12内转动设置有下部转轴,下部转轴上设置有下部刷毛辊4,机架11的上端转动设置有上部转轴14,上部转轴上设置有上部刷毛辊3,上部刷毛辊3、下部刷毛辊4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刷毛辊单元31,多个刷毛辊单元31并排设置在上部转轴14上,每个刷毛辊单元31的外圈311上具有刷毛,刷毛的外部涂覆有静电吸附材料;刷毛辊单元31包括外圈311、内圈312、支撑架34、两列滚珠33和密封圈35,密封圈35安装在外圈311和内圈312之间,两列滚珠33分别置于外圈311的左右两个内沟道和内圈312的左右两个外沟道之间,支撑架34在外圈311和内圈312之间对滚珠33分隔定位;外圈311和内圈312的两端的内侧壁上具有安装凹槽,密封圈35嵌套在对应的安装凹槽中,密封圈35夹持在外圈311和内圈312之间,刷毛辊单元31的内圈312的内侧壁与上部转轴、下部转轴的外壁通过过渡配合相连接;相邻两个刷毛辊单元31的内圈312的端面相压靠,相邻两个刷毛辊单元31的外圈311的端面相分开;上部转轴、下部转轴中插套有多个耐磨隔套36,耐磨隔套36夹持在相邻的两个刷毛辊单元31的内圈312的端面之间;上部转轴、下部转轴的两端固定卡簧或者固定端板进行轴向限位;刷毛机与气体烧毛机相互衔接,刷毛机的机架11上设置有密封罩壳,密封罩壳与抽风通道连接,抽风通道与外部风机连接,进而与静电除尘器连接。

底座10下部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具有行走驱动机构和自锁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行走电机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将行走电机的动力输出给行走轮。

刷毛机的机架11由不锈钢制成,其上设置的封闭罩壳由塑料制成,罩壳和刷毛机机架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机架1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轮21,主动轮21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轮15连接,从动轮15设置在上部转轴14的一端。

半圆柱型固定槽12的两端设置有转动轴承,下部转轴被转动轴承支撑,且下部转轴的一端具有驱动机构。

升降驱动机构13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部固定有安装板,半圆柱型固定槽12固定在安装板上。

由于上部转轴、下部转轴中设有多个刷毛辊单元31,从而增加其强度和刚性,而且可以根据任意增减刷毛辊单元31,而且其可以单独更换单个刷毛辊单元31,其结构简单,易于保养,降低保养维修成本。

而耐磨隔套36可以降低相邻两个刷毛辊单元31的内圈312之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