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7293发布日期:2021-05-04 10:5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针织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现有的一些型号的针织机具有双针织轨道,有时需要根据针织需求对双针织轨道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而针织轨道的位置比较难以调节,主要体现在它是被安装于复杂的组件中,不能清晰地看到针织轨道移动了多少距离,而且调节的精度难以把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工作服的现状,提供一种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能方便且精准的调节双针织轨道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包括:

壳体,其开设有容置槽;

间距调节装置,其包括驱动件、传动换向件、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所述驱动件活动穿设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形成转动把手,所述壳体外表面与所述转动把手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转动刻度,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换向件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换向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换向件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以相反方向转动;

第一轨道固定件,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杆上,并可沿所述第一丝杆移动;

第二轨道固定件,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并可沿所述第二丝杆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结构简单,驱动把手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便于人们移动调节针织轨道间的距离,而且通过设置转动刻度,便于人们把握调节的精度,同时,由于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同时运动,比现有技术中只单一的移动其中一个针织轨道的调节速度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

请参阅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间距调节装置2、第一轨道固定件3及第二轨道固定件4,所述间距调节装置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活动设置在所述间距调节装置2上,所述间距调节装置2驱动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相向或相背运动,达到调节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之间间距的目的。

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间距调节装置2、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的容置槽11。

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1内。

所述间距调节装置2包括驱动件21、传动换向件22、第一丝杆23、第二丝杆24;所述驱动件21活动穿设于所述容置槽11的侧壁;所述驱动件21位于所述壳体1外的一端形成操作端,所述驱动件2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换向件22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换向件2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丝杆23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3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丝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槽1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换向件22驱动所述第一丝杆23、所述第二丝杆24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杆23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24上,所述第一丝杆23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沿所述第一丝杆23移动,所述第二丝杆24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沿所述第二丝杆24移动。

所述驱动件21包括驱动轴211、转动把手212及驱动锥齿轮213,所述驱动轴211穿设于所述容置槽11的侧壁,所述转动把手212与所述驱动轴211位于所述壳体1外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驱动锥齿轮213与所述驱动轴21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驱动锥齿轮213的锥面与所述传动换向件22啮合。

所述转动把手212上设有角度指针,所述壳体1外表面与所述转动把手2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转动刻度,方便操作员把握调节的精度。

所述转动刻度表明:所述转动把手212的角度指针转动到该刻度位置时,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与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之间的距离。

所述传动换向件22包括传动杆221、第一锥齿轮222、第二锥齿轮223、第三锥齿轮224及第四锥齿轮225,所述第一锥齿轮222与所述传动杆221一端同轴固定,所述第一锥齿轮222的锥面与所述驱动锥齿轮213的锥面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223与所述传动杆221另一端同轴固定,所述第三锥齿轮224与所述第一丝杆23一端同轴固定,第四锥齿轮225与所述第二丝杆24一端同轴固定,所述第二锥齿轮223的锥面与所述第三锥齿轮224的锥面、所述第四锥齿轮225的锥面啮合。

所述传动换向件22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222将所述驱动件21的驱动力实现90°转向;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223同时与所述第三锥齿轮224及所述第四锥齿轮225啮合,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丝杆23、所述第二丝杆24;并使所述第一丝杆23与所述第二丝杆24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丝杆23靠近所述第三锥齿轮224的一端沿其径向延伸形成第一挡板231,第二丝杆24靠近所述第四锥齿轮225的一端沿其径向延伸形成第二挡板241。所述第一挡板231、所述第二挡板24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的移动,避免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与所述第三锥齿轮224及所述第四锥齿轮225发生碰撞。

使用时,将针织轨道固定在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上,扭动所述转动把手212,使所述角度指针指向所要指向的转动刻度;所述传动换向件22则实现传动,使所述第一丝杆23、所述第二丝杆24;并使所述第一丝杆23与所述第二丝杆24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3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4相向或相背移动,达到调节针织轨道之间间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织机双针织轨道调节装置,结构简单,驱动把手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便于人们移动调节针织轨道间的距离,而且通过设置转动刻度,便于人们把握调节的精度,同时,由于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件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件同时运动,比现有技术中只单一的移动其中一个针织轨道的调节速度更加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