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楼梯浇筑模具及楼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修建房屋时选用PC(precast concrete-混凝土预制件)构件,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相比,PC构件的施工环境为PC工厂中,相比于现场施工更安全;并且通过预制尺寸能够显著提高安装速度和施工进度;同时,采用PC构件的工地现场作业量明显减小少,能够有效降低粉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其中,预制混凝土楼梯是一种常见的PC构件。
现有的楼梯浇筑模具主要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底模,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底模两侧的边模,以及设置在底模两端的端模,通过现场勘查后,确定模具尺寸并进行浇筑,混凝土成型后,将楼梯吊装至工地进行安装。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使用现有的楼梯浇筑模具,浇筑完成后,楼梯的面层(即脚踩的部位)为混凝土光面,然后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往往需要在面层的混凝土光面上粘贴装饰面层(装饰面层的材料一般为大理石等),由于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光面一般是光洁的,如需粘贴装饰面层则还需要进行凿毛处理,不仅费时费力,并且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浇筑模具及楼梯,以缓解现有的楼梯浇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浇筑成型的楼梯面层表面进行二次处理,从而导致费时费力且成本增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梯浇筑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楼梯侧模板,对应设置在两块所述楼梯侧模板内侧、且呈锯齿状排列的多个角铁,以及罩设在两块所述楼梯侧模板两端的端模板。
实际应用时,所述楼梯侧模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中间部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端部沿斜上方设置,所述第二端部沿斜下方设置;多个所述角铁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上。
其中,所述端模板包括:第一端模板和第二端模板;所述第一端模板罩设在所述第一端部上,且所述第一端模板包括:侧模板和底模板;所述第二端模板罩设在所述第二端部上,且所述第二端模板包括:所述侧模板、所述底模板和顶模板。
其中,所述中间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件。
具体地,所述中间部的底部还设置有钢架或工作台,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钢架或所述工作台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楼梯侧模板,对应设置在两块楼梯侧模板内侧、且呈锯齿状排列的多个角铁,以及罩设在两块楼梯侧模板两端的端模板。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使用者可预先将装饰面层铺设在多个角铁上,此时装饰面层、两块楼梯侧模板以及端模板之间构成一个单面开口的腔体,将混凝土由开口浇入腔体中,待混凝土成型后,即形成一个带有装饰面层的混凝土楼梯,无需进行二次加工,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能够缓解现有的楼梯浇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浇筑成型的楼梯面层表面进行二次处理,从而导致费时费力且成本增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楼梯,包括:楼梯本体,以及铺设在所述楼梯本体的脚踏面层上的装饰面层,所述楼梯通过上述楼梯浇筑模具浇筑而成。
实际使用时,所述装饰面层包括:多个踏步板和多个侧板;多个所述踏步板和多个所述侧板间隔设置、且相互垂直设置。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饰面层内侧、且插设在所述楼梯本体内的锚栓。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楼梯本体内的钢筋笼。
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楼梯本体背侧的滴水槽,且所述滴水槽沿所述楼梯本体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楼梯本体的两侧。
所述楼梯与上述楼梯浇筑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中楼梯侧模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方向局部视图。
图标:10-楼梯侧模板;11-角铁;12-第一端部;13-中间部;131-支撑件;14-第二端部;21-侧模板;22-底模板;23-顶模板;30-钢架;40-楼梯本体;41-锚栓;42-第一平台;43-第二平台;50-装饰面层;51-踏步板;52-侧板;60-钢筋笼;70-滴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中楼梯侧模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A方向局部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楼梯浇筑模具,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楼梯侧模板10,对应设置在两块楼梯侧模板10内侧、且呈锯齿状排列的多个角铁11,以及罩设在两块楼梯侧模板10两端的端模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楼梯侧模板10,对应设置在两块楼梯侧模板10内侧、且呈锯齿状排列的多个角铁11,以及罩设在两块楼梯侧模板10两端的端模板。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使用者可预先将装饰面层50铺设在多个角铁11上,此时装饰面层50、两块楼梯侧模板10以及端模板之间构成一个单面开口的腔体,将混凝土由开口浇入腔体中,待混凝土成型后,即形成一个带有装饰面层50的混凝土楼梯,无需进行二次加工,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能够缓解现有的楼梯浇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浇筑成型的楼梯面层表面进行二次处理,从而导致费时费力且成本增高的技术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采用装饰面层50替换现有技术中的楼梯模具的底模,简化了现有技术中的楼梯模具的结构,并且能够显著节约成本。
另外,两块相对设置的楼梯侧模板10的间距能够根据楼梯的宽窄自由调节,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的适用性。
实际应用时,为了确保预制的楼梯便于装配,如图2所示,楼梯侧模板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端部12、中间部13和第二端部14;中间部13水平设置,第一端部12沿斜上方设置,第二端部14沿斜下方设置;多个角铁11设置在中间部13上,采用此种设置,浇筑成型的楼梯具有第一平台42和第二平台43,第一平台42和第二平台43能够方便地与楼层地板配合,便于楼梯的装配。
其中,为了便于浇筑,如图1所示,端模板包括:第一端模板和第二端模板;第一端模板罩设在第一端部12上,且第一端模板包括:侧模板21和底模板22;第二端模板罩设在第二端部14上,且第二端模板包括:侧模板21、底模板22和顶模板23,采用此种设置,端模板分为几个部分,浇筑前以及浇筑后,端模板便于拆装,从而使浇筑过程更便捷。
其中,为了增加楼梯侧模板10的稳定性,如图1-图2所示,中间部1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件131,楼梯侧模板10在浇筑过程中,会受到混凝土对其的压力,若浇筑过程中楼梯侧模板10出现倾斜等情况,会导致混凝土成型后,楼梯表面不平整,因此在中间部13底部设置支撑件131,支撑件131能够扩大楼梯侧模板10与地面、钢架或工作平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楼梯侧模板10的稳定性,以降低楼梯侧模板10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倾斜的几率。
具体地,为了使浇筑过程中模具整体保持水平,如图1所示,中间部13的底部还设置有钢架30或工作台,支撑件131设置在钢架30或工作台上,在实际作业中,地面往往不能保持水平,若楼梯侧模板10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容易导致浇筑成型的楼梯变形,为了降低上述情况发生的几率,浇筑时,在楼梯侧模板10底部设置钢架30或工作台,用于使两块楼梯侧模板10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保证浇筑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楼梯,如图3-图4所示,包括:楼梯本体40,以及铺设在楼梯本体40的脚踏面层(即楼梯的台阶,以及台阶的侧壁)上的装饰面层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通过上述楼梯浇筑模具浇筑而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如图3-图4所示,包括:楼梯本体40,以及铺设在楼梯本体40的脚踏面层(即楼梯的台阶,以及台阶的侧壁)上的装饰面层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通过上述楼梯浇筑模具浇筑而成。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使用者可预先将装饰面层50铺设在多个角铁11上,此时装饰面层50、两块楼梯侧模板10以及端模板之间构成一个单面开口的腔体,将混凝土由开口浇入腔体中,待混凝土成型后,即形成一个带有装饰面层50的混凝土楼梯,无需进行二次加工,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能够缓解现有的楼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浇筑成型的楼梯面层表面进行二次处理,从而导致费时费力且成本增高的技术问题。
实际使用时,如图3-图4所示,装饰面层50包括:多个踏步板51和多个侧板52;多个踏步板51和多个侧板52间隔设置、且相互垂直设置。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浇筑前需要将踏步板51和侧板52连接处喷涂玻璃胶,从而降低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从踏步板51与侧板52之间的板缝中漏出的几率。
其中,为了保证装饰面层50与楼梯本体40连接牢固,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还包括:设置在装饰面层50内侧、且插设在楼梯本体40内的锚栓41,若装饰面层50仅仅粘贴在楼梯本体40上,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装饰面层50可能会发生脱落等现象,为了降低上述情况发生的几率,在装饰面层50背侧(即与楼梯本体40接触的一侧)预设锚栓41,通过锚栓41将装饰面层50与楼梯本体40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延长装饰面层5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为了加强楼梯本体40的强度,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还包括:设置在楼梯本体40内的钢筋笼60,钢筋笼60,钢筋笼60能够起到支撑并固定混凝土的作用,在混凝土成型后,能够降低混凝土开裂、变形的几率,从而延长楼梯本体40的使用寿命。
实际应用时,为了避免雨水等液体流至楼梯本体40背侧,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还包括:设置在楼梯本体40背侧的滴水槽70,且滴水槽70沿楼梯本体40长度方向设置在楼梯本体40的两侧,设置在室外的楼梯在下雨时,或室内的楼梯在清洗时,液体会沿着楼梯本体40的侧壁流至楼梯本体40的背侧(即对应下层楼梯台阶的一侧),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流至楼梯本体40背侧的中央,并滴落至下层楼梯的台阶上,为了降低上述情况发生的几率,在楼梯本体40背侧边缘处设置两条滴水槽70,滴水槽70能够起到阻挡液体的作用,液体流至滴水槽70时,利用液体的康达效应(流体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液体从滴水槽70处滴下,并且由于滴水槽70设置在楼梯本体40边缘处,因此滴落的水珠从楼梯之间的天井滴落至最下层,同时,采用此种设置,也能够降低液体滴至下层楼梯的台阶上,导致行人滑倒的几率。
实际应用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梯浇筑模具浇筑楼梯的步骤为:
1、在钢架30、工作台或平整的地面上固定楼梯侧模板10,两块楼梯侧模板10上的角铁11相对设置,并在两块楼梯侧模板10相对的内侧刷上水性脱模油;
2、将踏步板51和侧板52正面朝下搁置在角铁11上,每块板的背面(即浇筑时接触混凝土的一面)两端各预设一个锚栓41;
3、在踏步板51和侧板52之间、踏步板51、侧板52和楼梯侧模板10之间的缝隙使用玻璃胶密封;
4、在踏步板51和侧板52背面安放垫块,将钢筋笼60整体吊装入两块楼梯侧模板10之间,并放置在踏步板51以及侧板52的背侧上,并在钢筋笼60上设置起吊螺栓,便于混凝土成型后起吊楼梯;
5、将端模板内侧(即与混凝土接触的一侧)刷上水性脱模油,并通过螺栓安装在楼梯侧模板10的两端;
6、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混凝土成型时压入滴水槽70;
7、将模具整体送入养护窑或保温养护;
8、将模具小心拆下,使用行车吊入现场安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