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线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2722阅读:1715来源:国知局
剪线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剪线刀。



背景技术:

当前,缝纫机在服装制造业中被大量使用,尤其是工厂用的大型的缝纫机,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批量制造服装的生产企业中。在这样的缝纫机生产线中,有时需要一边对布料进行缝制一边进行裁剪,在这样的加工中需要一种缝纫机用的剪切刀具。现有的剪线刀具与驱动结构一般都是通过铰接孔与销轴的配合来连接的,更换剪线刀具时需将驱动结构也要拆下,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如人们发明的一种缝纫机的双动刀剪线机构[专利号:CN201510116610.2;公告号:CN104652054A],包括固定在针板下侧面上的定刀和铰接在针板下侧面上的动刀,动刀包括铰接部和用于抓取缝纫线的抓线部,铰接部连接有能使动刀绕铰接点转动并与定刀做剪线运动的驱动机构,定刀和针板的针孔之间设有一弹性夹片,该弹性夹片包括夹持部和与针板相连的连接部,夹持部呈长片状且该夹持部与针板之间具有间隙,当动刀绕铰接点转动时,夹持部能在抓线部的作用下向针板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且该夹持部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与抓线部紧密抵靠在一起。此缝纫机的剪线机构能有效缩短留在缝制好后的布料上的线头长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上述缝纫机的双动刀剪线机构的驱动机构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具有销轴且与动刀末端的铰接孔相连接,动刀位于针板和连杆之间且动刀通过铰接孔套设在连杆的销轴上。需更换动刀时,动刀不能横向移出。更换动刀时,需将驱动机构中的连杆和铰接在铰接部的固定件一并拆下,使用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剪线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剪线刀的更换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剪线刀,包括呈条形板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具有刀刃,所述主体的中部具有铰接孔,所述主体另一端具有贯穿主体上下表面的铰接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开设有上述铰接槽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贯穿主体上下表面,该开口连通至铰接槽。

剪线刀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曲柄,曲柄的一端上固定有销轴,销轴卡入在铰接槽内,剪线刀的铰接孔内插设有铰接件,剪线刀能绕铰接件摆动。更换剪线刀时,将铰接孔内的铰接件拆下,再施加使剪线刀远离曲柄销轴上的力,便可将剪线刀拆下;安装剪线刀时,将铰接槽的开口对准曲柄上销轴的位置,施加使销轴卡入到铰接槽内的力,接着绕销轴摆动剪线刀,使铰接孔对准铰接孔的安装位置,最后将铰接件插入到铰接孔内,剪线刀便安装完毕。

采用上述结构,剪线刀上具有与开口连通的铰接槽,能快速从销轴上拆下或安装到销轴上,不需要拆装曲柄,更换非常方便、快速,大大提高了剪线刀的更换效率。

在上述的剪线刀中,所述铰接槽呈U形,所述铰接槽内端的槽壁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相邻槽壁圆弧过渡。

采用上述结构,铰接槽的内端具有一定弧度,当销轴卡入到铰接槽时,剪线刀绕销轴摆动更顺畅并快速地将铰接孔对准铰接孔的安装位置,安装十分方便。

在上述的剪线刀中,所述主体上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一,所述导向面一位于主体上与刀刃刃口朝向相同的一侧,所述主体上与刀刃刃口朝向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二,所述导向面一、导向面二与刀刃位于主体的同一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剪线刀与定刀相作用剪线时,倾斜的导向面一具有导向作用,剪线刀上与刀刃刃口朝向相同的一侧不易与定刀发生干涉,剪线刀剪线时转动顺畅;当剪线刀复位时,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二避免剪线刀上与刀刃刃口朝向相反的一侧跟定刀卡死无法复位,剪线刀剪线后复位顺畅,提高了剪线刀的转动稳定性。

在上述的剪线刀中,所述主体表面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与主体表面的交汇处形成上述刀刃,所述刀刃呈圆弧线状。

采用上述结构,主体的刀刃处具有通孔,剪线时可以方便观察剪线情况。

在上述的剪线刀中,所述主体上具有呈钩状的钩线部,上述刀刃的刃口朝向主体具有钩线部的一侧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呈钩状的钩线部能快速精准地钩住缝纫线,缝纫线不易从钩线部滑出,避免多次剪线,剪线效率高。

在上述的剪线刀中,所述导向面一上开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位于钩线部与通孔之间,所述引线槽的一侧延伸至通孔,另一侧延伸至钩线部,所述引线槽的槽口大小从通孔向钩线部方向逐渐扩大。

采用上述结构,主体的导向面一上开设有引线槽,当缝纫线被剪断时,缝纫线的线头位于引线槽内,能被设置在剪线刀一侧的吸线装置快速吸走,自动清理残余的缝纫线线头,使用很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剪线刀的铰接槽连通有方便连接或拆卸的开口,更换剪线刀时拆掉连接在铰接孔内的铰接件,便可将剪线刀垂直于销轴方向移出并拆卸下来,更换很方便;本剪线刀刀刃附近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一和导向面二,剪线顺畅不卡顿;本剪线刀具有呈钩状的钩线部,能快速准确地钩住缝纫线进行剪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剪线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剪线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剪线刀的剪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通孔;2a、刀刃;3、钩线部;4、引线槽;5、铰接孔;6、铰接槽;6a、圆弧面;7a、导向面一;7b、导向面二;8、开口;9、曲柄;10、销轴;11、吸线装置;12、定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剪线刀包括主体1,主体1呈条形板状且上表面上具有可以观察剪线情况的通孔2,通孔2的孔壁与主体1上表面的交汇处形成刀刃2a,刀刃2a呈圆弧线状,用于剪断缝纫线。主体1上刀刃2a刃口朝向的一侧具有呈钩状的钩线部3,能够快速地钩住缝纫线,缝纫线不易滑出钩线部3,并进入下一步剪线动作。

导向面一7a上开设有引线槽4,引线槽4位于钩线部3与通孔2之间,引线槽4的一侧延伸至通孔2,另一侧延伸至钩线部3,引线槽4槽口的大小从通孔2向钩线部3方向逐渐扩大。当钩线部3钩住缝纫线时,缝纫线能穿过引线槽4并抵靠在刀刃2a处,剪线后残余的缝纫线位于引线槽4内。当剪线刀摆动时,引线槽4内的缝纫线被设置在钩线部3相对一侧的吸线装置11吸走,剪完线之后不需要人工清理,使用非常方便。

主体1的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一7a,导向面一7a位于主体1上与刀刃2a刃口朝向相同的一侧,主体1上刀刃2a刃口朝向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二7b,导向面一7a、导向面二7b和刀刃2a均位于主体1的上表面上。通过设置倾斜的导向面一7a和导向面二7b,对缝纫线夹入到钩线部3和引线槽4之间起到了导向作用,剪线刀与定刀12相作用剪线时不易发生干涉现象,转动顺畅,剪线刀的转动稳定性好。

在主体1相对于刀刃2a的另一端还具有贯穿主体1的铰接槽6,主体1开设有铰接槽6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开口8,开口8贯穿主体1上下表面,开口8连通至铰接槽6。

本剪线刀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曲柄9,曲柄9上具有销轴10,销轴10卡入到剪线刀的铰接槽6内,主体1的中部具有铰接孔5,主体1中部的铰接孔5内插设有铰接件,曲柄9摆动带动剪线刀绕铰接件摆动,实现剪线、复位等系列动作。

铰接槽6呈U形且内端的槽壁为圆弧面6a,圆弧面6a与相邻的槽壁圆弧过渡;当销轴10卡入到铰接槽6时,摆动更顺畅,且通过摆动能快速地将铰接孔5对准至安装位置,再将铰接件固定于铰接孔5内,安装十分方便。

剪线时,驱动机构的曲柄9动作,曲柄9上的销轴10摆动进而带动剪线刀绕铰接件摆动,钩线部3钩住缝纫线并通过引线槽4抵靠在刀刃2a的刃口上,刀刃2a与定刀12相作用将缝纫线的剪断,残余的缝纫线位于引线槽4内,而设置在剪线刀一侧的吸线装置11将残余的缝纫线吸走,使用非常方便。

更换剪线刀时,将铰接孔5内的销轴10拆下,再施加使剪线刀远离曲柄9上销轴10的力,便可将剪线刀垂直于销轴10向外移出并拆下,拆卸十分方便;需要安装剪线刀时,将铰接槽6的开口8对准曲柄9上销轴10的位置,施加使销轴10卡入到铰接槽6内的力,接着绕销轴10摆动剪线刀使铰接孔5对准安装位置,最后将铰接件插入到铰接孔5内,剪线刀便安装完毕,安装十分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