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梭织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2.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此类面料因织法经纬交错而牢固、挺括、不易变形、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
3.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开号为cn21013425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梭织面料熨烫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对称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一支撑板右侧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右侧设有加湿箱,所述加湿箱右侧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辊轴,所述操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下熨烫板,所述操作台底部、加湿箱底部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后侧设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调节螺纹杆。
4.在现有技术中,该设备虽然能对梭织面料进行熨烫,但缺少对面料的杀菌功能,会导致面料受到污染,降低了面料的质量,现提供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杀菌箱和加湿箱,所述杀菌箱相对的两个侧板中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杀菌箱的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均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加湿箱相对的两个侧板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加湿箱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蒸汽输送管,两根所述蒸汽输送管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外界蒸汽发生装置连接,所述杀菌箱和加湿箱之间安装有整平机构;
8.所述整平机构对称安装在杀菌箱和加湿箱外壁之间的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安装有两根电加热辊,其中一块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其中一根所述电加热辊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根所述电加热辊的一端均套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收集箱,所述加湿箱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端穿过安装板与收集箱连通,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底端安装有排水阀。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位于加湿箱的一侧安装有清洁箱,所述清洁箱相对的两个侧板中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清洁箱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两根清扫辊,所述清
洁箱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其中一根所述清扫辊的一端穿过清洁箱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根所述清扫辊的一端均套设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两根所述清扫辊的表面均设置有均匀的刷毛。
11.优选的,所述清洁箱的顶端安装有吸尘器本体,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吸尘端连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设置有两根分支管,且两根分支管对称连接在清洁箱的一侧。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焊接在安装板底端四角处的四根支撑管。
13.优选的,四根所述支撑管的内部位于安装板的底端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四根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
14.优选的,所述杀菌箱、加湿箱和清洁箱的一侧均设置有侧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利用蒸汽对面料的两面进行加湿软化,再利用电加热辊对面料的两面进行整烫,以消除面料的褶皱,同时起到高温灭菌的作用,然后面料进入到杀菌箱中利用紫外线灯对面料进行进一步的杀菌,继而提高了杀菌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面料的质量,实用性较好。
17.2、利用清扫辊对梭织面料的两面进行清扫,并利用吸尘器本体将清扫的灰尘进行吸走,既对面料起到了清洁的效果,同时较大程度的避免了清扫的灰尘四处飘散,保护了工作环境。
18.3、通过收集箱收集蒸汽冷凝成的水,可对收集的水进行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19.4、电动伸缩杆的伸长推动万向轮向下移动,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将装置撑起,从而方便将装置移动,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的清洁箱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的整平机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安装板、2杀菌箱、201第一通孔、3加湿箱、301第二通孔、4蒸汽输送管、5清洁箱、501第三通孔、502第二伺服电机、503清扫辊、504第二齿轮、6吸尘器本体、7吸尘管、8整平机构、801固定板、802第一伺服电机、803电加热辊、804第一齿轮、9支撑机构、901支撑管、902电动伸缩杆、903万向轮、10紫外线灯、11收集箱、12排水阀、1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参照图1-5,一种梭织面料加工用杀菌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顶端安装有杀菌箱2和加湿箱3,杀菌箱2相对的两个侧板中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01,杀菌箱2的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均安装有紫外线灯10,加湿箱3相对的两个侧板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301,加湿箱3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蒸汽输送管4,两根蒸汽输送管4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外界蒸汽发生装置连接,杀菌箱2和加湿箱3之间安装有整平机构8;
28.整平机构8对称安装在杀菌箱2和加湿箱3外壁之间的固定板801,两块固定板801之间安装有两根电加热辊803,其中一块固定板80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02,其中一根电加热辊803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与第一伺服电机80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根电加热辊803的一端均套设有第一齿轮804,两个第一齿轮804啮合,通过第一伺服电机802驱动电加热辊803转动,利用两根电加热辊803对面料的两面进行整烫,以消除褶皱;
29.安装板1的底端安装有收集箱11,加湿箱3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的底端穿过安装板1与收集箱11连通,收集箱11的一侧底端安装有排水阀12,进入到加湿箱3中的蒸汽中冷凝成的水可沿着排水管流到收集箱11中进行收集,可对收集的水再次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30.安装板1的顶端位于加湿箱3的一侧安装有清洁箱5,清洁箱5相对的两个侧板中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501,清洁箱5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两根清扫辊503,清洁箱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502,其中一根清扫辊503的一端穿过清洁箱5与第二伺服电机50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根清扫辊503的一端均套设有第二齿轮504,两个第二齿轮504啮合,两根清扫辊503的表面均设置有均匀的刷毛,通过第二伺服电机502驱动清扫辊503转动,利用两根清扫辊503对梭织面料的两面进行清扫;
31.清洁箱5的顶端安装有吸尘器本体6,吸尘器本体6的吸尘端连接有吸尘管7,吸尘管7设置有两根分支管,且两根分支管对称连接在清洁箱5的一侧,利用吸尘器本体6将清扫的灰尘进行吸走,避免灰尘飘散到外界空气造成污染;
32.安装板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机构9,支撑机构9包括焊接在安装板1底端四角处的四根支撑管901,对装置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33.四根支撑管901的内部位于安装板1的底端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02,四根电动伸缩杆902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903,通过电动伸缩杆902的伸长推动万向轮903向下移动,万向轮903与地面接触将装置撑起,从而方便将装置移动,省时省力;
34.杀菌箱2、加湿箱3和清洁箱5的一侧均设置有侧门,便于安装和后期的拆卸维护。
35.工作原理: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梭织面料的生产线上,并将梭织面料依次穿过第三通孔501、第二通孔301,从两根电加热辊801之间穿过,再从第一通孔201穿过,通过第二伺服电机502驱动清扫辊503转动,利用两根清扫辊503对梭织面料的两面进行清扫,并利用吸尘器本体6将清扫的灰尘进行吸走,避免灰尘飘散到外界空气,高温蒸汽沿着蒸汽输送管4进入加湿箱3中对面料的两面进行加湿并使得面料软化,通过第一伺服电机802驱动电加热辊803转动,利用两根电加热辊803对面料的两面进行整烫,以消除褶皱,然后面料进入到
杀菌箱2中,利用杀菌箱2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的紫外线灯10对面料的两面进行杀菌处理;进入到加湿箱3中的蒸汽中冷凝成的水可沿着排水管流到收集箱11中进行收集,可对收集的水再次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电动伸缩杆902的伸长推动万向轮903向下移动,万向轮903与地面接触将装置撑起,从而方便将装置移动,省时省力。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