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织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4175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自动织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式的织毯机。
【背景技术】
[0002]织毯机是用于把织线缝制到底布上,而在底布上形成由织线构成的图案。织毯机织线的驱动装置是决定织毯机的工作效率和精度的关键,目前市场上的织毯机主要为手工枪刺织毯机,手工枪刺织毯机织线的驱动装置主要包括曲杆,偏心轮,连动杆,导轨以及安装在导轨上的滑块组成,电机开动后,电机带动偏心轮和曲杆转动,偏心轮通过连动杆带动一个滑块在导轨上来回运动,曲杆通过连动杆带动另一个滑块在导轨上来回运动,织线结构装配在两个滑块上,滑块的来回运动推动织线结构在底布上的进出,从而在底布上形成预设的图案。该驱动装置中,滑块分别由偏心轮和曲杆来带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由于在织毯过程中,织线结构中相应的部件进出被织物的时间差需要固定,因此,偏心轮和曲杆的的安装角度需要固定,但由于偏心轮在不断转动,容易出现松动,易位,从而导致整个机器稳定性下降,织出的图案精度不高。
[0003]为保证所织毯子的美观,底布上所织的图案绝大数情况下较为复杂,构成图案的线迹走向有时需要作较大的角度变换。而有时织线相对较粗,织线大多数情况下不适合采用穿接到织线结构中的送线部件端部的闭合孔中,织线最好与送线部件的端部采取开放式的搭接方式,以便织线与送线部件之间快速地脱离,使织线被送过底布后而能够截留在底布的背侧,而不是被送线部件带回到底布的正面。但若采用送线部件与织线之间开放式的搭接方式,在适应图案弯曲走向时,织线又易与送线部件相脱开而导致送线部件对织线的送线失败。手工枪刺织毯机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手工织毯的劳动强度高、作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织毯机,本织毯机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很好地适应所缝制图案走向的自动织毯机。
[0006]为了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织毯机,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安装座,安装架联接在驱动架上,安装座上设有动力部、传动机构和轴杆,轴杆的内端部与传动机构传动联接,轴杆的外端部设有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曲轴,曲轴具有两个轴颈,这两个轴颈在曲轴的周向上位置错开;所述轴杆包括套接在一起的内轴杆和外轴杆,传动机构包括内连杆和外连杆,外连杆传动联接外轴杆和曲轴上的一个轴颈,内连杆传动联接内轴杆和曲轴上的另一个轴颈。
[0007]曲轴由驱动电机驱动,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曲轴转动而分别通过内连杆和外连杆驱动内轴杆和外轴杆工作,由于两个轴颈在曲轴的周向上彼此错开,曲轴在转动时,内轴杆和外轴杆在轴向上的运动位置会间隔错开。内、外轴杆在曲轴的带动下轴向运动时,会带动织线结构工作,而实现把织线缝制到底布上。内轴杆和外轴杆一般是同轴套接在一起,夕卜轴杆套接在内轴杆上。
[0008]所述曲轴包括左轴拐、右轴拐和联接头,左轴拐和右轴拐自联接头在曲轴轴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联接固定在联接头上,一个轴颈形成在左轴拐与联接头之间,另一个轴颈形成在右轴拐与联接头之间。曲轴为分体式结构,便于曲轴的制备,更便于在曲轴上形成两个在周向上彼此错开的轴颈。
[0009]在安装座上设有供织线穿过的导线管,内轴杆内轴向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延伸至所述的织线结构位置处,导线管设置在内轴杆的轴向上,导线管伸入到联接头位置处,在联接头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弧形的凹口,凹口位于联接头与导线管相交的位置处,凹口促使联接头让开导线管。设置有导线管,可以为织线提供向着轴杆侧更靠近的支撑,减小织线的悬空长度,以免悬空的织线因跨度过大而下垂过度,在织毯机工作过程中,保证了织线行进的顺畅性。更为重要的是,在竖直方向上,导线管与联接头相交,使得在联接头位置处,织线不会暴露在外,动作过程中的联接头不会缠绕住织线。而且,在联接头位置处设置有弧形的凹口,可以减小导线管与联接头之间的距离,而使得本织线驱动装置的结构紧凑性好。
[0010]所述的织线结构包括送线杆和铲刀,送线杆固定在内轴杆上,铲刀固定在外轴杆上;铲刀呈弧形,铲刀内具有送线腔,送线腔沿轴杆的轴向设置,送线杆滑动地设于送线腔内。织线结构包括送线杆和铲刀,且曲轴上两轴颈在曲轴的周向位置相互错开,这使得送线杆和铲刀在轴杆的轴向上的运动位置能够具有前后次序,可以通过设定曲轴的初始运动位置,而使得铲刀先戳破底布,然后使送线杆再对织线进行送线,可使得织线顺利地越过底布,完成织线的缝制。把送线杆设置在铲刀的送线腔内,方便送线杆借助于铲刀的结构,便于实现顺利送线,不易出现织线脱开送线杆。在送线杆的外端部一般设置有叉形开口,以供织线相对稳定地保持在送线杆的外端部。
[0011]外轴杆的外端部固定有联接体,在联接体的外端设有联接槽,联接体外端的内侧于联接槽的壁体上设有缺口;铲刀由片状体形变而成,铲刀位于联接槽内,铲刀的内端侧形成有两对联接片,一对联接片固连在联接槽口部的表面上,另一对联接片固连在缺口的底面上。联接槽的设置很好地适应了铲刀的结构,铲刀在联接体内的位置稳定性好,铲刀能够牢固地固定在联接体上,铲刀不易产生松动。
[0012]所述的安装座上还设有一对滑杆,滑杆上分别套装有一滑块,滑块用于联接所述的传动机构和轴杆;所述的滑块包括一体成型的拨叉和门形底座,所述的连杆铰接在该门形底座上,拨叉与轴杆内端所设的联接环活动联接。通过设置滑杆滑块结构,使得传动机构在传动中间位置处有一个滑动式支撑,便于传动机构与轴杆内端部相传动联接。拨叉伸向轴杆,通过设置拨叉,可方便滑块与轴杆之间的传动联接。联接环为两个,内轴杆和外轴杆的内端部均设置一个联接环,通过联接环的设置,联接环的结构很好地适应了与拨叉的传动联接要求。
[0013]为解决所述的第二个问题,转动电机与轴杆传动联接用于在工作时带动内轴杆和外轴杆同时周向转动,以使织线结构中的送线部件对织线进行推送时,织线基本位于送线部件的宽度方向中部位置处。内轴杆和外轴杆一般为同轴设置在一起,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内轴杆和外轴杆轴向运动,而带动织线结构中的相应部件完成织线动作。转动电机用于带动轴杆转动,以便在图案曲状走向位置处,使送线部件适应这种图案走向的变化,进而使得织线基本处于送线部件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
[0014]织毯机上的主控制器被预先输入图案形状,构成图案的线迹走向业已确定,主控制器按照图案的线迹走向而控制转动电机工作,以使转动电机带动轴杆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转动电机启动后,一般仅带动轴杆作不会超过180度的偏转。送线杆在对织线进行推送时,理想化的状态是织线位于送线杆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该织线指的是送线杆外端与底布之间的这段织线。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可能很准确地保证该织线一定位于送线部件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有些许的偏差也是可接受的。但是,轴杆转动的目的是适应图案线迹的弯曲走向,以使该织线尽量位于送线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而使织线与送线杆的外端部稳定配合在一起。
[0015]在内轴杆和外轴杆上均设有在轴向具有重叠的限位槽,限位件间隙地穿过外轴杆上的限位槽而间隙地插接在内轴杆上的限位槽内。内轴杆与外轴杆两者之间也可以通过花键结构配合,也可以是在内轴杆的外周面上固定有限位件,该限位件可间隙地插接在外轴杆上的限位槽中。现在内、外轴杆上重叠设置有限位槽,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0016]在外轴杆上套接有转动轮,转动轮通过转动带与转动电机传动联接;转动轮的内周面上设有缩口状的插槽,限位件的外端部与插槽相吻合,限位件的外端部插接在该插槽内。直接把限位件设置在转动轮上,限位件除了能保证内、外轴杆相对周向固定,还能够保证转动轮与内、外轴杆同时周向固定在一起,能有效减化结构。限位件与转动轮两者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提高了装配上的方便性。
[0017]所述的曲轴一端联接着传动轮,另一端设有一个用于感应曲轴静止位置的感应装置;转动电机上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转动带相联接,在安装座上设有用于感知主动轮转动角度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感应装置均与织毯机的主控制器相连接。传动轮用于和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而传动联接,所述的感应装置一般为编码器,在驱动电机停止转动时,曲轴的停止位置为下一次工作的初始位置,如果曲轴的停止位置不对,织线结构中的送线杆和铲刀的相对初始位置有可能会出错。在这种情况下:若送线杆的外端外露到铲刀的外端部时,在织毯机进行放压脚时,送线杆的外端部一般为叉口,送线杆的外端部有可能会对底布造成不可复原的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