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的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96510阅读:来源:国知局
31连接,另一组风路与冷风风路3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热风进口 24处设置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可推拉的设置在热风风路31与热交换器热风进口 24之间。所述过滤结构可以有效的过滤热风风路中的线屑等杂质,避免线屑等杂质进入到热交换器的风路中,提高风阻或者对风路造成堵塞,同时所述过滤结构设置成可推拉式,过滤结构上的线屑较多时,或者定期将过滤结构拉出进行清理,这样清理很方便,不用将其内部结构拆开。
[0041]热交换器35的热风进口 24处设置一上盖板25,该上盖板25具有一倾斜顶面,所述上盖板25与热交换器形成一腔室28,该腔室28在上盖板倾斜较高、远离热交换器的一端为进风口 36,所述上盖板倾斜较高、远离热交换器的一端向上弯折,与相对的另一侧面构成冷凝结构的进风口 36,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该腔室28内,所述进风口 36位于过滤结构的一侧,热交换器热风进口 24位于过滤结构的另一侧。这样,在热风进入进风口 36后,进入热风进口 24之前,热风中的线屑被过滤结构阻挡住,避免线屑进入热交换器的内部,定期对过滤结构进行清洗即可。
[0042]过滤结构26与腔室28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结构的一端伸出所述腔室28,过滤结构26在推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热交换器35在过滤结构推拉方向上的长度,过滤结构26的一端位于腔室28最内部时,过滤结构的另一端位于腔室的外部。过滤结构26可向外拉出进行清理,所述过滤结构26的一端位于腔室28最内部时,过滤结构26位于腔室28外部的一端与过滤结构穿过该腔室28的开口密封连接,保证在正常使用时,内部热风不会泄漏。
[0043]过滤结构26的两侧边设置有滑槽/滑块,与之对应的腔室侧壁上设置有滑块/滑槽,滑槽/滑块与滑块/滑槽配合,形成滑动连接,方便过滤结构的推拉。
[0044]过滤结构26和热交换器35设置在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底部,与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前面板29垂直设置,所述过滤结构26可沿垂直于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前面板29的方向推拉。正常冷凝时过滤结构26的一端位于腔室28最内部,过滤结构26的另一端位于腔室28的外部,清理时打开底饰板将过滤结构向外拉出即可对过滤结构进行清理。
[0045]过滤结构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面积与热交换器的进风口的面积相对应,所述过滤网的周围设置框体,所述上盖板内侧壁设置有插槽,所述框体插接在上盖板内侧壁的插槽内,滑动连接。
[0046]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热交换器的过滤结构应用在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中,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中至少包括干衣系统,所述干衣系统包括加热结构和冷凝结构,所述冷凝结构设置在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滚筒30下部,所述冷凝结构包括热风的进风口 36和出风口 37,还包括冷风的进气口 33和出气口 45,冷凝结构内部设置热交换器35,所述热交换器35为纵横交错搭放的翘片,热交换器35包括两组相互交叉的风路,一组风路与热风风路31连接,另一组风路与冷风风路32连接,热交换器35外部设置围笼结构的框架。
[0047]冷凝结构的长度方向与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前面板29或者侧板46垂直设置,优选冷凝结构的长度方向与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前面板29垂直设置。
[0048]冷凝结构为空气冷凝结构,所述冷凝结构的进风口 36在上部,出风口 37在下部,这样热风经过冷凝结构的过程中,热风内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冷凝水,可以沿着冷凝结构的内壁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至冷凝水收集装置,进风口 36、出风口 37分别通过干衣机风道27与滚筒30连通,进气口 33和出气口 45中其中一个口设置风机,另一个口与大气相通。
[0049]所述进气口 33设置在洗干一体机的前部,出气口 45设置在洗干一体机的后部,且出气口 45处设置风机34,在风机34的作用下由前部吸入空气,与热交换器35内部的热风换热后由后部排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前部需要开门取放衣物,一般不会有阻挡物,进气口 33设置在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前部,可保证进气的畅通,出气口 45设置在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后部,空气由后部排出,不会对前面的用户造成干扰。
[0050]为提高冷凝结构的热交换效率,本发明采用叠放式热交换器,采用塑料材料,成型简单,厚度可控,并且可以做的很薄,在有效的空间内可增加翘片的数量,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且定位简单、精准。
[0051 ]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叠加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叠加搭放的翘片I,每个翘片I的相对的两侧边向上弯折,与其上部的翘片I相配合形成通风的风路,相邻翘片I纵横交替设置,构成相互独立上下间隔的横风路和纵风路。其中横风路中可以通高温气流,纵风路中可以通低温气流,或者横风路中可以通低温气流,纵风路中可以通高温气流,不同温度的气流在内部间接接触换热。翘片I采用塑料材料,成型简单,厚度可控,并且可以做的很薄,在有效的空间内可增加翘片的数量,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0052]其中纵风路竖直设置,与冷凝结构的进风口 36和出风口 37对应,与热风风路31连接,横风路水平设置,与冷凝结构的进气口 33和出气口 45对应,与冷风风路32连接。
[0053]翘片I向上弯折的两侧边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起的插脚4,所述翘片I风路前后的进出风口处设有与插脚4匹配的插槽5,翘片I纵横交替设置,上层翘片的插脚4对应下层翘片的插槽5的位置,上层翘片的插脚4插入其下层翘片的插槽5连接上下相邻的两翘片。
[0054]翘片I垂直于该翘片与其上部翘片形成的风路方向平行设置有多条向下的压型槽6,所述压型槽6将与其下部翘片形成的风路分成多个平行的风路。所述压型槽6既可以形成风路,引导气流,同时增加翘片的强度,防止变形,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同时增加多条压型槽,相当于相同的投影面积上增加了接触散热面积,从而增加了热交换的效率。
[0055]翘片I在与其上部翘片形成的风路的前后的进、出风口处设置有向下的压型槽6,该压型槽6构成所述插槽5,即翘片I在进风口处的压型槽6即为所述插槽5 ;所述压型槽6的两端的压型深度大于其中部的压型深度形成向下的凸起形成所述插脚4,这样只是改变一下压型的深度就能形成所述的插脚4,不用对插脚4进行单独的压型,简化了成型的工艺,这样插脚4的位置和压型槽6的位置一一对应,但是插脚4的位置并不限于只是和压型槽6的位置对应,插脚4可以分布在向上弯折的两侧边的下表面的任意位置,最好保证两端各有一个插脚,中间再分布至少一个。
[0056]翘片I的四侧边向外弯折成翻边7,上下相邻的翘片的翻边7搭接,所述插槽5处的翻边7搭接在其下部翘片向上弯折后向外弯折的翻边7上,且紧密贴合形成密封的风路。其中有向上折弯的两侧边的翻边高于翘片,设有插槽的两侧边的翻边低于翘片,上层翘片的插槽处的较低的翻边搭在下层翘片向上弯折处的较高的翻边上,紧密贴合形成密封的风路,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采用插脚4、插槽5和弯折翻边7定位连接,直接纵横交替放置叠加即可,无需其他连接部件,且定位简单、精准。
[0057]翅片I的厚度为0.2-0.5mm,优选0.3mm,相对于招合金的换热器大大减低了片体的厚度,同时能够保证强度,有限的空间内可以设置更多的换热翘片,增加了换热的面积,从而提闻换热效率。
[0058]热交换器35由多组翘片叠放的方式形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