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立面元件的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904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用于固定立面元件的托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立面元件的壁式托架,尤其用于固定尤其是悬置于前面的(帘式的)、从后通风的立面的壁或天花板覆板,该壁式托架具有壁固定部段,该壁固定部段构成为用于将托架安装在建筑物壁上,和具有立面固定部段,所述立面固定部段构建为安装支承和安装型材。



背景技术:

这种托架在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这样,例如ep0901549b1示出了一种用于立面下层构造的壁支承件,具有用于将壁支承件安装在承载的壁上的固定腿部和具有与之垂直延伸的支承腿部,其中支承腿部具有用于夹住支承型材的腿部凸耳。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已知的托架的缺点是,这些托架通常作为铝挤出件制造。这种铝挤出件一方面具有高的导热能力,使得建筑物的隔离不再能够容易地保证,因为铝挤出件起了热桥梁作用。

另一方面,铝挤出件在其长度上受限并且在模具制造方面产生高的成本。

此外,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托架如例如在ep0901549b1中公开的壁支承件那样仅具有水平或竖直固定支承或安装型材的可能性,在其上有可以安置有立面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托架,利用其能够以简单的且可靠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将支承或安装型材固定在建筑物壁上。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托架来解决。这种托架的特征在于,立面固定部段具有用于水平安装支承或安装型材的第一连接部段,和具有用于竖直安装支承或安装型材的第二连接部段,所述第二连接部段垂直于第一连接部段地设置。因此,利用这种托架可以实现安装支承或安装型材以不仅水平地将立面元件安置在第一连接部段上而且竖直地安置在第二连接部段上。因此可以避免储备提供(vorhalten)分别用于水平和竖直的安装的不同托架。

在此,特别优选的是,第一连接部段设置在一个平面中,该平面垂直于设置第二连接部段的平面地设置。壁固定部段优选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或多个相叠设置的安装孔,借助其可以将壁固定部段固定在建筑物壁上,例如旋接。

托架的第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设计为,第一连接部段和第二连接部段垂直于壁固定部段的靠置面设置,所述靠置面构成为安装在建筑物壁上。在此,靠置面优选设置在如下平面中,该平面垂直于两个平面地设置,在这两个平面中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段。

此外有利的是,连接部段设置在托架的自由端部上,该自由端部背离壁固定部段。在此特别优选的是,壁固定部段和立面固定部段以载体件形式彼此连接成一体。

在托架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还设计为,连接部段在自由端部上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点和至少一个滑动点,以安装支承或安装型材。作为固定点,在此尤其可以设置圆形的孔,其中借助这种固定点可以承受主负重,即设置在多个托架上的立面重量。作为滑动点,尤其是可以设置长孔,其中借助这种滑动点可以将由风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立面的吸力和压力。在设置至少一个固定点和至少一个滑动点时,已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是,交替地分别设置多个固定点和滑动点。

托架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设计为,托架构成为弯曲板件。在此,一方面可以设计为,板在第一步骤中借助激光切割或冲压并且随后在第二步骤中将托架的切割出的展开部折叠。

通过选择板厚度此外可以实现与要保持的负重的匹配,其中板厚度优选在1mm到4mm之间的范围中选择。板厚度的选择在此优选分别与静态要求匹配。此外已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是,托架由优选不锈钢来制造,因为不锈钢相对于铝具有更小的导热能力并且因此证明对立面与建筑物壁的热隔离是正面的。然而也可考虑的是,托架由不同于例如铝的材料或其他钢合金制造。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托架在壁固定部段的靠置面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爪形的金属翼片。有利地,金属翼片设置在如下平面中,该平面平行于靠置面的平面地设置。此外也可考虑的是,金属翼片设置在靠置面的平面中。

为了将建筑物壁与立面热隔离,此外已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是,热电偶设置用于相对于建筑物壁热绝缘,该热电偶相对于壁固定部段具有更低的传热系数并且该热电偶构成为,借助爪形的金属翼片可夹到靠置面上。特别优选的是,热电偶由塑料例如聚酰胺制造。

在托架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计为,立面固定部段具有第一板部段,该第一板部段设置在第一靠置部段的平面中,和具有第二板部段,所述第二板部段设置在第二靠置部段的平面中,其中第一板部段和第二板部段连接成一体。在此,第一板部段因此可以垂直于第二板部段地设置,其中该板优选以大约90°的角度弯曲。

此外,已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是,第二板部段具有最大宽度,该最大宽度大于第一板部段的最大宽度,和第二板部段具有最小宽度,该最小宽度大于第一板部段的最小宽度。因为第一板部段与第一靠置部段设置在一个平面中,该第一靠置部段设置用于安装水平设置的支承或安装型材,和第二板部段与第二靠置部段设置在一个平面中,该第二靠置部段为了安装竖直设置的支承或安装型材,所以通过第二板部段的越来越大的宽度提供更大的阻力矩以免弯曲。

此外,尤其是在托架一件式构建的情况下可以设计为,托架在壁固定部段的靠置面的区域中构建为双层板。

此外,特别有利的是,壁固定部段具有上部板部段和下部板部段,其中上部板部段形成靠置面。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爪形的金属翼片在下部板部段中即在该下部板部段中设置在安装状态中背离建筑物壁的板部段,使得上部板部段可以附加地借助金属翼片支撑。

在托架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计为,立面固定部段的第一板部段与上部板部段连接成一体并且立面固定部段的第二板部段与下部板部段连接成一体。有利地,板部段在此彼此成90°的角度地例如通过弯曲设置。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靠置面具有高度,该高度大于靠置面的最大宽度。在此,靠置面的高度优选对应于第二板部段的最大宽度。当靠置面具有比宽度更大的高度时,根据立面固定部段的板部段的构造可以实现更大的阻力矩以免弯曲。利用托架的多件式尤其是两件式的构造可以实现,借助支承或安装型材与两件式托架连接的立面覆板可以无需力地沿着事先确定的方向伸展。因此可以避免在立面表面上可见的移动。

有利地,托架一体式地构建。在此有利地设计为,立面固定部段和壁固定部段一体式地构建。这是有利的,因为一件式的托架可以成本特别低廉地制造。

为了制造有利的和耐腐蚀的托架,特别优选的是,该托架由金属板尤其不锈钢制造。

为了将弯曲力矩导出到建筑物壁,还特别有利的是,该托架具有拉紧装置,其中该拉紧装置具有与立面固定部段可连接的连接部段和背离连接部段的安装部段,用于安装在壁上。有利地,拉紧装置构建为,其可以居中地在立面固定部段之上设置在建筑物壁上,使得作用于立面固定部段上的弯曲力矩可以朝向建筑物壁被导出(abgeleitet)。在此特别优选的是,拉紧装置为了安装在建筑物壁上具有眼孔形的安装部段。当在壁固定部段上仅设置安装孔时,设置拉紧装置已证明为特别有利的。

有利地,立面固定部段具有用于拉紧装置的安装口。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安装口锁孔状地构建并且拉紧装置的连接部段构建为箭头形使得其通过在安装口中扭转可以防止拉出。因此,可以实现将拉紧装置简单且无需工具地固定在立面固定部段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和有利的改进方案从如下描述中得到,借助其详细描述且阐述了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

在附图中:

图1以斜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托架的第一实施形式;

图2以另一斜视图示出了根据图2的托架;

图3以斜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托架的壁固定部段;

图4以另一斜视图示出了根据图3的壁固定部段;

图5以斜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托架的立面固定部段;

图6以另一斜视图示出了根据图5的立面固定部段;

图7以斜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托架的第二实施形式;

图8以另一斜视图示出了带有设置在其上的热电偶的根据图7的托架;

图9示出了根据图7和图8的托架的展开;以及

图10以斜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托架的拉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托架10的第一实施形式。在此,在图1中以第一斜视图示出托架10,而在图2中在沿着图1中的箭头12的方向看的情况下以第二斜视图示出了托架10。

如在图1和图2可清楚看到的那样,托架10构成为不锈钢构成的多件式弯曲板件。托架10具有壁固定部段14和立面固定部段16。

壁固定部段14构建为借助安装孔18将托架10安装在未示出的建筑物壁并且在图3和图4中单独地以两个不同的斜视图示出该壁固定部段。安装孔18设置在壁固定部段14的靠置面20中,该靠置面构建为安装在建筑物壁上。

如在图3和图4中还可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壁固定部段14构成为角形板,其中腿部22相对于靠置面20成大约90°的角度设置。壁固定部段14在靠置面的区域中具有两个爪状的金属翼片24,所述金属翼片与靠置面20设置在一个平面中并且因此扩宽靠置面20。此外,金属翼片24设计为,将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由聚酰胺或塑料构成的热电偶26夹持到金属翼片24上或壁固定部段14上,使得可以将壁固定部段14与未示出的建筑物壁热隔离,该热电偶具有低的传热系数。在背离靠置面20的侧上,壁固定部段14具有中心标记部27,用于托架10在壁上的定向。

在上侧28上,留空部30引入腿部22中,该留空部构成为,使得腿部22在上侧28上形成两个突出部32、34。突出部34在其朝向突出部32的侧上的上侧28上具有凸部36,该凸部朝向突出部32延伸。

立面固定部段16单独地在图5中示出。立面固定部段16在其自由端部38上具有用于水平安装未示出的支承或安装型材的第一连接部段40,和具有用于竖直安装支承或安装型材的第二连接部段42,其中第二连接部段42垂直于第一连接部段40地设置。

此外,立面固定部段16具有设置在第一靠置部段40的平面中的第一板部段44,和具有设置在第二靠置部段42的平面中的第二板部段46,其中第一板部段44和第二板部段46连接成一体。第一板部段44和第二板部段46通过弯曲彼此成大约90°地设置。

在自由端部38的区域中,在第一板部段44与第二板部段46之间设置朝自由端部38敞开的槽48,该槽在支承或安装型材安装在连接部段40、42上时设置用于穿引相应的支承或安装型材的部段。此外,连接部段40、4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构成为圆形孔的固定点50和至少一个构成为长孔的滑动点52。

借助这种固定点50可以承载主要负重,即设置在多个托架10上的立面重量,其中借助而这种滑动点52可以导出由风引起的作用在建筑物立面上的吸力和压力。

在背离自由端部38的侧上,立面固定部段16在第一板部段44和第二板部段46之间同样具有敞开的槽54。另一槽60距槽54有一定距离56地设置在第一板部段44与第二板部段46之间,该距离略微小于壁固定部段14的凹进部30的宽度58。

槽60具有长度62,该长度选择得略微大于壁固定部段14的突出部32的宽度64,使得立面固定部段16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那样可以与壁固定部段14连接,其中突出部32引入槽60中并且凸部36防止立面固定部段16滑出。

为了提供尽可能大的阻力矩以防弯曲,第一板部段44具有宽度66,其中第二板部段46具有宽度68。宽度68和宽度66分别选择为使得沿着立面固定部段16的长度延伸的最大宽度68始终大于相应的最大宽度66并且沿着立面固定部段16的纵向延伸的最小宽度68同样始终大于相应的最小宽度66。

同样,为了提供尽可能大的阻力矩以防弯曲,靠置面20具有高度70,该高度大于靠置面20的最大宽度72。这在图4中可清楚地看到。

针对壁固定部段14如在图1至图4中仅具有一个安置孔18的情况,立面固定部段16在板部段44上具有锁孔形的安装口74,用于在图10中所示的拉紧装置76。

拉紧装置76具有与立面固定部段16可连接的连接部段78和背离连接部段78的安装部段80,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壁上。在此,拉紧装置76构建为,其可以居中地在立面固定部段16之上设置在建筑物壁上,使得作用于立面固定部段16上的弯曲力矩可以朝向建筑物壁导出。

在此特别优选的是,拉紧装置76为了安装在建筑物壁上具有眼孔形的安装部段80,该安装部段具有孔82。拉紧装置76的连接部段78构建为箭头形,使得其可以通过在安装口80中扭转而防止拉出。为此,拉紧装置在连接部段上具有宽度84,该宽度大于立面固定部段16的安装口74的宽度86。此外,拉紧装置76在其最窄部位处具有宽度88,该宽度略微小于立面固定部段16的宽度86。因此,可以实现将拉紧装置76简单且无需工具地固定在立面固定部段16上。

为了固定托架10,首先借助安装孔18进行旋接,其中接着将在安装口74中设置的拉紧装置76在安装孔18的旋接部之外旋接在壁上。

在图6至图9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托架100的第二实施形式。对应于根据图1至图5的托架10的元件用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在此,在图6中以第一斜视图示出托架100,而在图7中在沿着图6中的箭头102的方向看的情况下以第二斜视图示出了托架100。

如在图6和图7可清楚看到的那样,托架100构成为由不锈钢构成的一件式弯曲板件。这相对于根据图1至图5的托架10是有利的,因为其可以成本更低廉地制造。

托架100同样具有壁固定部段14和立面固定部段16,其中壁固定部段14和立面固定部段16是一体式的。

在此,托架100在靠置面20的区域中构建为双层的板,其中壁固定部段14具有上部板部段104和下部板部段106,它们在图8中可清楚地看到。上部板部段104在此形成靠置面20。

由于一件式构建,立面固定部段16的第一板部段44与上部板部段104连接成一体,其中第二板部段46与下部板部段106连接成一体。这在图9中也可清楚地看到,该图示出了根据图7和图8的托架100的展开108。

展开108通过激光切割由板制造,其中所有槽、凹进部和固定点已通过激光切割引入板中。

首先,第一板部段44相对于第二板部段46围绕弯曲线110弯曲,直至板部段44、46相对彼此成大约90°的角度地设置。

在第二步骤中,下部板部段106围绕弯曲线112弯曲,直至下部板部段106相对第二板部段46成大约90°的角度地设置。

在第三步骤中,最后将上部板部段104围绕弯曲线114弯曲,直至上部板部段104相对于第一板部段44成大约90°的角度设置并且覆盖下部板部段106,使得安装孔18重合。

根据图5至图9的托架100的安装类似根据图1至图5的托架10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