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744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晶片的生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晶片的生成方法,将六方晶单晶锭切片成晶片状。



背景技术:

在以硅等作为原材料的晶片的正面上层叠功能层,在该功能层上在通过多个分割预定线划分出的区域中形成有IC、LSI等各种器件。并且,通过切削装置、激光加工装置等加工装置对晶片的分割预定线实施加工,将晶片分割成各个器件芯片,分割得到的器件芯片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并且,在以SiC、GaN等六方晶单晶作为材料的晶片的正面上层叠有功能层,在所层叠的功能层上通过形成为格子状的多条分割预定线进行划分而形成有功率器件或者LED、LD等光器件。

形成有器件的晶片通常是利用线切割机对锭进行切片而生成的,对切片得到的晶片的正面背面进行研磨而精加工成镜面(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0-94221号公报)。

在该线切割机中,将直径约为100~300μm的钢琴丝等一根金属丝缠绕在通常设置于二~四条间隔辅助辊上的多个槽中,按照一定间距彼此平行配置且使金属丝在一定方向或者双向上行进,将锭切片成多个晶片。

但是,当利用线切割将锭切断,并对正面背面进行研磨而生成晶片时,会浪费锭的70~80%,存在不经济这样的问题。特别是SiC、GaN等六方晶单晶锭的莫氏硬度较高,利用线切割机进行的切断很困难,花费相当长的时间,生产性较差,在高效地生成晶片方面存在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日本特开2013-49161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将对于SiC具有透过性的波长的激光束的聚光点定位在SiC锭的内部而进行照射,在切断预定面上形成改质层和裂痕,并施加外力而沿着形成有改质层和裂痕的切断预定面割断晶片,从锭分离晶片。

在该公开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以脉冲激光束的第一照射点和距该第一照射点最近的第二照射点处于规定的位置的方式,将脉冲激光束的聚光点沿着切断预定面呈螺旋状照射,或者呈直线状照射,而在锭的切断预定面上形成非常高密度的改质层和裂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94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49161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锭的切断方法中,激光束的照射方法相对于锭呈螺旋状或者直线状,对于在直线状的情况下扫描激光束的方向则没有任何规定。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锭的切断方法中,将激光束的第一照射点与距该第一照射点最近的第二照射点之间的间距设定为1μm~10μm。该间距是从改质层产生的裂纹沿着c面延伸的间距。

由于以这种方式照射激光束时的间距非常小,因此不论激光束的照射方法是螺旋状或者直线状,都需要以非常小的间距间隔照射激光束,存在无法充分实现生产性的提高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片的生成方法,能够高效地从锭生成晶片。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片的生成方法,从六方晶单晶锭生成晶片,该六方晶单晶锭具有:第一面和位于该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从该第一面至该第二面的c轴;以及与该c轴垂直的c面,该晶片的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步骤:分离起点形成步骤,将对于六方晶单晶锭具有透过性的波长的激光束的聚光点定位在距该第一面相当于要生成的晶片的厚度的深度,并且使该聚光点与该六方晶单晶锭相对地移动而对该第一面照射该激光束,形成与该第一面平行的改质层和从该改质层伸长的裂痕而形成分离起点;以及晶片剥离步骤,在实施了该分离起点形成步骤之后,从该分离起点将相当于晶片的厚度的板状物从该六方晶单晶锭剥离而生成六方晶单晶晶片,该分离起点形成步骤包含如下的步骤:改质层形成步骤,该c轴相对于该第一面的垂线倾斜偏离角,使激光束的聚光点沿着与在该第一面和该c面之间形成偏离角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相对地移动而形成直线状的改质层;以及转位步骤,在形成该偏离角的方向上使该聚光点相对地移动而转位规定的量,在该改质层形成步骤中,当使激光束的聚光点侵入六方晶单晶锭时,在激光束的光斑面积全部与该第一面交叠之前使激光束的聚光点的深度位置从未达到相当于晶片的厚度的深度的位置起以描绘抛物线的方式变化,在光斑面积整体与该第一面交叠的时刻将该激光束的聚光点定位在相当于晶片的厚度的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晶片的生成方法,改质层距第一面形成为规定的深度,并且裂痕在改质层的两侧沿着c面传播,从而一个改质层和相邻的改质层通过裂痕而连结,能够从分离起点将相当于晶片的厚度的板状物从六方晶单晶锭容易地剥离,而生成六方晶单晶晶片。因此,能够充分地实现生产性的提高,并且能够充分地减轻所舍弃的锭的量而将其抑制为30%左右。

当向锭照射对于锭具有透过性的波长的激光束而在锭内部形成改质层时,判别出改质层在激光束的聚光点的前面形成在功率密度(平均输出/光斑面积)为6.8×104W/mm2的位置。

因此,在聚光点从锭的外周侵入的初始的阶段,在聚光点中功率密度成为6.8×104W/mm2,在聚光点中形成改质层,随着光斑面积相对于第一面的交叠部分变多而在从聚光点起向上方离开的位置功率密度为6.8×104W/mm2,由于在聚光点的上方形成改质层,因此改质层的轨迹从远离第一面的位置起一边描绘抛物线一边在接近第一面的规定的位置达到稳定。因此,在以往的激光束的照射方法中,存在改质层未形成在相同面上的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改质层形成步骤中,通过在激光束的光斑面积全部与该第一面交叠之前使激光束的聚光点的深度位置以从未到达相当于晶片的厚度的深度的位置起描绘抵消上述的抛物线这样的抛物线的方式变化,在光斑面积全部与第一面交叠的时刻将该激光束的聚光点定位于相当于晶片的厚度的深度,由此能够在相同平面上形成改质层。

附图说明

图1是适合实施本发明的晶片的生成方法的激光加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激光束产生单元的框图。

图3的(A)是六方晶单晶锭的立体图,图3的(B)是其主视图。

图4是说明分离起点形成步骤的立体图。

图5是六方晶单晶锭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改质层形成步骤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说明改质层形成步骤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8的(A)、(B)是说明激光束的聚光点的现有的定位方法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的(A)、(B)是说明激光束的聚光点的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的(A)、(B)是说明晶片剥离步骤的说明图。

图11是所生成的六方晶单晶晶片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2:激光加工装置;11:六方晶单晶锭;11a:第一面(正面);11b:第二面(背面);13:第一定向平面;15:第二定向平面;17:第一面的垂线;19c:轴;21:c面;23:改质层;25:裂痕;26:支承工作台;30:激光束照射单元;36:聚光器(激光头);54:按压机构;56:头;58:按压部件;P:聚光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示出了适合实施本发明的晶片的生成方法的激光加工装置2的立体图。激光加工装置2包含以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搭载在静止基台4上的第一滑动块6。

第一滑动块6借助由滚珠丝杠8和脉冲电动机10构成的加工进给机构12沿着一对导轨14在加工进给方向、即X轴方向上移动。

第二滑动块16以能够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搭载在第一滑动块6上。即,第二滑动块16借助由滚珠丝杠18和脉冲电动机20构成的分度进给机构22沿着一对导轨24在分度进给方向、即Y轴方向上移动。

在第二滑动块16上搭载有支承工作台26。支承工作台26能够借助加工进给机构12和分度进给机构22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移动,并且借助收纳在第二滑动块16中的电动机而旋转。

在静止基台4上竖立设置有柱28,在该柱28上安装有激光束照射机构(激光束照射构件)30。激光束照射机构30由收纳在外壳32中的图2所示的激光束产生单元34和安装于外壳32的前端的聚光器(激光头)36构成。

在外壳32的前端安装有具有显微镜和照相机的摄像单元38,该摄像单元38与聚光器36在X轴方向上排列。聚光器36以能够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微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32。

如图2所示,激光束产生单元34包含振荡出YAG激光或者YVO4激光的激光振荡器40、重复频率设定构件42、脉冲宽度调整构件44以及功率调整构件46。虽然未特别图示,但激光振荡器40具有布鲁斯特窗,从激光振荡器40射出的激光束是直线偏光的激光束。

借助激光束产生单元34的功率调整构件46被调整为规定的功率的脉冲激光束被聚光器36的反射镜48反射,进而借助聚光透镜50将聚光点定位在作为固定于支承工作台26上的被加工物的六方晶单晶锭11的内部而进行照射。

参照图3的(A),示出了作为加工对象物的六方晶单晶锭11的立体图。图3的(B)是图3的(A)所示的六方晶单晶锭11的主视图。六方晶单晶锭(以下,有时简称为锭)11由SiC单晶锭或者GaN单晶锭构成。

锭11具有第一面(上表面)11a和与第一面11a相反侧的第二面(背面)11b。由于锭11的正面11a是激光束的照射面因此将其研磨成镜面。

锭11具有第一定向平面13和与第一定向平面13垂直的第二定向平面15。第一定向平面13的长度形成为比第二定向平面15的长度长。

锭11具有c轴19和c面21,该c轴19相对于正面11a的垂线17向第二定向平面15方向倾斜偏离角α,该c面21与c轴19垂直。c面21相对于锭11的正面11a倾斜偏离角α。通常在六方晶单晶锭11中,与较短的第二定向平面15的伸长方向垂直的方向是c轴的倾斜方向。

在锭11中按照锭11的分子级设定有无数个c面21。在本实施方式中,偏离角α被设定为4°。但是,偏离角α不限于4°,能够在例如1°~6°的范围中自由地设定而制造出锭11。

再次参照图1,在静止基台4的左侧固定有柱52,在该柱52上经由形成于柱52的开口53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搭载有按压机构54。

在本实施方式的晶片的生成方法中,如图4所示,以锭11的第二定向平面15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方式例如利用蜡或者粘接剂将锭11固定在支承工作台26上。

即,如图5所示,使箭头A方向与X轴相符而将锭11固定在支承工作台26上,其中,该A方向即是与形成有偏离角α的方向Y1、换言之c轴19的与正面11a的交点19a相对于锭11的正面11a的垂线17所存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

由此,沿着与形成有偏离角α的方向垂直的方向A扫描激光束。换言之,与形成有偏离角α的方向Y1垂直的A方向成为支承工作台26的加工进给方向。

在本发明的晶片的生成方法中,将从聚光器36射出的激光束的扫描方向设为与锭11的形成有偏离角α的方向Y1垂直的箭头A方向是很重要的。

即,本发明的晶片的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探索出如下情况:通过将激光束的扫描方向设定为上述这样的方向,从形成于锭11的内部的改质层传播的裂痕沿着c面21非常长地伸长。

在本实施方式的晶片的生成方法中,首先,实施分离起点形成步骤,将对于固定于支承工作台26上的六方晶单晶锭11具有透过性的波长(例如1064nm的波长)的激光束的聚光点定位在距第一面(正面)11a相当于要生成的晶片的厚度的深度,并且使聚光点与六方晶单晶锭11相对地移动而对正面11a照射激光束,形成与正面11a平行的改质层23以及从改质层23沿着c面21传播的裂痕25而成为分离起点。

该分离起点形成步骤包含:改质层形成步骤,c轴19相对于正面11a的垂线17倾斜偏离角α,在与在c面21和正面11a之间形成有偏离角α的方向即图5的箭头Y1方向垂直的方向即A方向上使激光束的聚光点相对地移动而在锭11的内部形成改质层23和从改质层23沿着c面21传播的裂痕25;以及转位步骤,如图7和图8所示,在形成有偏离角的方向即Y轴方向上使聚光点相对地移动且转位规定的量。

如图6和图7所示,当在X轴方向上将改质层23形成为直线状时,裂痕25从改质层23的两侧沿着c面21传播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晶片的生成方法中包含转位量设定步骤,对从直线状的改质层23起在c面方向上传播而形成的裂痕25的宽度进行测量,设定聚光点的转位量。

在转位量设定步骤中,如图6所示,当将从直线状的改质层23起在c面方向上传播而形成在改质层23的单侧的裂痕25的宽度设为W1的情况下,将应该进行转位的规定的量W2设定为W1以上2W1以下。

这里,以如下的方式设定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激光加工方法。

光源:Nd:YAG脉冲激光

波长:1064nm

重复频率:80kHz

平均输出:3.2W

脉冲宽度:4ns

光斑直径:3μm

聚光透镜的数值孔径(NA):0.43

转位量:250~400μm

进给速度:120~260mm/s

在上述的激光加工条件中,在图6中,将从改质层23沿着c面传播的裂痕25的宽度W1设定为大致250μm,将转位量W2设定为400μm。

但是,激光束的平均输出不限于3.2W,在本实施方式的加工方法中,将平均输出设定为2W~4.5W而得到良好的结果。在平均输出为2W的情况下,裂痕25的宽度W1为大致100μm,在平均输出为4.5W的情况下,裂痕25的宽度W1为大致350μm。

由于在平均输出小于2W的情况下和大于4.5W的情况下,无法在锭11的内部形成良好的改质层23,因此优选照射的激光束的平均输出在2W~4.5W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锭11照射平均输出为3.2W的激光束。在图6中,将形成改质层23的聚光点的距正面11a的深度D1设定为500μm。

参照图8的(A),示出了用于说明激光束的聚光点的以往的定位方法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的局部放大图。判别出:形成在被加工物内部的改质层在激光束的聚光点的近前侧形成在功率密度(平均输出)/光斑面积为6.8×104W/mm2的位置。

因此,在聚光点从锭11的外周侵入的初期阶段,在聚光点P处功率密度为6.8×104W/mm2并形成改质层23,随着激光束的光斑面积相对于第一面(上表面)11a的交叠部分变多而在从聚光点P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上功率密度变为6.8×104W/mm2,由于改质层23形成在从聚光点P向上方离开的位置,因此改质层23的轨迹距上表面11a远的位置一边描绘抛物线一边接近上表面11a,在规定的位置成为距上表面11a的深度一定且稳定。

如果将该改质层23的深度成为一定的位置距聚光点P的高度设为H1、将其距锭11的侧面的距离设为D2,则H1=15~25μm、D2=20~30μm。因此,在以往的聚光点的形成方法中,存在改质层23没有形成在距锭11的上表面11a相同深度位置上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发明的晶片的生成方法中,如图9的(A)所示,当使激光束的聚光点P向锭11侵入时,控制为在激光束的光斑面积全部与第一面(上表面)11a交叠之前将聚光点P从未达到相当于要生成的晶片的厚度的深度的位置起以描绘抛物线的方式逐渐定位在较深的位置,在光斑面积全部与第一面11a交叠的时刻达到一定的深度位置。

聚光点P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由聚光器36的微动控制。通过像图9的(A)所示那样控制聚光点P的深度位置而能够如图9的(B)所示那样在相同平面上形成改质层23。

如图7所示,在一边转位进给规定的量一边在锭11的整个区域的深度D1的位置上完成了形成多个改质层23和从改质层23起沿着c面21延伸的裂痕25之后,实施晶片剥离工序,施加外力而从由改质层25和裂痕23构成的分离起点将相当于要形成的晶片的厚度的板状物从六方晶单晶锭11分离从而生成六方晶单晶晶片27。

例如由图10所示的按压机构54实施该晶片剥离工序。按压机构54包含:头56,其通过内设在柱52内的移动机构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及按压部件58,其相对于头56而像图10的(B)所示那样在箭头R方向上旋转。

如图10的(A)所示,将按压机构54定位在固定于支承工作台26的锭11的上方,如图10的(B)所示,使头56下降到按压部件58压接于锭11的正面11a。

当在使按压部件58压接于锭11的正面11a的状态下使按压部件58在箭头R方向上旋转时,在锭11中产生扭转应力,能够从形成有改质层23和裂痕25的分离起点将锭11断裂,从六方晶单晶锭11分离出图11所示的六方晶单晶晶片27。

优选在从锭11分离了晶片27之后,对晶片27的分离面和锭11的分离面进行研磨而加工成镜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