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绣花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2.将珠子绣在织物上,能达到较好的立体装饰效果,较为高档的玻璃珠子多通过手工绣在织物上。而绣花机绣珠子历来是绣花机行业的难题,现阶段国内的珠子绣装置,在刺绣不同颜色的珠子时,一般需要人工进行切换,刺绣珠子时在进行不同颜色珠子之间的切换容易出现漏珠,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为一般。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珠子绣绣花机及珠子送料的方法[申请号:201410104570.5],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头、机头上连接有逐个输送绣珠至绣花机绣针正下方位置的进给机构,进给机构设有夹持定位绣珠的夹持口,进给机构上方悬置有供给绣珠给进给机构的导珠杆,导珠杆上穿有绣珠构成珠串;进给机构上方还设置有定位从导珠杆上待滑落于进给机构进给相应位置绣珠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定位的中心与夹持结构的定位中心同心。本发明导珠杆上设有绣珠构成的珠串,珠串可连续供料给进给机构,导珠杆及定位结构可精确定位绣珠,使其按照要求精准滑落于进给机构进给相应处,以便于精确定位输送绣珠,使绣针能精确穿过绣珠内的针孔,将绣珠绣在织物上。但是该方案在刺绣不同颜色的珠子时,仍然需要人工进行切换,在进行不同颜色珠子之间的切换容易出现漏珠,人工劳动强度较大,存在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为一般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包括绣珠切换操作台,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顶部设有两个沿绣珠切换操作台中心线对称的双色珠投放筒,所述的双色珠投放筒内设有双色珠预放腔,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下方设有双色珠出料底座,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内设有两个沿绣珠切换操作台中心线对称且与双色珠预放腔位置相对应的双色珠中部停留腔,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双色珠中部停留腔一侧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所述的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与双色珠出料底座的位置相对应。
[0007]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双色珠中部停留腔位于双色珠预放腔正下方,所述的双色珠出料底座内设有绣珠出料部,所述的绣珠出料部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的位置相对应。
[0008]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包括设置于绣珠切换操作台上的两个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上通阻滑板,所述的上通阻滑板下方设有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下通阻滑板,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上设有两个沿绣珠切换操作台中心线对称的双凸轮驱动件,所述的上通阻滑板和下通阻滑板分别与双凸轮
驱动件相抵接配合。
[0009]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上通阻滑板位于双色珠预放腔和双色珠中部停留腔之间,所述的下通阻滑板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和绣珠出料部之间。
[0010]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双凸轮驱动件包括设置于绣珠切换操作台上的两个凸轮固定转轴,所述的凸轮固定转轴上设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的第一凸轮与上通阻滑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凸轮与下通阻滑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交错设置。
[0011]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上通阻滑板靠近第一凸轮一端设有第一抵接板,所述的第一抵接板与第一凸轮相抵接配合,所述的第一抵接板与绣珠切换操作台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上通阻滑板远离第一凸轮一端呈斜面状。
[0012]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下通阻滑板靠近第二凸轮一端设有第二抵接板,所述的第二抵接板与第二凸轮相抵接配合,所述的第二抵接板与绣珠切换操作台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0013]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上设有两个沿绣珠切换操作台中心线对称的舵机安装座,所述的舵机安装座内设有舵机,所述的舵机的转动轴与凸轮固定转轴相连。
[0014]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绣珠出料部包括设置于双色珠出料底座内的两个绣珠滑道,所述的绣珠滑道底部连接有绣珠出料口,所述的绣珠滑道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正下方。
[0015]
在上述的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中,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下方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绣珠防卡下压块,所述的绣珠防卡下压块与绣珠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双色珠投放筒和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当需要将其中一个双色珠投放筒内的绣珠输送至绣花机上时,启动与双色珠投放筒相对应的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先打开双色珠预放腔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之间的通道,使得双色珠预放腔最下方的绣珠掉落至双色珠中部停留腔内,再将双色珠预放腔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之间的通道关闭,然后打开双色珠出料底座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之间的通道,使得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内的绣珠进入双色珠出料底座并通过双色珠出料底座将绣珠送至绣花机上,可将不同颜色的绣珠逐个送入至绣花机上,避免漏珠,实现双色绣珠的实时切换,无需人工进行切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较高。
[0018]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绣珠防卡下压块,当绣珠落入至绣珠出料口内后,将绣珠防卡下压块下移,通过绣珠防卡下压块将绣珠从绣珠出料口处推出,避免绣珠在绣珠出料口内发生卡顿情况,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双凸轮驱动件的截面示意图。
[0022]
图中:绣珠切换操作台1、双色珠投放筒2、双色珠预放腔3、双色珠出料底座4、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5、绣珠出料部6、上通阻滑板7、下通阻滑板8、双凸轮驱动件9、凸轮固定转轴10、第一凸轮11、第二凸轮12、第一抵接板13、第一弹簧14、第二抵接板15、第二弹簧16、舵机安装座17、舵机18、绣珠滑道19、绣珠出料口20、绣珠防卡下压块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4]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绣花机双色珠切换机构,包括绣珠切换操作台1,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1顶部设有两个沿绣珠切换操作台1中心线对称的双色珠投放筒2,所述的双色珠投放筒2内设有双色珠预放腔3,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1下方设有双色珠出料底座4,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1内设有两个沿绣珠切换操作台1中心线对称且与双色珠预放腔3位置相对应的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1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一侧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5,所述的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5与双色珠出料底座4的位置相对应。
[0025]
在本实施例中,将两个不同颜色的绣珠分别放置于两个双色珠投放筒2内,双色珠预放腔3内可放置多个绣珠,当需要将其中一个双色珠投放筒2内的绣珠输送至绣花机上时,启动与双色珠投放筒2相对应的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5,先打开双色珠预放腔3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使得双色珠预放腔3最下方的绣珠掉落至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内,再将双色珠预放腔3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关闭,然后打开双色珠出料底座4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使得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内的绣珠进入双色珠出料底座4并通过双色珠出料底座4将绣珠送至绣花机上,可将不同颜色的绣珠逐个送入至绣花机上,避免漏珠,实现双色绣珠的实时切换,无需人工进行切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较高。
[0026]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位于双色珠预放腔3正下方,所述的双色珠出料底座4内设有绣珠出料部6,所述的绣珠出料部6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的位置相对应。
[0027]
具体地说,当双色珠出料底座4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打开后,绣珠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处落入至绣珠出料部6,并通过绣珠出料部6将绣珠送至绣花机上,进行珠绣。
[0028]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5包括设置于绣珠切换操作台1上的两个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上通阻滑板7,所述的上通阻滑板7下方设有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下通阻滑板8,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1上设有两个沿绣珠切换操作台1中心线对称的双凸轮驱动件9,所述的上通阻滑板7和下通阻滑板8分别与双凸轮驱动件9相抵接配合。
[0029]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其中一个双色珠投放筒2内的绣珠输送至绣花机上时,启动与其对应的双凸轮驱动件9,通过双凸轮驱动件9带动上通阻滑板7和下通阻滑板8沿水平方向移动,上通阻滑板7与下通阻滑板8之间的移动方向相反,上通阻滑板7向右移动,打开双色珠预放腔3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使得双色珠预放腔3最下方的绣珠掉落至
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内,此时下通阻滑板8向左移动,双色珠预放腔3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处于关闭,下通阻滑板8承托绣珠,随后将下通阻滑板8向右移动,打开双色珠出料底座4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使得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内的绣珠进入双色珠出料底座4,实现逐个送料的目的。
[0030]
所述的上通阻滑板7位于双色珠预放腔3和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所述的下通阻滑板8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和绣珠出料部6之间。
[0031]
本实施例中,上通阻滑板7可对双色珠预放腔3内的绣珠进行逐个送料以及挡料,使得绣珠可逐个进入至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内,下通阻滑板8可对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内的绣珠进行承托或者将下通阻滑板8移开,使得绣珠可下落至绣珠出料部6处。
[0032]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双凸轮驱动件9包括设置于绣珠切换操作台1上的两个凸轮固定转轴10,所述的凸轮固定转轴10上设有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所述的第一凸轮11与上通阻滑板7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凸轮12与下通阻滑板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交错设置。
[0033]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绣珠进行逐个送料时,转动凸轮固定转轴10,通过凸轮固定转轴10带动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同步转动,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的方向相反,当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转动过程中,同步带动上通阻滑板7和下通阻滑板8进行水平移动,实现上通阻滑板7和下通阻滑板8之间的往复交错移动,完成绣珠的逐个送料,自动化程度较高。
[0034]
所述的上通阻滑板7靠近第一凸轮11一端设有第一抵接板13,所述的第一抵接板13与第一凸轮11相抵接配合,所述的第一抵接板13与绣珠切换操作台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4,所述的上通阻滑板7远离第一凸轮11一端呈斜面状。
[0035]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凸轮11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凸轮11与第一抵接板13之间的抵接配合,可带动上通阻滑板7进行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第一弹簧14可使得第一抵接板13和上通阻滑板7自动复位,上通阻滑板7远离第一凸轮11一端呈斜面状,可避免上通阻滑板7与绣珠发生撞击。
[0036]
所述的下通阻滑板8靠近第二凸轮12一端设有第二抵接板15,所述的第二抵接板15与第二凸轮12相抵接配合,所述的第二抵接板15与绣珠切换操作台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6。
[0037]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凸轮12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二凸轮12与第二抵接板15之间的抵接配合,可带动下通阻滑板8进行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第二弹簧16可使得第二抵接板15和下通阻滑板8自动复位。
[0038]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1上设有两个沿绣珠切换操作台1中心线对称的舵机安装座17,所述的舵机安装座17内设有舵机18,所述的舵机18的转动轴与凸轮固定转轴10相连。
[0039]
本实施例中,舵机安装座17用以安装固定舵机18,当需要转动凸轮固定转轴10时,启动舵机18,通过舵机18的转动轴带动凸轮固定转轴10转动即可。
[0040]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绣珠出料部6包括设置于双色珠出料底座4内的两个绣珠滑道19,所述的绣珠滑道19底部连接有绣珠出料口20,所述的绣珠滑道19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正下方。
[0041]
本实施例中,当绣珠通过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下落后,自动落入至绣珠滑道19内,经过绣珠滑道19后再通过绣珠出料口20送至绣花机上,送料快速。
[0042]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绣珠切换操作台1下方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绣珠防卡下压块21,所述的绣珠防卡下压块21与绣珠出料口20的位置相对应。
[0043]
本实施例中,绣珠切换操作台1内设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动力轴与绣珠防卡下压块21相连,当绣珠落入至绣珠出料口20内后,将绣珠防卡下压块21下移,通过绣珠防卡下压块21将绣珠从绣珠出料口20处推出,避免绣珠在绣珠出料口20内发生卡顿情况,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5]
将两个不同颜色的绣珠分别放置于两个双色珠投放筒2内,双色珠预放腔3内可放置多个绣珠,当需要将其中一个双色珠投放筒2内的绣珠输送至绣花机上时,启动与双色珠投放筒2相对应的舵机18,通过舵机18的转动轴带动凸轮固定转轴10转动,通过凸轮固定转轴10带动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同步转动,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的方向相反,当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转动过程中,同步带动上通阻滑板7和下通阻滑板8进行水平移动,实现上通阻滑板7和下通阻滑板8之间的往复交错移动,完成绣珠的逐个送料,自动化程度较高,
[0046]
先打开双色珠预放腔3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使得双色珠预放腔3最下方的绣珠掉落至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内,再将双色珠预放腔3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关闭,然后打开双色珠出料底座4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之间的通道,使得位于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内的绣珠进入双色珠出料底座4,当绣珠通过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下落后,自动落入至绣珠滑道19内,经过绣珠滑道19后再通过绣珠出料口20送至绣花机上,送料快速,可将不同颜色的绣珠逐个送入至绣花机上,避免漏珠,实现双色绣珠的实时切换,无需人工进行切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较高。
[0047]
当绣珠落入至绣珠出料口20内后,将绣珠防卡下压块21下移,通过绣珠防卡下压块21将绣珠从绣珠出料口20处推出,避免绣珠在绣珠出料口20内发生卡顿情况,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004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0049]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绣珠切换操作台1、双色珠投放筒2、双色珠预放腔3、双色珠出料底座4、双色珠中部停留腔44、双色珠切换通阻组件5、绣珠出料部6、上通阻滑板7、下通阻滑板8、双凸轮驱动件9、凸轮固定转轴10、第一凸轮11、第二凸轮12、第一抵接板13、第一弹簧14、第二抵接板15、第二弹簧16、舵机安装座17、舵机18、绣珠滑道19、绣珠出料口20、绣珠防卡下压块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