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炉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175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热油炉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热油炉房。



背景技术:

导热油炉房主要用于放置导热油炉,一般需要保证室内有一定温度。通常的,导热油炉房是采用钢板结构搭建而成,但钢板搭建的导热油炉房保温效果较差,导致导热油炉工作时散热较快,从而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去保持自身的温度,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油炉房,以发现并解决钢板搭建的导热油炉房保温效果差,导致导热油炉工作时散热加快,从而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去保持导热油炉温度,造成能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导热油炉房,包括:地基,承载于所述地基上的侧墙体,开设在所述侧墙体上的门窗,穿过所述侧墙体与所述地基相装配的起支撑作用的建筑支撑结构,以及,承载于所述建筑支撑结构与所述侧墙体上的并与所述建筑支撑结构相装配的屋面层;所述侧墙体包括:与所述地基相装配的基墙以及承载于所述基墙上的具有第一夹心空间的面板墙;所述屋面层包括:承载于所述建筑支撑结构上的焊接网,以及装配于所述焊接网上的、具有第二夹心空间的若干面板层;

所述面板层及所述面板墙均包括:面板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心空间内和所述第二夹心空间内的第一保温层,以及,承载于所述第一保温层上的第二保温层。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地基用以安装侧墙体,同时在侧墙体上开设门及窗户,在使用导热油炉房时,通过设置在面板墙及面板层上的第一夹心空间及第二夹心空间的第一保温层对油炉房进行初步保温,再通过承在第一保温层上的第二保温层对油炉房进行进一步的保温,这样设置的屋面层,大大降低了油炉房热量的散失,保证了油炉房的温度,节约了能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及所述面板本体一端均设有第一搭接部及与第一搭接部所在端相对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搭接部;相邻两面板搭接式装配时,一所述面板上的所述第一搭接部与另一所述面板上的所述第二搭接部相互抵接时搭接或相互远离时解搭接。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在安装面板层及面板墙时,通过设置一面板层及面板墙上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面板本体上的第一搭接部与在另一面板层上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面板本体上的第二搭接部相护搭接,在第一搭接部与第二搭接部相互抵接时,两面板层的组合,在第一搭接部与第二搭接部相互远离时两面板层分离,这样设置的相邻两面板层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以搭接的方式连接,拆装方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搭接部及所述第二搭接部均为阶梯部。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在面板层搭接时,两阶梯部相远离时解搭接,同时,两阶梯部相互抵接时搭接,这样通过两阶梯部的相互配合实现的组合与分离时,连接缝隙成折线型,延长热量流散的路径,从而使散热速度减缓,节约能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支撑结构包括:横梁;承载所述横梁的柱梁;分别与所述横梁或所述柱梁相装配的用于对应承载屋面板或墙面板的檩条;以及,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檩条之间起稳定作用的紧固组件。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在建造屋面支撑结构时,横梁与柱梁的搭建构成房屋的梁架,主体与柱梁之间设置有檩条,横梁与横梁之间设置有檩条,从而构成屋面的基本支撑结构,再通过檩条之间设置的紧固组件,将檩条固定在横梁与柱梁上,这样的建筑支撑结构支撑力度大,稳定性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安全隐患。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支撑结构包括:连接安装在所述柱梁或所述横梁上的若干主檩条,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主檩条之间、用于承载所述屋面板或所述墙面板的若干次檩条,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檩条与所述次檩条之间的斜拉条;设置在所述相邻次檩条之间的拉条;和/或,设置在所述主檩条之间或主檩条与次檩条之间的撑杆。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檩条分为主檩条与次檩条,次檩条均匀分布在主檩条之间,能更好地承载屋面板或墙面板,檩条与檩条之间通过设置的拉条或者斜拉条或者撑杆连接,使檩条与檩条之间更加稳定,檩条分为主檩条与次檩条,次檩条均匀分布在主檩条之间,能更好地承载屋面板或墙面板,这样设置,大大提升了建筑支撑结构的支撑力度与稳定性,从而使建筑更加地安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组件与檩条相连接的位置上均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檩条上的用于安装所述紧固组件的若干檩托,以及,将所述紧固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檩托上的高强度螺栓。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檩托结构的相互配合将紧固组件固定在檩条上,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基包括:砼垫层;承载于所述砼垫层上、用于承载柱梁的规则分布的若干基础砼体;承载于所述砼垫层上、用于承载侧墙体的构造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砼体与所述构造柱之间的用于承载侧墙体的基础梁;所述基础梁包括:与所述砼垫层相连接的、埋设于地下的第一砖基础,沿竖直方向凸出于地面的、用于承载侧墙体的第二砖基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砖基础与第二砖基础之间的并埋设于地下的地圈梁。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在建造时,基础砼体及构造柱通过模板浇筑在砼垫层上,同时在基础砼体与构造柱之间浇筑地基梁,同时,在基础梁中的第一砖基础与第二砖基础之间设置地圈梁这样设置地基,通过地圈梁的加固之后,增加了地基的抗剪力,提升了抗拉强度,从而使地基更加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坍塌事故的发生几率,保证了建筑安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圈梁包括:混凝土梁以及置于所述混凝土梁中用于加固所述混泥土梁的第一钢筋笼。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地圈梁使用混凝土建筑,同时,在地圈梁的中芯部设置有第一钢筋笼,从而提升了地基的抗剪力及抗拉强度,同时,提升了地基的防水防潮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础砼体包括:与所述砼垫层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抗剪键孔的钢筋砼柱,容置于所述抗剪键孔中、用于抵抗剪力的抗剪键,浇筑于所述钢筋砼柱上的并将所述抗剪键包裹的灌浆层,以及,浇筑于所述灌浆层上用于将所述钢筋砼柱包裹的混凝土层。

实现上述方案的导热油炉房,抗剪键装配于钢筋砼体开设有抗剪键孔之中以抵抗剪力,再通过灌浆层将抗剪键包裹并浇筑于钢筋砼体上,最后在钢筋砼柱上浇筑一层混凝土层,这样设置的基础砼体稳固性高,提升了地基的抗剪力。

有益效果:通过提供一种导热油炉房,包括:地基,承载于所述地基上的侧墙体,开设在所述侧墙体上的门窗,与所述地基相装配的起支撑作用的建筑支撑结构,以及,承载于所述建筑支撑结构上的,并与所述建筑支撑结构相装配的屋面层;所述侧墙体包括:基墙以及承载于所述基墙上的具有第一夹心空间的面板墙;所述屋面层包括:承载于建筑支撑结构上的焊接网,以及装配于所述焊接网上的、具有第二夹心空间的若干面板层;所述面板层及所述面板墙均包括:面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夹心空间内近焊接网一侧的第一保温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夹心空间内远离焊接网一侧的、承载于所述第一保温层上的第二保温层;地基用以安装侧墙体,同时在侧墙体上开设门及窗户,在使用导热油炉房时,通过设置在面板层面板墙及面板层上的第一夹心空间及第二夹心空间的第一保温层对油炉房进行初步保温,再通过承在第一保温层上的第二保温层对油炉房进行进一步的保温,这样设置的屋面层,大大降低了油炉房热量的散失,保证了油炉房的温度,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导热油炉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导热油炉房屋顶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导热油炉房建筑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细节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导热油炉房地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沿C-C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沿D-D线剖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地基;2、侧墙体;3、门窗;4、建筑支撑结构;5、屋面层;6、基墙;7、面板墙;8、焊接网;9、面板层;10、面板本体;11、第一保温层;12、第二保温层;13、第一搭接部;14、第二搭接部;15、阶梯部;16、横梁;17、柱梁;18、檩条;19、紧固组件;20、主檩条;21、次檩条;22、斜拉条;23、拉条;24、撑杆;25、固定装置;26、檩托;27、高强度螺栓;28、砼垫层;29、基础砼体;30、构造柱;31、基础梁;32、第一砖基础;33、第二砖基础;34、地圈梁;35、混凝土梁;36、第一钢筋笼;37、钢筋砼柱;38、抗剪键;39、灌浆层;40、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热油炉房,包括:地基1,承载于地基1上的侧墙体2,开设在侧墙体2上的门窗3,穿过侧墙体2与地基1相装配的起支撑作用的建筑支撑结构4,以及,承载于建筑支撑结构4与侧墙体2上的并与建筑支撑结构4相装配的屋面层5;侧墙体2包括:与地基1相装配的基墙6以及承载于基墙6上的具有第一夹心空间的面板墙7;屋面层5包括:承载于建筑支撑结构4上的焊接网8,以及装配于焊接网8上的、具有第二夹心空间的若干面板层9;面板层9及面板墙7均包括:面板本体10,设置在第一夹心空间内和第二夹心空间内的第一保温层11,以及,承载于第一保温层11上的第二保温层12。

如图3所示,第一保温层11、第二保温层12及面板本体10一端均设有第一搭接部13及与第一搭接部13所在端相对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搭接部14;相邻两面板搭接式装配时,一面板上的第一搭接部13与另一面板上的第二搭接部14相互抵接时搭接或相互远离时解搭接,第一搭接部13及第二搭接部14均为阶梯部15。

如图4所示,建筑支撑结构4包括:横梁16;承载横梁16的柱梁17;分别与横梁16或柱梁17相装配的用于对应承载屋面板或墙面板的檩条18;以及,设置于相邻两檩条18之间起稳定作用的紧固组件19。

如图4、5所示,建筑支撑结构4包括:连接安装在柱梁17或横梁16上的若干主檩条20,以及,均匀分布在主檩条20之间、用于承载屋面板或墙面板的若干次檩条21,紧固组件19包括:设置在主檩条20与次檩条21之间的斜拉条22;设置在相邻次檩条21之间的拉条23;和设置在主檩条20之间或主檩条20与次檩条21之间的撑杆24,紧固组件19与檩条18相连接的位置上均设有固定装置25,固定装置25包括:固定在檩条18上的用于安装紧固组件19的若干檩托26,以及,将紧固组件19固定安装在檩托26上的高强度螺栓27。

如图6、8所示,地基1包括:砼垫层28;承载于砼垫层28上、用于承载柱梁17的规则分布的若干基础砼体29;承载于砼垫层28上、用于承载侧墙体2的构造柱30;以及,设置在基础砼体29与构造柱30之间的用于承载侧墙体2的基础梁31;基础梁31包括:与砼垫层28相连接的、埋设于地下的第一砖基础32,沿竖直方向凸出于地面的、用于承载侧墙体2的第二砖基础33以及设置在第一砖基础32与第二砖基础33之间的并埋设于地下的地圈梁34,地圈梁34包括:混凝土梁35以及置于混凝土梁35中用于加固混泥土梁的第一钢筋笼36。

如图7所示,基础砼体29包括:与砼垫层28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抗剪键孔的钢筋砼柱37,容置于抗剪键孔中、用于抵抗剪力的抗剪键38,浇筑于钢筋砼柱37上的并将抗剪键38包裹的灌浆层39,以及,浇筑于灌浆层39上用于将钢筋砼柱37包裹的混凝土层40。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大致如下述:

建筑施工时,工人先在基坑中铺设砼垫层28,将基础座及砼柱中的钢筋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安装相应的模板,将混凝土浇筑至模板的腔体内,将钢筋砼柱37一体浇筑成型,同时,使用蒸压粉煤灰砖以及砂浆完成第一砖基础32砌筑,第一钢筋笼36放置第一砖基础32上的相应位置,使用相对应的模板固定住,用混凝土浇筑到固定好的模板之中,地圈梁34与构造柱30一体成型,浇筑成型之后,在地圈梁34上使用蒸压粉煤灰砖以及砂浆完成第二砖基础33砌筑,在浇筑钢筋砼体时预留抗剪键方孔,浇筑成型之后,将抗剪键38置于预留的抗剪键孔中,同时使用膨胀细石砼灌浆料,再使用素混凝土将钢筋砼柱37整体包裹住,完成地基1的建筑施工;将柱梁17搭接在地下的基础砼体29上,在各个主体同一方向均上安装横梁16,主体的另一方向均安装主檩条20,同时,在主檩条20之间均匀安装次檩条21,在主檩条20与主檩条20之间及主檩条20与次檩条21之间安装撑杆24,同时完成建筑支撑结构4的搭建;当两块面板墙7相互组合用以铺设于柱梁17与构造柱30上时,设置在面板墙7第一夹心空间的第一保温层11、第二保温层12及面板本体10上的第一搭接部13与另一面板层9上的第一保温层11、第二保温层12及面板本体10上的第二搭接部14相搭接,第一搭接部13及第二搭接部14均设有第一阶梯面与平行于第一阶梯面的第二阶梯面;相邻两面板层9搭接式装配时,第一搭接部13上的第一阶梯面与另一面板层9上的第二搭接部14上的第二阶梯面相互抵接时搭接;第一搭接部13上的第二阶梯面与另一面板层9上的第二搭接部14上的第一阶梯面相互抵接时搭接;将焊接网8装备于屋面檩条18上,再将面板层9与焊接网8相装配,当两块面板层9相互组合用以铺设于焊接网8上时,设置在面板层9第二夹心空间的第一保温层11、第二保温层12及面板本体10上的第一搭接部13与另一面板层9上的第一保温层11、第二保温层12及面板本体10上的第二搭接部14相搭接,第一搭接部13及第二搭接部14均设有第一阶梯面与平行于第一阶梯面的第二阶梯面;相邻两面板层9搭接式装配时,第一搭接部13上的第一阶梯面与另一面板层9上的第二搭接部14上的第二阶梯面相互抵接时搭接;第一搭接部13上的第二阶梯面与另一面板层9上的第二搭接部14上的第一阶梯面相互抵接时搭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面板本体一端均设有第一搭接部、与第一搭接部所在端相对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搭接部;相邻两面板层搭接式装配时,一面板层上的所述第一搭接部与另一所述面板层上的第二搭接部相互抵接时搭接或相互远离时解搭接,第一搭接部为凸块,第二搭接部为凹槽。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大致如下述;

在面板层搭接时,第一搭接部的凸块与第二搭接部的凹槽相互靠近时,两面板层组合,第一搭接部的凸块与第二搭接部的凹槽相互远离时,两面板层分离,这样通过两阶梯面的相互配合实现的组合与分离时,连接缝隙成折线型,延长热量流散的路径,从而使散热速度减缓,节约能源。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