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吊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主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模板进行施工,模板拆完后,都是通过人工将铝模板从传料口倒运至上一层,单块铝合金模板的重量约为20~25kg,工人长时间倒运铝模板,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人工倒运铝合金模板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模板吊具,包括底座、支撑立杆和电动葫芦,所述支撑立杆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可拆卸地固定于楼板的预埋通丝螺杆上;
所述支撑立杆的顶端焊接有一根水平矩形管,所述水平矩形管的末端焊接有防掉落钢筋,所述电动葫芦挂在所述水平矩形管上;所述水平矩形管与所述支撑立杆之间焊接有斜撑矩形管;
所述支撑立杆与楼板之间安装有长度可调节的斜撑;
所述支撑立杆的高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杆包括下支撑立杆和上支撑立杆,所述上支撑立杆的底端和所述下支撑立杆的顶端均设有一段螺纹,通过对接螺母将所述下支撑立杆和上支撑立杆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包括钢管斜撑和通丝钢管斜撑,所述钢管斜撑通过旋转扣件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立杆的圆孔中,所述钢管斜撑底端内壁和所述通丝钢管斜撑顶端外壁均设有一段螺纹,所述通丝钢管斜撑与所述钢管斜撑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通丝钢管斜撑与所述钢管斜撑的螺纹段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贯穿有斜撑连接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通丝钢管斜撑底端一段设有通孔,所述通丝钢管斜撑通过所述通孔穿过楼板上的预埋钢筋而固定于楼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一对角铁,一对所述角铁面对面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
所述下支撑立杆的底端设有圆环形底板,所述底板圆环内圈焊接有螺母,所述底板的外径与一对所述角铁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底板焊接在一对所述角铁之间,所述螺母与楼板上的所述预埋通丝螺杆旋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角铁、预埋通丝螺杆、支撑立杆、斜撑、水平矩形管和电动葫芦就能满足现场铝模板吊运的需要,通用性及便捷性也非常好。可以通过改变传料口尺寸的大小,一次吊运多块模板,加速现场铝模板倒运的速度,并具有操作简单、节省人工、使用效率高的优点,符合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理念,方便施工现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圆A圈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支撑立杆,101.圆孔,2.钢管斜撑,3.通丝钢管斜撑,4.钢筋,5.水平矩形管,6.斜撑矩形管,7.电动葫芦,8.角铁,9.预埋通丝螺杆,10.螺母,11.下支撑立杆,12.对接螺母,13.斜撑连接钢筋,14.预埋钢筋,15.防掉落钢筋,16. 旋转扣件,17.楼板,1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模板吊具,包括底座、支撑立杆和电动葫芦7,支撑立杆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底座上并可拆卸地固定于楼板17的预埋通丝螺杆9上;
支撑立杆的顶端焊接有一根水平矩形管5,水平矩形管5的末端焊接有防掉落钢筋15,电动葫芦7挂在水平矩形管5上;水平矩形管5与支撑立杆之间焊接有斜撑矩形管6,以提高水平矩形管5的支撑强度,稳定支撑电动葫芦7的重量及吊装时同时支撑铝模板的重量;
支撑立杆与楼板17之间安装有长度可调节的斜撑,以提高支撑立杆的稳定性,防止吊装时倾倒;
支撑立杆的高度可调节,以适合不同的使用环境。
优选地,支撑立杆包括下支撑立杆11和上支撑立杆1,上支撑立杆1的底端和下支撑立杆11的顶端均设有一段螺纹,通过对接螺母12将下支撑立杆11和上支撑立杆1连接为一体;调节对接螺母12的垂直高度即可实现支撑立杆长度的调节。
优选地,斜撑包括钢管斜撑2和通丝钢管斜撑3,钢管斜撑2通过旋转扣件16安装在上支撑立杆1的圆孔101中,钢管斜撑2底端内壁和通丝钢管斜撑3顶端外壁均设有一段螺纹,通丝钢管斜撑3与钢管斜撑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通丝钢管斜撑3与钢管斜撑2的螺纹段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中贯穿有斜撑连接钢筋13,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地,通丝钢管斜撑3底端一段设有通孔,通丝钢管斜撑3通过通孔穿过楼板17上的预埋钢筋14而固定于楼板17上,固定方便且可拆卸。
优选地,底座包括一对角铁8,一对角铁8分设于预埋通丝螺杆9两侧,角铁8的规格为L50×5mm,长800mm,角铁8之间的间距为140mm,一对角铁8面对面通过钢筋4焊接在一起;
下支撑立杆11的底端设有圆环形底板18,底板18圆环内圈焊接有螺母10,底板18的外径与一对角铁8之间的间距相等,底板18焊接在一对角铁8之间,螺母10与楼板17上的预埋通丝螺杆9旋合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可以方便地拆卸立杆,以周转使用本吊具。
使用时,首先将电动葫芦7挂在水平矩形管5上,将电动葫芦7上的挂钩通过传料口放至下一层,将下层铝模板挂在挂钩上,提升电动葫芦7,铝模板随着提升,上层工人将挂钩上的铝模板取下,继续重复以上步骤。一层吊运完毕,只用松开螺母10即可拆卸,方便地转至上一层楼板的预埋通丝螺杆9进行重新固定,重复以上步骤对上一层铝模板进行吊装。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