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装橡胶抽拔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3587阅读:1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装橡胶抽拔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橡胶抽拔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梁场安装橡胶抽拔管主要采用的安装方式是:人工拖拽橡胶抽拔管装入预应力孔道,主要是靠人力,施工效率低,且容易破坏定位网位置和方向。以单片预应力T梁为例,在预制过程中,人工穿束需要至少6人,时间为4h,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延误下道工序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橡胶抽拔管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避免碰撞钢筋笼定位网,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缩短施工时间,将橡胶抽拔管安装到指定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模以及设置在底模两侧的端模,所述底模的下方设有沿底模宽度方向布置的多根底模横梁,所述底模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卷扬机,所述的卷扬机位于底模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的卷扬机上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的牵引绳通过子弹型牵引头与橡胶抽拔管相连。

所述子弹型牵引头的一端设有与牵引绳相配合的钩头,所述子弹型牵引头的另一端通过销钉与橡胶抽拔管相固定。

所述的子弹型牵引头与橡胶抽拔管相连的一端依次设有与销钉相配合的第一轴段、与橡胶抽拔管内径相吻合的第二轴段以及沿第二轴段周向设置且与橡胶抽拔管外径相吻合的卡接部,所述的第一轴段上设有与销钉相配合的销钉孔,所述的橡胶抽拔管插入卡接部与第二轴段之间,且通过销钉与第一轴段固定。

所述的卷扬机通过操作架与底模横梁相连,所述的操作架包括与卷扬机相连的转动架以及与底模横梁相连的固定架,所述的转动架与固定架相连。

所述的卷扬机上设有一组牵引绳。

所述底模横梁的两端悬伸于底模外侧,所述的卷扬机固定在底模横梁的悬伸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子弹型牵引头将橡胶抽拔管牵引至预制梁钢筋笼定位网内,并由可转向式的操作架调节牵引高度和角度,避免碰撞钢筋笼定位网和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缩短施工时间,将橡胶抽拔管安装到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子弹型牵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安装橡胶抽拔管的装置,包括底模1以及设置在底模1两侧的端模2,底模1的下方设有沿底模1宽度方向布置的多根底模横梁3,底模横梁3的两端分别设有卷扬机4,卷扬机4位于底模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卷扬机4上缠绕有牵引绳5,牵引绳5通过子弹型牵引头6与橡胶抽拔管7相连。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子弹型牵引头6的一端设有与牵引绳5相配合的钩头61,子弹型牵引头6的另一端通过销钉8与橡胶抽拔管7相固定。更进一步的,子弹型牵引头由A20圆钢车丝和直径A90实心钢棒定做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子弹型牵引头6与橡胶抽拔管7相连的一端依次设有与销钉8相配合的第一轴段62、与橡胶抽拔管7内径相吻合的第二轴段63以及沿第二轴段63周向设置且与橡胶抽拔管7外径相吻合的卡接部64,第一轴段62上设有与销钉8相配合的销钉孔621,橡胶抽拔管7插入卡接部64与第二轴段63之间,且通过销钉8与第一轴段62固定。也就是卡接部64的内径与第二轴段63的外径之间形成供橡胶抽拔管7插入的通道,橡胶抽拔管7插入后再通过销钉8与销钉孔621的配合来实现子弹型牵引头6与橡胶抽拔管7的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卷扬机4通过操作架9与底模横梁3相连,操作架9包括与卷扬机4相连的转动架91以及与底模横梁3相连的固定架92,转动架91与固定架92相连。卷扬机在对一侧端模穿管后,可通过转动架的旋转来对另一侧的端模进行穿管。更进一步的,操作架由∠63和[12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卷扬机4上设有一组牵引绳5。

进一步的,底模横梁3的两端悬伸于底模1外侧,卷扬机4固定在底模横梁3的悬伸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卷扬机上的牵引绳从横梁跨中心线的位置往端模处拉出,拉出后将子弹型牵引头套在橡胶抽拔管端头并用钉销嵌入销钉孔中,然后用牵引绳勾住子弹型牵引头的钩头,最后操作行程开关使橡胶抽拔管穿至横梁跨中心线位置。若穿其他预应力管道的橡胶抽拔管,只需将操作架转动调节至合适位置即可,其它步骤如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保障了便捷、迅速穿管的可操作性,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并缩短施工时间,制作模型简单、易加工,增加了子弹型牵引头和可转向式操作架的广泛适用性,不再拘泥于特定的预制梁型。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