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7083发布日期:2018-12-19 05:58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房屋的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模块化房屋已经开始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但是模块化房屋的概念大部分人还是不太清楚,所谓模块化房屋就是将房子的组成部分,分化成不同的功能模块,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实现工厂制造,房屋可以随时随地在现场组装,而整个过程只花费数小时即可完成。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与不可循环的模式,可简约、可复古,可居住、可娱乐、可用于特殊用途。模块化房屋以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等优势,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

但是,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存在施工过程复杂、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废料、拆装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能够在加工厂直接生产建筑构件并组装成三维建筑系统,模块化流水线生产,生产速度和现场安装速度快,效率高、组装简单,施工过程中废料少,拆装方便,提高了房屋建造的效率及质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s1、模块化房屋的设计

对需要建造的模块化房屋进行3d模型设计,根据模块化房屋内各个空间的功能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主体,并对若干个主体分别进行空间设计以及内部装饰设计;

s2、主体生产

根据若干个主体的功能不同,分别选择对应的承重材料、结构材料以及装饰材料;

在生产工厂使用选定的材料生产建筑构件,并将生产出的建筑构件根据不同的主体进行组装,组装成三维建筑系统;

s3、整理地基

根据地质监测报告进行地面铺整后,并根据预设地锚尺寸在夯实后的地面上打设地锚孔;

s4、架设地锚

将地锚固定在步骤s3打设的地锚孔中并夯实,使地锚支撑面板与地面契合,再根据地势调节地锚嵌套件,使地锚与地面的整体结构处于水平状态;

s5、铺设地梁及支撑结构

在步骤s4调节好的整体结构上,铺设一层地梁,在地梁上先铺上一层防水透气膜,再在该防水透气膜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25mm的底层塑木板,在底层塑木板上再铺设一层厚度为55-60mm的中层塑木板,最后在中层塑木梁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25mm的上层塑木板;

s6、固定支撑柱

在步骤s5铺设完成的上层塑木板上,设置支撑柱,支撑柱的柱体底部依次穿过上层塑木板、中层塑木板、底层塑木板、防水透气膜之后与地梁固定在一起,通过水泥砂浆将支撑柱与上层塑木板、中层塑木板和底层塑木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满;

s7、搭建模块化房屋

将步骤s2中组装成的三维建筑系统运送至模块化房屋建造的目的地,将组装好的三维建筑系统按照位置吊装并固定在步骤s5铺设的地梁及支撑结构上,形成最后的模块化房屋。

步骤s2中的若干个主体包括生活空间主体和屋顶主体,所述屋顶主体覆盖固设在所述生活空间主体的顶部,所述生活空间主体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所述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独立成型。

所述屋顶主体由上到下依次为多层板、单体框架、水泥板、腻子、乳胶漆。

所述生活空间主体的墙体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墙板、支撑板、转接层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防潮膜、水泥纤维板、防水层、粘接层和uv墙板,所述支撑板为内填充玻璃丝棉的钢制框架,所述转接层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osb板和单向呼吸纸,所述外墙板包括与转接层连接的osb板条,所述osb板条外设有grc外墙板。

所述生活空间主体的墙体内设有内饰板,所述内饰板与墙体之间设有龙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采用模块化组件、能快速建造、组装后无需重新装修就能入住的模块化房屋建造方法。本发明能够在加工厂直接生产建筑构件并组装成三维建筑系统,模块化流水线生产,生产速度和现场安装速度快,效率高、组装简单,施工过程中废料少,拆装方便,提高了房屋建造的效率及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s1、模块化房屋的设计

对需要建造的模块化房屋进行3d模型设计,根据模块化房屋内各个空间的功能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主体,并对若干个主体分别进行空间设计以及内部装饰设计;

s2、主体生产

根据若干个主体的功能不同,分别选择对应的承重材料、结构材料以及装饰材料;

在生产工厂使用选定的材料生产建筑构件,并将生产出的建筑构件根据不同的主体进行组装,组装成三维建筑系统;

s3、整理地基

根据地质监测报告进行地面铺整后,并根据预设地锚尺寸在夯实后的地面上打设地锚孔;

s4、架设地锚

将地锚固定在步骤s3打设的地锚孔中并夯实,使地锚支撑面板与地面契合,再根据地势调节地锚嵌套件,使地锚与地面的整体结构处于水平状态;

s5、铺设地梁及支撑结构

在步骤s4调节好的整体结构上,铺设一层地梁,在地梁上先铺上一层防水透气膜,再在该防水透气膜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25mm的底层塑木板,在底层塑木板上再铺设一层厚度为55-60mm的中层塑木板,最后在中层塑木梁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25mm的上层塑木板;

s6、固定支撑柱

在步骤s5铺设完成的上层塑木板上,设置支撑柱,支撑柱的柱体底部依次穿过上层塑木板、中层塑木板、底层塑木板、防水透气膜之后与地梁固定在一起,通过水泥砂浆将支撑柱与上层塑木板、中层塑木板和底层塑木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满;

s7、搭建模块化房屋

将步骤s2中组装成的三维建筑系统运送至模块化房屋建造的目的地,将组装好的三维建筑系统按照位置吊装并固定在步骤s5铺设的地梁及支撑结构上,形成最后的模块化房屋。

步骤s2中的若干个主体包括生活空间主体和屋顶主体,所述屋顶主体覆盖固设在所述生活空间主体的顶部,所述生活空间主体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所述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独立成型。

所述屋顶主体由上到下依次为多层板、单体框架、水泥板、腻子、乳胶漆。

所述生活空间主体的墙体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墙板、支撑板、转接层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防潮膜、水泥纤维板、防水层、粘接层和uv墙板,所述支撑板为内填充玻璃丝棉的钢制框架,所述转接层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osb板和单向呼吸纸,所述外墙板包括与转接层连接的osb板条,所述osb板条外设有grc外墙板。

所述生活空间主体的墙体内设有内饰板,所述内饰板与墙体之间设有龙骨。

本发明的生活空间主体和屋顶主体采用制造模式,在工厂完成各个主体的结构建造和内部装修,然后在工程现场快速组合成各种风格的房屋建筑,实现工厂工业化流水线制造,大量缩短建造时间,更加灵活,保证了建造质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采用模块化组件、能快速建造、组装后无需重新装修就能入住的模块化房屋建造方法。本发明能够在加工厂直接生产建筑构件并组装成三维建筑系统,模块化流水线生产,生产速度和现场安装速度快,效率高、组装简单,施工过程中废料少,拆装方便,提高了房屋建造的效率及质量。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