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788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尤其涉及具有后浇带的模架支撑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设规模日益宏大,结构形式更趋复杂多样,特别是超长、超深地下室结构以及高层主楼 和低层或多层裙楼相连接的结构形式很多。为了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主群楼之间的不均匀沉降,设计通常会采用后浇带形式,作为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留置的临时性变形缝。待主体结构完工一定时间内,沉降基本稳定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后浇带封闭,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

现有施工方式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是主体混凝土工程模板和后浇带混凝土工程模板整体搭建;第二种是主体混凝土工程模板和后浇带混凝土工程模板分别搭建,浇筑主体混凝土时,仅搭建主体混凝土工程模板,主体混凝土工程保养符合规定后,在搭建后浇带混凝土工程模板。

无论使用那种方式,后浇带混凝土工程模板搭建之间均需要对主体混凝土工程侧面(即后浇带混凝土工程的两个侧面)进行打磨粗糙处理,在此过程中,主体混凝土工程下部外观平整度被破环,由此导致浇筑完后浇带混凝土并拆除后浇带模板后发现主体混凝土工程底部出现多余混凝土浆流,这需要通过弹线切割混凝土,然后在刮水泥浆进行美化,如此后期处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的应用使得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需要再次美化,能有效节省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包括如下:

步骤一:采用三段法搭建模板

采用三段法分别搭建后浇带底模板段、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段、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段;

所述后浇带底模板两端分别向后浇带两侧延伸5至10厘米;

所述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和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分别延后浇带底模板两侧搭建;

所述后浇带底模板、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分别采用独立脚手架结构支撑;

步骤二:

沿后浇带底模板与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的接缝,及后浇带底模板与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的接缝分别铺设一长方体模板;

所述长方体模板的长度等同于所述后浇带底模板与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接缝的长度,也等同于后浇带底模板与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接缝的长度;所述长方体模板8的宽度为后浇带底模板一端向后浇带侧边延伸长度的两倍,即10至20厘米;所述长方体模板的高度为15至25毫米;

所述长方体模板外侧侧面与主体工程混凝土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步骤三:按照常规工艺搭建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模板段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模板段;

步骤四:对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

步骤五: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先拆除拆除后浇带模板及模板上的长方体模板;对后浇带左右侧施工缝进行凿毛清理处理,此步工作完成后将后浇带模板进行二次支模。

后浇带底模板铺设时,后浇带底模板宽度需完全覆盖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端面长方体模板拆除后的缺口,并后浇带底模板两侧向外各延伸覆盖主体工程混凝土底面5至10厘米;

在后浇带模板与主体工程混凝土接触处设置海绵垫;

步骤六:待对后浇带两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数值时,将后浇带两侧主体模板进行拆除,仅留置后浇带处模板;

步骤七:待后浇带工艺要求时间达到后,将后浇带内混凝土进行浇筑;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养护达标后即可拆除后浇带混凝土模板。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所述七个步骤,即可实现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避免了后期需要对后浇带与主体工程混凝土接触面进行修饰和美观处理的步骤,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能有效节省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中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搭建结构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中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搭建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2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3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侧模板、4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侧模板、5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6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7后浇带底模板、8长方体模板、9脚手架、10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包括如下:

如图1所示,采用三段法搭建整体工程模板,具体为:

采用三段法分别搭建后浇带底模板7、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5、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6。

所述后浇带底模板两端分别向后浇带两侧延伸5至10厘米,即使后浇带底模板铺设至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1、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2之下。

所述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5和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6分别延后浇带底模板7两侧搭建。

所述后浇带底模板7、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5、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6分别采用独立脚手架9结构支撑。

沿后浇带底模板7与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5的接缝,及后浇带底模板7与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6的接缝分别铺设一长方体模板8。

所述长方体模板8的长度等同于所述后浇带底模板7与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5接缝的长度,也等同于后浇带底模板7与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6接缝的长度;所述长方体模板8的宽度为后浇带底模板7一端向后浇带侧边延伸长度的两倍,即10至20厘米;所述长方体模板8的高度为5至10厘米。

所述长方体模板8外侧侧面与主体工程混凝土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按照常规工艺搭建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模板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模板;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模板与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模板之间的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侧模板3、4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侧模板通过支撑杆支撑,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

对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1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2浇筑并进行养护。

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1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2养护达标后,先拆除后浇带处及模板上的长方体模板对后浇带两侧主体工程混凝土面进行打磨粗糙处理。处理完毕后二次支设后浇带模板。

如图2所示,搭建后浇带混凝土模板。搭建脚手架并设置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后浇带底模板7铺设时,后浇带底模板宽度需完全覆盖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端面长方体模板拆除后的缺口,并后浇带底模板两侧向外各延伸覆盖主体工程混凝土底面5至10厘米。在后浇带模板与主体工程混凝土接触处设置海绵垫10。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养护达标后即可拆除后浇带混凝土模板。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