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隔断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961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隔断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隔断网。



背景技术:

隔断网被广泛应用在室内或者室外,用于对区域进行划分。现有的隔断网是将矩形边框内设网体,再通过立柱将矩形边框依次连接起来,立柱与矩形边框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在隔断网长度较大时,安装起来费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隔断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装式隔断网,包括左右设置两个网体,两个网体通过插接组件衔接在一起,左侧网体的右端设有定位插孔,右侧网体的左端也设有定位插孔,插接组件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立柱,其中一个立柱上固设有定位插柱,另一个立柱上对应定位插柱设有定位插槽或者定位通孔,所述定位插柱依次穿插过左侧网体和右侧网体的定位插孔,并插入定位插槽或者定位通孔中;两立柱之间通过逆止机构连接,所述逆止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立柱上的两个L形卡条和设置在另一个立柱上的两个卡钩,所述L形卡条包括前后延伸的伸出部和设置在伸出部端部的折弯部,两L形卡条之间设有插入腔,两卡钩伸入插入腔并分别钩在两折弯部上;所述立柱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或者立柱底端连接在底座上。

两立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逆止机构。

所述定位插柱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设置数个,每个网体上的定位插孔均对应定位插柱设置数个,定位插槽或者定位通孔也对应定位插柱设置数个。

网体的上侧和下侧均固设有水平的横杆。

所述立柱与底座插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隔断网,网体与网体之间通过插接组件连接在一起,替代螺栓连接,便于安装耗时少,定位插柱用于对两网体的端部进行连接定位,逆止机构可将插接组件快速连接在一起,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左侧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右侧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视图;

图5是图3中的B-B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平杆1、竖直杆2、定位插孔3、凹口4、竖杆5、横杆6、网体7、插接组件8、卡钩9、立柱10、插入腔11、导套12、伸出部13、折弯部14、L形卡条15、导柱16、定位插柱17、定位插槽18、逆止机构19、底座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图1-图5所示的一种拼装式隔断网,包括左右设置两个网体7,两个网体7通过插接组件8衔接在一起。两个网体7均为竖直设置。

左侧网体7的右端设有定位插孔3,右侧网体7的左端也设有定位插孔3,所述网体7设有若干网孔,网体7的左右两端均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数个凹口4,网体7左端的凹口4朝向左侧、右端的凹口4朝向右侧,左侧网体7右端的一个定位插孔3与右侧网体7左端的一个定位插孔3重合。本实施例中:网体7由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的数个竖直杆2和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数个水平杆1构成,数个竖直杆2和数个水平杆1为纵横交叉设置。定位插孔3设置在水平杆1的端部,左侧网体7的定位插孔3设于左侧网体7中水平杆1右端,右侧网体7的定位插孔3设于右侧网体7中水平杆1左端,左侧网体7右端叠加在右侧网体7左端的前侧(当然,左侧网体7右端也可叠加在右侧网体7左端的后侧),凹口4是由上下相邻的两横杆6端部相间隔而形成的。

插接组件8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立柱10,立柱10的横截面呈矩形,立柱10竖直延伸,其中一个立柱10上固设有定位插柱17,另一个立柱10上对应定位插柱17设有定位插槽18或者定位通孔,所述定位插柱17依次穿插过左侧网体7的定位插孔3和右侧网体7的定位插孔3,并最终插入定位插槽18或者定位通孔中,本实施例中,前侧立柱10的后侧面上固设一根前后水平延伸的定位插柱17,后侧立柱10的前侧面上对应定位插柱17设置定位插槽18,所述定位插柱17向后依次穿插过左侧网体7的定位插孔3和右侧网体7的定位插孔3,并且定位插柱17的端部(后端)插入定位插槽18中;当左侧网体7右端叠加在右侧网体7左端的后侧时,所述定位插柱17向后依次穿插过右侧网体7的定位插孔3和左侧网体7的定位插孔3,并且定位插柱17的端部(后端)插入定位插槽18;两立柱10之间通过逆止机构19连接,所述逆止机构19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立柱10上的两个L形卡条15和设置在另一个立柱10上的两个卡钩9,两个卡钩9相背设置,所述L形卡条15包括前后延伸的伸出部13和设置在伸出部13端部的折弯部14,伸出部13的端部进行垂直折弯形成所述折弯部14,两个L形卡条15左右间隔设置,两L形卡条15的两折弯部14为相向伸出,左侧L形卡条15的折弯部14向右折弯,右侧L形卡条15的折弯部14向左折弯,两L形卡条15之间设有插入腔11,插入腔11是由两L形卡条15和固设两L形卡条15的立柱10围设而成,两卡钩9均伸入插入腔11并分别钩在两折弯部14上,本实施例中,两卡钩9的端部均固设在前侧立柱10的后侧面上,两L形卡条15均固设在后侧立柱10的前侧面上,并且L形卡条15的伸出部13的后端固设在后侧立柱10的前侧面上,L形卡条15的伸出部13的前端设置折弯部14,两卡钩9的弯钩部分插入所述插入腔11并分别钩在两L形卡条15的两折弯部14的后侧,逆止机构19为插扣。所述立柱10底端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立柱10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逆止机构19。

优选地,所述定位插柱17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设置数个,每个网体7上的定位插孔3和所述定位插槽18均分别对应定位插柱17设置数个(当立柱设置定位通孔时,定位通孔也对应定位插柱17设置数个),定位插柱17、每个网体7端部的定位插孔3以及定位插槽18三者数量一致,左侧网体7右端的定位插孔3与右侧网体7左端的定位插孔3一一重合,每个定位插柱17均与左侧网体7上的一个定位插孔3、右侧网体7上的一个定位插孔3、立柱10(后侧立柱10)上的一个定位插槽18或者定位通孔相对应,每个定位插柱17均依次穿插过两网体7上相应两定位插孔3并最终插入相应的定位插槽18或者定位通孔中。

优选地,网体7的上侧和下侧均分别固设有水平的横杆6,在左侧网体7的左端固设竖直的竖杆5,右侧网体7的右端也固设竖直的竖杆5,竖杆5的底端也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立柱10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立柱10外侧的导套12和设置在另一个立柱10外侧的导柱16,导套12和导柱16均为前后水平延伸,导柱16插入导套12;导向机构至少设置两个。

为避免干涉,导向机构和逆止机构19均位于网体7端部的凹口4中,均从凹口4中穿过,逆止机构19位于网体7的上下相邻的两水平杆之间区域,导向机构、逆止机构19均与网体7相间隔。

实施例2:

有图6所示的一种拼装式隔断网,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立柱10的下侧相应设有底座20,所述立柱10底端连接在底座20上,底座20为钢制底座或者混凝土底座,网体7高于底座20,底座20的顶面设有插槽,立柱10的底端插入插槽即可,此外每个竖杆5的下侧也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底座20,竖杆5底端插入相应底座20的插槽中。当然,立柱10底端也可固定连接其下侧底座20,竖杆5底端也可固定连接其下侧底座20。

实施例3:

有图7所示的一种拼装式隔断网,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网体7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多个,相邻两个网体7之间通过所述插接组件8衔接在一起,最左端网体7的左端固设竖直的竖杆5,最右端网体7的右端也固设竖直的竖杆5,竖杆5的底端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对应每个竖杆5的下侧、每个立柱10的下侧均可分别设置底座20,竖杆5底端、立柱10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或者插接或者嵌入各自下侧相应底座2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隔断网,网体7与网体7之间通过插接组件8连接在一起,替代螺栓连接,便于安装耗时少,定位插柱17用于对两网体7的端部进行连接定位,逆止机构19可将插接组件8快速连接在一起,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