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线专用砖。
背景技术:
砖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建筑材料,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已是习以为常的物品,以至于长期都没有进行改进的想法。近来很多人更换了新思维,对砖的形态及生产方法进行了开发。目前较有特点为的是凹凸砖产品的开发,这些开发者都将降低传统的砌筑难度为第一目标。但到现在还不能大面积推广这些新型砖,虽然在砖型上是能够解决砌筑难度,但没有解决砖在砌筑后墙体的管线铺设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线专用砖,既使得砌筑容易,又使得后期的管线铺设及改变方便容易,且不破坏原有建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线专用砖,包括方形砖本体,所述砖本体设有上下两个横向管线孔和两个纵向管线孔,所述横向管线孔与所述纵向管线孔相贯通,所述砖本体由第一半砖和第二半砖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半砖为所述砖本体的一半且上横向管线孔上面的部分延伸至整个砖本体,所述第二半砖为所述砖本体的一半且无上横向管线孔上面的部分。
横向及重新管线孔的设置,使得管线的布置灵活方便,砖本体由两半组合而成,可拆卸,方便了管线的安装及后期更改,保障了建筑物的完好及强度。
进一步地,为方便安装及拆卸,所述第一半砖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半砖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盲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通孔。。
较优地,所述砖本体的下部设有定位槽,以使其与标准砖连接定位。
本使用新型的结构合理实用,既解决了砌筑的技术难度,又能达到方便穿管线,不再用传统的砖上要开槽,再埋管或线的方法,改善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及建筑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仰视图示意图;
图3为第一半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左视图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向视图示意图;
图6为第二半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右视图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B-B向视图示意图;
图9为安装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半砖,11-第一连接孔,2-第二半砖,21-第二连接孔,3-横向管线孔,4-纵向管线孔,5-定位槽,6-标准砖,7-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的管线专用砖,包括方形砖本体,砖本体设有上下两个横向管线孔3和两个纵向管线孔4,横向管线孔3与纵向管线孔4相贯通,砖本体由第一半砖1和第二半砖2组合而成,第一半砖1为所述砖本体的一半且上横向管线孔3上面的部分延伸至整个砖本体,第二半砖2为所述砖本体的一半且无上横向管线孔3上面的部分,第一半砖1设有第一连接孔11,第二半砖2 设有第二连接孔21,第一连接孔11为盲孔,第二连接孔21为通孔,砖本体的下部设有定位槽5。
第一连接孔11内安装膨胀套,使用长距螺钉穿过第二连接孔21将第一半砖1和第二半砖2连接为一个整体。
如图9所示,管线专用砖与标准砖通过定位槽5相连接,纵向管线孔4与标准砖的孔相对,管线7的布置灵活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