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2512发布日期:2021-05-07 22: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阶段,将服装浸入2.3-2.5g/l的净洗剂中浸泡15-10min后洗涤,并干燥;

s2、将6-9份共聚单体与90-120份水混合得到改性液;其中,共聚单体包括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腈;

s3、将步骤s1处理过的服装浸入改性液中,超声振动15-25min后,向改性液中加入重量为共聚单体重量的4-6%的引发剂,并于微波条件下微波聚合;

s4、将阳离子活性染料分散于水中形成浓度为0.7-1.7g/l的混合液,并向混合液中加入印染助剂得到染色液并倒入染色池(1)内,其中,印染助剂与阳离子活性染料重量比为0.5:1,然后,将步骤s3改性的服装浸入染色液中进行染色,使感温色变球与染色液渗透至服装内部;

s5、水洗阶段,用90-98℃的热水清洗后,用25-35℃的水进行清洗后干燥,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腈的重量比为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助剂包括三甘醇、苯甲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三甘醇、苯甲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重量比为1:2.5: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聚合的微波频率为2300-2400mhz,输出频率为750-800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阶段与水洗阶段之间还包括固色阶段,所述固色阶段包括以下步骤:将染色后的服装浸入含有偶联剂改性的纳米氧化锌的固色液中进行固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球包括存放球(2),所述存放球(2)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磁性吸附块(6),所述存放球(2)的内部填充有感温变色粉(8),所述感温变色粉(8)的外端包裹有ldpe薄膜,所述存放球(2)的内部填充有溶解液(7),所述溶解液(7)位于感温变色粉(8)的外侧,所述服装面料的外侧夹持有一对网状限位板(3),所述网状限位板(3)的外端插设有顶针(4),所述顶针(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磁性纤维(9),所述磁性纤维(9)远离顶针(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悬浮球(10),所述网状限位板(3)与服装面料相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热熔性印染球。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性印染球包括热熔性融合球(5),所述热熔性融合球(5)的内部填充有氯乙烯聚合物溶液(11)和热敏变色微胶囊(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属于服装印染领域,一种感温服装印染工艺,本方案通过将存放球投入染色液中,使其在染色池内均匀分布,将网状限位板夹持住服装面料的外侧,在网状限位板的外侧插设顶针并贯穿服装面料,存放球内壁的磁性吸附块与磁性纤维之间的吸附使得顶针的一端扎入存放球的内部,使得溶解液与感温变色粉混合后沿着顶针进入服装布料的内部,通过磁性纤维均匀的将溶解液和感温变色粉的混合液分散在服装面料内部,对染色液进行加热,高温将热熔性融合球融化,使得热敏变色微胶囊进入服装面料的纤维内部,氯乙烯聚合物溶液粘附在服装面料的外侧,并经热处理使溶液成凝胶状来获得可逆的热敏变色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苏泳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泳秋
技术研发日:2021.01.20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