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膜及其生产工艺,具体是一种用于外墙的耐候性装饰膜及其生产工艺,属于装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能降耗”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和重视,尤其是建筑工程方面更是如此。在建筑外墙体保温体系中,保温的绝热材料通常使用聚苯板,装饰材料使用涂料或是面砖,从而达到保温装饰的功效与目的。
耐候性是指塑料制品因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变化,风吹雨淋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褪色,变色,龟裂,粉化和强度下降等一系列老化的现象。
装饰膜是用于外墙的装饰膜,具体而言,是贴附于多层复合板的具有装饰作用的薄膜。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外墙的薄膜,虽然装饰膜具有美化外墙的作用,但是使用时间短,耐候性差。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饰膜存在如下问题:
申请号为201510664722.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饰膜,该专利的装饰膜包括含氟改进膜以及薄层状的基材。所述含氟改性膜包括面层、阻隔层和粘结层。该装饰膜耐候性强,抗老化性能好,但是该装饰膜结构复杂,并且制造工艺繁琐,不能够降低成本。
申请号为201520308150.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室内用环保耐污装饰膜,该装饰膜包括PVDF层、PMMA层、油墨层、PVC层。该装饰膜具有环保和防污的作用,但是该装饰膜使用不长久,并且功能单一。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饰膜:1)装饰膜的耐候性低,不能够使装饰层长期保存,造成浪费;2)装饰膜的制造工艺繁琐,成本偏高,造成装饰膜的推广受到阻碍;3)装饰层不容易与其他材料复合在一起,尤其是与复合板复合在一起,不够结实和耐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候性装饰膜及其生产工艺,该耐候性装饰膜能够将不容易复合的装饰层通过不同的复合层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其生产工艺提高了装饰膜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耐候性装饰膜,该装饰膜从上至下依次为:耐候层、耐候相容过渡层、复合层、装饰图案层和基材层。
一种耐候性装饰膜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耐候层和耐候相容过渡层一次性成型生产,通过压延机压延成膜;
2)基材层生产,并且将装饰图案层与基材层复合;
3)复合层的下端面与复合后的装饰图案层和基材层复合在一起;
4)复合层的上端面与复合后的耐候层和耐候相容过渡层复合在一起。
一种外墙保温的装饰复合板,所述复合板上端面上复合有装饰膜。
进一步,还包括至少四层一次成型的中空保温板层,所述保温板层上端面复合连接有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保温板层下端面复合连接有第二玻璃纤维层。
进一步,所述保温板层一侧安装有上端面楔口,另一侧安装有与所述上端面楔口相对应的下端面楔口。
进一步,所述上端面楔口和下端面楔口上均设有连接孔。
一种外墙,所述外墙包括保温装饰复合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耐候层具有防紫外线和辐射的作用,但是其难以复合,通过耐候层与耐候相容过渡层的复合,能够使得耐候层变得容易复合;并且基材层与装饰图案层一体式集成,能够缩小复合步骤,提高效率;
2)该保温装饰复合板的侧面设有相互配合的上端面楔口和下端面楔口,使得复合板在墙体上安装非常的方便和结实,使用持久性强,并且通过密封胶条密封,保证了墙面的整洁与干净;
3)该耐候性装饰膜复合简单有效,通过两两复合,然后再通过中间复合层的上端面复合和下端面复合,一步到位完成对装饰膜的复合,缩短了工艺步骤,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饰膜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耐候层,2、耐候相容过渡层,3、复合层,4、装饰图案层,5、基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耐候性装饰膜,该装饰膜从上至下依次为:耐候层、耐候相容过渡层、复合层、装饰图案层和基材层。
一种耐候性装饰膜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耐候层和耐候相容过渡层一次性成型生产,通过压延机压延成膜;
2)基材层生产,并且将装饰图案层与基材层复合;
3)复合层的下端面与复合后的装饰图案层和基材层复合在一起;
4)复合层的上端面与复合后的耐候层和耐候相容过渡层复合在一起。
一种外墙保温的装饰复合板,所述复合板所述装饰膜。该复合板还包括至少四层一次成型的中空保温板层,所述保温板层上端面复合连接有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保温板层下端面复合连接有第二玻璃纤维层。
所述保温板层一侧安装有上端面楔口,另一侧安装有与所述上端面楔口相对应的下端面楔口。所述上端面楔口和下端面楔口上均设有连接孔。
一种外墙,所述外墙包括权利所述的保温装饰复合板。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