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2525发布日期:2018-07-13 18:3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板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改善,对外墙体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不断地追求美观,现有外墙体的装饰大多采用在基体外粉刷或粘合一层装饰板,墙体外粉刷,然而,目前的装饰板一般厚度较薄,需要较大厚度的装饰板时材料过重,不便于安装操作,因此,出现了两个板材拼接的厚板材,然而,厚板材在使用中不具有缓冲效果,容易因碰撞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饰板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饰板材,包括第一板材本体和第二板材本体,所述第一板材本体位于第二板材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二板材本体顶侧四角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凹槽外,且固定安装在第一板材本体的底侧上,所述滑动凹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杆的底端上,所述第一板材本体的底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第二板材本体上的空腔,所述缓冲杆的底端延伸至空腔内,所述空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外,且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远离两个活动杆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缓冲杆位于空腔内一端的两侧上,两个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滑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珠槽,所述第一滑珠槽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珠,第一滑珠与第一滑块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活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珠槽,所述第二滑珠槽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珠,第二滑珠与第二滑块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缓冲杆位于空腔内一端两侧上均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杆,且连接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转动套接在转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板材本体、第二板材本体、滑动凹槽、滑动杆、第一弹簧、第一滑槽、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第一板材本体挤压第二板材本体时,第一板材本体挤压滑动杆,滑动杆在滑动凹槽内滑动,且滑动杆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且滑动杆挤压第一弹簧,能够便于对第一板材本体和第二板材本体的四角位置缓冲;通过缓冲杆、空腔、凹槽、活动杆、铰链、连接杆、第二弹簧、第二滑槽、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第一板材本体挤压第二板材本体时,第一板材本体挤压缓冲杆,缓冲杆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活动杆在凹槽内滑动,活动杆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且活动杆挤压第二弹簧,能够便于对第一板材本体和第二板材本体中心位置进行缓冲;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对对第一板材本体和第二板材本体的四角位置和中心位置进行缓冲,防止板材因撞击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饰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饰板材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饰板材的图1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板材本体、2第二板材本体、3缓冲杆、4空腔、5滑动凹槽、6滑动杆、7第一弹簧、8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0凹槽、11活动杆、12铰链、13连接杆、14第二弹簧、15第二滑槽、16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装饰板材,包括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第一板材本体1位于第二板材本体2的上方,第二板材本体2顶侧四角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凹槽5,滑动凹槽5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6,滑动杆6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凹槽5外,且固定安装在第一板材本体1的底侧上,滑动凹槽5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杆6的底端上,第一板材本体1的底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缓冲杆3,缓冲杆3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第二板材本体2上的空腔4,缓冲杆3的底端延伸至空腔4内,空腔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11,且活动杆11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0外,且通过铰链12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两个连接杆13分别远离两个活动杆11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缓冲杆3位于空腔4内一端的两侧上,两个凹槽1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4,两个第二弹簧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活动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上,通过第一板材本体1、第二板材本体2、滑动凹槽5、滑动杆6、第一弹簧7、第一滑槽8、第一滑块9配合使用,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第二板材本体2时,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滑动杆6,滑动杆6在滑动凹槽5内滑动,且滑动杆6带动第一滑块9在第一滑槽8内滑动,且滑动杆6挤压第一弹簧7,能够便于对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的四角位置缓冲;通过缓冲杆3、空腔4、凹槽10、活动杆11、铰链12、连接杆13、第二弹簧14、第二滑槽15、第二滑块16配合使用,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第二板材本体2时,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缓冲杆3,缓冲杆3带动连接杆13移动,连接杆13带动活动杆11在凹槽10内滑动,活动杆11带动第二滑块16在第二滑槽15内滑动,且活动杆11挤压第二弹簧14,能够便于对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中心位置进行缓冲;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对对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的四角位置和中心位置进行缓冲,防止板材因撞击损坏。

滑动凹槽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第一滑槽8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8外,且固定安装在滑动杆6上,第一滑槽8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珠槽,第一滑珠槽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珠,第一滑珠与第一滑块9相接触,凹槽10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第二滑槽15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16,第二滑块16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滑槽15外,且固定安装在活动杆11上,第二滑槽15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珠槽,第二滑珠槽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珠,第二滑珠与第二滑块16相接触,缓冲杆3位于空腔4内一端两侧上均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转动槽,转动槽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杆,且连接杆13远离活动杆11的一端转动套接在转杆上,通过第一板材本体1、第二板材本体2、滑动凹槽5、滑动杆6、第一弹簧7、第一滑槽8、第一滑块9配合使用,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第二板材本体2时,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滑动杆6,滑动杆6在滑动凹槽5内滑动,且滑动杆6带动第一滑块9在第一滑槽8内滑动,且滑动杆6挤压第一弹簧7,能够便于对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的四角位置缓冲;通过缓冲杆3、空腔4、凹槽10、活动杆11、铰链12、连接杆13、第二弹簧14、第二滑槽15、第二滑块16配合使用,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第二板材本体2时,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缓冲杆3,缓冲杆3带动连接杆13移动,连接杆13带动活动杆11在凹槽10内滑动,活动杆11带动第二滑块16在第二滑槽15内滑动,且活动杆11挤压第二弹簧14,能够便于对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中心位置进行缓冲;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对对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的四角位置和中心位置进行缓冲,防止板材因撞击损坏。

工作原理: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第二板材本体2时,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滑动杆6,滑动杆6在滑动凹槽5内滑动,且滑动杆6带动第一滑块9在第一滑槽8内滑动,且滑动杆6挤压第一弹簧7,达到便于对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四角位置缓冲的目的;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第二板材本体2时,第一板材本体1挤压缓冲杆3,缓冲杆3带动连接杆13移动,连接杆13带动活动杆11在凹槽10内滑动,活动杆11带动第二滑块16在第二滑槽15内滑动,且活动杆11挤压第二弹簧14,达到便于对第一板材本体1和第二板材本体2中心位置进行缓冲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