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空心板。
背景技术:
大跨度预应力空心版(以下简称空心板)的承载能力高,延性好,结构性能可靠,适用于大跨度、大开间的建筑设计。根据设计需要,空心板可设置叠合层。预制板面与叠合层的结合面处于结构受力较为复杂的部位,因此结合面的性能对结构承载力、刚度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目前现有的空心板仅靠板面刻痕或粗糙面与叠合层结合,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要求,板面刻痕或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6mm,然而,在粗糙面的处理上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也未考虑不同工艺处理的粗糙面的区别,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刻痕或粗糙面并不能完全保证结合面的性能,楼板整体性不佳,不利于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预应力空心板,在预应力空心板的浇筑板体上设有桁架筋,在浇筑板体上设置桁架筋能够增加后浇筑部分与预应力空心板的一体性,同时能够提高预应力空心板的刚度,保证预应力空心板的使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应力空心板,包括浇筑板体,所述浇筑板体的两侧面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对称设置,所述台阶结构为“凹”字型结构,所述浇筑板体的板宽端面上设有若干空心通孔,所述浇筑板体上设有桁架筋。在浇筑板体上设置桁架筋能够增加后浇筑部分与预应力空心板的一体性,同时能够提高预应力空心板的刚度,保证预应力空心板的使用强度。
所述桁架筋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腹杆钢筋,所述下弦钢筋埋置在浇筑板体内,所述上弦钢筋悬空设置在浇筑板体上方,所述下弦钢筋和上弦钢筋通过腹杆钢筋连接。使桁架筋用埋置在浇筑板体内的下弦钢筋和设置在浇筑板体外的上弦钢筋组成,并通过腹杆钢筋将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连接,使桁架筋与浇筑板体形成一体,既能够提高浇筑板体的刚度,又能够保证浇筑板体与后浇筑部分的粘合性。
所述上弦钢筋设有一根,所述下弦钢筋设有两根,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成三角形布置。将桁架筋设置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桁架筋的支撑强度。
所述桁架筋的高度H≥80mm,所述桁架筋的埋置深度h≥37mm。依据浇筑板体的厚度,选择合适高度的桁架筋,同时保证桁架筋的埋置深度,确保在吊装及后期的浇筑过程中,桁架筋不与浇筑板体脱离。
所述上弦钢筋的最低点距浇筑板体的上表面的距离h1≥28mm。使桁架筋的上弦钢筋的最低点距离浇筑板体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8mm,确保能够使管线布置在桁架筋的下方,对管线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桁架筋在板宽端面上均匀布置。使桁架筋在板宽端面上均匀布置,使应力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对浇筑板体造成破坏。
桁架筋的两端距浇筑板体的板宽端面距离为L3。桁架筋的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沿浇筑板体的板跨方向设置,使下弦钢筋埋置在浇筑板体内,其长度小于浇筑板体的板跨长度,上弦钢筋在浇筑板体的上方与下弦钢筋平行设置,其长度也小于浇筑板体的板跨长度。
所述浇筑板体设置桁架筋一侧的板面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长度L2小于板跨的长度L1,所述开槽的一端在浇筑板体的板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浇筑板体的边缘。
所述开槽内设有钢筋网片。
所述开槽位于板面上的一端设有板孔堵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板在浇筑板体上设有桁架筋,在浇筑板体上设置桁架筋能够增加后浇筑部分与预应力空心板的一体性,同时能够提高预应力空心板的刚度,保证预应力空心板的使用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筋包括埋置在浇筑板体内的下弦钢筋,设置在浇筑板体外的上弦钢筋和连接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的腹杆钢筋,桁架筋用埋置在浇筑板体内的下弦钢筋和设置在浇筑板体外的上弦钢筋组成,并通过腹杆钢筋将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连接,使桁架筋与浇筑板体形成一体,既能够提高浇筑板体的刚度,又能够保证浇筑板体与后浇筑部分的粘合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成三角形布置,将桁架筋设置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桁架筋的支撑强度;
4、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筋在板宽端面上均匀布置,使桁架筋在板宽端面上均匀布置,使应力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对浇筑板体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宽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筋埋置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片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筋埋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筋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浇筑板体,2、桁架筋,3、空心通孔,4、台阶结构,5、开槽,6、板孔堵块,7、钢筋网片,21、上弦钢筋,22、腹杆钢筋,23、下弦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预应力空心板,包括浇筑板体1,所述浇筑板体1的两侧面设有台阶结构4,所述台阶结构4对称设置,所述台阶结构4为“凹”字型结构,用于相邻两个预应力空心板的连接,所述浇筑板体1的板宽端面上设有若干空心通孔3,空心通孔3均匀分布,用于减轻浇筑板体1的重量,空心通孔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空心通孔3可采用其中一种形状,或者采用多种形状的组合,本申请中的空心通孔3为椭圆形和圆形的组合,所述浇筑板体1上设有桁架筋2。在浇筑板体1上设置桁架筋2能够增加后浇筑部分与预应力空心板的一体性,同时能够提高预应力空心板的刚度,保证预应力空心板的使用强度。浇筑板体1的板宽有多种规格,其宽度有600mm、900mm和1200mm等,浇筑板体1的厚度有150mm、180mm、200mm、250mm、300mm和380mm等,依据不同工程的需求,可选择不同的板宽和板厚。
如图7-9所示,所述桁架筋2包括上弦钢筋21、下弦钢筋23和腹杆钢筋22,所述下弦钢筋23埋置在浇筑板体1内,所述上弦钢筋21悬空设置在浇筑板体1上方,所述下弦钢筋23和上弦钢筋21通过腹杆钢筋22连接。使桁架筋2用埋置在浇筑板体1内的下弦钢筋23和设置在浇筑板体1外的上弦钢筋21组成,并通过腹杆钢筋22将上弦钢筋21和下弦钢筋23连接,使桁架筋2与浇筑板体1形成一体,既能够提高浇筑板体1的刚度,又能够保证浇筑板体1与后浇筑部分的粘合性。所述上弦钢筋21设有一根,所述下弦钢筋23设有两根,所述上弦钢筋21和下弦钢筋23成三角形布置。将桁架筋2设置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桁架筋2的支撑强度。腹杆钢筋22采用波浪形布置,提高对上弦钢筋21和下弦钢筋23的连接性。
如图10所示,为了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所述桁架筋2的高度H≥80mm,所述桁架筋2的埋置深度h≥37mm。依据浇筑板体1的厚度,选择合适高度的桁架筋2,同时保证桁架筋2的埋置深度,确保在吊装及后期的浇筑过程中,桁架筋2不与浇筑板体1脱离。所述上弦钢筋21的最低点距浇筑板体1的上表面的距离h1≥28mm。使桁架筋2的上弦钢筋21的最低点距离浇筑板体1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8mm,确保能够使管线布置在桁架筋2的下方,对管线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桁架筋2在板宽端面上均匀布置。使桁架筋2在板宽端面上均匀布置,使应力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对浇筑板体1造成破坏。桁架筋2的两端距浇筑板体1的板宽端面距离为L3。桁架筋2的上弦钢筋21和下弦钢筋23沿浇筑板体1的板跨方向设置,使下弦钢筋23埋置在浇筑板体1内,其长度小于浇筑板体1的板跨长度,上弦钢筋21在浇筑板体1的上方与下弦钢筋23平行设置,其长度也小于浇筑板体1的板跨长度。桁架筋2的两端距浇筑板体1的两个板宽端面的距离均为L3。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浇筑板体1设置桁架筋2一侧的板面上设有开槽5,所述开槽5的长度L2小于板跨的长度L1,所述开槽5的一端在浇筑板体1的板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浇筑板体1的边缘。如图5所示,所述开槽5内设有钢筋网片7。在装配安装施工时,钢筋网片7伸过墙或梁中线,在后浇层完成后保证安装节点的完整性、有效性。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开槽5位于板面上的一端设有板孔堵块6。预制混凝土的板孔堵块6,可提高强度避免该处板面破损,同时防止后浇混凝土灌入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