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3949发布日期:2021-06-18 20:1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摇粒绒面料,由于属于绒毛性质,手感柔软,及多含空气成分,而保暖;且由于摇粒的外观,使得外观纹路清晰,纹路保持性好;面料轻盈。目前,市场上的摇粒绒面料大部分是纬编的摇粒绒。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但纬编的摇粒绒面料,由于在摇粒前,需要拉毛,导致纬编的摇粒绒面料不能加入氨纶,否则拉毛时候,把氨纶拉断;所以,纬编摇粒绒面料,没有氨纶的弹性。(2)纬编摇粒绒由于线圈的圈距,摇粒的距离比较松散,而不够细腻。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1106443.8公开了一种经编的摇粒绒,利用三梳节的其中之一,加入了氨纶,且粒子可以紧密,解决了以上问题。但该专利,仅仅是做了单面摇粒绒,而不能是双面摇粒绒,保暖及柔软效果不够。本发明采用单面及双面的经编摇粒绒面料,且长丝采用适应性广的长丝,涵盖有普通的园型截面长丝,及差别化的涤纶长丝,及抗静电和弹力的柔软摇粒绒,制备的摇粒绒面料保暖及柔软效果更佳。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纤维原料准备:面梳纱采用高f数的细旦单丝的复丝,所述的高f数的细旦单丝采用圆形或者异型涤纶纤维;中梳纱采用普通涤纶dty长丝或抗静电涤纶dty长丝;第三梳纱采用弹性纤维氨纶丝;b整经:将筒丝倒在盘头上,为织造做好准备;整经一般要注意整经根数、张力、原料种类、盘头数量等;c织造:采用单针床经编机按指定的组织结构进行编织得到织物坯料;d预定型:预定形消除了织物坯料在织造过程中产生的折皱,使布面平整,并控制织物的幅宽,保证起毛的均匀性,从而防止在后续绳状加工中产生卷边、纵向折痕或褶皱;选择适当的预定型温度,避免涤纶经预定形软化、冷却后,面丝变脆,涤纶延展线脆断而易于起毛的问题;e正面起绒及反面起绒:用拉毛机器,拉毛;为了达到更好的起毛效果,此步骤在染色前进行,因为在染色后进行起绒,由于染色后面料收缩很大,不容易起毛;f染色前处理:采用纤维素酶溶液对坯料进行预处理30-40min;同时采用缓冲溶液调节ph为3.2-3.5;浴比为1:(7-12);将预处理后的坯料水洗至中性,然后在90-100℃条件下烘干;将烘干后的坯料浸入35-40℃,有效氯为0.9-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1.5h,然后在ph为4.0-4.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10-15min,取出水洗至中性;g染色:将起绒好的面料采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缸内染色;h摇粒:摇粒温度为40-90℃,加湿摇粒时间为5-20min;控制气压大小及合适容布量;摇粒时间长短都将影响织物的毛面风格;i复定型:复定形的目的是稳定幅宽,保持风格,温度160-200℃;j烫光:把织物通过热滚筒受压一定时间,使织物平整,身骨挺实,手感滑润,光泽良好,具体参数为:温度100-140℃,布速4-12m/min;k剪毛:将焙烘后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剪平,剪去浮毛,使布面平整,获得良好的外观;剪毛的车速为15-25m/min,圆刀转速为800-1500r/min;l打卷。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织造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是采用经编机上编织,采用三把梳栉,8个盘头,每个盘头,采用满穿的穿纱方式,其织造工艺特征为:织造根数:540-570根;织造密度:25-30针/25.4mm;组织工艺:gb3:1-0/1-2//gb2:1-0/2-3//gb1:1-0/7-8//(毛高2.5mm)或1-0/8-9//(毛高3mm)或1-0/11-12//(毛高4.5mm);送经量根据所选定组织结构不同而调整,如果是用于双面起绒,则gb2的线长略为调大些以方便起毛;氨纶的送经量采用1:2的伸长量或更紧些。优选的,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90-100℃条件下烘干后,坯料的含水量低于1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g染色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在常温去离子水中加入助剂搅拌8-15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继续搅拌15-25min,以1.2℃/min的速度升温至80-90℃,然后保温8-12min;再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125-135℃,保温25-35min;然后以2.0℃/min的速度降温至55-65℃,并采用温水冲洗,然后继续以2.0℃/min的速度降温至室温,并采用冷水再次冲洗,出缸。优选的,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改性壳聚糖0.8-1.5%、改性凹凸棒石0.4-0.7%、氯化钇0.02-0.03%、纳米碳酸钙0.1-0.2%和去离子水余量。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溶于草酸水溶液中,配制成壳聚糖草酸水溶液;2)将壳聚糖草酸水溶液水浴加热至60-70℃,同时搅拌处理20-30min;3)向步骤2)的壳聚糖草酸水溶液中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反应3-6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4)将反应产物进行重结晶,结晶产物然后干燥处理,即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置于乙醇中,搅拌,得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中加入凹凸棒石,搅拌,搅拌后超声处理,干燥得到改性凹凸棒石。优选的,所述的凹凸棒石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05-0.12)。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纤维原料准备、整经、织造、预定型、正面起绒及反面起绒、染色前处理、染色、摇粒、复定型、烫光、剪毛和打卷。本发明采用特殊的组织结构、通过调整织造张力及线圈长度等手段,使面料更适合于单面或双面均能起绒的要求;加入氨纶使面料更加紧密细腻,具有弹性,穿着更加舒适;双面起绒使穿着面更加柔软、亲肤,从而提高服用性能。本发明还在染色过程中加入了特殊的染色助剂,该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改性壳聚糖0.8-1.5%、改性凹凸棒石0.4-0.7%、氯化钇0.02-0.03%、纳米碳酸钙0.1-0.2%和去离子水余量。该染色助剂具有显著提升染色色牢度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的染色步骤的流程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纤维原料准备:面梳纱采用高f数的细旦单丝的复丝,所述的高f数的细旦单丝采用圆形涤纶纤维;中梳纱采用普通涤纶dty长丝;第三梳纱采用弹性纤维氨纶丝;b整经:将筒丝倒在盘头上,为织造做好准备;整经一般要注意整经根数、张力、原料种类、盘头数量等;c织造:采用单针床经编机按指定的组织结构进行编织得到织物坯料;d预定型:预定形消除了织物坯料在织造过程中产生的折皱,使布面平整,并控制织物的幅宽,保证起毛的均匀性,从而防止在后续绳状加工中产生卷边、纵向折痕或褶皱;选择适当的预定型温度,避免涤纶经预定形软化、冷却后,面丝变脆,涤纶延展线脆断而易于起毛的问题;e正面起绒及反面起绒:用拉毛机器,拉毛;为了达到更好的起毛效果,此步骤在染色前进行,因为在染色后进行起绒,由于染色后面料收缩很大,不容易起毛;f染色前处理:采用纤维素酶溶液对坯料进行预处理35min;同时采用缓冲溶液调节ph为3.2-3.5;浴比为1:8;将预处理后的坯料水洗至中性,然后在95℃条件下烘干;将烘干后的坯料浸入38℃,有效氯为0.9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2h,然后在ph为4.0-4.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12min,取出水洗至中性;g染色:将起绒好的面料采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缸内染色;h摇粒:单面摇粒,摇粒温度为65℃,加湿摇粒时间为10min;控制气压大小及合适容布量;摇粒时间长短都将影响织物的毛面风格;i复定型:复定形的目的是稳定幅宽,保持风格,温度180℃;j烫光:把织物通过热滚筒受压一定时间,使织物平整,身骨挺实,手感滑润,光泽良好,具体参数为:温度125℃,布速8m/min;k剪毛:将焙烘后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剪平,剪去浮毛,使布面平整,获得良好的外观;剪毛的车速为20m/min,圆刀转速为1200r/min;l打卷。所述的步骤c中,织造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是采用经编机上编织,采用三把梳栉,8个盘头,每个盘头,采用满穿的穿纱方式,其织造工艺特征为:织造根数:540-570根;织造密度:25-30针/25.4mm;组织工艺:gb3:1-0/1-2//gb2:1-0/2-3//gb1:1-0/7-8//(毛高2.5mm)或1-0/8-9//(毛高3mm)或1-0/11-12//(毛高4.5mm);送经量根据所选定组织结构不同而调整;氨纶的送经量采用1:2的伸长量。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95℃条件下烘干后,坯料的含水量低于10%。所述的步骤g染色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在常温去离子水中加入助剂搅拌10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继续搅拌20min,以1.2℃/min的速度升温至85℃,然后保温10min;再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125-135℃,保温30min;然后以2.0℃/min的速度降温至60℃,并采用温水冲洗,然后继续以2.0℃/min的速度降温至室温,并采用冷水再次冲洗,出缸。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改性壳聚糖1.1%、改性凹凸棒石0.55%、氯化钇0.025%、纳米碳酸钙0.18%和去离子水余量。所述的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溶于草酸水溶液中,配制成壳聚糖草酸水溶液;2)将壳聚糖草酸水溶液水浴加热至65℃,同时搅拌处理25min;3)向步骤2)的壳聚糖草酸水溶液中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反应4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4)将反应产物进行重结晶,结晶产物然后干燥处理,即可。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置于乙醇中,搅拌,得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中加入凹凸棒石,搅拌,搅拌后超声处理,干燥得到改性凹凸棒石。所述的凹凸棒石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07。实施例2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纤维原料准备:面梳纱采用高f数的细旦单丝的复丝,所述的高f数的细旦单丝采用圆形涤纶纤维;中梳纱采用普通涤纶dty长丝;第三梳纱采用弹性纤维氨纶丝;b整经:将筒丝倒在盘头上,为织造做好准备;整经一般要注意整经根数、张力、原料种类、盘头数量等;c织造:采用单针床经编机按指定的组织结构进行编织得到织物坯料;d预定型:预定形消除了织物坯料在织造过程中产生的折皱,使布面平整,并控制织物的幅宽,保证起毛的均匀性,从而防止在后续绳状加工中产生卷边、纵向折痕或褶皱;选择适当的预定型温度,避免涤纶经预定形软化、冷却后,面丝变脆,涤纶延展线脆断而易于起毛的问题;e正面起绒及反面起绒:用拉毛机器,拉毛;为了达到更好的起毛效果,此步骤在染色前进行,因为在染色后进行起绒,由于染色后面料收缩很大,不容易起毛;f染色前处理:采用纤维素酶溶液对坯料进行预处理40min;同时采用缓冲溶液调节ph为3.2-3.5;浴比为1:7;将预处理后的坯料水洗至中性,然后在100℃条件下烘干;将烘干后的坯料浸入35℃,有效氯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h,然后在ph为4.0-4.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水洗至中性;g染色:将起绒好的面料采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缸内染色;h摇粒:双面摇粒;摇粒温度为40℃,加湿摇粒时间为20min;控制气压大小及合适容布量;摇粒时间长短都将影响织物的毛面风格;i复定型:复定形的目的是稳定幅宽,保持风格,温度160℃;j烫光:把织物通过热滚筒受压一定时间,使织物平整,身骨挺实,手感滑润,光泽良好,具体参数为:温度140℃,布速4m/min;k剪毛:将焙烘后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剪平,剪去浮毛,使布面平整,获得良好的外观;剪毛的车速为25m/min,圆刀转速为800r/min;l打卷。所述的步骤c中,织造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是采用经编机上编织,采用三把梳栉,8个盘头,每个盘头,采用满穿的穿纱方式,其织造工艺特征为:织造根数:540-570根;织造密度:25-30针/25.4mm;组织工艺:gb3:1-0/1-2//gb2:1-0/2-3//gb1:1-0/7-8//(毛高2.5mm)或1-0/8-9//(毛高3mm)或1-0/11-12//(毛高4.5mm);送经量根据所选定组织结构不同而调整,gb2的线长略为调大些以方便起毛;氨纶的送经量采用1:2的伸长量或更紧些。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100℃条件下烘干后,坯料的含水量低于10%。所述的步骤g染色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在常温去离子水中加入助剂搅拌8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继续搅拌25min,以1.2℃/min的速度升温至80℃,然后保温12min;再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125℃,保温35min;然后以2.0℃/min的速度降温至55℃,并采用温水冲洗,然后继续以2.0℃/min的速度降温至室温,并采用冷水再次冲洗,出缸。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改性壳聚糖1.5%、改性凹凸棒石0.4%、氯化钇0.03%、纳米碳酸钙0.1%和去离子水余量。所述的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溶于草酸水溶液中,配制成壳聚糖草酸水溶液;2)将壳聚糖草酸水溶液水浴加热至70℃,同时搅拌处理20min;3)向步骤2)的壳聚糖草酸水溶液中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反应6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4)将反应产物进行重结晶,结晶产物然后干燥处理,即可。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置于乙醇中,搅拌,得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中加入凹凸棒石,搅拌,搅拌后超声处理,干燥得到改性凹凸棒石。所述的凹凸棒石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05。实施例3一种经编氨纶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纤维原料准备:面梳纱采用高f数的细旦单丝的复丝,所述的高f数的细旦单丝采用异型涤纶纤维;中梳纱采用抗静电涤纶dty长丝;第三梳纱采用弹性纤维氨纶丝;b整经:将筒丝倒在盘头上,为织造做好准备;整经一般要注意整经根数、张力、原料种类、盘头数量等;c织造:采用单针床经编机按指定的组织结构进行编织得到织物坯料;d预定型:预定形消除了织物坯料在织造过程中产生的折皱,使布面平整,并控制织物的幅宽,保证起毛的均匀性,从而防止在后续绳状加工中产生卷边、纵向折痕或褶皱;选择适当的预定型温度,避免涤纶经预定形软化、冷却后,面丝变脆,涤纶延展线脆断而易于起毛的问题;e正面起绒及反面起绒:用拉毛机器,拉毛;为了达到更好的起毛效果,此步骤在染色前进行,因为在染色后进行起绒,由于染色后面料收缩很大,不容易起毛;f染色前处理:采用纤维素酶溶液对坯料进行预处理30min;同时采用缓冲溶液调节ph为3.2-3.5;浴比为1:12;将预处理后的坯料水洗至中性,然后在90℃条件下烘干;将烘干后的坯料浸入40℃,有效氯为0.9%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5h,然后在ph为4.0-4.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10min,取出水洗至中性;g染色:将起绒好的面料采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缸内染色;h摇粒:单面摇粒;摇粒温度为90℃,加湿摇粒时间为5min;控制气压大小及合适容布量;摇粒时间长短都将影响织物的毛面风格;i复定型:复定形的目的是稳定幅宽,保持风格,温度200℃;j烫光:把织物通过热滚筒受压一定时间,使织物平整,身骨挺实,手感滑润,光泽良好,具体参数为:温度100℃,布速12m/min;k剪毛:将焙烘后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剪平,剪去浮毛,使布面平整,获得良好的外观;剪毛的车速为15m/min,圆刀转速为1500r/min;l打卷。所述的步骤c中,织造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是采用经编机上编织,采用三把梳栉,8个盘头,每个盘头,采用满穿的穿纱方式,其织造工艺特征为:织造根数:540-570根;织造密度:25-30针/25.4mm;组织工艺:gb3:1-0/1-2//gb2:1-0/2-3//gb1:1-0/7-8//(毛高2.5mm)或1-0/8-9//(毛高3mm)或1-0/11-12//(毛高4.5mm);送经量根据所选定组织结构不同而调整;氨纶的送经量采用1:2的伸长量。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90℃条件下烘干后,坯料的含水量低于10%。所述的步骤g染色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在常温去离子水中加入助剂搅拌15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继续搅拌15min,以1.2℃/min的速度升温至90℃,然后保温8min;再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保温25min;然后以2.0℃/min的速度降温至65℃,并采用温水冲洗,然后继续以2.0℃/min的速度降温至室温,并采用冷水再次冲洗,出缸。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改性壳聚糖0.8%、改性凹凸棒石0.7%、氯化钇0.02%、纳米碳酸钙0.2%和去离子水余量。所述的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溶于草酸水溶液中,配制成壳聚糖草酸水溶液;2)将壳聚糖草酸水溶液水浴加热至60℃,同时搅拌处理30min;3)向步骤2)的壳聚糖草酸水溶液中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反应3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4)将反应产物进行重结晶,结晶产物然后干燥处理,即可。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置于乙醇中,搅拌,得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中加入凹凸棒石,搅拌,搅拌后超声处理,干燥得到改性凹凸棒石。所述的凹凸棒石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12。对比例1将实施例1中的染色过程中的助剂中的改性壳聚糖替换为未改性的壳聚糖,其余配比和工艺不变。对比例2将实施例1中的染色过程中的助剂中的改性凹凸棒石替换为未改性的凹凸棒石,其余配比和工艺不变。对比例3将实施例1中的染色过程中的助剂中的氯化钇去除,其余配比和工艺不变。对比例4将实施例1中的染色过程中的助剂中的氯化钇替换为氯化镧,其余配比和工艺不变。对比例5将实施例1中的染色过程中的助剂中的氯化钇替换为氯化钪,其余配比和工艺不变。测试1以下对实施例1制备的经编单面摇粒绒面料进行物性检测,得到如下检测结果,具体结果见表1。表1:经编单面摇粒绒面料物性测试数据;测试2以下对实施例2制备的经编双面摇粒绒面料进行物性检测,得到如下检测结果,具体结果见表2。表2:经编双面摇粒绒面料物性测试数据;由表1和表2测试数据可以知道,本发明的经编单面或双面摇粒绒面料均具有非常好的强度和弹性。以下对采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1-5的工艺生产的面料进行染色性能检测,得到如下检测结果,具体检测数据见表3。具体检测方法如下:a)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按gb/t3920执行(只做径向)。b)耐水色牢度试验按gb/t5173执行。c)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按gb/t3922执行。d)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按gb/t3921-2008规定执行,试验条件为a(1)。e)耐唾液色牢度试验按gb/t18886执行。表3:面料染色性能对比测试数据;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耐摩擦色牢度4-543-4333耐水色牢度543333耐汗渍色牢度4-53-43333耐皂洗色牢度4-543-42-32-32-3耐唾液色牢度43-43333由表3测试数据可以知道,本发明的助剂中加入改性壳聚糖、改性凹凸棒石和氯化钇均可以显著提升染色效果,而加入氯化镧和氯化钪对染色效果影响不大,故氯化钇的效果为其独特性质并非稀土化合物的共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