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力、冶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脱硫吸收塔塔帽烟气出口的调头转向工艺。
背景技术:
吸收塔作为一种实现工业烟气排放中脱硫吸收的罐体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发电领域和化工领域。根据吸收塔的出烟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的出烟口位于塔帽的顶部中心处,另一种出烟口位于塔帽的侧面。
随着脱硫技术的革新和国家排放指标的标准提高,在用的吸收塔无法满足新的排放要求,需对在用的吸收塔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现在通用的改造方法是,在现有的吸收塔之后增加二级吸收塔或湿式电除尘,将处理后的烟气进行二次吸收净化,以达到新的国家标准。由于新增加的二级吸收塔体积庞大,需占用很大的施工空间,各厂的布置不尽相同,为了降低烟气阻力,需将位于吸收塔塔帽侧面的烟气出口进行调头转向,吸收塔调头转向传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案。
第一,采用大型吊车把塔帽与塔体切割后整体吊起,再旋转到位,此方案缺点是场地要求高、吊装费用高,大多数项改造项目场地狭小,无吊车吊装位置用吊车无法实施。
第二,使用施工用塔吊(注:大多数施工项目配备塔吊,但塔吊的起重量无法满足将整个塔帽吊起)把原烟道出口割开拆除,再把原锥体出口临时加固,重新开口,并把拆下的材料移至原出口方向进行封堵,完成后再把原出口安装到新开口位置。该工艺需在整个塔帽搭设内、外脚手架,占用人工及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原锥体切割、组对对塔帽破坏较大,恢复施工时还需重新做加固措施,且后续防腐施工程面积大,高空锥体施工难度大及防护风险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施工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脱硫吸收塔塔帽的调头工艺,通过该工艺,不仅不需要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而且不需要做大面积搭设脚手架和防腐,工期短,费用低,施工难度小,防护风险要求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脱硫吸收塔塔帽的调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拆除位于吸收塔外侧的影响塔帽旋转的元件;
第二步,在吸收塔内上层除雾器上部周圈铺设架排和防火材料作为施工平台;
第三步,在塔外上加强环下方焊接若干个承重支座,所述承重支座的上平面到上加强环的下平面支架的距离为M;
第四步,分段切割,
(1)划出切割缝位置线:以上加强环下表面向下200mm处为切割基准点,用水平仪或水带放出整条切割缝位置线;
(2)把切割缝位置线上、下各200㎜范围内的防腐层打磨干净;
(3)在切割缝位置线以下100㎜处呈放射状均布安装12根内支撑管;
(4)在塔体内壁上画竖线,并分别在切割缝位置线上方和切割缝位置线下方分别标记好刻度;
(5)沿切割缝位置线切割,且每切割3米保留200㎜的连接段;
第五步,在塔体内侧壁上位于切割缝的上方沿周向均布焊接若干个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的下端延伸至切割缝的下方;
第六步,在塔体的内侧壁上位于切割缝下方沿圆周方向均布焊接若干个下支撑座,并固定好千斤顶,且所述下支撑座的上平面低于所述定位板的下平面,在塔体的内侧壁上位于切割缝上方焊接数量与所述的下支撑座相同且一一对应的上支撑座,作为千斤顶的顶点;
第七步,割开第四步中所预留的连接段,并用千斤顶将塔帽顶起4-5cm;
第八步,在第三步安装的承重支座上焊接安装滚轮,然后松开千斤顶放下塔帽,让塔帽完全承重在滚轮上;
第九步,在切割缝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布焊接若干个上倒链固定点,在切割缝下方沿圆周方向均布焊接若干个下倒链固定点,然后将倒链的两端分别钩挂在上倒链固定点和下倒链固定点上,同时拉动各个倒链,使塔帽慢慢转动,直至塔帽转过所要求的角度;
第十步,重新用千斤顶将塔帽顶起,拆除滚轮后松开千斤顶,组对焊缝并焊接,拆除内支撑管,对焊口上下进行防腐施工。
进一步地,第三步中,在出烟口转动范围内设置的承重支座的密度大于在非出烟口转动范围内设置的承重支座的密度,且位于出烟口转动范围内的承重支座,以及在非出烟口转动范围内的承重支座均沿周向均布。
进一步地,第三步中,在出烟口转动范围内设置有9个承重支座,在非出烟口转动范围内设置有11个承重支座。
进一步地,第三步中所述承重支座的上平面到上加强环的下平面支架的距离M为250mm。
进一步地,第五步中,所述的定位板与位于切割缝下方的塔体之间留有2-3cm的间隙。
进一步地,第五步中,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的塔体之间采用双面满焊,且所述的定位板的数量为20个。
进一步地,第六步中,所述千斤顶的数量为12个。
进一步地,第九步中,所述的上倒链固定点的数量为3个,下倒链固定点的数量为12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不需要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调头,因此对场地要求不高,不需要拆除原混凝土水平烟道及原增压风机,缩短了施工周期,占用主线工期时间短,另外施工费用也随之降低。
2、由于采用整体调头的方式,因此不需要对原塔帽进行施工,对塔帽的破坏性小,不仅保证了原塔帽的结构温度,而且不需要做大面积的防腐工作,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3、以吸收塔内部的上层除雾器作为施工平台,不需要在吸收塔的内侧搭设脚手架,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降低了高空锥体施工难度及防护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吸收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收塔中上层除雾器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承重支座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内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承重支座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塔帽,21-出烟口,3-上加强环,4-上层除雾器,5-承重支座,6-内支撑管,7-切割缝,8-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应用于脱硫吸收塔塔帽的调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把出烟口21烟道伸缩节外的净烟道,与塔帽2连接的电梯钢架,高低压差连接管以及与塔帽2连接的保温板等影响塔帽2调头施工的元件拆除,为塔帽2转动扫清障碍。
第二步,如图2所示,在吸收塔内上层除雾器上部周圈铺设架排和防火材料作为施工平台。这是由于在对塔体1进行切割时会产生火星,而吸收塔内的上层除雾器4属于易燃物品,当火星掉落时,易发生火灾。
第三步,在吸收塔外壁搭设脚手架,如图1和图3所示,并在上加强环3下方焊接若干个承重支座5(以备安装滚轮),由于塔帽2的出烟口21位于侧面,造成整个塔帽2的重量不均匀,因此在出烟口21转动范围内设置的承重支座5的密度大于在非出烟口21转动范围内设置的承重支座5的密度,且位于出烟口21转动范围内的承重支座5,以及在非出烟口21转动范围内的承重支座5均沿周向均布。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出烟口21转动范围内设置有9个承重支座5,在非出烟口21转动范围内设置有11个承重支座5。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承重支座5的上平面到上加强环3的下平面支架的距离M需根据滚轮的大小设定,一般为20cm。
第四步,分段切割
(1)划出切割位置线:以上加强环3下表面向下200mm处为切割基准点,用水平仪或水带放出整条切割缝位置线。
(2)把切割缝位置线上、下各200㎜范围内的防腐层打磨干净,便于切割和完成后防腐修复。
(3)在切割缝位置线以下100㎜处呈放射状均布安装12根内支撑管6,防止切割后塔体1断面变形。
(4)在塔体1内壁上画竖线,并分别在切割缝位置线上方和切割缝位置线下方分别标记好0°、90°、180°、270°的位置,所述的竖线穿过沿竖直方向穿过所述的切割缝位置线。在这里设置该竖线的作用是,方便后期在旋转的过程中观察塔帽2所转过的角度。
(5)沿切割缝位置线切割,且每切割3米保留200㎜的连接段;
第五步,如图5所示,在塔体1内侧壁上位于切割缝7的上方沿周向均布焊接若干个定位板8,且所述定位板8的下端延伸至切割缝7的下方,防止塔体1完全切割断开后塔体1上下错口。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旋转的过程中定位板8与切割缝7下方的塔体1发生干涉,所述的定位板8与位于切割缝7下方的塔体1之间留有2-3cm的间隙N。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还接牢固,所述定位板8与所述的塔体1之间采用双面满焊。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板8的数量为20个。
第六步,在塔体1的内侧壁上位于切割缝7下方沿圆周方向均布焊接若干个下支撑座,做千斤顶支点,并固定好千斤顶,且所述下支撑座的上平面低于所述定位板8的下平面。在塔体1的内侧壁上位于切割缝7上方焊接数量与所述的下支撑座相同且一一对应的上支撑座,作为千斤顶的顶点。
进一步地,由于塔帽2的出烟口21位于侧面,造成整个塔帽2的重量不均匀,因此所述的千斤顶中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出烟口21的两侧,且关于出烟口21对称布置。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的数量为12个。
第七步,割开第四步中所预留的连接段,并用千斤顶将塔帽2顶起4-5cm。
第八步,在第三步安装的承重支座5上焊接滚轮支撑座并安装好滚轮,然后缓慢松开千斤顶放下塔帽2,使20个滚轮承受整个塔帽2重量。
第九步,在切割缝7上方10cm处沿圆周方向均布焊接若干个上倒链固定点,在切割缝7下方10cm处沿圆周方向均布焊接若干个下倒链固定点,且所述下倒链固定点的数量多于上倒链固定点的数量。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倒链固定点的数量为3个,下倒链固定点的数量为12个。然后将倒链的两端分别钩挂在上倒链固定点和下倒链固定点上,同时拉动3个倒链,使塔帽2慢慢转动。当下倒链固定点转动到上倒链固定点的下方时,更换下倒链固定点,直至塔帽2转过所要求的角度。
第十步,重新用千斤顶将塔帽2顶起,拆除滚轮,组对焊缝并焊接,拆除内支撑管,并进行防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