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柱架耗能加固装置及搭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05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柱架耗能加固装置,包括柱子,及连接柱子的上梁和中梁,其特征在于,在上梁上设有若干个梁端固定件,在柱子上设有柱底固定件,上梁上的若干个梁端固定件和柱子上的柱底固定件上分别连接有钢拉索,各钢拉索通过若干个节点力转换器连接,各节点力转换器之间连接有线圈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柱架耗能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梁上设有三个梁端固定件,各梁端固定件通过螺钉与上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柱架耗能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固定件和柱底固定件的上端为框型结构,下端为钢拉索连接板,钢拉索连接板上设有贯穿钢拉索的穿孔;各个梁端固定件通过角钢相互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柱架耗能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梁端固定件中两端的梁端固定件为框型结构,中间的梁端固定件和柱底固定件为垫板,钢绞线贯穿上梁和柱子与垫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柱架耗能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上梁中部的梁端固定件的钢拉索上套有预应力套筒,连接上梁两端的梁端固定件的钢拉索上进一步套有粘滞性阻尼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柱架耗能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力转换器为一个开有偏心孔的连接件,偏心孔的四周分布有连接线圈弹簧开孔、连接梁端固定件开孔和连接柱底固定件开孔,其中,连接梁端固定件开孔有两个,其间距大于其中一个梁端固定件开孔与连接线圈弹簧开孔之间的距离。

7.一种利用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柱架耗能加固装置进行预应力斜拉索的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测量接合完好的柱子与上梁梁柱之间封闭框架的尺寸,并确定梁端固定件和柱底固定件的尺寸大小;

步骤2、将梁端固定件和柱底固定件分别安装在上梁和柱子上;

步骤3、梁端固定件安装结束后,在上梁各梁端固定件之间对称安装等边角钢;

步骤4、在已安装梁端固定件和柱底固定件的封闭框架内,分别将通过节点力转换器连接的钢拉索与梁端固定件和柱底固定件连接,构成斜拉索搭设结构;

步骤5、对称扭转预应力套筒向钢拉索施加预应力为35-40kN,通过类铰节点—节点力转换器的传导,使预应力布满斜拉索搭设结构;

步骤6、施加预应力后,对称安装粘滞性阻尼器,自此完成预应力斜拉索体系的搭设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上梁设置三处梁端固定件的横向长度l0不小于上梁净跨长度Ln的1/5,梁端固定件的高度不小于上梁梁高的2/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柱底固定件沿柱子纵向高度h不小于柱子净高Hn的1/4,宽度不小于柱子宽的2/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柱底固定件安装时,底部应距离中梁有一定距离X,30mm≤X≤50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