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战时地上地下的自动化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798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平时战时地上地下的自动化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结构,所述的房屋结构安装在井道内包括:墙体(1)、屋顶(2)、房屋地面(2-1)、窗门(3)多扇、道轨(4)四根、防坠座(4-1)四只、排烟管道接口(5)、自来水管道接口(6)、雨水利用管道接口(7)、强弱电电缆(8)、道轨斜支撑(9)四条、大门(10)、指纹感应器(10-1)、巨型液压举升器(11)、室外通风管道(12)多处、随行排污管道(13)、室内通风口(12)多处等构成,墙体(1)布置屋顶(2)的下方,屋顶(2)布置于墙体(1)的顶部,窗门(3)多扇装置于墙体(1)四面各需要的位置,道轨(4)四根装置于左右墙体(1)的两侧面的两边,防坠座(4-1)四只装置于道轨(4)四根的底部内侧,排烟管道接口(5),自来水管道接口(6),雨水利用管道接口(7)装置于外右侧面墙体(1)的各指定位置,强弱电电缆(8)装置于房屋的地面(2-1)底部正右侧接近角部,道轨斜支撑(9)四条一头装置于房屋地面(2-1)的底部正背面左右侧,另一头连接四根道轨(4)的内侧底部,大门(10)装置于正面墙体(1)的中下部,指纹感应器(10-1)装置于大门(10)右边,巨型液压举升器(11)顶部装置于房屋的地面(2-1)底部的中心,通风管道(12)通向室外有多处装置于墙体(1)内部各需要处,随行排污管道(13)装置于房屋的地面(2-1)底部正左侧接近角部,室内通风口(12)有多处装置于室内通风管道的各处,墙体(1)左右侧面的四根道轨(4)与通过井道结构的导向轮导向后上下运动。

2.一种平时战时地上地下的自动化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机构含液压举升结构、污水及地下水再生利用结构、人员及小车地下人防的隐蔽通道结构,所述的井道机构含三结构布置在面的底下包括:包括:导向轮(21)四只、水沟厢(22)、雨水或地下水位排放管(22-1)、绿化、果树、植物及丛林(23)、污水处理设备(24)、污水水位排放管(25)、抽水机(26)、送水管(27)、自动喷头(28)多只、地下水池(29)、潜水泵(29-1)、地下水送水管(30)、强弱电配电箱(31)、随行强弱电电缆(8)、井道墙壁(32)、上限位及上极限位开关(33)各二只、下限位及下极限位开关各(34)二只、重型防坠落器(35)四组、随行牛筋橡胶排烟管(5)、随行牛筋橡胶自来进水管(6)、随行牛筋橡胶雨水利用管(7)、随行牛筋橡胶污水管(13)、巨型液压举升器(11)等构成,导向轮(21)四只装置于井道墙壁(32)两侧面两边的上部,位于上限位(33)及上极限位开关各二只的内侧下方,水沟厢(22)装置于井道墙壁(32)的外侧周边,位于外围的绿化、果树、植物及丛林(23)的内侧,雨水或地下水位排放管(22-1)装置于正面左侧面水沟厢(22)的中上部,污水处理设备(24)装置于井道墙体(32)正面的左侧面墙体内(大型正方形洞孔)中下方,污水水位排放管(25)装置于污水处理设备24的正面左侧,抽水机(26)装置于污水处理设备(24)的上面,喷头28装置于送水管27的顶部,地下水池(29)装置于正面右侧井道地面下面,潜水泵(29-1)装置于地下水池(29)的底部,地下水送水管(30)下头连接潜水泵(29-1),上头送到水沟厢(22)的上端,强弱电配电箱(31)装置于井道正面右侧面墙壁(32)中下部,随行强弱电电缆(8)的一头连接配电箱(31),另一头连接房屋正面右侧下部(2-1)的底部,上限位及上极限位开关(33)装置于井道墙壁(32)两侧面顶部左与右侧,位于导向轮(21)的外边,下限位及下极限位开关(34)装置于井道墙壁(32)两侧面中下部左与右侧,位于(33)的直线底部,重型防坠落器(35)四组装置于井道两侧面的中下部,位于四导向轮(21)的内侧,随行牛筋橡胶排烟管(5),牛筋橡胶自来进水管(6),布置于房屋与井道正面右侧之间(布有凹槽通道),一头连接房屋(2)的排烟管接口及自来水接口,另一头连接井道的排烟管进口及自来水进水接口,牛筋橡胶雨水利用管(30)一头连接房屋的雨水利用管接口,另一头连接井道上部水沟厢(22)的底部的接口,随行牛筋橡胶污水管(13)一头装置于房屋(2-1)的正面左侧底部,另一头连接污水处理设备(24),巨型液压举升器(11)的顶部装置于房屋的地面(2-1)底部的中心,底座装置于井道地面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