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7969阅读:1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至少需要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而其中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巷道堆垛类停车车库,以巷道堆垛机或桥式起重机将进到搬运器的车辆水平且垂直移动到存车位,并用存取机构存取车辆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它的出现解决了人们希望解决的大型自动化停车难题,具有全封闭车库,但是由于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在搬运车辆时轿厢晃动,导致存取车辆过程中运行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解决了现有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存取车辆过程中运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包括:多层立体车库位、行走机构、轿厢、装配框架、堆垛机配重、升降传动机构、堆垛机层定位装置;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多层立体车库位的巷道上,所述行走机构可在所述多层立体车库位的巷道上前后移动;所述装配框架固定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装配框架上设置有轿厢导轨和配重导向装置;所述升降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装配框架上,所述轿厢和所述堆垛机配重分别连接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的两侧;所述轿厢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轿厢导轨上,所述轿厢导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堆垛机配重滑动 地设置在所述配重导向装置上,所述配置导向装置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启动时,驱动所述轿厢相对于所述轿厢导轨移动,和驱动所述堆垛机配重相对于所述配重导向装置移动。

优选的,所述轿厢包括载车平台和升降支架,所述载车平台固定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输出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支架;

所述升降支架包括水平支架部和竖直支架部,所述载车平台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架部,所述竖直支架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组导向机构,所述竖直支架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组导向机构,所述第一组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组导向机构分别与所述轿厢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竖直支架部的上端固定有导轮缓冲架。

优选的,所述载车平台上的远离所述升降支架的一侧固定有护栏,所述载车平台上的固定有所述升降支架的一侧固定有扶手栏。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组导向机构分别包括多个导向轮机构;

其中,所述导向轮机构包括导向轮支架,所述导向轮支架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导向轮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总成和第二导向轮总成,所述第一导向轮总成的轮轴中心垂直于所述第二导向轮总成的轮轴中心,所述第一导向轮总成和所述第二导向轮总成与同一所述轿厢导轨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提升底座,第一链轮总成,第一链条,第二链轮总成,第二链条,驱动单元;

所述提升底座固定于所述装配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链轮总成设置于所述提升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链轮总成设置于所述提升底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链轮总成的链轮轴和所述第二链轮总成的链轮轴均与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总成的链轮啮合,所述第二链条与所述第二链轮总成的链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装配框架包括第一立框架和第二立框架,所述第一立框架与所 述第二立框架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横梁,所述第一立框架与所述第二立框架之间连接有多条拉筋,所述第一立框架和所述第二立框架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配重导向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框架与所述第二立框架均包括: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与所述后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柱和斜支撑,所述前立柱的顶部对着所述轿厢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下缓冲的缓冲器,所述拉筋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框架的后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框架的后立柱之间,所述第一立框架的后立柱上和所述第二立框架的后立柱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轿厢导轨。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框架和所述第二立框架上分别固定有覆板。

优选的,所述堆垛机配重包括配重块容置框架,所述配重块容置框架内容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容置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配重导向装置滑动配合的配重导轮机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的第二传动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配重块容置框架。

优选的,所述配重导轮机构包括:上配重导轮机构和下配重导轮机构;

其中,所述上配重导轮机构包括:上配重导轮座,所述上配重导轮座固定于所述配重块容置框架的外侧,所述上配重导轮座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总成和第四导向轮总成,所述上配重导轮座上通过配重轮架连接有第五导向轮总成;

其中,所述第三导向轮总成的轮轴平行于所述第四导向轮总成的轮轴,所述第五导向轮总成的轮轴与所述第三导向轮总成的轮轴、所述第四导向轮总成的轮轴分别垂直。

所述下配重导轮机构包括:下配重导轮座,所述下配重导轮座固定于所述配重块容置框架上,所述下配重导轮座上设置有第六导向轮总成和第七导向轮总成,所述第六导向轮总成的轮轴平行于所述第七导向轮总成的轮轴。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总成、第二驱动轮总成、第一被动轮总成和第二被动轮总成,所述行走支架上对着所述轿厢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上缓冲的缓冲器;

所述第一驱动轮总成的轮轴中心与所述第二驱动轮总成的轮轴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被动轮总成的轮轴中心与所述第二被动轮总成的轮轴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行走支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设置有行走导向滑块,所述行走导向滑块的轴线中心垂直于所述第一驱动轮总成的轮轴中心;

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向缓冲的缓冲器,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向缓冲的缓冲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装配框架上设置的轿厢导轨和配重导向装置,轿厢与轿厢导轨滑动配合,堆垛机配重与配重导向装置滑动配合,从而轿厢通过升降传动机构进行升降移动时,轿厢导轨对轿厢进行导向,配重导向装置堆垛机配重进行导向,防止轿厢和堆垛机配重发生偏移,从而使升降传动运动两端沿着导向运动,对有效避免了晃动,从而解决了现有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存取车辆过程中运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确保了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存取车辆过程中运行稳定,从而提高了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主视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左视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俯视图;

图1d为图1c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a为轿厢的主视图;

图2b为轿厢的左视图;

图2c为轿厢的俯视图;

图2d为上导向轮机构和下导向轮机构的主视图;

图2e为上导向轮机构和下导向轮机构的左视图;

图2f为上导向轮机构和下导向轮机构的剖面图;

图3a为升降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3b为升降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3c为升降传动机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3d为升降传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a为装配框架的主视图;

图4b为装配框架的左视图;

图4c为装配框架的俯视图;

图5a为堆垛机配的主视图;

图5b为堆垛机配的左视图;

图5c为堆垛机配的俯视图;

图5d为上配重导轮机构的主视图;

图5e为上配重导轮机构的左视图;

图6a为行走机构的俯视图;

图6b为行走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参考图1a~图1c所示,包括如下部分:多层立体车库架(未图示)、行走机构1、轿厢2、装配框架3、堆垛机配重4、升降传动机构5和堆垛机层定位装置6。

行走机构1设置于多层立体车库位的巷道上,行走机构1可在多层立体车库位的巷道上前后移动;装配框架3固定于行走机构1上,装配框架3上设置有轿厢导轨7和配重导向装置8;升降传动机构5设置于装配框架3上,轿厢2和堆垛机配重4分别连接于升降传动机构5的两侧;轿厢2滑动地设置在轿厢导轨7上,轿厢导轨7沿上下方向延伸;堆垛机配重4滑动地设置在配重导向装置8上,配置导向装置8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升降传动机构5启动时,驱动轿厢2相对于轿厢导轨7移动和驱动堆垛机配重4相对于配重导向装置6移动,堆垛机层定位装置6设置于轿厢2上。

从而通过上述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行走机构1在多层立体车库位的巷道上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对轿厢2进行水平搬运,升降传动机构5设置于装配框架3上,轿厢2和堆垛机配重4分别连接于升降传动机构5的两侧,升降传动机构5以提供轿厢2和堆垛机配重4上下移动的作用力,实现对轿厢2的竖直搬运,堆垛机配重4滑动地设置在配重导向装置8上,使得堆垛机配重4能够沿着配重导向装置8上下移动而不会发生偏向。轿厢2滑动地设置在轿厢导轨7上,使得轿厢2能够轿厢导轨7上下移动而不会发生偏向,堆垛机层定位装置6固定于轿厢2以检测定位轿厢2是否到达对应车库位。

具体的,如图1d所示,轿厢导轨7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在装配框架3上,具体的,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线路附件固定于行走机构1上。

下面,分别对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每个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轿厢2

具体的,参考图2a~图2c所示,轿厢2包括:载车平台21和升降支架22。载车平台21固定于升降支架22上,升降传动机构5的第一传动输出端具体固定于升降支架22,从而实现升降传动机构5带动轿厢2升降移动。

其中,升降支架22包括水平支架部221和竖直支架部222,载车平台21固定于水平支架部221,竖直支架部22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组导向机构,竖直支架部22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组导向机构,第一组导向机构和第二组导向机构分别与轿厢导轨7滑动配合,竖直支架部222的上端端部固定有导轮缓冲架23。

具体的,升降支架22的水平支架部221之间竖直支架部222还连接由斜支架部223,以形成了为牛腿结构的升降支架22,从而进一步对轿厢2稳定支撑。

具体的,在载车平台21上的远离升降支架22的一侧固定有护栏24。载车平台21上的固定有升降支架22的一侧固定有扶手栏21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扶手栏210通过可拆卸固定组件固定在载车平台21上的固定有升降支架22的一侧。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护栏24由多个护栏架通过螺纹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第一组导向机构和第二组导向机构分别包括多个导向轮机构。具体的,如图2a所示的,第一组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上导向轮机构25,第二组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下导向轮机构26。上导向轮机构25、下导向轮机构26的结构均参考图2d~图2f所示,包括:导向轮支架27、导向轮支架27固定在升降支架22上,导向轮支架27上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总成28和第二导向轮总成29,第一导向轮总成28的轮轴中心垂直于第二导向轮总成29的轮轴中心,第一导向轮总成28和第二导向轮总成29与同一轿厢导轨7滑动配合。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导向轮支架27包括:第一侧部27-1,与第一侧部27-1垂直的第二侧部27-2,以及与第一侧部27-1和第二侧部27-2均垂直的第三侧部27-3。具体的,第一导向轮总成28包括导向轮轴、导向轮和轴承:第一导向轮总成28的导向轮轴通过螺纹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一侧部27-1上,第一导向轮总成28的导向轮通过轴承装配在第一导向轮总成28的导向轮轴上。具体的,第二导 向轮总成29包括导向轮轴、导向轮和轴承:第二导向轮总成29的导向轮轴通过螺纹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二侧部27-2上,第二导向轮总成29的导向轮通过轴承装配在第二导向轮总成29的导向轮轴上,导向轮支架27通过其第三侧部27-3固定在升降支架22的上端端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两个上导向轮机构25均固定在竖直支架部222的上端,两个上导向轮机构25在同一水平高度,两个下导向轮机构26均固定在竖直支架部222的下端,两个下导向轮机构26在同一水平高度。

升降传动机构5:

具体的,参考图3a~图3d所示,升降传动机构5包括:提升底座51,第一链轮总成52,第一链条53,第二链轮总成54,第二链条55,驱动单元56。

提升底座51固定于装配框架3的顶部,第一链轮总成52设置于提升底座51的一端,第二链轮总成54设置于提升底座51的另一端,第一链轮总成52的链轮轴和第二链轮总成54的链轮轴54-2均与驱动单元56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第一链条53与第一链轮总成52的链轮啮合,第二链条55与第二链轮总成54的链轮54-4啮合。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链轮总成52的链轮轴通过联轴器总成57与驱动单元56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连接,第二链轮总成54的链轮轴54-2直接与驱动单元56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驱动单元56为升降电机,设置于第一链轮总成52和第二链轮总成54之间,联轴器总成57包括中间连轴和连接在中间连轴两端的联轴器。第一链轮总成52通过一联轴器连接至中间连轴,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通过另一联轴器连接至中间连轴的另一端。

上述方案的升降传动机构5实现了单电机传动,能够保证第一链轮总成52与第二链轮总成54运动一致,从而避免对轿厢2的提升或下降过程中倾斜,确保车辆的平稳入库和出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链轮总成52与第二链轮总成54可以为相同结构的链轮总成。下面参考图3c所示,以第二链轮总成54为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第二链轮总成54包括:两个轴承座54-1、54-8,链轮轴54-2,保持架54-3和链轮54-4。链轮54-4通过平键54-5固定在链轮轴54-2上,链轮轴54-2通过轴承54-6、轴承54-7装配在链轮轴54-2上,轴承54-6、轴承54-7上对应盖设有轴承盖,链轮轴54-2与轴承54-6装配的位置间隙配合有轴承套一,轴承套一与轴承座54-1过渡配合,链轮轴54-2与轴承54-7装配的位置同样间隙配合有轴承套二,轴承套二与轴承座54-8过渡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链轮总成52的具体实现参考图3c和前述,与第一链轮总成52不同的是,在第二链轮总成54的链轮轴54-2的外端通过编码器用联轴器54-9连接有一编码器54-10。轴承座54-8上固定有弯折件54-11,编码器用联轴器54-9容置于弯折件54-11的弯折空间内。

具体的,第一链条53的一端、第二链条55的一端均固定在堆垛机配重4,对应为升降传动机构5的第二传动输出端;第一链条53的另一端、第二链条55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轿厢2上,对应为升降传动机构5的第一传动输出端。

装配框架3:

具体的,参考图4a~图4c所示,装配框架3包括:第一立框架和第二立框架,第一立框架与第二立框架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横梁31连接,第一立框架和第二立框架分别设置有配重导向装置8,第一立框架与第二立框架之间连接有多条拉筋32。

具体的,在第一立框架上设置有一配重导向装置8,第二立框架上设置有一配重导向装置8,第一立框架上的配重导向装置8与第二立框架上的配重导向装置8互为平行。

第一立框架和第二立框架均包括:前立柱33和后立柱34,前立柱33与后立柱34之间连接有横柱35和斜支撑36,前立柱33的顶部对着轿厢2设置有至少 一个向下缓冲的缓冲器3。拉筋32连接在第一立框架的后立柱34与第二立框架的后立柱34之间,第一立框架上设置的配重导向装置8设置在第一立框架的后立柱34上,第二立框架上设置的配重导向装置8设置在第二立框架的后立柱34上。

第一立框架的后立柱34与第二立框架的后立柱34之间连接的多条拉筋32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斜向拉筋38和至少一条第二斜向拉筋39,第一斜向拉筋38与第二斜向拉筋39在中部交叉并通过绳夹固定在一起。

具体的,第一立框架与第二立框架之间连接有的多个连接横梁31包括:第一立框架的后立柱34与第二立框架的后立柱34之间连接有多个横梁31,第一立框架的前立柱33与第二立框架的前立柱33之间连接有多个横梁31。每个横梁31为矩管,通过螺纹固定件和固定垫板固定横梁31端部在第一立框架和第二立柱框架上。

具体的,配重导向装置8为竖直设置的矩管。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装配框架3侧倾,第一立框架和第二立框架上分别固定有覆板。

堆垛机配重4

具体的,参考图5a~图5c所示,堆垛机配重4包括:配重块容置框架41,配重块容置框架41内容置有配重块42,配重块容置框架41上对着第一立框架设置有与配重导向装置8滑动配合的配重导轮机构,升降传动机构5的第二传动输出端连接于配重块容置框架41。

配重导轮机构包括上配重导轮机构43和下配重导轮机构44。参考图5d~图5e所示,上配重导轮机构43包括:上配重导轮座45,上配重导轮座45固定于配重块容置框架41的外侧,上配重导轮座45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总成46和第四导向轮总成47,在上配重导轮座45通过配重轮架48连接有第五导向轮总成49。其中,第三导向轮总成46的轮轴平行于第四导向轮总成47的轮轴,第五导向轮总成49的轮轴与第三导向轮总成46的轮轴、第四导向轮总成47的轮轴分 别垂直。

具体的,第三导向轮总成46的转轴与第四导向轮总成47的转轴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五导向轮总成49的转轴与第三导向轮总成46的转轴、第三导向轮总成46的转轴分别垂直,从而形成了三向导向的上配重导轮机构43,使堆垛机配重4运行稳定。

具体的,下配重导轮机构44包括:下配重导轮座,下配重导轮座固定于配重块容置框架41的外侧,下配重导轮座上设置有第六导向轮总成和第七导向轮总成。其中,第六导向轮总成的轮轴平行于第七导向轮总成的轮轴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具体的,第六导向轮总成的导向轮与第七导向轮总成的导向轮之间的外形间隙与配重导向装置8滑动配合,从而第六导向轮总成的导向轮和第七导向轮总成的导向轮沿着配重导向装置8运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配重块容置框架41上对应需要固定上配重导轮座45和下配重导轮座的位置设有固定板,上配重导轮座45和下配重导轮座通过可拆卸固定件固定在各自的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每个配重块42通过螺纹固定件410压紧在配重块容置框架41内,有效避免了配重块42在配重块容置框架41内晃动而影响车辆出入库时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配重块42的数量根据实际设置。

行走机构1

具体的,参考图6a~图6b所示,行走机构1包括:行走支架11,行走支架1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总成12、第二驱动轮总成13,第一被动轮总成14和第二被动轮总成15,从而使得行走机构1在巷道上的轮道上行走。行走支架11上对着轿厢2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上缓冲的缓冲器16。具体的,第一驱动轮总成12的轮轴中心与第二驱动轮总成13的轮轴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第一被动轮总成14的 轮轴中心与第二被动轮总成15的轮轴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行走支架11上上的向上缓冲的缓冲器16为聚氨酯缓冲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行走支架11包括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第一侧板111与第二侧板11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横板113固定连接,横板113上设置有行走导向滑块114,行走导向滑块114的轴线中心垂直于第一驱动轮总成12的轮轴中心。具体的,第一驱动轮总成12和第一被动轮总成14设置于第一侧板111,第二驱动轮总成13和第二被动轮总成15设置于第二侧板112。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向缓冲的缓冲器17,第二二侧板1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向缓冲的缓冲器17。侧向缓冲的缓冲器17为橡胶缓冲器。

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装配框架上设置的轿厢导轨和配重导向装置,轿厢与轿厢导轨滑动配合,堆垛机配重与配重导向装置滑动配合,从而轿厢通过升降传动机构进行升降移动时,轿厢导轨对轿厢进行导向,配重导向装置堆垛机配重进行导向,防止轿厢和堆垛机配重发生偏移,从而使升降传动运动两端沿着导向运动,对有效避免了晃动,从而解决了现有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存取车辆过程中运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确保了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存取车辆过程中运行稳定,从而提高了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安全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