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装配式建筑楼板与外墙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号为201720881825.8,专利名称为自主防水防渗漏装配式建筑钢筋混泥土外墙板的专利中,本公司设计了有效降低外墙板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墙板重量轻、防渗漏的外墙板。但是,在上述外墙板具体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外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过程中,由于楼板连接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外墙板与楼板的连接出存在漏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外墙板与楼板连接处漏水的装配式建筑楼板与外墙板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装配式建筑楼板与外墙板连接结构,包括楼顶板、外墙板;
所述楼顶板上端面设置槽形沉孔,所述楼顶板底部内侧设置卡槽,外侧设置圆弧凸台;所述楼顶板通过卡槽与外墙板的上端后侧,楼顶板通过圆弧凸台与外墙板的上圆弧面卡扣连接;
所述槽形沉孔底部等间距设置多个通孔与外墙板的上圆弧面连通。
优选地,所述圆弧凸台与上圆弧面间隙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槽形沉孔的四个侧面从底部向上向外侧倾斜设置,使得槽形沉孔上端形成敞口。
优选地,所述通孔内还安装有橡胶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楼顶板、外墙板的等技术特征,在楼顶板上设置槽形沉孔,在楼顶板底部内侧设置卡槽,外侧设置圆弧凸台等。并通过设置通孔将槽形沉孔与上圆弧面连通。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楼顶板外侧的渗水在经过楼顶板的上端面或下端面均会楼顶板的槽形沉孔、或者圆弧凸台完全拦截从外墙板排出;不会渗透到外墙板的内侧,有效防止出现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装配式建筑楼板与外墙板连接结构,包括楼顶板1、外墙板2。在楼顶板1上端面设置槽形沉孔3,楼顶板1底部内侧设置卡槽4,外侧设置圆弧凸台5。楼顶板1通过卡槽4与外墙板2的上端后侧6,楼顶板1通过圆弧凸5台与外墙板2的上圆弧面7卡扣连接。在槽形沉孔3底部等间距设置多个通孔8与外墙板2的上圆弧面7连通。
为进一步提高防止漏水效果,具体实施中,使圆弧凸台5与上圆弧面7间隙配合连接。更有利于从通孔8内下来的水排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水的效果,将槽形沉孔3的四个侧面从底部向上向外侧倾斜设置,使得槽形沉孔上端形成敞口。为了防止通孔8内渗水,在具体实施中在通孔8内还安装有橡胶管9。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实施中,如附图3所示,尤其是装配式建筑,以及两层层高的别墅建设,可实现楼顶板1,以及第二层楼顶板10的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以及装配。当楼顶板1、第二层楼顶板10外侧有雨水向内渗透时,在楼顶板1的上端面会被槽形沉孔3拦截,使得雨水沿橡胶管9流到下侧的外墙板2的上圆弧面7排出。当楼顶板1、第二层楼顶板10的下端面外侧有雨水渗透时,也均会被圆弧凸台5和上圆弧面7拦截,防止雨水向内渗透。同时,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楼顶板1通过卡槽4与外墙板2的上端后侧6卡扣连接,有效提高了连接安装的牢固性,以及防水性,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