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构件的安装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门式钢架房屋的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将太阳能组件和建筑构件加以整合,形成太阳能屋面,实现“光伏发电———建筑照明一体化”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一大趋势。和其它类型房屋相比,门式钢架轻钢结构房屋屋面具有面积大、遮挡少、日照良好、易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安装这四大优势,因而成为目前大规模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场所的最佳选择。
现有的门式钢架房屋由于其本身跨度大、设计荷载小,故而对荷载变化较为敏感。新增加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支架荷载必然会引起原有结构承载力不足,需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因此对屋面檩条进行加固,提出成本低、效果好的檩条加固技术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门式钢架房屋的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用于门式钢架房屋的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包括钢梁和垂直架设在钢梁上的钢檩条,钢檩条有多根且相互平行;在每根钢檩条下方均装有Z型钢构件,其纵向截面呈Z字形且上下翼缘与中间连接部位相互垂直,Z型钢构件的上翼缘与钢檩条下翼缘之间通过自攻钉或螺栓实现固定安装;在相邻Z型钢构件的中间连接部位之间装有用于实现连接的拉条或套管,各拉条或套管垂直于Z型钢构件且依次排列呈直线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Z型钢构件及用于连接的拉条或套管至少有两组,分别安装在钢梁的侧边。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钢檩条和Z型钢构件均为冷弯薄壁型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拉条是两端设连接件的圆钢;所述套管是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圆断面的圆管,其两端设连接件;位于同一个Z型钢构件两侧的拉条或套管,其连接件通过自攻钉或螺栓实现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固结构,可避免加固时对屋面板及原有钢檩条的拆卸和重新安装,缩短了施工时间,减少了施工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的端部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钢檩条;2Z型钢构件;3拉条或套管;4自攻钉;5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一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用于门式钢架房屋的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包括钢梁5和垂直架设在钢梁5上的钢檩条1,钢檩条1有多根且相互平行。在每根钢檩条1下方均装有Z型钢构件2,其纵向截面呈Z字形且上下翼缘与中间连接部位相互垂直,Z型钢构件2的上翼缘与钢檩条1下翼缘之间通过自攻钉4(或螺栓)实现固定安装;钢檩条1和Z型钢构件2均为冷弯薄壁型钢,自攻钉是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上自行攻钻出所配合阴螺纹的一种有螺纹扣件。在相邻Z型钢构件2的中间连接部位之间装有用于实现连接的拉条或套管3,各拉条或套管3垂直于Z型钢构件2且依次排列呈直线状。
Z型钢构件2及用于连接的拉条或套管3至少有两组,分别安装在屋面两侧的钢梁5的内侧边。如果屋面跨度较大设有多根钢梁5,就在屋面中间的钢梁5两侧分别设置一组Z型钢构件2及用于连接的拉条或套管3。
拉条或套管3用于固定连接Z型钢构件2,其中拉条是两端设连接件的圆钢,套管是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圆断面的圆管且两端设连接件;位于同一个Z型钢构件2两侧的拉条或套管,其连接件通过自攻钉4或螺栓实现连接。
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的安装方式:
先下料制作Z型钢构件2,以及拉条或套管3。然后将Z型钢构件2安装于钢梁5侧面对应钢檩条1下翼缘的位置,用自攻钉4或螺栓连接Z型钢构件2上翼缘与钢檩条1下翼缘。Z型钢构件2固定后,再用拉条或套管3将各个Z型钢构件2依次连接,以保证Z型钢构件2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