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系统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360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系统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需求逐步提高,越来越追求复杂与多变的室内空间造型,现有室内吊顶在设计施工时,为了整体更加美观,使吊顶与墙体之间的阴角线位置显得更加平整光滑,避免吊顶与墙体连接位置开裂、变形,同时设置能够隐藏布置灯带等增加室内空间设计感的物件,常沿墙体边缘设置一圈凹槽,将阴角转变为阳角,提升视觉观感,增加设计立体感。

现有技术中,为设置沿墙的凹槽,一般在施工现场采用分段的木质层板拼装而成凹槽形状,在安装完毕主次龙骨后,需要采用两条木方,一根沿墙体设置并在其下方设置水平层板,另一根设于吊顶侧壁并在其侧壁连接竖向层板,由水平层板与竖直层板形成墙边的凹槽,再将吊顶的基层构件连接在次龙骨和竖向层板上,如图1,凹槽内还需要粘结面层构件并涂刷,但此安装过程,费工费时,浪费人力,安装环节复杂,漆工涂装效果差,拆卸更是非常麻烦,施工效率低下,安装进度缓慢,一旦墙体本身平整度较差或是异形墙面,施工过程更为困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延长了施工工期,成型效果差,严重影响美观,成本很高,后期难以维护修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带有凹槽造型的吊顶系统,安装环节复杂,漆工涂装效果差,拆卸更是非常麻烦,施工效率低下,适应性差等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吊顶系统及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顶系统,包括吊杆、龙骨和罩面板,所述龙骨包含主龙骨、次龙骨和边龙骨,所述主龙骨通过所述吊杆连接于楼板,所述次龙骨连接于所述主龙骨下方,所述罩面板连接于所述次龙骨下方,所述边龙骨沿墙体设置,所述边龙骨包含固定端、自由端和连接段,所述固定端和自由端通过所述连接段相连接,所述固定端用于连接所述墙体,所述自由端用于连接所述罩面板的边缘,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墙体的一侧与所述墙体表面形状适配,所述边龙骨为一体成型构件,所述罩面板与墙体之间具有间隙。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吊顶系统,包含吊杆、罩面板、主龙骨、次龙骨和边龙骨,当所述边龙骨连接在墙体上,所述自由端连接罩面板时,所述罩面板与墙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形状根据设计确定,所述边龙骨采用一体成型构件,能够避免现场制作所述间隙出现尺寸或造型的偏差,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墙体的一侧与所述墙体表面形状适配,即当墙体表面为直面时,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墙体的一侧为直面;当墙体表面为弧面时,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墙体的一侧为弧面,所述构件沿所述墙体方向的长度根据设计确定,采用本系统无需现场制作组装边龙骨,避免采用木方层板等现场剪切拼接,方便快捷,简化安装步骤,成型效果好,在安装时能够减少拼接次数,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工成本,有效提升视觉观感,便于控制和调节边龙骨与主龙骨和次龙骨之间的高度和位置关系,造型尺寸准确,适用性广泛,避免间隙内在安装后再次涂装,安装拆卸步骤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多块层板粘结连接处出现开裂或木方出现腐坏等,引发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自由端包含横段一和横段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横段一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段二的长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罩面板包含基层构件和面层构件,所述基层构件的边缘连接于所述横段一上,所述面层构件的边缘连接于所述横段一和横段二之间的卡槽中。

所述基层构件连接于次龙骨下方,其边缘连接于所述横段一上,所述面层构件连接在所述基层构件的下表面上,所述面层构件的边缘卡接于所述横段一和横段二之间的卡槽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层构件通过若干个自攻螺丝分别与所述次龙骨和横段一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边龙骨为铝合金构件。

优选的,所述边龙骨表面采用粉末或氟碳喷涂。

优选的,所述边龙骨呈s形结构或z形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所述连接段可以变换形状,如呈直角、弧形等,使所述边龙骨形成s型、z型或阶梯型等,适用性更广,避免上述形状采用现有技术进行现场制作的困难,造成成型质量不高,后期维护修补困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吊顶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吊顶系统,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所述吊杆;

b、在所述吊杆下安装所述主龙骨,在所述主龙骨下安装所述次龙骨;

c、沿所述墙体安装边龙骨;

d、在所述次龙骨下安装罩面板。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吊顶系统的安装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安装时需要现场进行木方的剪切拼装,再采用层板与木方的粘结,造型尺寸难以精确控制,罩面板与竖向层板之间容易开裂,影响美观,采用本方法能够简化安装步骤,有效控制造型和尺寸,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工成本,有效提升视觉观感,便于控制和调节边龙骨与主龙骨和次龙骨之间的高度和位置关系,无需在间隙内设置罩面板,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安装质量,连接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步骤b和c的先后顺序能够互换。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吊顶系统,无需现场制作组装边龙骨,避免采用木方层板等现场剪切拼接,方便快捷,简化安装步骤,成型效果好,在安装时能够减少拼接次数,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工成本,有效提升视觉观感,便于控制和调节边龙骨与主龙骨和次龙骨之间的高度和位置关系,造型尺寸准确,适用性广泛,避免间隙内在安装后再次涂装,安装拆卸步骤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多块层板粘结连接处出现开裂或木方出现腐坏等,引发安全隐患。

2、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吊顶系统,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所述连接段可以变换形状,如呈直角、弧形等,使所述边龙骨形成s型、z型或阶梯型等,适用性更广,避免上述形状采用现有技术进行现场制作的困难,造成成型质量不高,后期维护修补困难。

3、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吊顶系统,对所述边龙骨表面采用粉末或氟碳喷涂,颜色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避免在形成的所述间隙内再次装饰面层构件,减少安装步骤,节省人工成本,提升视觉效果。

4、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吊顶系统的安装方法,能够简化安装步骤,有效控制造型和尺寸,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工成本,有效提升视觉观感,便于控制和调节边龙骨与主龙骨和次龙骨之间的高度和位置关系,无需在间隙内设置罩面板,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安装质量,连接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吊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吊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边龙骨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的边龙骨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的边龙骨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标记:1-吊杆,21-主龙骨,22-次龙骨,3-墙体,4-边龙骨,41-固定端,42-自由端,43-连接段,51-横段一,52-横段二,61-基层构件,62-面层构件,7-木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4所示,一种吊顶系统,包括吊杆1、龙骨和罩面板,所述龙骨包含主龙骨21、次龙骨22和边龙骨4,所述主龙骨21通过所述吊杆1连接于楼板,所述次龙骨22连接于所述主龙骨21下方,所述罩面板连接于所述次龙骨22下方,所述边龙骨4沿墙体3设置,所述边龙骨4包含固定端41、自由端42和连接段43,所述固定端41和自由端42通过所述连接段43相连接,所述固定端41用于连接墙体3,所述固定端41连接所述墙体3的一侧与所述墙体3表面形状适配,所述墙体3为竖直的平面墙的,所述固定端41沿长度方向也是平直的,所述罩面板与墙体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端41、自由端42和连接段43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构件,所述一体成型构件表面采用粉末或氟碳喷涂,所述自由端42包含横段一51和横段二52,所述横段一51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段二52的长度,所述基层构件61与所述次龙骨22通过若干个自攻螺丝连接,所述基层构件61的边缘与横段一51通过若干个自攻螺丝连接,所有所述自攻螺丝沿所述横段一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面层构件62连接在所述基层构件61的下表面上,所述面层构件62的边缘卡入所述横段一51和横段二52之间,所述固定端41与墙体3通过若干个自攻螺丝连接,所有所述自攻螺丝沿所述墙体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列设置两个自攻螺丝,所述连接段43为直角形状,所述边龙骨4形成z形结构。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吊顶系统,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边龙骨4的连接段43为弧型形状,所述边龙骨4形成s形结构。

实施例3

一种吊顶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使用如实施例1或2中的一种吊顶系统,其安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所述吊杆1;

步骤二、在所述吊杆1下安装所述主龙骨21,在所述主龙骨21下安装所述次龙骨22;

步骤三、沿所述墙体3安装边龙骨4;

步骤四、在所述次龙骨22下安装罩面板。

先弹线并确定吊顶高度,然后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所述吊杆1,然后将所述主龙骨21吊挂在所述吊杆1上并调平,然后将所述次龙骨22连接在所述主龙骨21下方,所述主龙骨21与次龙骨22相互垂直,然后安装所述次龙骨,将所述固定端41沿所述墙体3安装若干个自攻螺丝固定,然后连安装所述罩面板的基层构件61,将所述基层构件61与所述次龙骨22通过若干个自攻螺丝连接,所述基层构件61的边缘与横段一51通过若干个自攻螺丝连接,最后在所述基层构件61的下表面上连接所述面层构件62,并将所述面层构件62的边缘卡入所述横段一51和横段二52之间,最后进行收尾。

在安装过程中,步骤二与步骤三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采用本方法能够简化安装步骤,有效控制造型和尺寸,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工成本,有效提升视觉观感,便于控制和调节边龙骨4与主龙骨和次龙骨之间的高度和位置关系,无需在间隙内设置罩面板,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安装质量,连接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