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索夹。
背景技术:
在拉索结构设计中,因建筑造型要求,往往承担主体建筑受力构件的拉索结构需要通过施工张拉来满足设计要求,在施工张拉前,索夹与拉索固定安装在一起,再将拉索张拉施工。通常拉索两端存在不对称索力较小,当不对称索力较小时,普通索夹能够满足抗滑移要求,但是当拉索索力较大,同时索夹两端索力相差较大时,往往由于拉索截面变小,导致索夹压板和拉索之间的压应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拉索和压板会产生相对滑移,导致拉索结构达不到设计的力学要求。
需要一种改进的索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移索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索夹,用于固定拉索,该索夹包括基座、压板及将基座和压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螺杆,拉索夹设在基座与压板之间,该索夹还设有垫块,垫块设置在拉索与压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压板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共同形成夹设所述拉索的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第二凹槽在其中部进一步加深凹陷,在所述压板与所述拉索之间形成间隙,以容纳所述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纵向截面为楔形。
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横向截面呈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沿纵长向延伸,截面为“工”字形,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及位于上基板、下基板之间的支撑座,上基板及下基板的中部形成有上述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压板包括2个,分别位于基座的上、下两侧,压板中部形成有上述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凹槽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上基板、下基板及压板分别设有第一及第二贯穿孔,供连接螺杆穿过将压板固定至基座。
进一步的,基座左右两侧还设有安装部,用于固定该基座。
本发明所提供的索夹具有防滑移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索夹与拉索配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索夹与拉索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索夹与拉索的纵向剖视图。
图面标号说明:
索夹1;拉索2;基座11;上基板111;下基板112;支撑座113;第一凹槽114;贯穿孔115;安装部116;压板12;配合面121;第二凹槽122;贯穿孔123;连接螺杆13;垫块1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发明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发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所示为本发明索夹与拉索的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索夹与拉索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索夹1用于固定拉索2,包括基座11、压板12、连接螺杆13及垫块14,连接螺杆13将基座11和压板12连接在一起,将拉索2夹于基座11与压板12之间,垫块14位于拉索2与压板12之间,起到防滑作用。
所述基座11整体呈纵长型,截面呈“工”字形,包括上基板111、下基板112及位于上基板111、下基板112之间的支撑座113。上基板111及下基板112表面平整,中部形成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凹槽114,用于放置拉索2。压板12为2块,分别位于基座11的上、下两侧,压板12为平板状,朝向基座11的一面为配合面121表面平整,中部形成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凹槽122。两压板12分别安装在基座11的上基板111、下基板112上,压板12配合面121与基板111/112的表面贴合,压板12的第二凹槽122与基板111/112的第一凹槽114共同形成圆形孔,与拉索2的截面一致。上基板111、下基板112及压板12分别设有第一贯穿孔115及第二贯穿孔123,供连接螺杆13穿过,将压板12固定至基座11。基座11左右两侧还设有安装部116,用于固定该基座11。
请结合图3所示,图3为索夹1与拉索2沿纵向方向的剖视图,显示垫块14与拉索2的配合,垫块14设置在压板12的第二凹槽122内。所述压板12的第二凹槽122在压板12两端的半径尺寸与拉索2相同,而其中部是进一步凹陷,即加大半径,以便在压板12与拉索2之间形成间隙,用于容纳垫块14。垫块14横向截面呈环形,纵向截面可以为楔形,一头大一头小。
使用时,先将拉索2放置在索夹1基座11的第一凹槽114内,然后放入垫块14,装上压板12,最后通过连接螺杆13将压板12与基座11固定,拉索2及垫块14被夹在压板12与基座11之间。当拉索2由于张拉而截面变小时,拉索2与索夹1产生滑移,垫块14随拉索2滑移后与压块12之间因相对移动而产生的挤压力,该挤压力阻止索夹1与拉索2之间继续滑移。
以上结合具体实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