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变形的热风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8667发布日期:2021-07-06 20:0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变形的热风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变形的热风无纺布。


背景技术:

2.目前,中国专利号:cn201720027648.7,公开了一种高吸液亲肤型热风无纺布,一种防侧漏的环保型热风无纺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水层、锁水层和保形底层,以及夹设在吸水层、锁水层和保形底层两侧的保形侧层,所述吸水层为竹炭纤维经梳理形成的竹炭纤维网,所述锁水层为超吸水纤维经梳理形成的超吸水纤维网,所述保形底层采用聚酯纤维制作,所述保形侧层采用聚氨酯纤维制作;虽然具有防止侧漏的好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吸水层为平面,液体通过吸水层表面易形成积液,导致体验感低。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变形的热风无纺布,其解决了液体通过吸水层表面易形成积液,导致体验感低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变形的热风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表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所述表层无纺布设于无纺布本体表面,所述底层无纺布设于无纺布本体下方;所述无纺布本体顶端设有大于一的正整数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顶端为圆弧面,所述凸起部中上部横向两端为斜面,所述斜面由外向内、由下到上倾斜,所述斜面顶端与圆弧面横向两端相接合,所述凸起部下部形状为柱体,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间隔凹槽;所述表层无纺布上设有与凸起部顶端弧面和斜面贴合的凸部,相邻两所述凸部之间通过平直部连接,各平直部位于各倾斜处,所述表层无纺布上设有大于一的正整数个开孔,各所述凸部组成多个横排,相邻两横排上的凸部错位设置。
5.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无纺布顶端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混合纱纺织形成,所述混合纱为芳香纤维纱、海藻纤维纱和竹纤维纱组成,所述海藻纤维纱和竹纤维纱螺旋加捻,所述芳香纤维纱螺旋缠绕于海藻纤维纱和竹纤维纱外侧。
6.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纱纵横交织形成网布结构,并且各组混合纱上下之间的间距为5~9mm。
7.进一步的,所述海藻纤维纱和竹纤维纱线径尺寸相同。
8.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防变形的热风无纺布,通过凸起部的设置,其中凸起部顶端为圆弧面,与顶端的表层无纺布的凸部贴合性好,凸起部使用过程中对表层无纺布支撑性好,防止表层无纺布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干瘪变形,凸起部之间的间隔凹槽利于液体流通从无纺布本体流向下方的快速吸收,解决了液体通过吸水层表面易形成积液,导致体验感低的技术问题;表层无纺布的设置,其中表层无纺布凸部为向上凸起,该凸起部顶端为圆弧面,并且之间间隔设置,与人体皮肤接触时贴合面积小,使用过程中舒适性好,同时凸起部之间间隔形成平直部,利于对通过的液体进行积蓄导流,液体通过平直部上的开孔快速流向下方无纺布本体,避免
了使用过程中液体在表层无纺布顶端面形成积蓄,该排布设置方式疏通性快舒适性好。
10.其中海藻纤维纱含有海藻炭,由于人体体温通常在36度~37度,海藻纤维在35度时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效,使能使人体血液共振共鸣,人体生理机能更加活络,与竹纤维配合使用时,可增加抗菌层的抗菌性能,海藻纤维和竹纤维均为天然材料,使用时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环保性好;在海藻纤维纱和竹纤维纱外侧螺旋缠绕芳香纤维纱,可提升使用时香味,具有抗异味效果,提升使用时的体验度。
11.混合纱纵横交织形成网布结构,使用时部影响无纺布本体和表层无纺布透水性,同时兼具抗菌留香功能。
12.海藻纤维纱和竹纤维纱线径尺寸相同,加捻时不易断并且稳定性好,利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纤维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纤维编织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表层无纺布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变形的热风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1、表层无纺布2和底层无纺布3,所述表层无纺布2设于无纺布本体1表面,所述底层无纺布3设于无纺布本体1下方;所述无纺布本体1和表层无纺布2可以为热风无纺布或其它同等功能材料,其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19.所述无纺布本体1顶端设有大于一的正整数的凸起部101,所述凸起部101顶端为圆弧面102,所述凸起部10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凸起部101中上部横向两端为斜面103,所述斜面103由外向内、由下到上倾斜,所述斜面103顶端与圆弧面102横向两端相接合,所述凸起部101下部形状为柱体104,所述凸起部101之间形成间隔凹槽105,凸起部的下端为柱体部,柱体部的上端向上逐渐缩小成倾斜部,倾斜部的上端向上逐渐缩小成圆弧部,相邻两柱体部之间形成间隔凹槽;
20.凸起部的设置,其中凸起部顶端为圆弧面,与顶端的表层无纺布的凸部贴合性好,凸起部使用过程中对表层无纺布支撑性好,防止表层无纺布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干瘪变形,凸起部之间的间隔凹槽利于液体流通从无纺布本体流向下方的吸收。
21.所述表层无纺布2上设有与凸起部101顶端弧面和斜面103贴合的凸部201,相邻两凸部201之间通过平直部202连接,各平直部202位于各倾斜处,所述表层无纺布2上设有大于一的正整数个开孔203,各凸部201组成多个横排,相邻两横排上的凸部201错位设置,
22.表层无纺布的设置,其中表层无纺布凸部为向上凸起,该凸起部顶端为圆弧面,并且之间间隔设置,与人体皮肤接触时贴合面积小,使用过程中舒适性好,同时凸起部之间间隔形成平直部,利于对通过的液体进行积蓄导流,液体通过平直部上的开孔快速流向下方无纺布本体,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液体在表层无纺布顶端面形成积蓄,该排布设置方式疏通
性快舒适性好;
23.所述底层无纺布3为聚酯纤维和超吸水纤维组成,由于聚酯纤维高弹性和抗变形性能,可避免了超吸水纤维遇水后变形导致底层无纺布萎缩变形,具有保持底层无纺布形状的好处,所述聚酯纤维和超吸水纤维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聚酯纤维通过热风工艺粘连在超吸水纤维上,该制造工艺和配比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24.底层无纺布3顶端设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由混合纱4a纺织形成,所述混合纱4a为芳香纤维纱401、海藻纤维纱402和竹纤维纱403组成,所述海藻纤维纱402和竹纤维纱403螺旋加捻,所述芳香纤维纱401螺旋缠绕于海藻纤维纱402和竹纤维纱403外侧,混合纱4a纵横交织形成网布结构,并且各组混合纱4a上下之间的间距d1为5~9mm,使用时部影响无纺布本体和表层无纺布透水性,同时兼具抗菌留香功能,海藻纤维纱402和竹纤维纱403配比为15~40:85~60,还可以为其它配比,该配比和加捻工艺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上述的聚酯纤维、超吸水纤维、芳香纤维纱401、海藻纤维纱402和竹纤维纱403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25.其中海藻纤维纱含有海藻炭,由于人体体温通常在36度~37度,海藻纤维在35度时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效,使能使人体血液共振共鸣,人体生理机能更加活络,与竹纤维配合使用时,可增加抗菌层的抗菌性能,海藻纤维和竹纤维均为天然材料,使用时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环保性好;在海藻纤维纱和竹纤维纱外侧螺旋缠绕芳香纤维纱,可提升使用时香味,具有抗异味效果,提升使用时的体验度。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0.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