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帐篷类或遮蔽物品用的具有遮光薄膜的一个构件。
背景技术:
根据所选择的顶板和/或隔板构件的类型,光线可渗入帐篷类或遮蔽物品内部。这种设计可以在白天获得足够的光源,而不必使用额外的人造光源。
尽管如此,还是有必要削弱来自帐篷外的光度,尤其是为了在早晨太阳升起时不被弄醒。
为了做到这一点,顶板和/或隔板构件的一部分可以由遮光或半遮光材料组成。例如,顶板和/或隔板构件可以包括一块遮光材料做的内层软板,此特定部分可作为帐篷的卧室。通常使用的是一种方便通风的深色帆布。
这种情况下,最好选用彩色并覆有一层聚氨酯漆的外层软板,来覆盖内层软板并作为帐篷的外观。
这种设计可以在帐篷内围建空间:根据所选择示例围建卧室。
然而,还是需要配置一块由深色材料制成的、具有削弱室外光线作用的特殊内层软板,但其在亮度衰减上也存在局限性。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提到的全部或部分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个与所述物品的支撑结构配合以便在搭建位置建立一个遮蔽区域的帐篷类或遮蔽物品用的顶板和/或隔板构件,它包括一块外层软板,其具有与遮蔽区域相对的内表面,及与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此外,外层软板还包括一层至少附着于所述内表面或外表面局部的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外层软板包括一层至少覆盖所述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局部的薄膜,主要采用涂覆、层压或改变表面状态的方法进行覆盖。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外层软板的薄膜层为一层聚氨酯涂层。
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具有吸收一部分来自帐篷或遮光物品外部光度的效果。
因此,在搭建处,遮蔽区域的光线强度得到了衰减。当薄膜覆盖软板一部分,比如仅衰减帐篷内某个房间的亮度时,这种设计特别有效。
此外,将薄膜附着在内表面或外表面这种做法还可以免去通过给帐篷加深色的内部帆布来获得帐篷内光度衰减区域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外层软板至少包括两层。这种设计可最大化地限制光线在遮蔽区域的渗透。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设置遮光或半遮光薄膜是为了让外层软板至少吸收部分外部光线,以便遮蔽区域的亮度低于外部亮度。
因此,遮光或半遮光薄膜的遮光度应根据帐篷内部的亮度需求程度来确定,从而实现亮度衰减。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顶板和/或隔板构件还包括一块分隔软板,它用来划定遮蔽区域内的一个分隔空间,比如一个房间,分隔软板的内表面与分隔空间相对,外表面与内表面相反,并且还包括一层至少附着在所述分隔软板内表面局部的遮光或半遮光薄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分隔软板包括一层至少覆盖所述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局部的薄膜,主要采用涂覆、层压或改变表面状态的方法进行覆盖。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外层软板的薄膜层为一层聚氨酯涂层。
附着于分隔软板内表面的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可以限制来自遮蔽区域以外的光线,从而衰减分隔空间的亮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外层软板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分别与分隔空间相对和/或相反,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附着于整个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且/或分隔空间分隔软板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均覆盖有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
所述设计可使用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围建分隔空间。进而打造相对于遮蔽区域其他空间亮度更低的卧室。
卧室可专供休息使用,遮蔽区域的其他空间则可当作起居室,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房间的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亮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顶板和/或隔板构件还包括内层软板,内层软板至少局部与外层软板在安装位置相对布置,应特别注意将其与分隔空间的外层软板相对安装。
内层软板有助于在遮蔽区域切分内部空间。因此,部分内层软板可以选用特殊的颜色,比如在卧室用深色,或为起居室选择鲜亮的颜色。
外层软板上附着的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可以极大丰富内层软板在材质和颜色上的选择。
实际上,亮度因外层软板衰减这一事实对内层软板类型的选择无任何特殊限制,在涉及相对于分隔空间安装的内层板材的情况时尤其如此。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内层软板包括一块方便空气流通的帆布,通常选用无涂层帆布。
内层软板优先考虑使用黑色或灰色等深色材料,以便进一步衰减卧室亮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内层软板和分隔软板应为整体式结构或连为一体。
所述设计可以围建分隔空间,避免光线从缝隙进入,实现最佳亮度衰减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至少有两层薄膜附着在分隔软板上。所述设计能尽可能地减少穿过分隔软板的光线。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外层软板薄膜和分隔软板薄膜具备划定产品安装后遮蔽区域(即暗区)范围的功能,上述薄膜的作用是确保暗区表面单位光通量等于或小于50勒克司。
配合使用外层软板薄膜和分隔软板薄膜可以极大限制遮蔽区域(即暗区)某个部分的亮度。
考虑到卧室需要一直避光,而帐篷内的其他空间或起居室要求更高的亮度,所述设计对在帐篷内打造卧室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帐篷类或遮蔽物品,此类物品由支撑结构和上文所述顶板和/或隔板构件组成。
本发明同时涉及帐篷类或遮蔽物品顶板和/或隔板构件的外层软板和/或分隔软板表面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至少在外层软板或分隔软板表面局部覆盖一层薄膜,然后
使用规定光通量的光线照亮外层软板或分隔软板附有薄膜的反面的局部区域,所述区域应满足表面平整的要求,然后
在要求铺设薄膜的表面寻找光点,所述表面与上述区域相对应,拟将寻找光点的部分至于暗处,一个光点对应穿过顶板和/或隔板构件的规定光通量,当光点数量超过临界数量和/或至少一个光点的大小超过临界尺寸,必须重新开始覆盖薄膜、照明和寻找光点的步骤。
所述设计可以确保遮光薄膜和/或半遮光薄膜正确铺设。同时确保薄膜完美发挥其预定作用,打造亮度衰减的遮蔽区域。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规定光通量在5500至6500勒克司之间,且/或光点临界数量为0.14点/cm2和/或光点临界尺寸为0.5mm。满足上述照度和阈值要求,既可获得最优结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当照明超过低阈值时,就会产生光点。举例来说,低阈值可能等于距离观测区域30cm、人肉眼可见的最低亮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主要采用涂覆、层压或改变表面状态的方法,完成所述外层软板至少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局部表面要求的一层或多层处理。
根据本发明所述观点,外层软板附着的一层或多层薄膜为一层聚氨酯涂层。
阅读本顶板和/或隔板构件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示例的所附示意图的参考说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顶帐篷的透视图,帐篷由一块附有遮光薄膜的外层软板组成。
图2是一块帐篷内层软板和一块分隔软板的透视图。
图3是帐篷卧室的横剖面图。
图4是帐篷卧室的剖面图。
图5是帐篷顶部开柱剖面图,外层软板将安装在所述顶部上方。
图6是图5所述外层软板的俯视图。
图7是外层软板表面处理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帐篷类或遮蔽物品1,此处为一顶帐篷3,由一个支撑结构5和一个顶板和/或隔板构件7组成。配合使用支撑结构5和顶板和/或隔板构件7即可将帐篷3固定在搭建位置。
配合使用上述支撑结构和构件即可在顶板和/或隔板构件7与地面之间打造一处遮蔽区域9。同时,如图3和图4所示,顶板和/或隔板构件7由一块外层软板11、一块内层软板13和一块分隔软板15组成。
使用外层软板11可将帐篷3固定在搭建位置。分隔软板15则可用作帐篷3的两个房间之间的隔板。在当前情况下,分隔软板用于分隔卧室17和起居室19。
具体如图2和图4所示,内层软板13和分隔软板15连为一体,达到围建卧室17的目的。
因此,卧室17位于在遮蔽区域9其他空间内切分出的空间21内,分隔空间21的范围由外层软板11和分隔软板15确定。
由此可见,外层软板11和分隔软板15将划定遮蔽区域9部分为暗区39。
外层软板11包括与遮蔽区域9相对的内表面11a、与内表面11a相反且朝向帐篷3外侧的外表面11b。
外层软板11包括一块帐篷3的帆布,帆布采用帐篷帆布通常使用的不遮光材料制成。同样,内层软板13和分隔软板15也分别包括一块帆布,帆布采用帐篷帆布通常使用的不遮光或不阻光材料制成,也可以使用深色材料制成的帆布。
顶板和/或隔板构件7还包括一层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11c,薄膜至少应覆盖外层软板11的内表面11a局部。
采用本发明介绍的施工方法,所述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11c与分隔空间21相对铺设,以便衰减卧室17内相对于帐篷3外的亮度。
如果采用其他未介绍的施工方法,可以在外表面11b上铺设所述薄膜11c,或者使用两层薄膜:一层覆盖内表面11a,一层覆盖外表面11b。
如图4所示,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11c的厚度已经自动增加,方便我们更简单地确定薄膜的位置。
通过在外层软板内表面的相应位置涂覆一层或多层聚氨酯漆,即可形成29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11c。
由此可见,薄膜11c的遮光性取决于所用聚氨酯漆的类型及其在内表面11a上的分布情况。
其他施工方法也可能使用其他表面处理方法形成遮光薄膜11c,包括层压和其他能够改标表面状态的处理方法。
所述设计可以在帐篷3下方,打造尽可能减少外部光线进入的区域,且无需使用特殊的内侧遮光帆布,仅需简单涂层即可实现遮光功能。
图5和图7介绍了一种外层软板11的表面处理工艺,所述工艺要求在内表面11a上涂覆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11c。
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11c由一层或多层涂层29组成,所述涂层29重复涂覆。
涂层29数量未做规定,为了确定涂层29数量是否满足要求,需要完成下文所述测试,所述测试为表面处理工艺的组成部分。
工艺的第一步e1要求在内表面11a上涂覆一层涂层29。
第二步e2要求使用规定光通量33照亮外表面11b的某个区域31。规定光通量33由被照亮的表面单位确定,对应值应在5500至6500勒克司之间。
如图5所示,产生所述规定光通量33的光源34安装在顶部遮光开口圆柱35内。
外层软板11安装在圆柱上方,外表面11b与光源34相对布置。开口即为被照亮的区域31,将外软板11与区域31对应的部分平放。区域31的直径通常为30cm。
第三步e3要求寻找拟涂覆涂层29的内表面11a上的光点37,一个光点37即为穿过顶板和/或隔板7构件的规定光通量33的一部分。
因此,一个光点37也是涂层29密度最小、可让少量光线穿过的区域。我们的目的是得到遮光效果最好的顶板和/或隔板构件7,即尽量减少光点37数量,尽可能缩小光点37大小。
当光点37数量大于临界数量和/或至少一个光点37的大小超过临界尺寸,必须重复上述第三步步骤。
要求在已有涂层29上加涂一层涂层29,填补因密度不够而产生光点37的区域。
通常采用的规定值如下:区域31不超过一百个直径为30cm的光点37,也就是说,每cm2分布有0.14个光点37,且光点尺寸不超过0.5mm。
临界尺寸指光点37的直径或主要长度(适用长形光点37的情况)的最大值。所述尺寸包含在区域31的延伸面中。
当照度超过低阈值时,就会产生光点37。举例来说,低阈值可能等于距离观测区域30cm、人肉眼可见的最小照度。
请注意,第二步e2和第三步e3要求在暗处完成,确保寻找光点37的条件始终保持一致。
如果不符合两个标准中的任意一个,应根据需要按顺序重复步骤e1、e2和e3,直到两个标准全部得以满足。
使用所述工艺即可得到预期结果: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11c能明显衰减遮蔽区域9的亮度。
测试结果表明,与外部亮度相比,遮蔽区域9的亮度至少衰减了85%。所述值也可能超过90%。
分隔软板15也有内表面15a,即与分隔空间21相对的表面,内表面同样覆盖相同类型的遮光薄膜或半遮光薄膜15c。
另外,隔板15还包括与内表面15a相反的外表面15b,外表面位于分隔空间的反面。
由此即可得到卧室17,相对于外部亮度和遮蔽区域9其他空间的亮度,卧室内的亮度更低。
采用所述设计,即可在帐篷内划定暗区39,使其免受外部光线照射,因此,该设计具有重大意义。即使是白天,我们也可以在卧室17内小憩,不受阳光干扰。
在卧室17对应的暗区39内,测得的表面单位接收的光通量小于50勒克司。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示例介绍的顶板和/或隔板构件的使用方式,相反,所述发明可供所有施工实施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