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古代丝织文物的保护加固液、制备方法及保护加固方法

文档序号:8249015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古代丝织文物的保护加固液、制备方法及保护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丝织品类文物加固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古代丝织品文物的保 护加固液制备及加固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丝织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墓葬中的 重要随葬品。丝织品文物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大多数已经完全腐蚀殆尽、不见踪影,少数保 留下来的基本都是糟朽不堪、触之即粉。丝织品文物出土状况普遍存在糟朽、残损、板结、多 件混绞、褶皱等问题。所以整体揭取是丝织品文物保护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0003] 丝织品文物整体揭取工作的技术难点在于:丝织品文物出土状态十分脆弱,直接 手工揭取会对文物造成较大的破坏;而现行的加固技术基本是在丝织品表面涂布加固材 料,加固后揭取会使丝织物层间粘连,进而对文物造成更大的破坏。两种矛盾一直无法调 和,不仅阻碍后期保护工作的实施,也限制了保护技术的发展,确属丝织品文物保护行业长 期以来的技术瓶颈。
[0004] 选择性成膜加固技术利用蚕丝表面分子受到的不平衡力场(范德华力)的作用,即 表面活性剂分子接近蚕丝表面时,受蚕丝表面分子的吸引,而被束缚于蚕丝表面,发生蚕丝 表面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又因为蚕丝表面带有羟基(OH)与胺基(NH 2),与表面活性剂中 羟基、胺基或醚基(-〇-)之间通过氢键相互吸引,进而形成一个的单分子层,完成一个稳定 的强化学吸附。之后在此单分子层上再通过物理吸附形成第二吸附层,最终固化后在叠压 的丝织品层间选择性成膜,起到加固丝织品文物作用的同时,丝织品层间不粘连。
[0005] 根据丝织品文物的特点,选择加固保护材料特殊要求如下: (1) 根据文物保护的原则,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貌,加固材料为无色透明,加固后丝织 品文物颜色、触感等性状料不会发生改变; (2) 根据出土丝织品文物多层叠压的现象,文物经加固材料处理后必须不能发生层间 粘连,破坏文物本体。
[0006] (3)加固材料具有一定粘度的同时有足够的渗透性,能够充分渗透至蚕丝分子表 面; (4) 加固材料应能有效地提高丝织品文物的强度,与丝织品文物本体应有较好的粘接 力和相容性; (5) 加固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处理后能消除入射光的散射现象,在丝织品表面无 反光膜,使用前后色差值(ΔΕ)应小于等于5。
[0007] 综上所述,用于出土丝织品文物的加固保护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成膜性,加固后不 能改变丝织品的外观,加固保护材料拥有良好加固性能的同时必须兼顾优异的渗透性和耐 老化性能。目前用于丝织品加固保护的材料很多,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传统保护材料虽各 有利弊,但始终无法解决丝织品的层间粘连问题。本发明中选择性成膜技术的应用攻克这 一行业难题。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出土丝织品文物层间能够选择性成膜(丝织品纤维间 无粘结)、有效加固蚕丝本体的力学强度、不改变文物原状、相容性好、渗透性强、环保无污 染的丝织品文物揭取加固保护材料。
[0009]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古代丝织文物的保护加固液,包含有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 醇醚羧酸盐(AEC) :0. 05%-0.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 05%-0. 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 0-0. 1%、环糊精0. 2%-0. 3%、鱼鳔胶0. 2%-0. 3%、白芨胶0. 1%-0. 2%、其余为去离子水。
[0010] 优选的,上述原料质量配比为:醇醚羧酸盐(AEC) :0. 1%-0. 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 1%-0. 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 0. 1%、环糊精0. 2%-0. 3%、鱼鳔胶0. 2%-0. 3%、白芨胶 0. 1%-0. 2%、其余为去离子水。
[0011] 上述所述原料质量配比最优选为:醇醚羧酸盐(AEC) 0.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 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 0. 1%、环糊精0. 3%、鱼鳔胶0. 3%、白芨胶0. 2%,其余为去离子 水。
[0012] 所述用于古代丝织文物的保护加固液的制备方法,其是先将醇醚羧酸盐(AEC)、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加入40°C-50°C温水中充分溶解,形成复配溶 液,保持溶液温度,再将环糊精、鱼鳔胶、白芨胶依次加入复配溶液中,均匀搅拌形成分散液 即可。
[0013] 如一次未用完的加固液,再次使用时加热至40°C,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0014] 用于古代丝织文物的保护加固液的保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丝织品文 物置于装有排水的文物清洗槽中;再缓慢加入保护加固液直至完全淹没丝织品文物,浸泡 10-30小时,最后排干加固剂,置通风处待自然阴干即可。
[0015] 本发明中的醇醚羧酸盐(AE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主要成 膜成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泡沫抑制作用。环糊精、鱼鳔 胶为主要加固成份,白芨胶为助渗剂。醇醚羧酸盐(AE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在40°C左右的温水中可使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升高,达到最佳成膜条件;与 此同时环糊精、鱼鳔胶、白芨胶在表面活性剂膜与蚕丝本体之间起到加固效果,并不会在丝 织品层间有粘结效果。
[0016] 本发明中的环糊精、鱼鳔胶、白芨胶均匀分散于复配溶液中,有效达到加固材料的 效果;同时,本发明利用醇醚羧酸盐(AE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复 配后形成表面活性剂分子膜,有效地防止了环糊精、鱼鳔胶、白芨胶在丝织品文物层间的作 用,使文物层间不粘连,增强了脆弱丝织品文物的力学强度。经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加固材料 具有良好的加固丝织品文物的效果,并可直接应用于出土丝织品文物揭取工作之前。该加 固保护材料由醇醚羧酸盐(AE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环糊精、鱼 鳔胶、白芨胶复配所得,无毒无害、易去除,加固材料完全渗透固化后,可以在多层叠压的脆 弱出土丝织品文物层间形成一层保护膜,使丝织品文物层间不发生粘连,且不改变丝织品 文物原状和无毒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述实施例是对于本
【发明内容】
的进一步说明以作为对本发明技术内容的阐释,但 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知晓任 何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的简单变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8] 由于丝织品文物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本发明除模拟实验成熟后采用安徽南陵 县弋江镇铁拐宋墓出土的宋代丝织品文物2件作为应用实例,其余模拟实验均采用热老化 的方式制备大量用于重复实验的模拟古代丝织品文物样品:选择IOcmX IOcm的平纹真丝 织物,为使模拟样与古代丝织品文物更为接近,将模拟丝织品文物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于 240°C下老化60h。
[0019] 实施例1 先将醇醚羧酸盐(AE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加入40°C水中充 分溶解,形成复配溶液;再将环糊精、鱼鳔胶、白芨胶加入复配溶液中,保持40°C温度条件 稳定,均匀搅拌Ih形成分散液。所述醇醚羧酸盐(AEC)质量浓度为0. 2%,十二烷基苯磺酸 钠质量浓度为〇. 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质量浓度为0. 1%,环糊精质量浓度为0. 3%、鱼 鳔胶质量浓度为〇. 3%、白芨胶质量浓度为0. 2%。将模拟古代丝织品文物置于装有排水的专 用文物清洗槽中;再缓慢加入加固液直至完全淹没模拟丝织品文物,浸泡24小时,待加固 剂与模拟丝织品文物反应完全;最后排干加固剂,置通风处自然阴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