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2861发布日期:2022-05-18 00:0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纺织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纱罗织物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纱孔,花型新颖,结构稳定,透气性良好,但组织结构复杂,织造难度大,织物织制时,需要对织机进行改造,要安装辅助织轴轴架,需要特殊的绞综张力调节系统,为使纱罗效果明显,需要制作花筘等,在常规织物中,经纱都是相互平行排列,在纱罗织物中,经纱分成地经和绞经,需要采用特殊绞综丝、特殊穿综方法,使地经、绞经发生相互扭绞。近年来,纱罗织物的生产花样不断翻新,往往将几种不同的扭绞方法结合在一起织造,构成花式纱罗织物。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s1、设备组装和准备;
7.s2、上机图绘制;
8.s3、准备工序:
9.s3.1、络筒;
10.s3.2、整经;
11.s3.3、浆纱;
12.s3.4、穿综工艺;
13.s4、织造工序。
14.作为优选,所述s1中设备组装和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15.s1.1、安装第二只织轴轴架;
16.s1.2、安装绞综综框;
17.s1.3、花筘的制作。
18.作为优选,所述s1.1中安装第二只织轴轴架具体为:第二只织轴一般采用消极式送经,可以用摩擦片的摩擦力控制绞经纱的退绕张力,一般安装在织机墙板后上方,织轴边盘的后边沿与第一只织轴后边沿基本对齐,织轴边盘的下方轮廓线应高于后梁的最高位置几厘米,两者之间应留下安装张力调节杆的位置,其次是设计、制作绞经张力控制系统,在形成绞转梭口时,绞经纱的伸长很大,绞经纱的张力以及绞经纱与地经纱摩擦也很大,很容易导致绞经纱与地经纱的断头,此时应送出相应长度的绞经纱以减少绞经的张力,基综1提起时,应使绞经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释放出相应长度的绞经纱,在基综1落下时,使绞经张
力调节杆向后运动,收回刚才释放出的部分绞经纱,绞经张力调节杆两侧的双臂杆用销子安装在墙板上,左右侧双臂杆的一端之间以长连杆相连,从第二只织轴退出的绞经纱绕过连杆转向机前,双臂杆的另一端用弹簧连接到左右侧织机墙板上,以平衡绞经纱的张力,多臂机控制基综1的提综杆用细钢丝绳与张力杆相连,在起绞时放松绞经纱,也可另外单独用控制最后一页综框的提综杆与张力调节杆相连,绕过张力调节杆的绞经高度应高于后梁握纱点的最高位置。
19.作为优选,所述s1.2中安装绞综综框具体为:一副绞综包括两个基综和一个半综,挂在第一页综上的基综称作基综1,挂在第二页综上的基综称作基综2,半综跨在两个基综的槽内,目前绞综有钢丝综和钢片综两种,其长度、形状等规格各异,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每页综的综丝不宜过多,生产中通常使用下半综,绞经改变左右位置时从地经的下方通过,地综、后综综框一般采用普通综框,绞综采用特殊综框,绞综综框的高度应大于地综、后综综框,其综框的动程也应大些,以保证绞经的实际开口高度与其他经纱一致,织机开口时可获得较清晰的梭口,半综依靠基综而提起,半综的下端穿在两根综丝铁条中,综丝铁条要坚韧平直、光滑,半综的回综需要另外的回综弹簧,回综弹簧弹力要合适,使半综回复轻快,回综力过小半综不能及时落下,回综力过大绞综容易损坏,两端的回综力调节时应尽可能均匀一致,以保持综框运动平稳。
20.作为优选,所述s1.3中花筘的制作具体为:纱罗织物每一组绞经和地经必须穿入同一个筘齿内,便于绞经在地经左右扭绞,当一组绞经和地经数量为多根时,纱罗织物有时需要特制的花筘,即拔去部分普通钢筘的筘齿,为了突出纱罗效应,必要时相邻两绞组之间可空1~2个筘齿。花筘的计算如下:全幅筘齿数=每花筘齿数(包括拔去的筘齿)
×
全幅花数+加头筘齿数+边纱筘齿数
21.筘号=全幅筘齿数
÷
筘幅(cm)
×
10
22.一旦织物的工艺设计完成后,就要制作相应的钢筘。
23.作为优选,所述s2上机图绘制具体为:花式纱罗织物的上机图与普通织物不同,一绞组经纱中绞经不论多少根,都按照一根绞经绘制组织图,另以文字说明这根绞经实际代表的绞经颜色、原料、根数、特数等情况,一绞组经纱中地经纱有多少根,在组织图中就占几个纵行,绞经不论多少根,只要其运动规律一样,在组织图中都只占地经纱左右各一行,起始时当绞经安排在地经右侧,则机前看绞组经纱从基综1的右侧和基综2的左侧之间穿过,起始时当绞经安排在地经左侧,则机前看绞组经纱从基综2的右侧和基综1的左侧之间穿过,绞经除穿过半综外还要穿入后综,地经在两个基综之间通过后穿入地综,基综与后综之间应间隔五页以上的综框。
24.作为优选,所述s3.1络筒具体为:直接购买色纱,回来后倒筒,选用1332m型络筒机,倒筒速度500m/min,张力垫圈的重量为9g,为保证纱线质量,采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
25.s3.2整经具体为:地轴用分批整经机加工,绞经轴用分条整经机加工;
26.分批整经:选用cgga114b—sm型分批整经机,本织物地经纱有两种,一种为40s单纱,另一种为40s/2,两种纱线分开整经,浆纱时合并,整经时采用集体换筒,分段配置张力垫圈,张力垫圈分成前、中、后三个区域,40s单纱垫圈重量,前区为9g,中区8g,后区7g;40s/2双股线,垫圈重量前区为13g,中区12g,后区11g,边纱为40s单纱,垫圈重量为11g;整经速
度为670m/min;整经配轴,地轴40s纱,取8轴,每轴上经纱数546*8;地轴40s/2股线576根,加工成一个经轴;分条整经:分条整经工艺为:绞轴一,40s/2股线512根,取3条带,1-2条171根,第3条170根,1-2条条带宽度为54.8cm,第3条条带宽度为55.4cm;绞轴二40s/2股线根数192根,取3条带,每个条带64根,条带宽度55.0cm;在生产过程中,绞经轴一、二整经条带数都取三条,由于条带纱线根数少,没有合适的定幅筘,就用稀筘、空筘的方法确定条带的宽度;
27.s3.3浆纱具体为:选用asga365—1—01双浆槽浆纱机,纱浆料配方如下:prs—u5kg;te—n1.5kg;变性淀粉75kg;丙烯酸类5kg;蜡2kg,调浆体积870升;浆液粘度7.5秒~8秒,温度98℃,第一烘房温度120℃,预烘40s单纱;第二烘房温度115℃,预烘40s/2股线;第三烘房温度105℃,烘合并后的纱线;浆纱速度为50-55m/min,上浆率8.5%,回潮率7
±
0.5%,伸长率0.6%,40s/2不能上浆,否则织造时,40s/2发硬不弯曲而导致沉头,因此使用双浆槽上浆;40s纱放i浆槽,40s/2放ii浆槽;40s纱浆槽中放浆液,而40s/2浆槽中放入水;本织物地轴落轴时要放分层绞线,分开40s纱和40s/2股线,以便穿综,在浆纱的时候,使用分色分层法,40s/2放入ii浆槽,在上层,40s纱放在i浆槽,在下层;浆纱过后在烘房前放绞线,把线和纱分开,线在上层,纱在下层;
28.s3.4穿综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为:
29.穿综:1-4页为绞综;5-10页综,为平纹织物,绞轴一上的绞经纱穿在半综一的孔内,共512根,绞轴二的绞经纱穿在半综2的孔内,共192根,布边穿在第5-6页综内,纱罗绞组中的地经纱,穿在15-16页综内,纱罗组织中的地经纱为纬二重组织,四枚缎纹组织穿在11-14页综内,每页综丝数为:绞综第一组:1-2页综,综丝数512根,绞综第二组:3-4页综,综丝数192根,平纹第5页综528根,第6页综496根,第7页综416根,第8页综384根,第9页综320根,第10页综320根,四枚缎纹穿在11-14页综,每页综丝数均为124根;
30.插筘:平纹40s纱部分,2入/筘齿,平纹股线部分,1入/筘齿,小菱形效果的纱罗部分,绞经和地经得插同一筘齿,4入/筘齿,两组纱罗间空一筘,大菱形效果的纱罗部分,用花筘工艺,14入/花筘,两组纱罗间空一筘,四枚缎纹处4入/筘齿。
31.作为优选,所述s4织造工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2.机型选择:选择ga747织机,车速为180r/min;
33.三轴织造:地经轴安装在原有的送经机构上,绞轴一绞经纱较多,装在织机上方,依靠摩擦力控制绞经的退绕张力,退绕方向与地轴方向相反;绞经轴二安装在织机后方的地面上,同样依靠摩擦力送经,绞轴二的旋转方向与地轴相反;
34.绞经张力控制系统:形成绞转梭口时,绞经张力很大,很容易引起绞经和绞组内地经纱断头,因此,绞经纱使用强力高的股线,为了减少经纱断头,形成绞转梭口时,绞经张力调节杆向机前运动,以减小绞经的张力,当形成普通梭口时,绞经张力调节杆向后方移动,收回形成绞转梭口时所释放的经纱;张力调节杆安装在双臂杆上,双臂杆固定在左右墙板上,双臂杆一端安装张力调节杆,另一端由弹簧联接在左右墙板上,双臂杆由多臂机构控制,通过钢丝绳、滑轮等将双臂杆和多臂机构上的提综杆连接在一起,当形成绞转梭口时,提综杆上的钢丝绳,带动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放松经纱,绞转梭口结束后,双臂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张力调节杆复位,用第1页综上的提综杆,控制绞轴一上的绞经张力调节杆,用第3页综上的提综杆,控制绞轴二上的绞经张力调节杆;张力调节杆的放松量,根据具体
织造时的状况调节,绞经轴一上的绞经,放松量大概在5-6cm,绞经轴二上的绞经放松量大概控制在6-7cm;
35.当形成绞转梭口时,张力杆应同时前移50~70mm,改变钢丝绳在提综杆的位置可控制张力杆前移的距离,只有形成绞转梭口时才需要松纱运动,张力杆的复位依靠双臂连杆的另一端与机架相连的弹簧的弹力,为便于梭口开清后再引纬,织机的车速不宜快,绞经的上机张力应小于地经,为减少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后梁位置低于胸梁50mm,开口时间以早为宜,由于使用下半综起绞,地综综框的吊综位置应略高些,以加大地经高于绞经的距离,便于绞经从地经下方顺利通过起绞。
36.有益效果
3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8.(1)、该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采用纱罗组织构成的织物,透气性好,结构稳定,表面具有清晰、均匀分布的纱孔,织物较为轻薄,布面光洁,布身挺爽,有轻、柔、透的风格特点,主要用作夏衣料。
39.(2)、该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织制纱罗织物时,织造难度很大,需要对织机进行改造,如安装绞轴的轴架,设计控制绞经张力的特殊张力控制系统、半综回复系统、花筘等;工艺设计时,绞经纱最好使用股线、空筘、花筘等措施,突出纱罗织物效果;在织造工艺方面,使用低车速、晚引纬、小张力等工艺。通过一系列措施,使织机的织造效率达到了85%左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40.(3)、该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织物的布面以两组三绞十一的纱罗组织,形成大的菱形花纹,采用对称绞、花筘、空筘等工艺,以突出菱形图案,其中三根40s/2绞经合在一起作绞经,同一绞组中的地经纱为40s单纱,多达11根,绞组中的地经纱用纬二重组织。在大菱形花纹的两边,以二绞二的纱罗,形成小的菱形花纹,与大菱形花纹相比,除了花筘工艺外,其他工艺都被使用。小菱形花纹分布在大菱形花纹的两边,每边各有两组,整个织物组织成对称花型。小菱形花纹之间,用平纹组织隔开,在每花结束处,用16根纱构成四组四枚缎纹。本织物虽为漂白布,但从视觉上看,呈现了颜色更替,立体感强,典雅美观,适宜做女士夏季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41.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实施例:一种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3.s1、设备组装和准备;
44.s2、上机图绘制;
45.s3、准备工序:
46.s3.1、络筒;
47.s3.2、整经;
48.s3.3、浆纱;
49.s3.4、穿综工艺;
50.s4、织造工序。
51.所述s1中设备组装和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52.s1.1、安装第二只织轴轴架;
53.s1.2、安装绞综综框;
54.s1.3、花筘的制作。
55.所述s1.1中安装第二只织轴轴架具体为:第二只织轴一般采用消极式送经,可以用摩擦片的摩擦力控制绞经纱的退绕张力,一般安装在织机墙板后上方,织轴边盘的后边沿与第一只织轴后边沿基本对齐,织轴边盘的下方轮廓线应高于后梁的最高位置几厘米,两者之间应留下安装张力调节杆的位置,其次是设计、制作绞经张力控制系统,在形成绞转梭口时,绞经纱的伸长很大,绞经纱的张力以及绞经纱与地经纱摩擦也很大,很容易导致绞经纱与地经纱的断头,此时应送出相应长度的绞经纱以减少绞经的张力,基综1提起时,应使绞经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释放出相应长度的绞经纱,在基综1落下时,使绞经张力调节杆向后运动,收回刚才释放出的部分绞经纱,绞经张力调节杆两侧的双臂杆用销子安装在墙板上,左右侧双臂杆的一端之间以长连杆相连,从第二只织轴退出的绞经纱绕过连杆转向机前,双臂杆的另一端用弹簧连接到左右侧织机墙板上,以平衡绞经纱的张力,多臂机控制基综1的提综杆用细钢丝绳与张力杆相连,在起绞时放松绞经纱,也可另外单独用控制最后一页综框的提综杆与张力调节杆相连,绕过张力调节杆的绞经高度应高于后梁握纱点的最高位置。
56.所述s1.2中安装绞综综框具体为:一副绞综包括两个基综和一个半综,挂在第一页综上的基综称作基综1,挂在第二页综上的基综称作基综2,半综跨在两个基综的槽内,目前绞综有钢丝综和钢片综两种,其长度、形状等规格各异,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每页综的综丝不宜过多,生产中通常使用下半综,绞经改变左右位置时从地经的下方通过,地综、后综综框一般采用普通综框,绞综采用特殊综框,绞综综框的高度应大于地综、后综综框,其综框的动程也应大些,以保证绞经的实际开口高度与其他经纱一致,织机开口时可获得较清晰的梭口,半综依靠基综而提起,半综的下端穿在两根综丝铁条中,综丝铁条要坚韧平直、光滑,半综的回综需要另外的回综弹簧,回综弹簧弹力要合适,使半综回复轻快,回综力过小半综不能及时落下,回综力过大绞综容易损坏,两端的回综力调节时应尽可能均匀一致,以保持综框运动平稳。
57.所述s1.3中花筘的制作具体为:纱罗织物每一组绞经和地经必须穿入同一个筘齿内,便于绞经在地经左右扭绞,当一组绞经和地经数量为多根时,纱罗织物有时需要特制的花筘,即拔去部分普通钢筘的筘齿,为了突出纱罗效应,必要时相邻两绞组之间可空1~2个筘齿。花筘的计算如下:全幅筘齿数=每花筘齿数(包括拔去的筘齿)
×
全幅花数+加头筘齿数+边纱筘齿数
58.筘号=全幅筘齿数
÷
筘幅(cm)
×
10
59.一旦织物的工艺设计完成后,就要制作相应的钢筘。
60.所述s2上机图绘制具体为:花式纱罗织物的上机图与普通织物不同,一绞组经纱中绞经不论多少根,都按照一根绞经绘制组织图,另以文字说明这根绞经实际代表的绞经颜色、原料、根数、特数等情况,一绞组经纱中地经纱有多少根,在组织图中就占几个纵行,绞经不论多少根,只要其运动规律一样,在组织图中都只占地经纱左右各一行,起始时当绞经安排在地经右侧,则机前看绞组经纱从基综1的右侧和基综2的左侧之间穿过,起始时当
绞经安排在地经左侧,则机前看绞组经纱从基综2的右侧和基综1的左侧之间穿过,绞经除穿过半综外还要穿入后综,地经在两个基综之间通过后穿入地综,基综与后综之间应间隔五页以上的综框。
61.所述s3.1络筒具体为:直接购买色纱,回来后倒筒,选用1332m型络筒机,倒筒速度500m/min,张力垫圈的重量为9g,为保证纱线质量,采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
62.s3.2整经具体为:地轴用分批整经机加工,绞经轴用分条整经机加工;
63.分批整经:选用cgga114b—sm型分批整经机,本织物地经纱有两种,一种为40s单纱,另一种为40s/2,两种纱线分开整经,浆纱时合并,整经时采用集体换筒,分段配置张力垫圈,张力垫圈分成前、中、后三个区域,40s单纱垫圈重量,前区为9g,中区8g,后区7g;40s/2双股线,垫圈重量前区为13g,中区12g,后区11g,边纱为40s单纱,垫圈重量为11g;整经速度为670m/min;整经配轴,地轴40s纱,取8轴,每轴上经纱数546*8;地轴40s/2股线576根,加工成一个经轴;分条整经:分条整经工艺为:绞轴一,40s/2股线512根,取3条带,1-2条171根,第3条170根,1-2条条带宽度为54.8cm,第3条条带宽度为55.4cm;绞轴二40s/2股线根数192根,取3条带,每个条带64根,条带宽度55.0cm;在生产过程中,绞经轴一、二整经条带数都取三条,由于条带纱线根数少,没有合适的定幅筘,就用稀筘、空筘的方法确定条带的宽度;
64.s3.3浆纱具体为:选用asga365—1—01双浆槽浆纱机,纱浆料配方如下:prs—u5kg;te—n1.5kg;变性淀粉75kg;丙烯酸类5kg;蜡2kg,调浆体积870升;浆液粘度7.5秒~8秒,温度98℃,第一烘房温度120℃,预烘40s单纱;第二烘房温度115℃,预烘40s/2股线;第三烘房温度105℃,烘合并后的纱线;浆纱速度为50-55m/min,上浆率8.5%,回潮率7
±
0.5%,伸长率0.6%,40s/2不能上浆,否则织造时,40s/2发硬不弯曲而导致沉头,因此使用双浆槽上浆;40s纱放i浆槽,40s/2放ii浆槽;40s纱浆槽中放浆液,而40s/2浆槽中放入水;本织物地轴落轴时要放分层绞线,分开40s纱和40s/2股线,以便穿综,在浆纱的时候,使用分色分层法,40s/2放入ii浆槽,在上层,40s纱放在i浆槽,在下层;浆纱过后在烘房前放绞线,把线和纱分开,线在上层,纱在下层;
65.s3.4穿综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为:
66.穿综:1-4页为绞综;5-10页综,为平纹织物,绞轴一上的绞经纱穿在半综一的孔内,共512根,绞轴二的绞经纱穿在半综2的孔内,共192根,布边穿在第5-6页综内,纱罗绞组中的地经纱,穿在15-16页综内,纱罗组织中的地经纱为纬二重组织,四枚缎纹组织穿在11-14页综内,每页综丝数为:绞综第一组:1-2页综,综丝数512根,绞综第二组:3-4页综,综丝数192根,平纹第5页综528根,第6页综496根,第7页综416根,第8页综384根,第9页综320根,第10页综320根,四枚缎纹穿在11-14页综,每页综丝数均为124根;
67.插筘:平纹40s纱部分,2入/筘齿,平纹股线部分,1入/筘齿,小菱形效果的纱罗部分,绞经和地经得插同一筘齿,4入/筘齿,两组纱罗间空一筘,大菱形效果的纱罗部分,用花筘工艺,14入/花筘,两组纱罗间空一筘,四枚缎纹处4入/筘齿。
68.所述s4织造工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9.机型选择:选择ga747织机,车速为180r/min;
70.三轴织造:地经轴安装在原有的送经机构上,绞轴一绞经纱较多,装在织机上方,依靠摩擦力控制绞经的退绕张力,退绕方向与地轴方向相反;绞经轴二安装在织机后方的
地面上,同样依靠摩擦力送经,绞轴二的旋转方向与地轴相反;
71.绞经张力控制系统:形成绞转梭口时,绞经张力很大,很容易引起绞经和绞组内地经纱断头,因此,绞经纱使用强力高的股线,为了减少经纱断头,形成绞转梭口时,绞经张力调节杆向机前运动,以减小绞经的张力,当形成普通梭口时,绞经张力调节杆向后方移动,收回形成绞转梭口时所释放的经纱;张力调节杆安装在双臂杆上,双臂杆固定在左右墙板上,双臂杆一端安装张力调节杆,另一端由弹簧联接在左右墙板上,双臂杆由多臂机构控制,通过钢丝绳、滑轮等将双臂杆和多臂机构上的提综杆连接在一起,当形成绞转梭口时,提综杆上的钢丝绳,带动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放松经纱,绞转梭口结束后,双臂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张力调节杆复位,用第1页综上的提综杆,控制绞轴一上的绞经张力调节杆,用第3页综上的提综杆,控制绞轴二上的绞经张力调节杆;张力调节杆的放松量,根据具体织造时的状况调节,绞经轴一上的绞经,放松量大概在5-6cm,绞经轴二上的绞经放松量大概控制在6-7cm;
72.当形成绞转梭口时,张力杆应同时前移50~70mm,改变钢丝绳在提综杆的位置可控制张力杆前移的距离,只有形成绞转梭口时才需要松纱运动,张力杆的复位依靠双臂连杆的另一端与机架相连的弹簧的弹力,为便于梭口开清后再引纬,织机的车速不宜快,绞经的上机张力应小于地经,为减少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后梁位置低于胸梁50mm,开口时间以早为宜,由于使用下半综起绞,地综综框的吊综位置应略高些,以加大地经高于绞经的距离,便于绞经从地经下方顺利通过起绞。
7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