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绳编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6859发布日期:2020-04-21 18:32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石墨绳编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绳机领域,具体是一种石墨绳编绳机。



背景技术:

石墨绳采用高炭石墨线制造,与杆塔连接的连接端头采用不锈合金,该品属非金属导电体,具有耐腐蚀、不生锈、接地电阻稳定、大电流冲击不反击、不损坏、电阻不变、耐高低温的特性,石墨绳使用寿命长30年,免维护、安全可靠,同时在使用时不受环境,气候条件限制,安装便捷,无需电气焊,省工省时,节省材料,经费,节能,环保,防盗,尤其适合酸性土壤、碱性土壤、沼泽、湿热地带和海滩使用。目前,石墨绳需求量较大,为了提高石墨绳生产效率,现有石墨绳采用编绳机进行编织,石墨绳编绳机编织石墨绳采用多根柔性石墨线编织,其在支撑台上设有多个绕线柱,边缘石墨线环绕在绕线柱上,利用中心石墨线组作为绳芯,转动绕线组,将边缘石墨线不断捻合在中心石墨线组上,形成石墨绳,编绳机在石墨绳编织的过程中,掉落在地上的石墨碎片较多,对大量掉落于地面的石墨碎片清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编绳机编织石墨绳过程中,掉落于地面的石墨碎片较多,对石墨碎片清理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石墨绳编绳机,通过使用本装置,石墨绳编织过程中掉落的石墨碎片可以直接进入储料带内进行收集,减少工作人员清理石墨碎片的工作量同时方便对石墨碎片材料的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石墨绳编绳机,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长方体形状且支撑台水平设置,在支撑台下表面的棱角处均设有竖直放置的支撑柱,在支撑台中部设有贯穿支撑台上下表面的圆形通孔,还包括圆盘,所述圆盘外圆周壁与圆形通孔的侧壁连接,圆盘中部开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中心孔,在圆盘下表面设有上端开放的承载管,所述承载管开放端与中心孔连通,承载管底面开有贯穿孔,还包括两端开放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穿过贯穿孔固定在承载管上,连通管两端分别突出于圆盘的上下表面,连通管直径小于中心孔的直径;承载管底面倾斜设置,在承载管的侧壁设有出料口,石墨碎片能够通过出料口滑出承载管;还包括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承载管侧壁连接,输出管的入料端与出料口连通,输出管的出料端连接有储料带,沿输出管入料端指向输出管出料端方向输出管整体向下倾斜,还包括多个滚轮、多根第二转轴和多根第三转轴,所述支撑柱为下端开放的中空结构,每一个滚轮上均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三转轴穿过转动孔与滚轮连接,第三转轴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承载板ⅱ上,两块所述的承载板ⅱ均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固定板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与转动设置于支撑柱上端内侧壁。

目前,石墨绳需求量较大,为了提高石墨绳生产效率,现有石墨绳采用编绳机进行编织,石墨绳是采用柔性石墨线经穿心编织而成,石墨线由膨胀石墨通过高压瞬间进入高温800℃-1100℃的膨化炉中,加入沾合剂与不同的天然纤维形成,在石墨线编织形成石墨绳的过程中,石墨线旋转相互交错,使石墨线外壁上的部分石墨掉落,现有石墨绳编绳机没有对掉落的石墨碎片进行回收的装置,导致所掉落的石墨碎片均掉落于地面,工作人员对于掉落于地面的石墨碎片清理较为麻烦。发明人在工作中发现这个问题,设计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圆盘,将圆盘的外圆周壁与编绳机支撑台中部的圆形通孔的侧壁连接,圆盘中部设有中心孔,圆盘的下表面设有上端开放的承载管,承载管底面开有贯穿孔,连通管穿过贯穿孔固定在承载管上,承载管底面倾斜设置,在承载管的侧壁设有出料口,输出管入料端与出料口连通,沿输出管入料端指向输出管出料端方向输出管整体向下倾斜,使用时,中心石墨线组穿过连通管,在中心石墨线组与边缘石墨线编织成石墨绳的过程中,掉落的石墨碎片落在圆盘上,由于连通管的直径小于中心孔的直径,掉落于圆盘的石墨碎片通过连通管与圆盘之间的空隙进入承载管,将承载管底面倾斜设置,并且在承载管的侧壁设有出料口,石墨碎片能够通过出料口滑出承载管,输出管的入料端与出料口连通,输出管的出料端连接有储料带,输出管倾斜设置,石墨碎片从承载管的出料口滑动到输出管内通过输出管进入储料带,如此,从石墨线上掉落的石墨碎片不会掉落于地面,直接进入储料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掉落的石墨碎片进行回收利用,设置滚轮可以方便石墨绳编绳机的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连通管突出于圆盘上表面的侧壁上设有承载板ⅰ,所述承载板ⅰ上设有圆轴,所述圆轴上设有多个轴承,在每一个所述轴承的外圆周壁上均连接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中部开有通孔,第二圆盘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第二圆盘中部的通孔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减小,使用时,其中一个第二圆盘与连通管同轴,中心石墨线组能够穿过连通管和通孔。编绳机能够编织多种直径不同的石墨绳,连通管允许编绳机在编织最大直径的石墨绳时让对应的中心石墨线组通过,在编织直径较小的石墨绳的时候,中心石墨线组穿过连通管与连通管内侧壁之间存在较大间隙,石墨线上掉落的石墨碎片部分会通过连通管与中心石墨线组之间的空隙掉落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中在连通管突出于圆盘上表面的侧壁上设有承载板ⅰ,承载板ⅰ上设有圆轴,圆轴上设有多个轴承,在每一个所述轴承的外圆周壁上均连接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中部开有通孔,第二圆盘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第二圆盘中部的通孔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减小,使用时,根据所要编织石墨绳直径的大小使用与之匹配的第二圆盘,使第二圆盘中部通孔与穿过通孔的中心石墨线组之间的间隙较小,防止石墨碎片从连通管中掉落于地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与轴承和第二圆盘外圆周壁连接,所述连接板两端端面均为弧面且连接板两端端面分别与轴承的外圆周壁和第二圆盘的外圆周壁匹配。轴承和第二圆盘直接连接,轴承和第二圆盘外圆周壁均为弧面,相互连接为线与线的连接,稳固效果不强,同时在焊接的过程中技术难度要求较高,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端面均为弧面且连接板两端端面分别与轴承的外圆周壁和第二圆盘的外圆周壁匹配,连接板与轴承和第二圆盘外圆周壁均为面与面接触,连接更加稳固,同时焊接过程更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上表面从圆盘上表面边缘指向圆盘上表面中心向下凹陷,圆盘纵向切面为弧面。石墨碎片掉落在圆盘上后,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将石墨碎片扫入承载管内,本实用新型中,圆盘上表面从圆盘上表面边缘指向圆盘上表面中心向下凹陷,掉落于圆盘上的石墨碎片因为重力的作用会滑动进入承载管,防止石墨碎片在圆盘上大量的积累。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上表面高度低于支撑台上表面高度。在石墨绳编织过程中,支撑台上也会有部分掉落的石墨碎片,圆盘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支撑台上表面高度,掉落于支撑台上的石墨碎片可以扫到圆盘上,经过承载管进入储料袋,方便对掉落于支撑台上表面的石墨碎片的收集。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盘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且转轴贯穿支撑台,转轴一端连接有转盘,转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盘位于支撑台上方;定义任意相邻的两根支撑柱为第一支撑柱,另外两根支撑柱为第二支撑柱,还包括两根第一转轴,两根所述的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设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柱相对的侧壁上且第一转轴穿过第一支撑柱侧壁进入第一支撑柱内腔,第一转轴一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支撑柱内的第二转轴上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柱内的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在编绳机的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二转轴均是转动设置于支撑柱上端内侧壁上的,需要人力控制整个编绳机控制编绳机的移动方向,由于编绳机的体积和质量较大,控制编绳机的方向不便,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转盘和与转盘连接的转轴,在转轴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设置两根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柱侧壁且第一转轴一端进入第一支撑柱内腔,在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第四锥齿轮啮合,如此,实现转盘与滚轮的联动,通过转动转盘可以控制第一支撑柱底端的滚轮的方向,方便对编绳机移动方向的掌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根第四转轴,第一支撑柱和与之相邻的第二支撑柱组成支撑单元,每一根第四转轴对应设置在一个支撑单元上,第四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侧壁且第四转轴的两端分别进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内腔,第四转轴两端分别设有第五锥齿轮和第六锥齿轮,第二支撑柱内的第二转轴上也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一支撑柱内的第四锥齿轮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二支撑柱内的第四锥齿轮啮合。在编绳机的移动过程中,转盘可以控制第一支撑柱内滚轮的移动方向,但是第二支撑柱内的滚轮是自由的,在实际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是需要用外力控制编绳机以使的第二支撑柱内的滚轮与第一支撑柱内的滚轮处于同一个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第四转轴,将第一支撑柱和与之相邻的第二支撑柱设为一个支撑单元,第四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侧壁且第四转轴的两端分别进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内腔,第四转轴两端分别设有第五锥齿轮和第六锥齿轮,第二支撑柱内的第二转轴上也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一支撑柱内的第四锥齿轮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二支撑柱内的第四锥齿轮啮合,如此实现转盘控制所有滚轮的朝向一致,工作人员通过转盘调整好滚轮的方向后,推动编绳机可以使编绳机往指定的位置移动,进一步的方便工作人员对编绳机移动的控制。

进一步的,在每一个支撑柱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垂直于水平面,在每一个气缸的输出端上均连接有限位单元。编绳机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由于滚轮具有滑动性,需要采用限位装置限定滚轮的滑动,防止编绳机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气缸和限位单元,需要移动时使气缸输出端缩短,当编绳机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气缸输出端伸长,限位单元与底面接触,对万向轮进行限位,防止编绳机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为两端开放的中空柱体,限位单元套设在支撑柱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单元采用中空的柱体套设在支撑柱外壁,多个方向同时与底面接触稳固性更强,同时,限位单元也可以同滚轮一起对编绳机进行支撑,减少滚轮承受的重力,增加滚轮的耐用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圆盘,将圆盘的外圆周壁与编绳机支撑台中部的圆形通孔的侧壁连接,圆盘中部设有中心孔,圆盘的下表面设有上端开放的承载管,承载管底面开有贯穿孔,连通管穿过贯穿孔固定在承载管上,承载管底面倾斜设置,在承载管的侧壁设有出料口,输出管入料端与出料口连通,输出管入料端指向输出管出料端整体向下倾斜,使用时,中心石墨线组穿过连通管,在中心石墨线组与边缘石墨线编织成石墨绳的过程中,掉落的石墨碎片落在圆盘上,由于连通管的直径小于中心孔的直径,掉落于圆盘的石墨碎片通过连通管与圆盘之间的空隙进入承载管,将承载管底面倾斜设置,并且在承载管的侧壁设有出料口,石墨碎片能够通过出料口滑出承载管,输出管的入料端与出料口连通,输出管的出料端连接有储料带,输出管倾斜设置,石墨碎片从承载管的出料口滑动到输出管内通过输出管进入储料带,如此,从石墨线上掉落的石墨碎片不会掉落于地面,直接进入储料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掉落的石墨碎片进行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中将编绳机的支撑柱设为下端开放的支撑柱,设置多个滚轮,第三转轴穿过滚轮转动设置于承载板ⅱ上,承载板ⅱ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支撑柱上端内侧壁,设置滚轮可以方便石墨绳编绳机的移动,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支撑柱上端侧壁,方便调整滚轮前进的方向进而调整编绳机的方向;设置转盘和与转盘连接的转轴,在转轴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设置两根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柱侧壁且第一转轴一端进入第一支撑柱内腔,在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第四锥齿轮啮合,如此,实现转盘与滚轮的联动,通过转动转盘可以控制第一支撑柱底端的滚轮的方向,方便对编绳机移动方向的掌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盘及设置于圆盘上其余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通管、承载管、输出管、承载板ⅰ、圆轴、轴承、第二圆盘和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盘、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转轴、滚轮、第五锥齿轮、第四转轴、第六锥齿轮、固定板、承载板ⅱ和第三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支撑台,2、支撑柱,3、圆盘,4、连通管,5、承载管,6、输出管,7、承载板ⅰ,8、圆轴,9、轴承,10、第二圆盘,11、通孔,12、圆形通孔,13、中心孔,14、连接板,15、转盘,16、转轴,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第一转轴,20、第三锥齿轮,21、第四锥齿轮,22、第二转轴,23、滚轮,24、第五锥齿轮,25、第四转轴,26、第六锥齿轮,27、固定板,28、承载板ⅱ,29、第三转轴,30、气缸,31、限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为长方体形状且支撑台1水平设置,在支撑台1下表面的棱角处均设有竖直放置的支撑柱2,在支撑台1中部设有贯穿支撑台1上下表面的圆形通孔12,还包括圆盘3,所述圆盘3外圆周壁与圆形通孔12的侧壁连接,圆盘3中部开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中心孔13,在圆盘3下表面设有上端开放的承载管5,所述承载管5开放端与中心孔13连通,承载管5底面开有贯穿孔,还包括两端开放的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穿过贯穿孔固定在承载管5上,连通管4两端分别突出于圆盘3的上下表面,连通管4直径小于中心孔13的直径;承载管5底面倾斜设置,在承载管5的侧壁设有出料口,石墨碎片能够通过出料口滑出承载管5;还包括输出管6,所述输出管6与承载管5侧壁连接,输出管6的入料端与出料口连通,输出管6的出料端连接有储料带,沿输出管6入料端指向输出管6出料端方向输出管6整体向下倾斜,还包括多个滚轮23、多根第二转轴22和多根第三转轴29,所述支撑柱2为下端开放的中空结构,每一个滚轮23上均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三转轴29穿过转动孔与滚轮23连接,第三转轴29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承载板ⅱ28上,两块所述的承载板ⅱ28均与固定板27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2一端与固定板27连接,第二转轴22另一端与转动设置于支撑柱2上端内侧壁。

本实施例中圆盘3外圆周壁与圆形通孔12的侧壁无缝连接,所述承载管5的直径大于中心孔13直径,承载管5、连通管4、中心孔13和贯穿孔均同轴设置,承载管5底面和输出管6倾斜角度一致,倾斜角度均设为45度。为了使掉落于圆盘3的石墨碎片能够自动滑入储料带,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盘3上表面从圆盘3上表面边缘指向圆盘3上表面中心向下凹陷,圆盘3纵向切面为弧面。为了方便对掉落于支撑台1上的石墨碎片的收集,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盘3上表面高度低于支撑台1上表面高度。

实施例2

为了防止编织直径较小的石墨绳时,部分石墨碎片通过中心石墨线组与连接管4内壁之间的空隙掉落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在所述连通管4突出于圆盘3上表面的侧壁上设有承载板ⅰ7,所述承载板ⅰ7上设有圆轴8,所述圆轴8上设有多个轴承9,在每一个所述轴承9的外圆周壁上均连接有第二圆盘10,所述第二圆盘10中部开有通孔11,第二圆盘10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第二圆盘中部的通孔11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减小,使用时,其中一个第二圆盘10与连通管4同轴,中心石墨线组能够穿过连通管4和通孔11。本实施例中中心石墨线组如图2箭头指示方向穿过连通管4和通孔11,第二圆盘10与连通管4直径相同,所述承载板ⅰ7水平设置,所述圆轴8竖直设置,使用时,根据中心石墨线的直径大小,选择与之匹配的第二圆盘10,将中心石墨线组穿过与之匹配的第二圆盘10中部的通孔,然后将其余第二圆盘10转动到其余位置。为了使轴承9和第二圆盘10连接更加稳固,同时安装时候更方便,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块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两端分别与轴承9和第二圆盘10外圆周壁连接,所述连接板14两端端面均为弧面且连接板14两端端面分别与轴承9的外圆周壁和第二圆盘的10外圆周壁匹配,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4与轴承9和第二圆盘10连接方式为焊接。

实施例3

为了方便石墨绳编绳机的移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盘15和转轴16,所述转轴16转动设置于支撑台1上且转轴16贯穿支撑台1,转轴16一端连接有转盘15,转轴16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转盘15位于支撑台1上方;定义任意相邻的两根支撑柱2为第一支撑柱,另外两根支撑柱2为第二支撑柱,还包括两根第一转轴19,两根所述的第一转轴19分别转动设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柱相对的侧壁上且第一转轴19穿过第一支撑柱侧壁进入第一支撑柱内腔,第一转轴19一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8,第一转轴19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0,所述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啮合,第一支撑柱内的第二转轴22上设有第四锥齿轮21,所述第一支撑柱内的第四锥齿轮21与第三锥齿轮20啮合。为了进一步方便石墨绳编绳机往指定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根第四转轴25,第一支撑柱和与之相邻的第二支撑柱组成支撑单元,每一根第四转轴25对应设置在一个支撑单元上,第四转轴25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侧壁且第四转轴25的两端分别进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内腔,第四转轴25两端分别设有第五锥齿轮24和第六锥齿轮26,第二支撑柱内的第二转轴22上也设有第四锥齿轮21,所述第五锥齿轮24与第一支撑柱内的第四锥齿轮21啮合,第六锥齿轮26与第二支撑柱内的第四锥齿轮21啮合。实施例中转轴16、第一转轴19、第二转轴22、第三转轴29和第四转轴25直径相同,转轴16、第一转轴19、第二转轴22、第三转轴29和第四转轴25固定在轴承上,通过将轴承固定于其对应的位置,实现转动设置。为了限制滚轮23的移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个支撑柱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气缸30,所述气缸30的输出端垂直于水平面,在每一个气缸30的输出端上均连接有限位单元31,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单元3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柱体,所述限位单元31套设在支撑柱2外表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