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95713发布日期:2021-08-24 1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包括底箱(1)以及通过支撑架(2)固定连接于底箱(1)顶部的混合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3)的内部设置有雾化混合机构(4),所述底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5),所述液压油缸(5)的伸出端且位于底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两个所述固定框(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座(7),且活动座(7)的表面设置有干燥分散机构(8);

所述干燥分散机构(8)包括滑动框(81)和风扇(82),所述活动座(7)的内部开设有加热槽(83),且加热槽(8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84),所述加热槽(83)的正面连通有贯穿至活动座(7)正面的出风管(85),所述活动座(7)的内部且位于加热槽(83)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86),且活动槽(86)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87),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7)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88),且滑块(88)的一侧与滑动框(8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框(8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89),所述出风管(85)的背面连通有贯穿至滑动框(81)内部的伸缩管(810),所述伸缩管(810)位于滑动框(81)内部的一端与空腔(89)正面相连通,所述滑动框(8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散针(811),且分散针(8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板(812),所述滑动框(81)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滑槽(813),所述推板(812)的顶部贯穿滑槽(813)并延伸至滑槽(813)的内部,所述滑槽(81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814),所述推板(812)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815),所述滑动框(81)的内部且位于空腔(89)的一侧开设有排风孔(8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82)的一侧与固定框(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8)的另一侧与活动槽(86)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推板(812)的顶部与滑槽(813)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板(812)的底部与滑动框(8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座(7)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底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混合机构(4)包括集水器(41),所述集水器(41)的底部通过防护框固定连接有电机(42),且电机(42)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分散杆(43),两个所述分散杆(43)相对的一端通过转动环与集水器(41)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杆(43)表面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针(44),所述集水器(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且固定筒(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罐(46),所述固定筒(9)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0),所述混合罐(3)的顶端且位于固定筒(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11),所述集水器(41)的顶部与滤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46)内壁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压力泵(47),且压力泵(47)的出水口连通有贯穿至集水器(41)内部的出液管(48),所述储液罐(46)正面的一侧刻有刻度(4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3)的底端与底箱(1)的顶部之间连通有排料管(12),且排料管(12)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排料器(13),所述排料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止回阀(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15),且出料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6),所述底箱(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17),所述出料机构(17)包括出料管(171),所述出料管(171)的顶端与底箱(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出料管(17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73),所述出料管(17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72),所述出料管(17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环(174),所述固定环(172)表面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175)与活动环(174)的顶部固定连接。

9.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人员预先将金属离子抗菌剂储存在储液罐(46)内部,将纤维通过混合罐(3)上的进料斗输送至混合罐(3)内部,启动电机(42),使得电机(42)带动分散杆(43)转动,预先利用分散杆(43)和排针(44)将纤维均匀分散,分散后同时启动压力泵(47)和风机(10),通过储液罐(46)正面的刻度控制喷洒的液体量,使得压力泵(47)将储液罐(46)内部的抗菌剂通过出液管(48)输送至集水器(41)内部,再由集水器(41)表面的雾化喷头(45)将抗菌剂喷洒在纤维内部,风机(10)对混合罐(3)内部纤维进行吹风,使得雾化后的抗菌剂均匀粘附在纤维表面,开启止回阀(14),由排料管(12)内部的排料器(13)将分散后的纤维输送至底箱(1)内部;

s2、这时纤维位于两个滑动框(81)之间,启动液压油缸(5),使得两个液压油缸(5)的伸出端通过活动座(7)带动两个滑动框(81)相对移动,继而两个滑动框(81)上的分散针(811)相对移动,通过右侧滑动框(81)上的分散针(811)插入左侧滑动框(81)上相邻的两个分散针(811)之间,从而将抗菌纤维进行穿刺分离,与此同时,启动风扇(82)以及电加热管(84),人员通过外部温控器调节电加热管(84)的温度,风扇(82)将风吹入到加热槽(83)内部,通过加热槽(83)加热后的干燥风则由出风管(85)和伸缩管(810)输送至空腔(89)内部,然后位于空腔(89)内部干燥风则由排风孔(816)和出风孔(815)输送至纤维内部,通过干燥风将雾状粘附在纤维表面的抗菌剂迅速干燥,启动第一电动推杆(87),使得第一电动推杆(87)的伸出端带动滑块(88)沿着活动槽(86)内壁滑动,继而带动滑动框(81)沿着活动座(7)前后滑动,通过两个滑动框(81)内部分散针(811)的左右穿刺以及前后移动将抗菌纤维拉扯分散,避免团聚;

s3、启动第二电动推杆(814),使得第二电动推杆(814)的伸出端带动推板(812)沿着分散针(811)的表面进行滑动,将卡在分散针(811)表面的纤维推送出来,出料时,将抗菌纤维收集用的收集袋边缘放置在限位环(173)的内部,这时出料管(171)的出料口则位于收集袋内部,活动环(174)通过固定环(172)表面底部的缓冲弹簧(175)对收集袋进行压紧,打开电磁阀(16),抗菌纤维则由出料管(171)输送至收集袋内部,输送完毕后,人员将收集袋的进料口扎紧,最后再将活动环(174)向上移动,即可将收集袋从出料管(171)表面移动出来,最终完成对抗菌纤维的制造以及出料收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174)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紧固垫圈,用于对收集袋边缘的夹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及方法,包括底箱以及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底箱顶部的混合罐,本发明涉及纤维制造技术领域。该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融合减少团聚的制造系统及方法,预先将纤维利用分散杆以及排针进行均匀分散,再将控制好喷洒量的抗菌剂与纤维之间雾化粘附,使得纤维表面的抗菌剂避免出现抗菌剂滴落的现象,继而再利用干燥雾化机构对抗菌纤维进行干燥,使得抗菌剂牢固粘附在纤维表面,且利用分散针的左右穿刺以及前后移动实现对抗菌纤维的拉扯分散,在保证金属离子与聚酯纤维之间混合充分的基础上,使得制造完成后的抗菌纤维不易团聚,提高抗菌纤维的生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方招祥;方可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肤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