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2808发布日期:2021-05-07 20:0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



背景技术:

喷盘式给湿机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无纺布、造纸等行业,通过吸盘式给湿机将水喷洒到织物上,对织物起到给湿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吸盘式给湿机不能对水进行回收,浪费水资源,不能对布匹与喷盘式给湿机的距离进行辅助性的调整,因此需要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具备稳定和防护作用,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稳定,能够调整给湿的距离,能够实现液体的引导回收,具备均匀给湿的效果,实用性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包括操作控制台、工作台、防护板、给湿固定防护壳体、给湿机构、支撑调节装置、下滑斜板和回收槽,所述操作控制台设于工作台一端,所述防护板设于工作台与操作控制台呈相邻设置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防护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给湿固定防护壳体呈对称设置设于防护板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所述下滑斜板呈对称设置设于工作台上且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下方,所述支撑调节装置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上,所述回收槽设于工作台远离操作控制台一端,所述给湿机构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内,所述支撑调节装置包括电机防护体、支撑电机、支撑转轴、从动连接轴和支撑杆,所述电机防护体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远离操作控制台一端侧壁上,所述支撑电机设于电机防护体内,所述支撑转轴一端设于支撑电机输出端,所述支撑转轴转动设于支撑电机输出端和给湿固定防护壳体与支撑电机邻近的一端侧壁之间,所述从动连接轴转动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靠近操作控制台一端侧壁上,所述支撑杆呈u型设置,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设于支撑转轴和从动连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给湿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皮带、电机放置腔、固定条、喷盘、水箱、水泵和从动固定轮,所述电机放置腔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底壁靠近操作控制台一端,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电机放置腔内,所述固定条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内部靠近和远离操作控制台两相对侧壁中部之间,所述喷盘转动设于固定条上,所述喷盘呈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喷盘连接有主带轮,所述从动固定轮呈均匀间隔设置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底壁上,所述从动固定轮与主带轮呈交替设置,所述从动固定轮呈靠近给湿固定防护壳体相互远离一侧侧壁设置,所述皮带呈缠绕设置设于驱动电机输出端和从动固定轮之间,所述主带轮呈贴合皮带设置,所述水箱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内上部且设于固定条上方,所述水泵设于水箱内,所述水泵与水箱管线连接,所述水泵与喷盘管线连接,所述给湿固定防护壳体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设有与喷盘向对应的喷液口,所述喷液口呈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给湿固定防护壳体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设有渗液口,所述渗液口设于喷液口下方,皮带转动带动主带轮转动,实现喷盘在固定条上自转,实现喷盘通过喷液口进行旋转给湿。

进一步地,所述下滑斜板相互靠近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下滑斜板呈l型设置,引导液体流入回收槽。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控制台内上部设有操作驱动腔,所述操作控制台下部抽拉设有抽屉,便于存放需要的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设有注液口,便于向水箱内注入液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调节装置实现调整布匹与给湿机构和喷液口之间的距离,调整给湿的距离;通过设置的给湿机构,实现喷盘的旋转给湿,实现喷液时液体的旋转喷出,形成雾状,喷出更均匀,对没有形成雾状的液滴进行回收,节约水资源;通过设置的给湿固定防护壳体,将水箱、水泵和皮带等驱动组件容纳承载再内,形成稳定的整体进行防护和固定,对给湿固定防护壳体内的各个组件进行防护,结构设计合理,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支撑调节装置实现调整布匹与给湿机构之间的距离,实现调整给湿的效果,本装置对具备稳定和防护作用,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稳定,能够调整给湿的距离,能够实现液体的引导回收,具备均匀给湿的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分放大图。

在附图中:1、操作控制台,2、工作台,3、防护板,4、给湿固定防护壳体,5、给湿机构,6、支撑调节装置,7、下滑斜板,8、回收槽,9、电机防护体,10、支撑电机,11、支撑转轴,12、从动连接轴,13、支撑杆,14、驱动电机,15、皮带,16、电机放置腔,17、固定条,18、喷盘,19、水箱,20、水泵,21、主带轮,22、从动固定轮,23、喷液口,24、渗液口,25、挡板,26、操作驱动腔,27、抽屉,28、注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如图1-4所示,一种喷盘式均匀给湿装置,它包括操作控制台1、工作台2、防护板3、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给湿机构5、支撑调节装置6、下滑斜板7和回收槽8,所述操作控制台1设于工作台2一端,所述防护板3设于工作台2与操作控制台1呈相邻设置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防护板3呈对称设置,所述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呈对称设置设于防护板3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所述下滑斜板7呈对称设置设于工作台2上且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下方,所述支撑调节装置6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上,所述回收槽8设于工作台2远离操作控制台1一端,所述给湿机构5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内,所述支撑调节装置6包括电机防护体9、支撑电机10、支撑转轴11、从动连接轴12和支撑杆13,所述电机防护体9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远离操作控制台1一端侧壁上,所述支撑电机10设于电机防护体9内,所述支撑转轴11一端设于支撑电机10输出端,所述支撑转轴11转动设于支撑电机10输出端和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与支撑电机10邻近的一端侧壁之间,所述从动连接轴12转动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靠近操作控制台1一端侧壁上,所述支撑杆13呈u型设置,所述支撑杆13两端分别设于支撑转轴11和从动连接轴12上。

其中,所述给湿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14、皮带15、电机放置腔16、固定条17、喷盘18、水箱19、水泵20和从动固定轮22,所述电机放置腔16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底壁靠近操作控制台1一端,所述驱动电机14设于电机放置腔16内,所述固定条17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内部靠近和远离操作控制台1两相对侧壁中部之间,所述喷盘18转动设于固定条17上,所述喷盘18呈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喷盘18连接有主带轮21,所述从动固定轮22呈均匀间隔设置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底壁上,所述从动固定轮22与主带轮21呈交替设置,所述从动固定轮22呈靠近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相互远离一侧侧壁设置,所述皮带15呈缠绕设置设于驱动电机14输出端和从动固定轮22之间,所述主带轮21呈贴合皮带15设置,所述水箱19设于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内上部且设于固定条17上方,所述水泵20设于水箱19内,所述水泵20与水箱19管线连接,所述水泵20与喷盘18管线连接,所述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设有与喷盘18向对应的喷液口23,所述喷液口23呈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给湿固定防护壳体4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设有渗液口24,所述渗液口24设于喷液口23下方,皮带15转动带动主带轮21转动,实现喷盘18在固定条17上自转,实现喷盘18通过喷液口23进行旋转给湿;所述下滑斜板7相互靠近一侧设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与下滑斜板7呈l型设置,引导液体流入回收槽8;所述操作控制台1内上部设有操作驱动腔26,所述操作控制台1下部抽拉设有抽屉27,便于存放需要的物品;所述水箱19上设有注液口28,便于向水箱19内注入液体。

具体使用时,启动支撑电机10,支撑电机10输出端转动带动支撑转轴11转动,支撑转动带动支撑杆13和从动连接轴12转动,支撑杆13转动实现调整支撑杆13与给湿固定防护软壳体之间的距离;启动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输出端转动,带动皮带15转动,皮带15转动带动主带轮21转动,主带轮21转动带动喷盘18在固定条17上转动;启动水泵20,水泵20将水箱19内水泵20入喷盘18,并通过喷盘18喷出;喷盘18在转动中喷水,形成水雾并通过喷液口23喷出,实现对布匹的均匀给湿;未形成雾状的水通过渗液口24流出至下滑斜板7,由下滑斜板7引导至回收槽8进行回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