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14214发布日期:2018-06-05 21:4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主流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通常采用了如下的方式使预制构件从生产线运送至堆场。结合图1举例说明,构件在流转模台预制构件生产线制作完成后移动到侧翻机构2,之后通过行车1吊到构件清洗区3放置,之后人工对混凝土构件四周进行清洗作业,之后清洗完之后再吊至构件暂存区5并进行修补等作业,之后转运车4到达,之后行车1将构件吊上转运车4,之后转运车4将构件运至堆场,在堆场通过龙门吊等设备完成堆放。

可见,传统的预制构件运输系统存在如下缺陷:

(1)、构件需进行四次吊装作业才能完成到堆场的堆放,效率低;

(2)、清洗区占地面积大,需人工完成简单的清洗作业,降低场地利用率且作业效率低;

(3)、需要暂存区,降低场地利用率;

(4)、需要行车、转运车参与,设备成本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构件吊装作业次数多,流转效率低,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包括:侧翻机构、吊装机构和轨道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上,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至少从所述侧翻机构延伸至目标场地。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修补机构,所述修补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堆放机构,所述堆放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机构包括:吊轨轨道和门架,所述吊轨轨道设置于所述门架的顶部,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吊轨轨道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一所述吊轨轨道,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另一所述吊轨轨道,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之间。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架包括:横梁、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横梁上悬挂有两个所述吊轨轨道,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之间。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之间,且所述吊装机构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吊轨轨道的基面滚动连接的滚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机构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吊轨轨道的侧面滚动连接的导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机构包括:地轨轨道,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地轨轨道上。

采用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将构件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例如:堆场)的堆放,提高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占地面积小,取消暂存区,极大减小清洗区面积,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

3、本发明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进一步采用流水线自动清洗代替人工清洗,极大提供效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构件生产运输系统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侧翻机构对待运输的预制构件进行翻转作业;

通过吊装机构对翻转后的预制构件进行吊装作业;

控制吊装机构沿轨道机构的路径进行移动,将吊装后的预制构件吊运至目标场地。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过侧翻机构对待运输的预制构件进行翻转作业包括:

流转模台将待运输的预制构件流转至所述侧翻机构;

通过侧翻机构对所述流转模台和所述预制构件进行整体翻转。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吊装机构沿轨道机构的路径进行移动,将吊装后的预制构件吊运至目标场地包括:

在预制构件吊运的过程中,通过清洗机构对吊装后的预制构件进行清洗作业。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吊装机构沿轨道机构的路径进行移动,将吊装后的预制构件吊运至目标场地包括:

在预制构件吊运的过程中,通过修补机构对吊装后的预制构件进行修补作业。

采用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构件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例如:堆场)的堆放,提高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时占地面积小,取消暂存区,极大减小清洗区面积,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

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一步采用流水线自动清洗代替人工清洗,极大提供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从生产线运送至目标场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处于侧翻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处于清洗状态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处于清洗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处于侧翻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机构与吊轨轨道的第一种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机构与吊轨轨道的第二种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机构与吊轨轨道的第三种装配示意图。

图标:1-行车;2-侧翻机构;3-构件清洗区;4-转运车;5-构件暂存区;6-目标场地;7-吊装机构;8-清洗机构;9-修补机构;10-轨道机构;11-吊轨轨道;12-门架;14-地轨轨道;15-清洗喷头组;16-滚轮;17-导轮;20-预制构件;21-流转模台;121-第一支撑架;122-第二支撑架;123-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包括:侧翻机构2、吊装机构7和轨道机构10;其中,侧翻机构2用于翻转待运输的预制构件20,优选的,翻转角度为80-90度,以便能够更好的完成吊装。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轨道机构10上,用于沿轨道机构10的路径进行吊运预制构件20。轨道机构10的路径至少从侧翻机构2延伸至目标场地6(优选的,目标场地6可以理解为用于装卸堆放预制构件20的场地,例如堆场;当然,除此之外,目标场地6也可以视为其他区域,例如清洗区域、暂存区域等等),这样使得预制构件20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6的堆放,提高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构件生产运输系统中,轨道机构10的路径的起始端并不局限于侧翻机构2的所在位置。同理,轨道机构10的路径的末端也并不局限于目标场地6。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轨道机构10的部分或者全部路径是从侧翻机构2延伸至目标场地6即可。

本实施例中,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清洗机构8,清洗机构8设置于轨道机构10的路径上。清洗机构8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只要设置在侧翻机构2与目标场地6之间的路径上即可。该清洗机构8用于对吊运的预制构件20进行自动清洗,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

优选的,该清洗机构8采用流水线自动清洗的方式。

该清洗机构8包括:清洗框架和清洗喷头组15;清洗框架设置于轨道机构10的路径上,且清洗框架设置有允许预制构件20通过的空间,以构成自动清洗区,清洗喷头组15设置于自动清洗区的四周,完成对预制构件20的四周清洗工作。

更加具体的,在自动清洗区的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多个清洗喷头,在预制构件20输送过程中对预制构件20的上、下两个表面进行清洗,在预制构件20前进方向的侧面安装有多个清洗喷头,对预制构件20的前后两个面进行清洗,从而完成对预制构件20的四周清洗工作。

此外,为了达到智能化操作,还可以在自动清洗区的始端和尾端设置有传感检测元件,当预制构件20进入至自动清洗区时,传感检测元检测预制构件20的位置信号并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反馈的位置信号控制启动清洗喷头,清洗喷头对预制构件20的四周进行清洗工作;当预制构件20离开自动清洗区时,传感检测元检测预制构件20的位置信号并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反馈的位置信号控制关闭清洗喷头,清洗喷头停止工作。

当然,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做出多种改进。举例说明:在自动清洗区时的下方设置有污水收集单元,污水收集单元用于收集预制构件20清洗之后的污水;在污水收集单元内设置有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收集的污水;同时,还连接有循环泵送单元,循环泵送单元通过各个管路与清洗喷头连接。当然,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本实施例中,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修补机构9,修补机构9设置于轨道机构10的路径上。该修补机构9实现对部分有损伤的预制构件20进行修补作业。值得说明的是,该修补机构9可以包括用于修补预制构件20的各种工具,例如:磨机、凿子、抹子等等。当然,该修补机构9并不局限于一种器件,它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轨道机构10的路径上的修补区,在该修补区内可以采用人工修补作业,也可以采用自动修补作业。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堆放机构,堆放机构设置于轨道机构10的路径上。具体而言,堆放机构位于靠近目标场地6的路径端部。优选的,堆放机构为龙门吊,也就是说,预制构件20达到目标场地6龙门吊吊装位置进行卸货。

结合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轨道机构10包括:吊轨轨道11和门架12,其中,吊轨轨道11设置于门架12的顶部,吊轨轨道11可从侧翻机构2延伸至目标场地6。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吊轨轨道11上。

对于吊轨轨道11与门架12而言,可以有多种装配形式,举例说明。

优选的,结合图9所示,该门架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121和第二支撑架122,第一支撑架121的顶部开设有一吊轨轨道11,第二支撑架122的顶部开设有另一吊轨轨道11,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11之间。该结构直接将吊轨轨道11设置于支撑架的顶部,例如在顶部侧面开槽等等,其结构简单。

优选的,该门架12包括:横梁123、第一支撑架121和第二支撑架122,横梁123连接于第一支撑架121和第二支撑架122(类似于龙门架12的结构),横梁123上悬挂有两个吊轨轨道11,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吊轨轨道11之间。此种结构吊轨轨道11可通过悬挂件吊装在横梁123上,装配结构整体更加稳定,安全性更高。

结合图7所示,吊装机构7设置于两个吊轨轨道11之间,且在吊装机构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吊轨轨道11基面(底面)滚动连接的滚轮16。优选的,此处的滚轮16数量为两个,即,在吊装机构7的端部分别对应设置一个滚轮16。这种装配结构简单,实现了吊装机构7沿吊轨轨道11进行滚动。

又例如:结合图8所示,吊装机构7设置于两个吊轨轨道11之间,在所述吊装机构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吊轨轨道11基面滚动连接的滚轮16,同时也设置有与吊轨轨道11侧面滚动的导轮17。优选的,此处的滚轮16数量为四个,导轮17数量为四个,即,吊装机构7的端部分别对应设置两个滚轮16和两个导轮17,两个滚轮16分别设置于吊轨轨道11基面的两边,两个导轮17分别设置于吊轨轨道11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滚轮16对应一个导轮17)。这种装配结构整体更加稳定,安全性更高,且运行起来在导轮17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脱轨情况。

本实施例中,吊装机构7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以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结合图5所示,吊装机构7包括吊装架、吊钩、吊绳、回转驱动装置和行走驱动装置;吊装架可滑动设置于吊轨轨道11上,优选的,吊轨轨道11的数量为两个,吊装架设置于两个吊轨轨道11之间,且吊装架与其对应的吊轨轨道11之间为滑动连接或者滚动连接。行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吊装架沿吊轨轨道11进行移动,回转驱动装置通过吊绳带动吊钩上下移动。上述吊装机构7吊装预制构件20控制简单易行,技术实现难度较低,便于工人操作。

当然,优选的,吊装机构7包括两个吊钩和两个回转驱动装置,两个吊钩间隔布置,两个回转驱动装置分别单独驱动两个吊钩上下移动;或者,吊装机构7包括两个吊钩和一个回转驱动装置,两个吊钩间隔布置,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个吊钩上下移动。如此,采用吊钩间隔布置,在吊装预制构件20时,提高吊装小车的平移稳定性。而且,使得预制构件20的起吊较低的高度即可吊装完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轨道机构10除了采用上述结构,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目的。

例如:该轨道机构10包括:地轨轨道14,该地轨轨道14可以理解为设置于下方靠近地面的轨道,例如:该地轨轨道14可以直接铺设于地面上,当然,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预埋在地面以下等等。该地轨轨道14路径也至少从侧翻机构2延伸至目标场地6。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地轨轨道14上。该轨道机构10同样能够实现预制构件20的运输,结构简单。对应的,该吊装机构7的吊装架设置于靠近侧翻机构2的一侧,同样通过吊绳带动吊钩上下移动,而且在吊装机构7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机构。

综上,采用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将构件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的堆放,提高效率;

2、本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占地面积小,取消暂存区,极大减小清洗区面积,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

3、本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进一步采用流水线自动清洗代替人工清洗,极大提供效率。

实施例二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的方法,至于其他特征已在上述实施例一种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二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一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所保护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二的保护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重复赘述。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侧翻机构2对待运输的预制构件20进行翻转作业;

具体的,流转模台21将待运输的预制构件20流转至侧翻机构2;通过侧翻机构2对流转模台21和预制构件20进行整体翻转。优选的,预制构件20的翻转角度为80-90°。

S2、通过吊装机构7对翻转后的预制构件20进行吊装作业;

S3、控制吊装机构7沿轨道机构10的路径进行移动,将吊装后的预制构件20吊运至目标场地6(优选的,目标场地6可以理解为用于装卸堆放预制构件20的场地,例如堆场;当然,除此之外,目标场地6也可以视为其他区域,例如清洗区域、暂存区域等等)。

其中,在预制构件20吊运的过程中,通过清洗机构8对吊装后的预制构件20进行清洗作业,从而完成对预制构件20的四周清洗工作。

其中,在预制构件20吊运的过程中,通过修补机构9对吊装后的预制构件20进行修补作业,对部分有损伤的预制构件20进行修补作业。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构件20主要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梁、板、柱及建筑装修配件等。当然,也并非局限于此,其他材质的构件也可应用。

综上,采用上述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构件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的堆放,提高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时占地面积小,取消暂存区,极大减小清洗区面积,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

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一步采用流水线自动清洗代替人工清洗,极大提供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