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浇筑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769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浇筑设施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桥梁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浇筑设施。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到混凝土,一般都在施工现场进行对砂、石、水等按比例配合拌搅生成混凝土,现有的混凝土拌搅机体积庞大,而因为施工需要,常常需要对少量的混凝土进行拌搅,以填补桥梁路面上的坑洼或者预留的洞,此时使用大型的混凝土拌搅机会消耗不必要的能量,增加施工成本,且这些拌搅机不能同时充当填补的设备使用,功能单一,目前路面的填补还主要依靠人工将混凝土填进坑中,费时费力,而且难以操纵填坑所需要的混凝土的量,容易溢出坑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浇筑设施,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浇筑设施,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左侧顶部的混凝土箱,所述混凝土箱内设有混凝土腔,所述混凝土腔右侧上方内壁内通贯设有出土口,所述混凝土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滑板,所述混凝土腔内底部内固定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滑板内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配合连接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卡定轴,所述卡定轴底部伸长末梢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顶部配合连接,所述卡定轴顶部伸长段探至所述滑板顶部端面外且外表面平滑配合连接有卡定拌搅套,所述卡定拌搅套底部端与所述滑板顶部端面转绕配合连接,所述混凝土腔右侧内底部内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容槽,所述容槽底部伸长段探入所述基座内且末梢固定设有油压缸,所述油压缸顶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滑板底部端面固连接的屈伸杆,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下侧的所述基座内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传输腔,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有向下伸长设置的转绕轴,所述转绕轴底部末梢探入所述传输腔内的左侧上方位置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一锥转轮,所述第一锥转轮右侧的所述传输腔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顶部伸长末梢与所述传输腔内顶部转绕配合连接,所述动力轴底部伸长末梢与所述传输腔内底部转绕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锥转轮右侧的所述动力轴上楔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所述传输腔右侧的所述基座内设有与所述动力轴配合连接的浇筑量操纵装置,所述浇筑量操纵装置右侧的所述述基座内通贯设有排土口,所述基座底面前后对等固定设置有两组轮架,所述轮架上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所述基座底面右侧固定设置有路线较位器用于操纵所述滚动轮的前进轨迹,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设置有拌搅操纵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出土口下方的所述混凝土腔内壁内左右对等固定设有阻拦块,所述卡定拌搅套外表面设有拌搅叶,所述出土口与所述排土口之间固定设有导土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浇筑量操纵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腔右侧的第一导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下方所述基座内的第二导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和所述第二导滑槽之间所述基座内的容腔,所述容腔顶部与所述第一导滑槽底部相联通设置,所述容腔底部与所述第二导滑槽顶部相联通设置,所述第一导滑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封闭拦板,所述第二导滑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二封闭拦板,所述容腔顶部相对的所述第一封闭拦板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齿牙条,所述容腔底部相对的所述第二封闭拦板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二齿牙条,所述容腔内转绕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第一齿牙条楔合连接以及底部与所述第二齿牙条楔合连接的齿牙轮,所述第一导滑槽与所述传输腔之间的所述基座内通贯平滑配合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左侧伸长段探入所述传输腔内,所述滑杆右侧伸长段探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且末梢与所述第一封闭拦板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左侧末梢与所述动力轴活接有推进杆。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滑槽和所述第二导滑槽右侧端均与所述排土口内左侧相联通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拌搅操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左侧的第一操纵器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右侧的第二操纵器,所述第一操纵器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操纵器的右侧面分别与所述混凝土箱内壁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动力装置下侧的基座内设向右侧伸长设置的传输腔,第一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向下伸长设置的转绕轴,转绕轴底部末梢探入传输腔内的左侧上方位置且末梢固定设第一锥转轮,第一锥转轮右侧的传输腔内设上下伸长设置的动力轴,动力轴顶部伸长末梢与传输腔内顶部转绕配合连接,动力轴底部伸长末梢与传输腔内底部转绕配合连接,第一锥转轮右侧的动力轴上楔合连接第二锥转轮,传输腔右侧的基座内设与动力轴配合连接的浇筑量操纵装置,浇筑量操纵装置右侧的述基座内通贯设排土口,从而实现定量间隔浇筑工作的传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人工作量。

2.通过浇筑量操纵装置包括设置在传输腔右侧的第一导滑槽、设置在第一导滑槽下方基座内的第二导滑槽以及设置在第一导滑槽和第二导滑槽之间基座内的容腔,容腔顶部与第一导滑槽底部相联通设置,容腔底部与第二导滑槽顶部相联通设置,第一导滑槽内平滑配合连接第一封闭拦板,第二导滑槽内平滑配合连接第二封闭拦板,容腔顶部相对的第一封闭拦板底部端面内设第一齿牙条,容腔底部相对的第二封闭拦板顶部端面内设第二齿牙条,容腔内转绕配合连接顶部与第一齿牙条楔合连接以及底部与第二齿牙条楔合连接的齿牙轮,第一导滑槽与传输腔之间的基座内通贯平滑配合连接滑杆,滑杆左侧伸长段探入传输腔内,滑杆右侧伸长段探入第一导滑槽内且末梢与第一封闭拦板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滑杆左侧末梢与动力轴活接推进杆,从而实现自动操纵定量浇筑工作,提高投放位置的精准性以及浇筑量的精确性。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快速拌搅工作,能实现自动操纵定量浇筑工作,提高投放位置的精准性以及浇筑量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浇筑设施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浇筑设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浇筑设施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滑板与阻拦块相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座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拌搅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浇筑设施,包括基座5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5左侧顶部的混凝土箱6,所述混凝土箱6内设有混凝土腔61,所述混凝土腔61右侧上方内壁内通贯设有出土口63,所述混凝土腔61内平滑配合连接有滑板62,所述混凝土腔61内底部内固定设有第一动力装置64,所述滑板62内设有槽孔623,所述槽孔623内配合连接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卡定轴641,所述卡定轴641底部伸长末梢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64顶部配合连接,所述卡定轴641顶部伸长段探至所述滑板62顶部端面外且外表面平滑配合连接有卡定拌搅套621,所述卡定拌搅套621底部端与所述滑板62顶部端面转绕配合连接,所述混凝土腔61右侧内底部内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容槽65,所述容槽65底部伸长段探入所述基座5内且末梢固定设有油压缸651,所述油压缸651顶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滑板62底部端面固连接的屈伸杆652,所述第一动力装置64下侧的所述基座5内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传输腔51,所述第一动力装置64底部配合连接有向下伸长设置的转绕轴642,所述转绕轴642底部末梢探入所述传输腔51内的左侧上方位置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一锥转轮511,所述第一锥转轮511右侧的所述传输腔51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动力轴512,所述动力轴512顶部伸长末梢与所述传输腔51内顶部转绕配合连接,所述动力轴512底部伸长末梢与所述传输腔51内底部转绕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锥转轮511右侧的所述动力轴512上楔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513,所述传输腔51右侧的所述基座5内设有与所述动力轴512配合连接的浇筑量操纵装置,所述浇筑量操纵装置右侧的所述述基座5内通贯设有排土口55,所述基座5底面前后对等固定设置有两组轮架501,所述轮架501上设置有滚动轮502,所述所述基座5底面右侧固定设置有路线较位器503用于操纵所述滚动轮502的前进轨迹,所述第一动力装置64上设置有拌搅操纵装置。

其中,所述出土口63下方的所述混凝土腔61内壁内左右对等固定设有阻拦块611,从而防止滑板62移动超程,所述卡定拌搅套621外表面设有拌搅叶622,从而实现混凝土的快速拌搅混合工作,提高拌搅工作效率,所述出土口63与所述排土口55之间固定设有导土管66,从而实现快速输送混凝土工作。

其中,所述浇筑量操纵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腔51右侧的第一导滑槽5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52下方所述基座5内的第二导滑槽5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52和所述第二导滑槽53之间所述基座5内的容腔54,所述容腔54顶部与所述第一导滑槽52底部相联通设置,所述容腔54底部与所述第二导滑槽53顶部相联通设置,所述第一导滑槽52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封闭拦板521,所述第二导滑槽53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二封闭拦板531,所述容腔54顶部相对的所述第一封闭拦板521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齿牙条522,所述容腔54底部相对的所述第二封闭拦板531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二齿牙条532,所述容腔54内转绕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第一齿牙条522楔合连接以及底部与所述第二齿牙条532楔合连接的齿牙轮541,所述第一导滑槽52与所述传输腔51之间的所述基座5内通贯平滑配合连接有滑杆515,所述滑杆515左侧伸长段探入所述传输腔51内,所述滑杆515右侧伸长段探入所述第一导滑槽52内且末梢与所述第一封闭拦板521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515左侧末梢与所述动力轴512活接有推进杆514,从而实现自动操纵定量浇筑工作,提高投放位置的精准性以及浇筑量的精确性。

其中,所述第一导滑槽52和所述第二导滑槽53右侧端均与所述排土口55内左侧相联通设置,从而实现第一封闭拦板521和第二封闭拦板531间隔交替探入排土口55实现浇筑定量操纵。

有益地,其中,所述拌搅操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64左侧的第一操纵器64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64右侧的第二操纵器642,所述第一操纵器641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操纵器642的右侧面分别与所述混凝土箱6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操纵器641用以操纵所述拌搅叶622的转速,所述第二操纵器642用以操纵所述拌搅叶622的转向。

初始状态时,滑板62位于混凝土腔61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屈伸杆652,最大程度位于容槽65内,同时,第一动力装置64顶部的卡定轴641最大程度探入卡定拌搅套621内且平滑配合连接,此时,第一封闭拦板521完全位于第一导滑槽52内,使第一封闭拦板521最大程度远离排土口55,同时,第一封闭拦板521带动滑杆515最大程度探入传输腔51内,此时,动力轴512带动推进杆514最大程度位于传输腔51内的左侧位置,同时,使推进杆514和滑杆515为同一中心线上,此时,第二封闭拦板531最大程度探入排土口55内且与所述排土口55右侧内壁相抵接,同时,使第一封闭拦板521上的第一齿牙条522右侧段与齿牙轮541顶部端楔合连接,使第二封闭拦板531上的第二齿牙条532左侧段与齿牙轮541底部端楔合连接。

当需要浇筑使用时,首先通过基座5移动至需要浇筑作业出处,然后将泥沙、水、土混倒入混凝土腔61内,此时,操纵第一动力装置64带动卡定轴641以及转绕轴642转绕,同时,由卡定轴641带动卡定拌搅套621实现持续转绕拌搅工作,然后向左侧移动基座5,同时操纵油压缸651带动屈伸杆652逐渐向上推动滑板62,使滑板62逐渐沿混凝土腔61内的顶部方向滑动,此时,混凝土腔61内的混凝土同时向上移动,直至混凝土腔61内最顶部的混凝土移动至出土口63处的导土管66内,使混凝土经导土管66倾斜方向右侧方向滑动,直至混凝土落入第二封闭拦板531上方的排土口55内,同时,由转绕轴642带动底部的第一锥转轮511转绕,进而由第一锥转轮511带动第二锥转轮513以及第二锥转轮513上的动力轴512转绕,并由动力轴512带动推进杆514往复推动滑杆515左右移动,同时,由滑杆515带动第一封闭拦板521往复左右滑动,当动力轴512移动至传输腔51内的最右侧位置时,此时,使推进杆514和滑杆515为同一中心线上,同时,由滑杆515带动第一封闭拦板521右侧端面最大程度探入排土口55内且与排土口55内的右侧端面相抵接,此时,第一封闭拦板521上的第一齿牙条522左侧段与齿牙轮541顶部端楔合连接,同时,由齿牙轮541带动第二封闭拦板531上的第二齿牙条532右侧段与齿牙轮541底部段楔合连接,此时使第二封闭拦板531完全位于第二导滑槽53内如图4所示,此时,使第一封闭拦板521上方的排土口55内的混凝土进行阻隔工作,同时,通过第二封闭拦板531进行定量浇筑工作,直至如图5所示当滑板62顶部端面与阻拦块611相抵接时,此时,屈伸杆652最大程度探入混凝土腔61内,同时,混凝土腔61内的浇筑完全经导土管66传输至出土口63内完成最后的浇筑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动力装置下侧的基座内设向右侧伸长设置的传输腔,第一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向下伸长设置的转绕轴,转绕轴底部末梢探入传输腔内的左侧上方位置且末梢固定设第一锥转轮,第一锥转轮右侧的传输腔内设上下伸长设置的动力轴,动力轴顶部伸长末梢与传输腔内顶部转绕配合连接,动力轴底部伸长末梢与传输腔内底部转绕配合连接,第一锥转轮右侧的动力轴上楔合连接第二锥转轮,传输腔右侧的基座内设与动力轴配合连接的浇筑量操纵装置,浇筑量操纵装置右侧的述基座内通贯设排土口,从而实现定量间隔浇筑工作的传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人工作量。

2.通过浇筑量操纵装置包括设置在传输腔右侧的第一导滑槽、设置在第一导滑槽下方基座内的第二导滑槽以及设置在第一导滑槽和第二导滑槽之间基座内的容腔,容腔顶部与第一导滑槽底部相联通设置,容腔底部与第二导滑槽顶部相联通设置,第一导滑槽内平滑配合连接第一封闭拦板,第二导滑槽内平滑配合连接第二封闭拦板,容腔顶部相对的第一封闭拦板底部端面内设第一齿牙条,容腔底部相对的第二封闭拦板顶部端面内设第二齿牙条,容腔内转绕配合连接顶部与第一齿牙条楔合连接以及底部与第二齿牙条楔合连接的齿牙轮,第一导滑槽与传输腔之间的基座内通贯平滑配合连接滑杆,滑杆左侧伸长段探入传输腔内,滑杆右侧伸长段探入第一导滑槽内且末梢与第一封闭拦板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滑杆左侧末梢与动力轴活接推进杆,从而实现自动操纵定量浇筑工作,提高投放位置的精准性以及浇筑量的精确性。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快速拌搅工作,能实现自动操纵定量浇筑工作,提高投放位置的精准性以及浇筑量的精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