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段梁板混凝土结构施工用滑模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的越来越倾向于提高和改善国民交通这一领域,全国各地掀起了地铁建设高潮。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停留和检修的港湾,其结构特点多为层高较高、跨度较大,主体结构施工时支架多为高大模板支撑,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何确保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工期、质量和安全是地铁车辆段主体结构施工一项重点和难点。目前采用的支撑方式主要有基于地基夯实或硬化处理后整体搭设的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和盘扣式脚手架三种结构类型,以下简单叙述一下这三种脚手架存在的不足之处。
1、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钢管式脚手架取材方便,市场上资源丰富,对于有异形结构的模板支撑来说,架体立杆间距布置灵活。但也存在扣件(特别是它的螺杆)容易丢失、搭设工效低下,架体各节点之间约束较少,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载能力;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在高支撑架体搭设过程中整体稳定性差。总体来说,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时工期长、效率低、安全风险较高,人工费较高。
2、碗扣式脚手架
碗扣式脚手架搭拆快捷省力,操作工人用一把铁锤就能完成全部作业,避免了螺栓 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碗扣架立杆连接是同轴心承插,横杆同立杆靠碗扣接头连接,接头具有自锁能力,结构稳定可靠,承载力大。但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相对较密,横杆尺寸为固定模数,灵活性受到限制,不适用于异形结构较多的部位。碗扣式脚手架无斜杆,需要配置普通钢管作剪刀撑。总体来说,碗扣式脚手架与钢筋扣件式脚手架相比,施工工效有一定提高,架体的安全性和整体性有一定保证。
3、盘扣式脚手架
主要构件为立杆和横杆,盘扣节点结构合理,立杆轴向传力,使脚手架整体在三维空间结构强度高、整体稳定性好,并具有可靠的自锁功能,能有效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强度和安全度,能更好的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具有拼拆迅速、省力,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用性强,承载力大,安全高效,不易丢失,便于管理,易于运输等特点。横杆可提前拆下周转,节省材料,节省木方,节省人工。真正做到节能环保,经济、实用。但在高大模板支架搭整体式搭设过程中仍然存在投入量大、成本高等不足。
综上所述,这三种架体均需要在完成基础土方回填并夯实或者地面硬化以后进行施工,工序等待时间长,对地基承载力和平整度要求高,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周转材料和人力,租赁费和人工费较高,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陈述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拟建地铁车辆段主体结构框架柱本身作为支撑的持力端,提供一种滑模平台,用于地铁车辆段梁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车辆段梁板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滑模平台,包括:
两侧主梁,其搭设在梁板的框架柱上;钢桁架,其安装在两侧主梁之间,该钢桁架上铺设有钢板,用以提供一个基础支撑面;用以支撑梁板模板的底模支架和侧模支架,所述底模支架包括上下依次安装的底托、立杆和顶托,所述立杆之间通过水平横杆连接,沿主梁长度方向布置的相邻顶托之间搭设有主楞,所述侧模支架可翻转安装在两侧主梁的外侧。
所述侧模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与该支撑板固定连接的三角支架,该三角支架的直角端与主梁铰接。
所述框架柱上安装有用以提供主梁滑动的主梁轨道,该主梁轨道内设置有导向轮。所述主梁轨道通过钢牛脚与框架柱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本发明滑模平台进行施工,避免了地面垫层的二次处理,很大程度的降低施工成本及工期,有效地提高模板工程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梁板的框架柱;
图2为本发明中主梁、钢桁架和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侧模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中示出其展开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中底模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主梁轨道和钢牛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主梁,2、钢桁架,3、钢板,4、底模支架,41、底托,42、立杆,43、顶托,44、水平横杆,45、主楞,5、侧模支架,51、支撑板,52、三角支架, 6、主梁轨道,7、导向轮,8、钢牛脚,9、框架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所述滑模平台包括两侧的主梁1、安装在两侧主梁之间的钢桁架2、铺设在钢桁架上的钢板3以及用于支撑梁板模板的底模支架4和侧模支架5。
如图5所示,框架柱9上安装有用以提供主梁1前后滑动的主梁轨道6,该主梁轨道内设置有导向轮7,主梁轨道通过钢牛脚8与框架柱9连接,整个滑模平台能通过主梁轨道进行施工段位置调整。
梁板模板由梁板底模以及设置在两侧的梁侧模板构成,所述底模支架4用于支撑梁板底模,所述侧模支架5用于支撑梁侧模板。
根据拟施工的作业面梁截面尺寸、楼板厚度等相关数据进行荷载计算,设计出底模支架搭设参数,底模支架优先选用整体性较好的盘扣架进行搭设。如图4所示,所述底模支架4包括上下依次安装的底托41、立杆42和顶托43,所述立杆之间通过水平横杆44连接,沿主梁长度方向布置的每两个顶托之间搭设有一个主楞45。
如图3所示,所述侧模支架5可翻转安装在两侧主梁1的外侧,其包括支撑板51以及与该支撑板固定连接的三角支架52,该三角支架的直角端与主梁1铰接。使用时将侧模支架5展开,三角支架52的其中一条直角边和斜边支撑在主梁1外侧,梁侧模板拆除后可将侧模支架翻转收起。支设梁侧模板前侧模支架展开,为支撑体系提供着力点,当梁侧模板拆除时,收起侧模支架,从而不影响滑模平台向第二施工段移动。
使用本发明滑模平台,对地铁车辆段主体结构进行滑模施工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施工混凝土框架柱
完成柱钢筋和框架柱模板的支设,并通过监理验收以后,逐一浇筑框架柱混凝土,24h后拆除框架柱模板,覆盖薄膜养护至100%强度。
(2)安装钢牛腿
参见图5,在框架柱钢牛腿安装范围内涂刷界面剂,增大混凝土表面摩擦系数,弹出钢牛腿的标高控制线,将加工好的两个U型钢牛腿8安装在框架柱9上,两半钢牛腿之间用高强螺栓进行紧固。
将钢牛腿安装在框架柱上,使梁板支撑体系的着力点由传统的地基转移到各个框架柱上来,通过框架柱传递至基础。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再等待基础土方回填、夯实及地面硬化,大大缩短工序间的等待时间,避免了因土方回填的质量问题导致支撑体系失稳而导致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装主梁轨道
参见图5,钢牛腿8安装完成以后应逐个进行检查,确保钢牛腿安装牢固,主梁轨道6采用QU70 Mn钢,安装在钢牛腿8上,用钩形螺杆固定,单根主梁轨道6长度不小于两个结构主跨度,且不小于20m。
(4)安装导向轮及主梁
参见图2,在主梁轨道6上安装导向轮7和主梁1,调整定位及垂直度,主梁能通过导向轮沿主梁轨道滑动,导向轮及主梁截面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5)安装钢桁架
参见图2,将钢桁架2焊接在两侧主梁1之间,钢桁架2的间距、型材截面参数根据受力计算进行确定,本处不作明确。焊接完成后应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6)安装侧模支架
参见图3,两侧主梁1的外侧安装可翻转的侧模支架5,用于支撑梁侧模板的支设,所述侧模支架包括支撑板51以及与该支撑板固定连接的三角支架52,该三角支架的直角端与主梁1铰接。
(7)铺设钢板
参见图2,在安装完成后的钢桁架2上铺设钢板3,钢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钢板与钢桁架之间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防止模板支架在使用及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滑动。
(8)搭设第一施工段底模支架
(9)安装第一施工段模板
底模支架搭设完成后安装梁板模板。梁板模板采用小型钢模板,小型钢模板质量相对较轻,强度高、刚度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梁板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对拼缝较宽处应用胶带进行粘贴。梁板模板的尺寸、平整度、标高及相邻梁板模板间的高差应满足规范要求。梁板模板表面应涂刷水性脱模剂,该梁板模板包括梁板底模以及设置在两侧的梁侧模板。
(10)第一施工段梁板钢筋绑扎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绑扎梁板钢筋,钢筋间距、锚固及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水电预埋管线位置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11)浇筑第一施工段梁板混凝土
梁板模板、钢筋通过验收后,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顺序浇筑梁板混凝土,梁板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进行浇筑。
(12)移动滑模平台
整个滑模平台通过梁板模板移动至第二施工段,减少了一次盘扣支架体系整体搭拆,仅需要对局部架体的搭设模数进行调整,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13)第二施工段梁板钢筋吊装
在已浇筑完成的第一施工段梁板混凝土上绑扎第二施工段梁板钢筋,严格控制好主次梁及水电预埋管线的相对位置,使其与第二施工段模板的相应尺寸相吻合。用龙门吊将第二施工段梁板钢筋起吊并运至第二施工段,平稳安装在底模支架上。
(14)第二施工段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钢筋吊装完成并通过监理验收后,浇筑梁板混凝土,施工完成。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滑模施工,架体搭设高度大大降低,减少了盘扣支架等周转材料的投入同时也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当第一施工段施工结束以后,滑模平台缓缓移动到第二施工段,仅需要对模板支架进行微调,无需重新搭设支架,缩短了施工周期;投入一套滑模,可以在数个结构形式类似的施工段多次周转使用,有效地减少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
本发明中底模支架4底部采用钢板3进行封闭,一方面为底模支架底部提供了一个标高统一、平整度较高的接触面,另一方面将施工平台下部隔绝开来,从而避免了传统型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架体失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滑模平台在传递梁板结构荷载时,通过将荷载传递到框架柱上的钢牛腿8,再由钢牛腿将荷载传递给框架柱9,最后由框架柱将荷载传递至基础;使得施工不依赖基础土方回填及地面硬化,避免了传统施工时将架体直接落在地面垫层上,导致在施工过程造成地面垫层损坏、污染等,在装饰施工阶段需要对地面垫层重新进行清理和二次浇筑等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